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28章

唐朝好地主-第128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天听那些夫子讲学,脑仁子疼,反正我们现在都已经出仕了,因此不用再去听课了。”牛见虎呵呵笑道。

    “听说朝廷明年要开贡举。”程处默道,他其实倒挺喜欢读书的,只是他老子给他安排了另一条不同的路。

    唐立国也有四年了,科举制度隋时就有了,但唐还没有举行过,主要是天下太乱,未能一统。如今天下一统,李渊也终于在复制杨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决定明年开贡举,也就是科举考试。

    现在的国子监生,勋贵子弟出路不愁,那些庶族子弟成绩好,则也能得到朝廷的录用,一般先做个幕僚小吏,然后吏部铨选为官。

    开了科举之后,则朝廷能更广泛的选拔人才,不仅限于国子监里的学生,地方上的学生以及不在学的读书人都能参加科举考试。

    张超对于明年的科举没什么兴趣,对于国子监也没什么兴趣。

    不过能在国子监旁买套房,还是不错的,毕竟旁边是唐朝最高学府啊,风气总该要好些吧。

    学区房啊,以后肯定能升值。

    “秦王府记室房玄龄,天策府从事中郎杜如晦也都住务本坊内,另外坊内还有不少官员宅第。”

    李感又告诉了张超一个消息。

    房谋杜断啊,李世民的左膀右臂,现在官爵不显,但是以后人家可是贞观名相啊。就冲这,自己也应当在这里买房。坊内有最高学坊,还有两个未来宰相,娘的,这里买房,升值空间绝对巨大。

    “那房杜两家边上有没有要出售的宅子?有的话,我们直接过去看。”

    李感这些天已经帮张超在这里看过几次了,对有意出售的住宅情况倒也打听的清楚。

    “有是有,但是不太符合你之前的要求。”

    “哪不符合?”

    “有一套宅子,就在杜楚两家中间,但这宅子比较大,二来,宅子主人并没有决定马上卖,还有些犹豫。就算要卖,这价钱不便宜。”

    “很大,有多大?”

    “宅内有北面两座主楼,两楼之间用带有直棂窗的回廓连接成四合院,并有东西厢房和南房,另外还有后院楼房,以及一个挺大的后花园。房屋有数十间,占地极广,有假山园林!”

    张超一听,马上就喜欢上了。

    这起码也是三进的大宅院啊,尤其是这两座主楼,正好自己夫妻住一栋,然后老爹七娘他们住一栋,东西厢房可以给莲儿和兰儿两丫头住,以及充当客房。南房可以住男仆小厮长随,后院的房间可以住丫环。

    还带个后花园,这空闲时还能赏花赏月,多好。

    “要多少钱?”

    “那房主不一定愿意卖呢。”

    “带我去,我跟他谈。”张超还没看到房已经喜欢上这房子了,他现在也没心情看其它房了,直接奔这房主去。

    很快到了那处宅第前,远远看着,就非常不错。

    高高的院墙,全刷着白色,透过高墙,还能看到里面的青绿色房屋拱顶。

    张超左右看了一下,这栋宅子与两边的宅子并排而列,中间隔着约丈余的巷子。那两栋宅子面积似乎比这栋不小一点。

    “这两栋就是房记室和杜从事的府第?”

    “嗯,是的。”

    房玄龄和杜如晦现在一个是李世民的秦王府记室参军,从六品,一个是李世民的天策府的从事中郎,从四品下。杜如晦比房玄龄品阶高,但杜如晦却是房玄龄重点推荐给李世民的。房玄龄都跟着李世民数年,是李世民第一心腹谋士,王府记室看似品级不高,但却是典掌机密。

    说来,张超现在跟房玄龄品阶一样呢,甚至张超还有爵位,房玄龄还没爵位呢。

    那栋房屋的主人原是隋朝官员,如今年纪一大把,又不得新朝任用,便打算返回乡里,京师的这房子也有意想要出售,但还有些犹豫不决。

    张超跟门房说明来意,等他通报后,过了会主人终于过来接待。进了宅子,张超越看是越喜欢,这宅子非常干净,也很漂亮。

    房屋的结构多是木制,柱子全刷了朱漆,红红的柱子十分好看。

    后花园果然有假山有花草树木,梨树桃树石榴树还有樱桃树李树等,可以想象到了明年春天,百花争艳,那是多么漂亮的景观,院里甚至还有一副秋千。

    房间也多,主楼两栋,还都是双层的,各有好几间房。一栋都够住上一家人了,更别提还有许多间其它的房间。

    张超尤其喜欢联结两栋主楼的回廊,各处房子都还有很宽的檐,檐下有游廓。

    有水井有马棚也有茅厕,一应俱全,只要稍加改动,张超都能拎包入住。

    “某出三千贯,这宅子买了!”

    张超是真的喜欢,他甚至都等不及先带十三娘来看房了,生怕一旦错过,就被别人买了。先前他听李感说主人有些犹豫,想卖不想卖,价钱他问过,这房子大约能值不少。若是早个十几年,开皇中大业初买,起码得要个五六千贯。

    不过如今唐初,长安城里的住宅也便宜了许多。

    张超直接出价三千贯,已经相当有诚意了。

    这个价格也确实让房主有些意外。

    “若你有意出售,那么我三千贯买下,今日就能付清全款,不论你要黄金还是绢都行。”张超又加了个筹码。

    那房主想了想,终于点头,“那就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张超笑着道。

    求点月票,没月票推荐票也行,订阅、打赏都需要,没条件打赏的同学,恳请你们订阅支持一下。成绩越好,木子更新才会越有动力的!

    推荐:《带着成都回三国》,很有脑洞,把个成都市都带回三国去了,这是要**炸天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91章 吃醋(第三更)

    第三更,这章4000均加更!求月票,今天至少五更!

    约好了明日付钱收房,张超告辞离开。

    一出门,张超便一脸笑意的对着四人道,“帮个忙,给我先凑个三千贯钱。”

    李感四人一脸无奈,刚才张超在里面那么豪气,都不用讨价还价,直接给开了个高价把人家房主给震服了。结果一出门,就来找他们借钱。

    “一郎,那个我就三百贯积蓄,还都准备用来入股醉仙楼呢。”程处默小声道。

    “醉仙楼可以先缓缓,也不急那一两天,你这三百贯先给我,再想办法给我弄二百贯来。”张超十足一个学校门口收低年级同学保护费的样子。

    “我到哪去弄二百贯啊,这三百贯我都是积攒了好久了。”

    “我不管你是去借去偷去抢,反正明天早上,你们四个,一人给我弄五百贯钱来,我自己弄一千。”张超发狠话。

    李感无语,“三郎,你不缺三千贯钱吧,谁人不知嫂子可是带了万贯家财入张家的啊。光是各家的添妆陪嫁,还有各家喝喜酒时送的礼金,也不少了吧?三千贯钱,你还找我们要。”

    “十三娘的陪嫁那是她的,包括那些添妆和礼金,我都交给她了。我买套房,难道还要跟媳妇要钱?”

    “那你跟我们要?”

    “你们是兄弟,兄弟难道不应当这个时候帮一把?你们就直说借不借,不借以后兄弟没的做了。”张超很不讲道理。

    家里确实拿不出三千贯,拿一千贯,都得是把家里现钱抽空了。至于十三娘的钱,不少,拿个三千贯现钱也没什么问题,不过张超不打算找她要。

    张超想给十三娘一个惊喜。

    “相信我,你们只要回去跟你们爹一说是借钱给我的,他们肯定要多少给多少。我张三郎这个面子还是有的,你们回去就说我找你们借一千贯,等你们家里把钱给你们了,你们只需要借我五百贯就行。怎么样,如此一来,我得五百,你们得五百,不错吧?”

    李感哭笑不得。

    “我说的可是个好办法,你们从家里借一千,然后给我五百贯,剩下五百贯入股醉仙楼,然后你们原来手里的零花钱还都保住了,不错吧?”

    “三郎,你昨天不是还说入股醉仙楼,一人只要三百贯吗?”

    “我刚决定涨价了,一人五百。”

    “这。。。。。。。”

    “这什么这,再罗嗦你出五百贯我都不带你们了。”

    四个家伙想了想,觉得张超这主意也还不错,找家里要一千贯,然后五百贯借给张超,五百贯入股醉仙楼,这样原来手里的钱原封不动。

    “你什么时候还钱?”李感问。

    “等醉仙楼赚了钱,我就还。”

    等你从醉仙楼赚到两千贯,得什么时候啊。不过几个家伙还是挺讲义气的,最后都答应了。

    “我马上就去取钱。”李感那是家大业大,最不缺钱的就是他了。一千贯钱,张超估计他都不需要跟他爹李盖或者他哥李世绩借,直接就能掏出来。不过他刚才没全找他借,也是知道其实一千贯对于程牛尉迟三家来说,也都不是事。

    有时借点钱,还能增进点关系呢。

    “也好,那我就在这里等你们了。”张超笑道。“干脆,李三你多借我一千贯,省的我再从家里去拿。”

    看着几个家伙骑马往家里跑,张超在心里给自己的账本上又添了一笔。

    借三千贯,加上欠秦琼的八千贯,张超都欠下一万一千贯的债了。尼玛,真是债多了不愁啊,一般人谁敢欠这么多钱,不疯掉才怪。

    不过能欠到这么多钱的人,也都是有本事的,就好比后世那些能欠银行几亿几千万的,哪个不是活的相当潇洒的人,只有那些欠个几千几万的人,才活的最累。

    不过张超也不算完全负债,张家现在还有两千多田地,八千亩沟坡,另外还有十一家店铺,好几个作坊呢。张家还有几百头牛!

    更别提十三娘手里还有那么多产业。

    不行,男人怎么能靠女人嫁妆过日子,那岂不成吃软饭的了。

    还是得想办法多赚点钱啊,起码也要把这些欠债还了啊。那个肥场生意前景是不错,不过想一下子铺开也难,还得先小规模试产,最起码得确定肥效,让人眼见为实啊。然后还得经过试售,给农民一些先体验体验,张超估摸着,要把这粪肥生意做起来,没个三年不行。

    周期挺长的,短时间想赚大钱难。

    哎!

    虽然家里还新建了个家具作坊,但这玩意小赚一点不难,大赚也难,也是要一点点推广,让大家慢慢习惯接受这些新式家具。

    干什么来钱快?

    卖盐估计来钱快,但解盐等盐池,或者是东边的淮盐等海盐,也都是早有人把持着这些利益的,张超想进场,难。

    或许张超可以和上次卖糖的提炼秘方一样,卖方子赚钱。

    不过这很划不来啊。

    香皂有了,也许可以建个肥皂坊了,毕竟香皂只有那些有钱人才用的起,销量还是有限的。肥皂的话,控制一下成本,本钱倒是不高,走中低端路线,不说所有人都用的起,起码那些小地主和商人,还有一些自耕农都能用的起了。

    只要量大,还是能赚钱的,若是宣传到位,市场铺开来了,估计比香皂还赚钱。

    或者自己还可以造点玻璃?

    自己送给十三娘的那面玻璃镜,她可是当成宝贝一样。很明显,玻璃镜肯定会大受欢迎,就算是普通的玻璃制品,估计也很值钱吧。

    不过造玻璃也不简单,特别是想造出清澈透明的玻璃更难,想要弄出各种造型就更难了,至于玻璃镜子,好像工艺更复杂。

    张超估计他现在顶多能弄点绿玻璃出来,或者弄点玻璃球。

    在那里胡思乱想了半天,有人来到身边张超都没有注意。

    房玄龄从秦王府下班回来,他骑着匹大青骡,身边也只带了两个长随,快到家门口时,却看到街边蹲着个人。

    一个乡民似的蹲在那里,偏偏身上还是一套深绿色官服。

    房玄龄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同样绿色的官服,觉得无语。再细看过去,又发现在这个蹲在那里不知道在干嘛的年青人似乎有点眼熟。

    “嗯,这不是张三郎吗。”

    房玄龄勒住骡子,从骡子上跳下来,几步走到张超面前。发现张三郎手里拿着根树枝,正在地上划来划去,嘴里还念念有词,也听不太清楚,好像是什么一万贯、玻璃之类的东西。

    “嘿,张三郎,你在这做什么,可是来找某的?”

    “啊?”

    张超回过神来,扭头发现房乔房玄龄正冲着自己笑呢。

    “哎哟,房记室好。”

    “某问三郎在此做何?”

    “啊,我在这等人呢。”

    “等人?”房玄龄有些好奇,你家又不住这里,你当值时间,穿身官袍,蹲这街边等人?“若是三郎不嫌寒舍简陋,不如先随我进屋喝杯热茶,我可以让我家随从在这里替你等人,如何?”

    跟着房玄龄进了房府。

    房家与张超要买的宅子一墙之隔,不过却要小许多,宅子里的屋舍也没那边多,挺朴素的。

    房玄龄身为李世民的第一谋士,其实出身还是挺好的,是山东的官宦之家。他的曾祖,还是后魏的伯爵。房玄龄祖上几代,都做到郡守高官。

    而他父亲房彦谦,还曾随杨广东征,担任过扶余道的监军。更是隋末有名的学士,还是有名的书法大家,后来被人称为唐初书法四大家之一。

    房玄龄家教好,十八岁就中了隋朝科举的进士,出仕就当过隰城尉。后来他看隋朝乱象,便知道隋要亡国,李世民一起兵,他就跑去主动投奔,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都在李世民身边出谋划策。

    房家确实挺俭朴的,但却十分干净,院里屋内都收拾的很整洁。

    “三郎坐。”

    房玄龄招呼着张超在屋里坐下,张超打量了下,没看到暖炕也没有地炕啊。

    有人过来上茶,居然是老妈子。

    张超突然想起来,好像房玄龄很惧内,他妻子卢氏,操持家务是把好手,但却唯独有一条,对房玄龄管的严,不让他纳妾。听说家里,连个年轻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