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96章

唐朝好地主-第196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在长安周边,段家也有几家规模不小的造纸坊,造的就是麻纸。

    说句简单点的,长安的朝廷用纸,都是通过段家。长安城里有半数的纸,也都是由段家掌握供给的。

    这就是权贵们的赚钱之法,权然后是钱。

    段纶虽然在蜀中没几年,可却已经跟个土皇帝一样了。那些造纸作坊虽然不少也都是些当地的大族手里的,可那些地头蛇却是顶不住段纶这条强龙的。

    这次段纶没有马上回蜀中,也因为朝廷陆续接到了好几个告他谋反的密报,但朝廷派人去调查却什么都没查到。

    正好这次朝廷裁行台,便让他先留在京中了。

    张超估计,密告段纶谋反的,肯定就是蜀中的那些被他搞过的当地大族。只可惜段纶是附马,而且本身在蜀地也没有搞什么大新闻,因此仅凭点捕风捉影自然是告不到他的。

    “找四姐夫买纸吗?”长广公主笑笑,这在她看来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而已。

    长广公主叫了车马,带着张超去高密公主府上拜见公主和段纶。

    高密公主府很大,朱门白墙,院中高楼,十分气派。门前,停着不少车马。

    “那好像是三姐的马车。”长广公主认出其中一辆马车,她问迎出来的门子道,“三娘来了吗?”

    “回五公主话,三公主和柴驸马今日正好来访。大公主夫妇以及二公主和窦驸马也在。”

    “看来倒是来的巧了。”长广公主笑着对张超道,“正好给你引见下几位公主和附马。”

    进府,高密公主已经得到通报,出来迎接妹妹。

    “五妹今日怎么想起带着你那名满长安的义子张三郎来我府上了。”高密公主打量着张超。

    李渊除了这几年生的那些年幼皇子公主外,早年生了五子五女,其中四嫡子一嫡女。嫡三子李玄霸和庶五子李智云已死外,其余三子五女都已经是娶妻嫁人。

    今天,张超倒是意外的与李渊的五个年长女儿都见面了。

    长公主长沙公主、驸马冯少师,二公主襄阳公主、驸马窦诞,三公主平阳公主,驸马柴绍,四公主高密公主,驸马段纶,五公主长广公主,驸马秦琼不在。

    因为张超是长广公主附马的义子,因此大家对他倒也挺客气,尤其张超如今在京也挺有名气的,上次皇帝夜访张府,柴绍就也跟着去过,不过那次张超跟柴绍倒也没说上几句话。

    不同是宋明清几朝驸马,唐初的驸马是很受重用的。不会如晚唐宋时当了驸马,就不能再受实职要职。更不如明清驸马一样,尚了公主,甚至都不能跟公主住一个府上,连想亲热一次,还得提亲向公主的嬷嬷请示,还得花钱。

    唐初的驸马多是出身名门,同时也深受重用。

    如李渊现在这五个驸马,大驸马是在秦王府任职,算是混的最差的一个了。二附马窦诞,也是已故皇后的侄子,如今是安丰郡公、刑部尚书。

    三附马柴绍,岐州刺史、平道军将、右骁卫大将军、霍国公。

    四驸马段纶,纪国公、益州总管。五驸马秦琼,翼国公、同州刺史、羽林军将。

    一个个不是国公就是郡公,不是尚书就是总管、刺史、军将。

    都是实职要职,深得信任。

    “要买纸吗?这是小事,你要多少,我回头跟管事说声就行了。”段纶对于张超想要买纸倒是没怎么在意,段家现在可是掌握了益州麻纸的大半销售,尤其是长安洛阳等地的益州麻纸,都要经过他手。

    “我要的比较多。”

    “比较多?能有多少?”段纶笑笑。益州大造纸坊就有上百家,还不算上那些小的家庭作坊,大大小小的造纸作坊,每年产出的纸是相当量大的,甚至能供应关中和河南、山南、河东等大半天下。

    连朝廷的用纸,都是段家垄断,独家供应的。

    张超需要的纸张真的很多,基本上现在印刷术是张家独此一家,而凭着张超的名望人脉,他又接到了很多印书单子,既有朝廷的,也有私人的,还有寺庙和张家书坊自己的,最近还有道观主动来找张超印道经的。

    反正,独家的生意真的很好做。

    尤其是印刷书比手抄便宜好几倍,这更是诱人,更别提印刷书的精准,以及雕刻的新张体字精美,还有印刷的快速。

    现在张家印书坊两千多人,全力开工,单子都已经排到半年后去了。

    随便印一套书,千本起印,一本起码也是数卷甚至十几卷几十卷。哪怕只有十卷,一卷百个板,十卷一千个版,意味着一套书起码是一千页,一千本,那就是一百万页。

    纸坊造的纸比较大,买回来一张来裁成多张,但一百万,这也是个惊人的数字。可以说,印刷术是真正的在改变传统的读和写的方式。

    印刷坊,开始让书变的普通、普及。

    印刷坊打破了抄书的种种限制,不过现在还面临着纸的供应问题,麻纸用来书写不错,雕版也不错,但还是太贵了些。

    “不管你要多少,我都能满足你。”段纶很豪气的挥手道。

    张超本来想要谈谈长期供应合作,看顺便能不能把价格减一减。不过他看着段纶这样子,最后还是笑着没再多说什么。

    算了,先从段家买一批纸应急,然后自己开始造吧。

    其实,印刷没必要用麻纸的,竹纸更合适!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90章 不爱红妆爱武装

    段纶等并不愿意多谈生意的事情,张超也就懒得再提。

    几个公主驸马都很年轻,长沙公主、襄阳公主、高密公主、长广公主拉着崔莺莺在谈香水啊丝绸这些,平阳公主坐在一边,却似乎有些不耐烦。

    段纶等四个驸马则谈一些朝廷要闻之类的。

    客厅之中,张超和平阳公主两人,倒是成了有些离群的。

    平阳公主对着张超笑了笑,起身,拿了副棋过来。“看来我们两个都有些特别,不如下盘棋吧。”

    张超看着那围棋,无奈道,“我不会围棋。”

    “你可是名满长安的大学士,岂能不会下围棋?不会下围棋,可称不了名士。”平阳公主给张超一种十分奇特的感觉,好像她就是个邻居家一起长大的姐姐,相当的熟悉,没有半分的陌生感。

    两人初次见面,她却丢下姐妹们,也不顾丈夫,反而拉着他一起下棋。

    “要不我们下五子棋吧,围棋我真不会。”

    张超简单的说了下五子棋的规则,然后张赵超执黑,平阳执白。

    今天平阳公主穿一件湖绿色束胸长裙,宽宽的裙带都系到了腋下,手臂间还挽着一条披帛,梳着高髻。露着欣长的脖颈,但脸上没有敷粉也没有抹脂肪,脸很干净。

    她的眉毛有些粗,跟男人似的两道浓眉,不过眉毛挺长,这让她增添了英武之气时又并不破坏她的漂亮。

    不过平阳和其它公主们一样,还穿了对襟长袍,根本看不到什么胸脯。

    平阳公主挺漂亮的,这一身装束也跟其它公主们差不多,看着都是些二十多的少…妇。实在难以想象,她披上战甲,统领娘子军作战时的景象。

    公主的棋也下的好,虽然初次下五子棋,却并没有让张超占到便宜,初战就告捷,让张超有些丧气。

    “我服了,公主原来不但战场上是把好手,而且棋场上也是不凡啊。我输了,给公主送首诗吧!”

    平时公主好整以暇,身子微微后倾。

    “能得小张学士写诗相赠,平阳深感荣幸。”

    “飒爽英姿七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大唐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平阳公主一听这首诗就喜欢上了,眼中也闪着光。

    “人都道小张学士名满长安,才高八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平阳望着张超,“我让我俩儿哲威和令武拜你门下为弟子,不知三郎肯不肯收。”

    柴哲威、柴令武。

    张超一下子醒悟过来,哎,平阳其实是两个孩子的娘了。柴哲威和柴令武兄弟两个,大的五岁,小的三岁多,都在崇门馆小学读书,他还喝过两人的敬师茶。不过显然,平阳公主说的拜师是另外一个意思。

    那是真正的拜师,而不只是学校里读书的先生。这个师,可是很重要的,天帝君亲师,排第五。

    师父甚至能相当于半个父亲。

    张超已经收了好几个门生了,来恒来济兄弟俩,裴行俭、还有李承宗,这都是正式拜他门下,行过师礼的弟子。

    “嗣昌,我想让大郎二郎拜文远为师,你觉得如何?”

    柴绍正跟段纶他们几个连襟谈论着西边的吐谷浑人,听到妻子叫,转过头来。

    “哲威和令武在崇文馆不就拜在文远门下读书吗?”柴绍偏了偏头,这个驸马早二十年前,也是长安城里有名的翩翩公子,将门出身的他也曾是长安城里游侠儿的一员,最喜呼朋唤友。

    后来入了东宫,做了太子杨勇的东宫千牛。结交了建成等一群勋贵子弟,是长安城里有名的纨绔。论起来,他其实就是王永安一类人。

    “不是小学里的拜师,是正式拜在文远门下,做文远的门生弟子。”平阳听出了丈夫话里的不太情愿,不过平阳公主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子,很多事情,她问丈夫,其实更多的是个通知,而不是真正的询问他意见。

    “也好。”柴绍把身子又转过来一点,嘴张了张,最后说出了也好二字,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想法。他也早熟悉了妻子,一个眼神碰撞,他就能读懂她的想法。他把目光转移到张三身上,“等哪天,找个好日子,我带大郎二郎到张府,上门拜师。”

    张超突然觉得一直表现的很像邻家姐姐的平阳公主很强势,非常强势。柴绍看起来也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了,可在公主面前,却似乎毫无自己的想法。

    你们夫妻俩怎么不听听我的打算啊。

    罢了,既然你们要送过来,那就送过来吧,反正他都收了四个弟子了,再收柴家两兄弟也没什么,都只是一群小孩子而已。

    “继续下棋。”

    平阳公主若无其事的叫张超,两人继续慢慢下着五子棋。张超觉得平阳公主夫妻俩似乎关系有些不太对劲,表面上好像很正常,但总觉得不亲。

    张超跟崔莺莺之间就不是这样,虽然他们夫妻俩有时也会闹点小脾气,比如崔莺莺吃醋什么的。可平阳公主夫妻俩,却有种像是陌生人的感觉。

    听闻当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当时柴绍夫妻在长安。

    李渊当时派人秘密赶到长安送信,让他们夫妻前往太原。但当时接信后,平阳却认为夫妻两个一起上路,实在是不便。平阳最后决定留下,往其它地方暂避,让丈夫去太原随父亲举兵。

    柴绍真的就留下三娘子,然后自己从长安跑到太原去了。

    张超也搞不明白柴绍当时脑子里是怎么想的,就算这真的是三娘子坚持的,可抛妻弃子,也太不应该了。

    而且听说柴绍似乎挺风流的,这人以前就是个纨绔子,婚后了也是爱美妾爱歌伎。后来柴绍随李渊打入关中,进入长安。柴绍又跟着妻子合兵去征讨长安周边,结果因为三娘子兵多,所以是主帅,柴绍带去的兵少,还只是个副将。

    这事弄的柴绍很没面子,到如今,反正就是表面一团和气,其实夫妻关系挺紧张的。

    本来夫妻之间,若是三娘子能放低点姿态,也许可能就不会这么拧了。可三娘子不仅是公主,在军中还是主帅,柴绍就是感觉处处被妻子压制,在外不爽,在家也不高兴,于是慢慢的就成了如今这个样子了。

    又下了两把棋,张超依然是输。

    平阳公主丝毫不会让棋,有多大本事就用多大本事,张超输的很难看。心里都不由的点上火了,怪不得柴绍跟平阳过不好呢,公主也太不懂的半点迁让了,这样让男人很没面子的。

    幸好后面长广公主她们叫平阳去后院试香水和衣服去了。

    大驸马主动的过来接班,跟张超继续下棋。

    冯少师在秦王府做官,跟李世民的关系很好,甚至是心腹。不过这人没什么大本事,就是以前家世还行。

    “三郎,听说你家印书坊生意很不错?”冯少师笑着道。

    “还算可以吧。”张超往棋盘上下了一子。

    “我家有个制墨坊,最近常接到张家印书坊买粗烟子的要求。”

    张超笑笑,“我倒不知道原来冯驸马家还有制墨作坊。”

    “都是家里传下的产业,不能跟你家的印书坊比。三郎啊,你看我们合伙如何?”

    张超没有马上答复,而是望着冯少师,等他的下文。

    “你有印书坊,我家有制墨坊,而段家有造纸坊,另外柴家、窦家和秦家有很多奴仆工匠。你说若是我们六家合个伙,岂不是就要人有人,要工匠有工匠,有手艺有手艺,要关系有关系了吗?”

    “我们合伙,那时可就是从造纸到制墨到印书再到卖书,可就是从头到尾包全了。”

    张超有些犹豫,造纸他也会,印刷墨更是他的独家本领,自己也不缺人,为什么要与他们合作?

    “三郎啊,其实这印刷术,最近好多家都在讨论呢。甚至有不少人家在暗里试制,印书都没什么难度的。你那书坊一出书,大家拿着印好的书仔细这么一琢磨,就都明白了七八分了。有那些专做这行的,更是立马就懂了。”

    “印书嘛,也就是写稿雕版然后印刷,很简单的。要仿制不难,为什么现在还没有人仿?不过是还在看风向而已,但早晚肯定会有新印刷坊出现的。说不好,到时朝廷自己也要建印书坊了,那个时候,这生意肯定就不这么好做了。”

    冯少师笑着下了一子,“不说别的,印书坊多了,到时相互竞争,这价格肯定得往下跌,利润就会减少。更别提,同行多了,这生意也就少了。另一个,这么多人做印刷,那纸、墨的需求就更高了,那时,你就算有生意,可如果买不到纸墨,这生意也做不下去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