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312章

唐朝好地主-第312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迁都,不仅仅只是迁都这么简单,这是避战派。

    而李超是坚决的主战派。

    “陛下,敌人都拿刀抵到我们的喉咙上了,我们这个时候却还想着要转身搬家,这不会有帮助,只会显得我们懦弱。若是迁都,到时关中防御更弱,关中就更难防御住突厥人了。一旦突厥人进入了关中平原,那时建在襄邓的新都,也一样不安全。陛下,长城都拦不住突厥人,靠迁都更不行。要迁都,也得等到我们击退突厥人才行。现在,天子当守囯门!”

    “文远,我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明天你负责去太极宫,请陛下来东宫!”

    李世民的登基大典,并不是在太极宫举行,而是在东宫举行,这是李世民的坚持,李渊在一日,那太极宫就是李渊的,他会在东宫登基,以后也在东宫治理天下。

    不过李世民可以在东宫继位,但明天的大典,却必须有皇帝和建成等人到场。

    “臣明白。”

    三月初九。

    太极宫。

    李渊已经穿戴庄严,不过今天却没有穿黄袍。

    李渊慢吞吞的剥开一个茶叶蛋,就着稀粥慢慢的吃着。裴寂和封伦站在一旁,静静等等着皇帝。

    等李渊吃完两个茶叶蛋加一碗稀粥,裴寂问,“陛下准备好要出发了吗?”

    李渊拿布巾擦拭嘴角,“我没说要去。”

    “陛下今天不去?”

    李渊把擦过嘴的布巾扔在桌上,语气不好的道,“我也没说不去。”

    “这。。。”

    “去还是不去,我还没有决定呢。”

    李渊又拿起一个茶叶蛋,继续剥了起来。

    李超今天也身着庄重的冠服,来到太极宫。

    “陛下,赵国公在外求见。”

    李渊剥茶叶蛋的手停顿了一下,然后他将那个剥了一半的茶叶蛋扔回了碗里。

    “李三。”

    “不见!”

    李渊恨恨的道,他到现在都还没忘记,那天李超带着尉迟恭等人,杀进太极宫,在海池边将他围住的场景。他自认为待李超不薄,可这个人却是个乱臣贼子。

    片刻后。

    李超大步过来。

    李渊脸色越发难看,可最重还只是冷哼了一声而已。那天,李超能带着人闯进他的皇宫,今天,这宫殿就更阻挡不住李超的脚步了。

    李超进来,向李渊拜礼。

    “陛下,太子殿下请陛下驾临大典,接受太子殿下、朝中众臣的朝贺!”

    李渊没好气的瞪着李超,“朝贺?朝贺什么,朝贺我成了太上皇?还是免了吧!”

    李超上前一步,“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陛下理应受各方朝贺!”

    李渊扭头。

    “陛下,太子请陛下前往!”李超加重了几分语气。

    李渊扭回头来,打量着李超,“朕看错了你!”

    “请陛下移驾!”

    “我今天身体不适,不能去参加大典。”李渊也来了脾气。

    面对着李渊的不配合,李超皱眉。

    但今天的登基大典,李渊是必须出现的,不但李渊得去,李建成李元吉也得去,李渊的那些小皇子们也一样要去,李家的宗室,朝廷的大臣,一个不能少。

    李渊若不去,那这场大典,就会很难看。

    “陛下,既然决定退位,为何却要在最后一步为难太子殿下呢?”

    “是我为难太子吗?”

    “陛下是希望太子殿下亲自来迎接陛下吗?”

    李渊停下脚步,站在那里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裴寂和封伦看了李超一眼,上前去劝说李渊。

    李渊回头,走到李超面前,脸色难看。

    “走吧,去东宫!”

    东宫,显德殿。

    李渊到来,李世民长松一口气。

    仪式开始,李世民在群臣朝拜下,即位为大唐皇帝。

    李建成和李元吉跪拜新天子。

    李世民下诏,封李建成为海南侯,封李元吉为海陵侯,尊李渊为太上皇。

    李世民登基后的第二道诏书,就是正式颁布勋贵们的赏赐封地。不管是新封勋贵还是老牌勋贵们,他们的永业田都换到了边疆,实封贵族们的封户也改成了勋田授封边疆。为了安抚这些老旧勋贵们的不满,李世民给这些贵族们大多晋升了爵位,将许多虚封改成了实封,实封的也增加了封户。永业田翻倍,勋田加赏。

    最让人惊讶的还是李世民一次性在大唐的边疆,划立了三十六个州,这些州是新设之州,李世民一次把三十六位玄武门功臣,封为这三十六州的世封刺史。

    与国休戚,世代袭封,子孙代代永为刺史。

    说是世封刺史,其实就相当于变相诸侯国。这些州其实地方都不大,因为都是在边疆之地划立的,许多地方还都是些蛮夷们居住着,现在皇帝直接划了三十六个州,然后把功劳最大的三十六位功臣,赐封世袭刺史。

    屏藩中央,镇慑地方。

    做为玄武门首功之臣,李超自然也是这三十六位世封刺史之一。

    李超的封州,在丰州。也就是河套的东套中的后套,这是位于后世巴彦高勒与西山咀之间的巴彦淖尔平原。

    自汉代起,丰州就属于战略要地。

    隋末大乱,失去丰州,直到此时,都还没有收回。

    李世民直接把丰州这块地图上的疆土封给李超,也算是前无古人了。隋时,丰州曾有九原、永丰、丰安三县,有户一千九百。

    而且从汉到隋,丰州就是古代的四大流放地之一。

    丰州比起其它功臣们的封地,算是较大较好的,但毕竟现在还在突厥人手里呢。不过看看长孙无忌、房玄龄、秦叔宝们的封地,其实也都差不多。

    基本上,三十六功臣的封州,都是和李超差不多的,处于如今唐朝实际的控制线外,而又是历史上属于中原疆土的地方,比如河套平原、比如辽西,比如安南,比如西域。

    李超不由的很佩服李世民,搞出来一个三十六世封刺史,但其实李世民一点真金白银都没有掏出来。

    能不能真的拿到这些封州,还得等朝廷把那些地方收复了再说呢。

    世封刺史,不叫诸侯国,倒也有趣,李超对此之前毫无知情,看长孙无忌他们的惊讶,估计也是不知情的。李世民很可能是在封户换边疆荒地一事上得到了灵感,然后来了这么一招。

    给功臣们虚空画大饼,安抚功臣们,让大家能够支持朝廷把他们封户、永业田换到边疆去。

    这一着,玩的漂亮!

    晚饭时父亲突然中风,急忙送医院抢救,现在还在医院,刚交完钱,我蹲医院门口,把这章发上来。接下来可能没法好好码字更新,跟大家说声抱歉!,,,,,,。,,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450章 位列宰相

    不出李超的预料,李世民突然拿出了一个世封刺史之后,又拿出了分封制。世封刺史是给异姓功臣们的,而分封,是给宗室的。

    三十六世封刺史后,李世民分封了十八个宗室,其中他自己的三个儿子,还有李渊的那堆儿子,再加上宗室里几个比较有功名的,比如淮安王李神通、任城王李道宗、河间王李孝恭等。

    不过不管是世封刺史还是分封诸王,后面却有条解释。世封刺史们暂时不用到任封州,而分封诸王也一样不用马上就藩之国。

    世封刺史们不用到任,那是因为那些州还在敌境呢。而分封诸王不用马上之国,李世民的解释是诸王们还太年轻,当然,李孝恭他们不年轻,但李世民说给他们的封国还没选好地方。

    总之,全是大饼,空中画的大饼。

    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是分封的诸王之一,但李超相信,起码十年内,他们根本不可能就藩之国。李孝恭、李神通这几个宗室王,也是一样,李世民不可能真的放心让他们到地方上去当诸侯王。

    李世民的儿子和他的那些小弟,都还几岁,想就藩,也起码得十年后了。

    不过表面上,李世民这套还真是玩的漂亮,玩的大方,世封功臣,分封宗室啊。

    李世民下第四道诏书,册封太子妃长孙氏为皇后。第五道诏书,册封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

    李超对这套看的很明白,也许这永远只是一个大饼。如果朝廷真有一天收复了河套,那李世民估计到时又舍不得把丰州交给李超了。

    反正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还是在李世民的手里的,到时说不定他就要来个注释。其实如果可以,李超希望李世民给他在陇南、甘南,或者是海南划块地或者给个岛他就好了。做为可以传家的私人土地,也不要什么世封或者诸侯的名头。

    不过李世民这次玩的确实比较大,一张钦定功臣名录封赐差第名录,重新整理了大唐勋贵名录,新旧总共一千多个,从亲王、郡王,到公侯伯子男,二等九级。

    实封、虚封,世袭、终身,长长的勋贵名录,把那唱念的内侍都给喊的喉咙破了,声音哑了。

    数十位王爵,一百多公爵,能把人吓尿。

    不过没有了俸禄,永业田、封田也全都封赐、改封到了各个边疆之地,勋贵们数量翻了好几倍,许多人爵位都升了,但朝廷的供奉勋贵们的开支却减了许多,甚至差不多没有开支了。

    不过勋贵们虽然永业田封田改到了边疆去,但他们在京畿在中原,依然还有许多田地。就如李超,只不过是他的封地改到了边疆,但他在关中依然还有几千亩良田,这些朝廷却是管不了的。

    登基大典顺利完成。

    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成为了大唐皇帝,正式成为了帝国的掌舵人。对新功臣们的赏赐,对宗室对旧勋贵们的安抚,也总算是告一段落。

    太子李世民成了皇帝,李承乾成了新太子。

    李超却依然担任着少詹事之职,只不过太子宾客改为太子少保。

    从太子建成,到太子世民,再到太子承乾,李超成了大唐三任太子的官属。

    显德殿。

    李超把宰相们都召到殿中议事,吏部尚书、太子左庶子长孙无忌,兵部尚书、京兆尹李超,民部尚书、太子右庶子杜如晦,三人虽非宰相,却也参加议事。

    “加长孙无忌、李超、杜如晦平章事,入政事堂议事。”

    为了让这三位心腹参与决策,李世民还特别弄出了一个新衔头,加李超三人平章事衔,没有宰相之职,却能参与政事堂决策。

    加上侍中杨恭仁、中书令高士廉,检校侍中的宇文士及和检校中书令的房玄龄,李世民原来的心腹谋士团,算是都进了这个核心决策圈。

    政事堂也就有了九个人。

    九人,外加上三公衔的司徒裴寂,司空衔的封伦,这两人也是有资格参与政事堂决策的,李世民的政事堂有了整整十一个人。

    “之前诸位的迁都之议,朕仔细考虑过了,现在不适合。”

    李世民直接把迁都之议否决了。

    “朕决定,先剪灭梁师都,夺回灵武和朔方,以此巩固关中,加强对突厥人防御。”

    李世民根本不是与宰相们商议,实际上是通知。

    这个新皇帝向来如此,一旦决定的事情,其实很难改变他的态度。

    “文远,朕任命你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由你来统兵打这一仗。事先说明,我只能给你抽调两万府兵,再多没有了,而且也只能给你准备两月的粮草。不过,你要哪个将领,朕可以随你点。两个月的粮草,两万府兵,你起码要给我拿下灵武。至于朔方,朕不强求。”

    李超没料到李世民直接点他挂帅。

    “陛下,臣推荐齐国公为帅,他是关内道大都督,且经验丰富。”

    李世民摇头。

    “不,叔宝的任务是把守萧关,守卫关中。他和他的部下,这次都不会出战。”

    李世民的意思很明白,李超带两万人去打灵武,打的下来最好,万一打不下来,那么起码还有秦叔宝守着萧关,守着关中,不会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

    “臣请求程咬金、牛进达、罗士信、单雄信、苏定方、郭孝恪、薛万彻、李君羡八将随军!”

    “可!”

    “臣还请求让平阳公主随军!”

    李超的这个要求,让李世民脸色难看。

    “不准!”

    李超出了宫门,皇帝的使者也驰往关中各地。

    征召两万府兵精锐。

    回到赵国公府,李超也开始召集自己的家将家丁。

    “春耕在即,这个时候出征,今年的损失大了。”老爹叹气。府兵虽然喜欢打仗,打仗能赚功名,有了功名能当官能授勋,能纳妾能免课,能拥有许多特权。

    可春耕在即的时候出征,这依然还是让人有些无奈的。

    皇帝只拔给李超两万人,不仅仅是没有那么多的粮草,同时也是如果召了太多的府兵,那么今年关中的春耕可就要大受影响了。

    “放心吧,耽误了春耕的损失,我肯定能带大家在灵武夺回来的。”

    只要打了胜仗,那么缴获的战利品,都能让府兵们大赚一笔,更别说立功后的功名钱财赏赐了。

    灵武是富裕的,那是西套平原,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可不是白说的。打下灵武,每个府兵都能发一笔,大唐也能发一笔。

    崔莺莺舍不得丈夫这个时候离京。

    “大唐的将领这么多,为什么独差你统兵?”

    “因为是我提议打这一仗的,而且你别忘记,我现在还是兵部尚书呢。”

    “那三百个宫女要怎么办?”

    李超也被问住了,李世民没开玩笑,说赏李超三百宫女,还真的赏了。其实不光李超收到了宫女,大唐的那些新老勋贵们,这几天都收到了宫女赏赐。

    李世民很大方,拿出了五千名宫女赏赐臣子们,甚至宦官都给拿出了许多赏赐。

    多的如李超收到三百宫女,十个宦官,少的也能收到四五个宫女。

    不过皇帝赏赐出来的宫人,并不全是年青美貌的,其实不少都是二三十岁,甚至还有些四五十岁的。

    李超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