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574章

唐朝好地主-第574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惊之后的战马无法控制,有的直接把骑士甩落马背,有的带着骑士发疯的乱跑,甚至冲撞自己的人马。

    这让雪上加霜。

    然后还有更要命的,那些步兵阵的白袍,原来并不只是一杆长枪。

    他们不但会向冲过来的高句丽骑兵扔手雷,还会拿着长枪躲在盾牌后,在四角弓弩手的保护下,对着冲来的敌骑刺杀。

    不仅仅是刺杀,见鬼的,他们的长枪还会喷火,发出巨响。

    大大小小的唐军阵,就如同无数只竖起利刺的刺猬蹲在那里,高句丽骑兵们无从下嘴,还被刺的满身是血。

    许多骑兵手雷、火枪击下马,被长枪刺死,被唐军的强弓劲弩射落马,被那些一团团聚在一起的红袍刀牌手们砍死。

    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打到后来,这些高句丽骑兵已经如无头苍蝇一样的在乱跑,除了不停的在那些方阵之间跑来跑去,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要干嘛了。

    去射那些唐人?

    别开玩笑了,敢放缓速度停下来,不等他们开弓,四面就是一堆的手雷扔过来了,还有更多的弓弩射来。

    处于阵中,他们每个人好像都得面对无数的唐军。

    高句丽人恐惧了,胆怯了。

    而依然保持着完好的大阵中各个方阵的唐军,却越杀越胆壮。

    就连那些白袍志愿兵,也在见血后更加疯狂。

    他们没有逃跑,没有慌乱,身边的同袍,远处一个个坚固的方阵,就是他们最好的依靠。

    祝振东虽然胯…下受伤,可没退下。

    十个手雷已经全扔掉了,十个火药筒也都用完了,连那两个被血染湿引火药的,也被他换了引线扔出去了。

    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在他的面前,应当说在他们这一队人的面前,倒着一堆的高句丽人,还有他们倒卧的战马。

    梨花枪在没了火药筒之后,又恢复成一把普通的长枪,不过此时,长枪早已经染满鲜血,甚至握着都打滑。

    手上缠着从高句丽骑兵尸体上割下来的布条,握着枪免于打滑,他抬脚往面前那个死不瞑目的高句丽骑兵身上重重一踹,把刺透高句丽人的长枪收回。

    对着那尸体狠狠吐了口唾沫。

    “第十个!”

    开战半天,在这硝烟、血腥味和无尽喊杀声里,他杀红了眼,不管不顾的一直在杀。

    扔手雷、打火枪,长枪刺击。

    在他的眼里,这些陌生的高句丽蛮子们,就跟他以前杀猪当屠户时,杀掉的那些猪一样,并没有什么区别了。

    “老子说了,一定要杀满十个,割够十条高句丽蛮狗的玩意的。”他叹息着,喘着粗气。

    反击的号角吹响了,唐军包在两翼和侧后的三千骑终于杀了出来。

    高句丽人开始慌乱的在逃。

    是的,他们在逃。

    打到此时,他们反而被打晕了。

    更激烈的号角声传来。

    一骑传令兵飞快的驰过阵前。

    留下一道军令。

    “军阵前移,剿杀东虏!”

    祝振东看着面前的那堆尸体,迅速的拔出了插在身边的横刀,上前一把,一刀割开了刚被他杀死那人的裤子,然后找到那条玩意,一刀割了下来。中间扎一刀,拿牛皮索穿了过去。

    那条牛皮索,本来是府兵们的标配,是用来在战俘上捆绑俘虏的。可现在,却被祝振东拿着来绑了高句丽蛮子的鸡儿。

    整整十条。

    很丑陋的串在上面,可祝振东看着这串玩意却笑的很开心。

    他把牛皮索两头合起来打个结,就成了一串鸡儿项链,直接挂在了脖颈上。

    刀入鞘,重新握起长枪。

    “走!”祝屠大喊一声。

    祝屠这一队五十人,大战半天,死了八个,半数人受伤,包括队正祝振东。

    战死的和重伤的被留下,其余人红着眼睛继续向前移动。

    大家看着老祝脖子上的那串玩意,都不由的皱眉,队头的口味也太重了。听说,以前郯国公罗士信罗大将军,早年打仗的时候,也就是喜欢割敌人的耳朵挂在颈上,自家这位队头,居然把人家的鸡儿割下来挂颈上。

    “队头,这玩意割下来带着干嘛?”

    老祝哼了一声,“老子下面伤着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用,等打完仗,老子把这些玩意放火上烤了吃,补一补,也许就保住我的玩意了。”

    “烤了吃?”问话的旗手拿眼瞄了一眼他劲上那一串,终于忍不住扭头到一边吐了。

    老祝嘿嘿一声,转头对着留下来的那几个重伤员道,“你们几个,一会把这些辽狗尸体搜一下,值钱的都扒拉下来,衣服鞋子也不要放过,对了,给我把他们的那狗玩意全都给割下来,给我留着,到时我一起烤了吃。”

    旗手本来已经吐完了,听了这话,胃里一阵恶心,又是一阵大吐。

    “队头,求你别说了,恶心!”

    渊盖苏文气的身子在发抖。

    唐军开始反击,骑兵在冲锋,那些步兵方阵居然也开始动了,他们在向前移动。虽然移动的不快,可却在反击。

    高句丽骑兵已经在逃。

    他不愿意相信面前的事实,可这就是事实。

    “吹角,撤兵!”

    撤退的号角响起,高句丽骑兵终于再无半点恋战之心,开始转身就逃。

    这个时候,他们只希望能跑多快就跑多快,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老师,高句丽人在逃跑!”

    李超手里举着千里镜,自然也是把这一切看的清清楚楚的。

    “让尉迟恭追击,但只许追击十里。”

    这一仗赢了,可李超没过于盲目。

    尉迟恭只有三千骑,后面的可全是步兵。

    追出十里,是极限,再远,那就跟步兵完全拉开了。若到时高句丽反身一击,尉迟恭反倒成了以寡敌众。

    “有点可惜啊,若是我们骑兵再多点,哪怕再多三千,也能一直把这些人全都击溃截下了。”郑仁泰叹息道。

    “见好就收吧,这一仗我们能赢,也靠着三分运气的。”

    这一仗能胜,五分靠的是这个军阵之功,还有两分靠的是新武器的火器之利,剩下三分其实靠的是运气。

    渊盖苏文轻敌,加之新武器高句丽人并不了解,兼之战士们的士气高,这一战才能取得这么好的结果。

    不过既然正面击败了两万高句丽骑兵,那接下来渊盖苏文还拿什么跟他打?他们还敢再打了吗?

    尉迟恭带着三千骑一路狂追猛打,杀的高句丽溃逃骑兵伏尸遍地。

    “停!”

    尉迟恭勒停了战马,叫停了手下。

    已经差不多追出十里了,够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77章 唐旗

    平州,卢龙城。

    城头上,只剩下不到八百战士,余皆民夫,甚至还有许多妇孺站在后面。整个卢龙城能搬的动石头的都已经上城了。

    城内,靠近城墙边的房子,都已经拆光了。

    石头运用了城头,充当武器。房梁屋橼,也一样的被运上了城头。

    家家户户的油,也都收集起来,一口口大锅架在城头,烧开水,烧热油,甚至还有在煮大粪的。

    就凭着这股子全城死守的精气神,他们一直守到现在。

    一个月半月了。

    当初退入平卢城的三千守军,现在只剩下了八百,还几乎人人带伤。而原来城里和后来撤入城里的那些百姓,为了守城,也死伤无数。

    可没有人说过一句开城投降的话。

    一开始,城防由刺史负责,但刺史已经在半个月前亲自在城头拇指的时候,被一个冲上城头的高句丽人砍死了。

    长史和司马,也先后战死。

    卢龙县令,也拿着剑与高句丽人拼命而战死。

    至于军队里的多位都尉,更是身先士卒,然后力战而亡。

    现在这城头上,官职最高的一位武将,是一个旅帅,在原来的军府里只管着一旅两队百人。

    比他级别更高的军官不是死了就是重伤不能统兵。

    而文官里,也只剩下了几位参军事。

    “油没多少了。”

    一名士兵禀报,把油烧热,然后对着攀城的敌人泼下去,效果很好。

    那位旅帅四十多岁,手臂上缠着染血的白布,战袍上更是许多暗黑的血渍。旅帅憔悴无比,本来只是管着百人的小武官,现在却身担着全城数千人的性命安全。

    “没有油,就挑水来烧开水,挑粪来烧金汁。”

    “没有了石头、滚木,就去拆房子。”

    又一名士兵过后,“城里粮食没有多少了。”

    旅帅听了,往城头另一边走去,那里着一群汉子,穿的不是战袍,可也不是普通布衣,而是丝绸凌罗。

    这群人,都是城里的大户和商贾,战事一起,他们也被困在城里。这些天,这些人也是有钱出钱有人出人,甚至亲自提着剑在城头助守。

    “几位,粮食将尽了。”旅帅上前拱手。

    一个留着山羊胡,而且胡子花白,长的很瘦的半老头,手里端着把弩机,转过头来道,“王旅帅,我们几个家里还有点粮食,一会就让人都拿出来。”

    王旅帅感激的道,“多谢几位高义!”

    老头摇了摇手。

    “老夫一把年纪了,也不怕死。不过就算死,我也要跟那些辽狗东虏拼到底,绝不投降。”

    另一个儒雅的中年人也道,“我等身为汉人,就算死,也愿意跟着卢龙城共亡,绝不降那高句丽蛮子。”

    城外的如果不是高句丽人,也许这些本地的豪强富商们会多考虑一下。若是中原内乱,枭雄争战,他们或许不会如眼下这般决绝。

    但城外的是高句丽人。

    这些东虏。

    他们突袭入侵,围攻平州卢龙、渝关,还在四处乡村烧杀掳掠,这些人就是一群野兽。

    况且,隋时数征辽东,那时平州距离辽东极近,多少百姓被征为兵征为民夫,然后去了就没回来。

    这些高句丽人若攻破卢龙城,肯定会屠城,会烧杀抢掳。

    汉人与高句丽人那是血海深仇,落入他们的手里,绝没好下场。

    况且,他们相信,朝廷会发兵来救援他们的。

    卢城龙若被攻破,那他们的家也就没有了。这个时候,没有哪个大户还会吝惜着家里的那点钱财粮食。

    老头是城里最大的一户大户,早年也是朝中当过官的,老了回卢龙老家,但朝中依然还有子侄任官。

    老头问王旅帅。

    “王将军,你觉得我们还能守多久?朝廷还有多久能够来解围?”

    王旅帅只是一个旅帅,虽然军旅多年,但旅帅也不过是管百人而已。他对于战场形势这些,其实不懂。

    甚至他接管卢龙城的城防,也没几天。

    他的上任,是一名校尉,战死了。那是他的顶头上司,校尉临死前,交代让他接替指挥,于是,他一个小小旅帅,就成了全城的指挥。

    以现在城里的情况,已经算是力竭了。

    弓箭早射光了,弩箭也没了。

    刀枪也损毁许多,矢已尽,粮将绝。

    守城的军民百姓伤亡惨重,连城池都多处损坏。

    他们真的精疲力尽了。

    “七天。”他道。

    老头摇头。

    “我们还有守多久?”

    “三天!”

    老头还是摇头。

    旅帅无奈的说了实话,“如果援军还不至,我们恐怕守不过两天了。没了弓弩这个重要的守城利器,想要守下来太难了。城下,可是有着整整两万高句丽兵。”

    “援军会来吗?”

    有人问。

    没有人回答,大家都很悲观。

    一个半月了,援军始终不至,他们已经不抱希望了。

    “援军肯定会来的。”还是老头开了腔,“朝廷肯定没忘记我们,以老夫之见,高句丽人有五万之数攻入平州,却始终只以两万人围卢龙城,很明显,他们在拦截朝廷兵马的前来。那些高句丽人一直没有回来,那说明,朝廷的兵还在想办法救援。”

    “可什么时候能到?”

    老头捋着胡须道,“等调集足够的兵马,应当快了。”

    “可我们顶多只能再守两天了。”一个大户道。

    “那就想办法多守几天,坚持到援军到来。”

    “什么办法?”

    老头长叹一声,“我捐出一千贯,用来奖赏守城有功者。杀一高句丽贼,赏钱十贯,伤一贼,赏两贯。其余只要上城助守者,每天赏钱一贯。”

    老头一下子拿出千贯家财,让其它人很惊讶。

    “我也拿出八百贯。”城中王家家主开口。

    “我拿出五百贯!”

    “我也出五百贯。”

    “我出三百贯!”

    这群大户富商,纷纷掏钱。很快,他们居然凑出了一万多贯钱来。

    这可是一笔巨款。

    “把各家的粮食也都拿出来,都这个时候了,留着也没用,城池若破了,我们都要做辽狗刀下鬼,不如拿出来,让大家吃饱了也好守城。多守一日,我们等到援兵的机会就多一分。”

    “好。”

    一群豪强们这个时候也都豁出去了。

    “老子就是死,也为汉雄,绝不为高句丽的奴才。”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拼了。”

    下定了决心后,这些豪强们拿出了钱来,金子银子铜钱,一箱箱的被抬到了城头。

    然后宣布了守城的重赏。

    最后一点粮食也都拿出来了。

    “大家放开了吃,吃饱了杀贼!”

    能上城的全都上城了,士兵、青壮百姓,甚至是老人、妇女、大姑娘、和半大的小子。

    没有弓箭刀枪,就拿着削尖的木棍,拿着拆房子得到的石头,反正,大家就跟这座城共存亡。

    若让辽狗攻下了城,他们绝对会生不如死,这是大家的共识。

    与城同亡,誓死不降。

    高句丽人还在准备新一轮的进攻,城上趁着这机会,给所有人发了赏钱。每人都有份,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