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613章

唐朝好地主-第613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给了特殊照顾,享受着一个单独的监牢。里里外外的多层狱卒看守着,牢里甚至还有一个狱医。

    连每天的饭菜,都有专人检查,以保证他不会在大理寺的牢中出现意外。

    一天十二个时辰有人盯着,侯君集就算想自尽都做不到。

    手链脚链铨着,三个月了。

    腿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那条腿没治好,废了,现在是跛脚。

    不过比起腿伤,侯君集最痛苦的还是如今的境遇。

    堂堂玄武门大功臣,朝廷的北衙禁军大将军,实封国公。

    结果却在这暗无天日的地牢里呆了三个月了,身上都快长毛了。

    “侯君集!”

    又一声响起。

    这声音是如此的熟悉,自被李超那个奸贼陷害,被打入这地牢之后,他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这个声音。

    当初皇帝曾经亲口对他说过,会保他一命,还说等风头小些,就让他去南诏,去做镇南都护。在那边立些功,过几年,就再把他召回朝。

    他相信皇帝,一定会保他的。他不但在玄武门之变时救过皇帝,还曾经多次隋皇帝出死入死时在战场上救过驾。

    皇帝是个念旧情的人,说过保他,就一定会保他的。

    而且,他还曾得过皇帝颁赐的丹书铁券,可免一死的。

    三个月了。

    他不知道为何皇帝一直没来救他,但既然他没死,他就还有机会。李超那个奸贼,当初可是判他斩立决的。

    “皇上,臣在这里。”

    侯君集激动的抬起头,身上的锁链抖动,叮铛作响。

    李世民让狱卒打开了牢门,走了进来。

    牢里很阴暗潮温,一股霉味。

    “陛下,您终于来看臣了。”侯君集爬到李世民的脚边,抱着腿就哭了起来。一个曾经彪悍的虎将,此时却真的哭的万分伤心,极其委屈。

    腿断了,侯君集没哭,被李超判斩立决,没哭,被打入地牢不见天日,他也没哭。可此时,他忍不住哭了。

    哭的很伤心,嘶心裂肺。

    李世民低头看着侯君集,也忍不住叹气连连。当初多么彪悍魁梧的一个大将,如今却披头散发,甚至头发都有了不少花白,瘦了。

    “朕来看你了,侯君集。”

    “陛下!”

    “起来,坐好。”

    扶着侯君集坐好,李世民心里有些堵。

    “陛下是来带臣出去的对吗?”

    李世民没有回答,而是对着外面招了下手,王太监亲自提着一个食盒进来。

    “朕陪你喝两杯!”

    李世民拿起酒壶,一人倒了一杯,先干了一杯。

    侯君集惊讶,连忙也一饮而尽。

    酒入喉,那股子熟悉的味道升起,爽快。

    “吃菜!”

    李世民递过筷子,侯君集连忙接过。

    “酱牛肉、烧鹅、熏鸡、烤鸭、金钱腿还有腊肠、香干等好些个凉菜,朕记得你喜欢吃这些,今天都给你带来了。”

    侯君集看着那些色香诱人的菜,喉咙里都快伸出手来了。三个月,虽然天天有吃有喝,但只有窝头和稀饭,油水极少,更别说肉和酒。

    “那臣就不客气了。”侯君集抓起烧鸡,用力拧下一个鸡腿,猛的啃了起来,片刻就把一只大鸡腿啃完了,他接着又撕下另一只。

    李世民看着他吃,看着他狼吞虎咽。

    他自己端着酒杯,一杯接一杯的喝酒。

    王太监过来小声劝阻,“陛下,你肝胃不好,不宜多喝酒。”

    “无妨,今日朕陪君集,多喝几杯。”

    “来,君集,喝酒。”

    侯君集一只手抓着烧鸡腿,一只手端起酒杯,一口喝完一杯,继续啃烧鸡。

    “君集啊,你跟随朕,也有十年了吧?”

    侯君集点头,十年了。从太原起兵之初,就跟随着皇帝,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多少次救驾护航。

    “朕记得,你救过朕三次。征西秦时浅水源之战,打窦建德时的武牢关之战,还有玄武门那次,没有你三次救驾,朕早就死了。”

    “那是臣应当做的。”

    李世民叹息,“君集,你于朕有救命之恩,于国也有大功。”

    “朕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些。”

    侯君集把一只烧鸡吃完,又抓起一根香肠。

    “陛下,臣十年前不过是个小卒,能得陛下看重,选为护卫,那是臣的荣耀。臣从一介小卒,到爵封陈国公,担任禁军大将军,这些都是陛下的厚爱赏识,臣时刻不敢忘。”

    “喝酒。”李世民道。

    “君集,再吃点。”

    “陛下,吃饱了,三个月没吃酒肉,这肚子吃不下多少了。”

    李世民端起酒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他的酒量一般,平时也不太喜欢喝酒,且一直比较有自制力,可今天,却已经连喝了五六杯了。

    脸通红,眼睛也通红。

    “多吃点多喝点,还有什么心愿也可以跟朕说。”

    侯君集手里的酒杯摔落在地。

    他面色苍白。

    “陛下?”

    “君集,你我君臣一场,于朕于国都有大功,朕本不想你没个好结果的。”

    这话已经很明白了,侯君集脸色苍白,继而通红。

    他嘴唇颤抖着。

    “陛下,为何?”

    “因为奸贼李超?”

    李世民摇了摇头,“李超已经辞官了,还有马周,还有萧瑀陈叔达,嗯,还有李靖。”他叹声长气,“你自己太不争气了,弄的满天下笔诛口伐,人人称之为国贼。朕就算想保你,可天下人都欲杀你而后快,朕也保不住你。”

    “陛下!”

    侯君集大叫。

    王太监上前,后面的侍卫们也过来。

    李世民举起手,摇了摇头。

    “君集,朕对不起你,你吃好喝好上路吧,还有什么遗愿尽管说,朕尽量满足你。”

    惊讶、愤怒,最后是无奈。

    “臣只有一个请求,希望陛下念在以往臣的功绩上,能够保全臣的妻儿。”

    “请陛下赦免她们,让她们为臣守丧,也让臣有个后。”

    李世民点头。

    “朕答应你,不牵连你的妻儿,回头送他们去岭南安家落户。”

    侯君集长叹一声,自己一死,妻儿能活命已经不错了,也不奢求还能保留继承他的爵位财产这些。

    “朕非忘功臣之劳,实你恃功骄恣,自冒于法!”李世民长叹一声,起身离开。

    侯君集对着李世民的后背,高呼一声陛下。

    跪下,长磕三个响头。

    王太监端着一壶酒过来。

    他望着侯君集,“这是金屑酒!”

    金屑酒,帝王赐死之酒。

    侯君集惨然一笑,不用三尺白绫而用金屑,也算是一个身份的荣耀了。一般人,还没资格喝这金屑酒呢。

    端起酒壶,也没拿杯子,侯君集仰着脖子就大口大口的喝。

    一壶酒,很快饮尽。

    金屑酒很毒,这种酒里有金屑,而金是有毒的。相比起吞金自尽,喝金屑酒死的更快,也不那么痛苦。

    酒喝下去,没一会,腹痛如绞。

    侯君集大叫,“李超狗贼,老子先走一步,到了地下,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喊了几声,便没了声息。

    王太监低头察看,见他七窍流血,眼睛大睁,却是死不瞑目。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33章

    大理寺卿郑善果看着算快面前的王太监,听着他一脸微笑的说出侯君集死了的消息,心里想骂娘。

    大理寺是他的衙门,结果侯君集自杀了这消息居然是一个太监来告诉他。这可是内侍监的太监啊,谁不知道他是皇帝身边的宫廷总管。

    “侯君集怎么死的?”

    “暴毙!”

    王太监依然是那副仿佛人畜无害的笑容。

    暴毙。郑善果也笑了笑,这个消息真是有意思。

    “好的,我明白了。”

    “郑国公真的明白了吗?”王太监提醒。

    “事已至此,某当然明白了。”

    王太监满意的离开了。

    郑善果立即叫来了监狱的官吏,一个个的询问。最后明白了一切,侯君集果然不是好死的,事情很清楚,皇帝亲自到牢里见了侯君集,然后赐了一杯金屑酒。

    至于为何不明说赐死而是暴毙,老官场的郑善果也是非常明白的。

    为了一个侯君集,天下舆论汹汹,甚至前后四位宰相辞职,还捎带一位枢密使。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杀侯的事情了,而是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斗争。

    现在皇帝已经骑虎难下,眼看着继续僵持下去,就下不来台。可如果杀侯,皇帝则将威望扫地。

    皇帝也不简单啊,关键时候来了个暴毙。

    侯君集就这么突然暴毙了。

    皇帝也不用被迫打自己脸了。

    侯君集这一暴毙,死的最是时候,连方式也最好。

    “总算是死了,某也可以轻松些了。”郑善果提起笔,开始写报告。

    中书门下。

    郑善果的报告很快呈到这里。

    “侯君集死了。”

    房玄龄惊叹着道。

    “死了?怎么死的?”

    “郑善果说侯君集突然肠绞痛,暴毙!”

    杜如晦沉默了一会。

    “死了也好。”

    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说死就死。早不死晚不死,这个时候死,肯定有内情的。

    “奏报陛下吧。”

    “郑国公说侯君集暴毙还是王太监通知他的。”这句话就说的非常有内涵了,一下子就把大理寺的责任给摘除了,同时也隐晦的表明了侯君集暴毙的真正内情。

    宫中是知情的。

    “这样也挺好的。”

    一件棘手的事情,以这种方式解决,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李世民派人去卫国公府请李靖回去,结果李靖拒绝。

    “卫国公说旧疾发作,伤痛不能理事。”

    “加封李靖太尉!”

    旨意送到卫国公府,李靖倒是接下了这太尉的三公衔,可就是不肯继续回枢密院。

    一天之内,李世民三次下旨请李靖回去,李靖三次拒绝。

    李世民无奈。

    “授屈突通为枢密使,以刘弘基、柴绍、段志玄为枢密副使。”

    武当山。

    李超听说侯君集暴毙狱中时,只是点了点头。侯君集突然暴毙,内情当然瞒不过李超,郑善果可是他丈人呢,再说柯庆手下的那支刺客队伍如今已经带出来了,收集点情报完全没问题。

    李超把消息告诉了程咬金。

    老程倒是兴奋不已,“狗日的,总算是死了。”

    “让他多活了三个月。”李超很平静的道。

    候君集肯定活不了的,只是没料到最后是这么一个死法,李世民赐死侯君集,然后对外说是暴毙,这么看来,李世民其实还是不肯认错的。

    倒是时报和半月谈遭了池鱼之灾,居然被李世民给封了。

    这也是他没料到的,不过又在意料之中。

    时报和半月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连朝廷自己办的汉京报都完全比不过。早前这两份报纸,还比较遵照李超的话,尽量别涉政,只做新闻。但现在,李超没有太多精力却管他们的时候,这两份报纸,还是不可避免的涉及了。

    民间舆论涉及朝政,早晚会被收拾的。

    这次李世民一怒之下,封禁了,他也不意外。只是意外李世民把李靖也给弄的辞职了。

    “可惜了。”马周感叹着道。

    这两份报纸,在他看来,是民间御史,对于朝廷广开言论,劝谏君王有很大的作用,甚至还能监督朝廷百官呢。

    不但如此,报纸还有开启民智,弘扬圣贤道德之好处,但现在却被封了。

    “不用担心,封了还可以解禁嘛。我这就比房杜几位宰相去信,时报和半月谈好好的办报,没有触及王法国规,陛下凭什么封禁?这天下总得有讲理的地方,我相信朝廷能给我一个答复的。”

    马周笑笑,“这可是陛下封的。”

    “确实,但陛下封禁两份报纸,却没经过朝廷。”

    马周摇摇头。

    他不再说那个,“文远,你对现在朝局怎么看?”

    “挺好的啊,今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粮价下调,斗米不过二十文钱,已经恢复到了一个很低的价位了。另一方面,朝廷通过佛道整顿和大普查,再加上之前的奴隶放免和赎身,现在朝廷的人口已经达到了近五千万之众。最让人惊叹的还是课户。”

    “武德四年,朝廷总户数不过三百万,课户不过百万,课丁更只有一百余万。但现在,朝廷的户数已经达到一千万户,课丁更是多达一千五百万。户籍翻了三倍,课丁翻了十倍。国力大增啊,要不陛下怎么会开始那样瞎折腾呢。”

    这几年,朝廷又是整顿佛道,又是借大灾清理豪强的隐户逃丁,又搞户口普查,折大户为小户,搞移民分地,放免奴隶自由等等。基本上把过去隐匿的人口都扫出来了。

    加上战争俘虏过来的,还有突厥归附的,当年战乱时落入突厥等地方的汉民,还有西南等地土蛮獠人等归附,使得现在朝廷户籍上的数字,是相当的惊人。

    一千万出头的总户数,还有超过一千五百万的课丁。

    总人口多达五千万。

    这实力,甚至比前朝的开皇盛世时的官方户籍人口还多,李世民也正因此才有些飘飘然。

    对外,朝廷数次用兵,屡战屡胜,有点无敌天下的意思了。

    突厥也看着要完,高句丽也大败一次。

    吐蕃和高句丽先后请降,契丹和奚内附。

    这让天可汗李世民飘飘然,才会那么作。

    “大唐还没有到那地步吧?”马周当过户部尚书,虽然当的时间不久,可是掌过大唐的家,知道家底的,财政赤字不少呢。

    “大唐确实还没有进入盛世,可这局势也是开国以来最好的了,陛下还年轻,一时飘了,也正常。等过些时候,他发现朝廷还是那个空壳子,空虚的家底后,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治国哪有这么简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