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627章

唐朝好地主-第627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你们超发一千四百万贯,得向朝廷缴纳一成的发行税,回头把这一百四十万税交了。另外,朕会派户部、太府寺等衙门抽人,进驻你们钱庄,负责监管。”

    李超点头答应。

    李记钱庄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钱庄这么简单了。

    李世民到今天才提出来这些要求,估计也是忍了许久。而今天能够见好就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增加一个超发发行税,再加一笔保证金,虽然看似苛刻,但总比李世民直接把发行宝钞的权利给收走了好。

    三成的准备金,李记钱庄的规模,依然还是能够有很大空间做文章的。

    中央钱庄,这个李超随口说的名字,李世民采纳了。

    不过想想,觉得中央钱庄和李记钱庄太相似了,体现不出朝廷的威严来。

    “不如叫钱行?”长孙无忌道。

    “叫银行吧。”李超实在对钱行这两个接受不能,还是银行好,他想要不朝廷的叫中央钱庄,他家的改叫银行。也不叫李记,叫个其它高大上的名字。

    “那就叫中央银行吧,隶属太府寺,专门负责发行代金券,就叫金券吧,也不要叫代金券了。”李世民拍板。

    于是,李家的依然叫李记钱庄,李家发行的纸钞叫宝钞。

    而朝廷新设一机构,隶属于太府寺的中央银行,负责发行纸钞,名叫金券。另外还负责审计监管如李记钱庄这类的钱庄啊当铺等经营金融的民营行业。

    以后做存储放贷发行这些的,都要向中央银行上交两成的保证金。

    李记发行宝钞,得按准备金的两成上交中央银行。李记吸收的存款,也得拿出三成做为存款准备金,并以准备金的两成存入到中央银行做保证金。

    而这些钱放在朝廷的中央银行,是没利息的。

    李超很怀疑,李世民把这些钱收上去,很可能会挪用。

    不过想要朝廷不管,也难。

    这次出了点血,头上加了几道箍,也算让皇帝宽心了。

    李记钱庄损失并不算大,依然还保证了以后的发展。李记只要不关门,拿出来的这点钱,随时就能再赚回来。

    李世民感觉心满意足了。

    李记钱庄这只金鸡,今天总算是拔下好几把毛来了。一直羡慕不已,下金蛋的鸡啊。

    本来他原本是真想把李记钱庄给和买了的,朝廷反正也经常干这种事情,看上哪样东西特别好,就先给他贡品之类的资格,然后要求和买。

    什么你这个黄麻纸好?那以后就是贡品了,宫里也不白要你的,花钱买,下订单,你一年也就向朝廷供应个几十万匹的,价钱嘛好说。

    其实价格低的惊人,就好比卖炭翁一样,一车炭,一点绢帛就给买了。和买的本质,就是朝廷低价买。买来大多还是要卖的,再高价卖。

    和买,相当于官倒。

    不过因为最近坑了李超很多钱,辽南的地,琉求的岛,卖了一千多万呢,还拿什么捕奴许可这些卖了许多钱,他觉得李家钱被他坑的差不多了,心里也有点不太好意思了。

    于是乎,今天也就点到为止,李家的金鸡上拔下了好几撮毛就好了,这金鸡不抢了。

    反正以后这金鸡下的蛋,也得分一些给他。

    “哎呦,饭菜也都上齐了,正好开始了。”李世民满意的呵呵笑道,跟只刚下了蛋的老母鸡一样得意。

    李超看着那桌子菜,菜式倒是挺丰富的,冷热有十来个菜呢,但算算自己今天起码被李世民弄起了好几百万,这桌饭菜,真是天下第一贵啊。

    “来,文远、无忌,别客气,吃菜!”李世民热情招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54章

    大年初一,一顿饭花了几百万,这也是没有谁了。不过看在这饭是皇帝请的,菜是皇后做的,倒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别人想花这个钱,还没资格呢。

    用句娇情点的话,这叫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不过长孙皇后的菜确实做的不错,李超觉得有自己七成的水准了,不愧是写出了女则的贤后。

    吃完后的茶点时间,李世民把长孙皇后写的女则拿给李超看。三十卷的大著作,相当了得。李超认真看过,确实写的很好,才气满满,而且对于先贤的哲学理解不错,虽然在李超这个后世人看来,皇后不免有些这个男权时代的缺点,把女人当成了男人的附庸。

    可李超就是喜欢,总比满脑子女权主义的好。

    皇后的诗也写的非常好,有一首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不得不说,李世民写的诗虽然有模仿他表叔杨广的味道,但也是上乘,而长孙皇后的诗也充满大家之气。

    李超表示要把皇后的女则拿去出版,还要李世民做篇序。李世民非常高兴,拿出一篇文稿,却是早就替皇后做好了书序,然后他又让李超到时也做篇序。

    古代女子写的书本来就少,专门写给女子读的书更少。长孙皇后的这本书,不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本好书,李超当然不介意出版。

    李超告辞的时候,李世民和长孙都非常高兴。

    承乾则提出要送李超回去。

    出了宫殿,外面的冷风一吹,李超打了个抖。

    “今天吃饭的时候,我看你好像有心事?”

    两人出了宫殿,沿着甬道漫步。

    承乾据着嘴,他现在已经到了李超肩膀那里,身体高瘦,正是拔节之时。出了殿,他脸上没有欢笑,很沉默。

    脚下踢着一个石子,好像发泄着心中的情绪。

    “老师,我好想离开襄阳。”

    李超笑笑,“年后就要迁都汉京,那里更加漂亮。”

    “只不过是一个更大的笼子而已。”承乾撇撇嘴。

    李超惊讶,这两年他们师徒一起的时间少了,他发现承乾确实也变了许多。变的稳重成熟了,也没有以前那么开朗爱笑了。

    “怎么了?遇到什么心事了?你可以跟我说的。”

    承乾沉默了一阵。

    然后看了看左右,伸手让后面的侍卫退的更远些。

    “我就是觉得不自在,父皇让我监国摄政,可其实我就是个摆设,他依然在后面遥控着一切,我就跟那提线木偶一样。”

    李超想了想,道,“你还小,现在更多的还是需要多看多学,哪怕陛下让你做在监国的位置上,其实也还没有到放手的时候。”

    “我只是不喜欢这种感觉,有好几件事情,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可父亲却直接否决了。我想让老师再入朝,父亲不肯。我反对父亲拿辽南和琉求的地骗老师的钱,父亲也不理。”

    “是我不愿意入朝,累了,想休息,过过舒心悠闲的日子。至于辽南和琉求的封地,其实我对陛下充满感激。我李超虽有些功劳,但这功劳也是本份,可陛下却给了我满门封爵,还全是实封,无比的荣耀啊。而且那地,其实远不止那个价钱的,是我赚了。”

    承乾摇头,黑夜里目光很明亮。

    “我觉得陛下不该那样对老师,那不是善待功臣之道。可惜我这个太子根本说话不管用!”

    “早晚有一天,你会继承皇位,这整个天下都是你的。”

    “早晚?起码还有四五十年,太久远了。”

    “这个时间,正好让你好好学习,学习为君之道,学习治理天下。好饭不怕晚,值得等待的。”

    “老师,我好怀念我以前跟在你身边学习的日子。听说你年后就要去领地了,我好想跟着你一起去。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觉得我应当多出去走走看看,看看大唐的万里山河,看看大唐的黎民百姓。”

    李超停下脚步,打量着承乾,很难相信这话是一个十岁的少年说出来的。

    “可你是太子,国之储君,帝国的根本,陛下可不会让你离开京师的。”

    “如果我不是陛下的嫡长子就好了,我宁愿是魏王泰或者吴王恪,他们更轻松。”

    “可你怎么不知道,他们也许更羡慕你,羡慕你是皇长子,早早就被立为太子殿下,将来会成为君临天下的那个人呢?”李超问。

    “那我宁愿跟他们换。”

    李超摇摇头。

    承乾似乎进入了青春期,开始有了一些叛逆的念头了。

    “以后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不要再对任何人说。你能成为太子,固然与你是嫡长子有关,可也与你的才能品德分不开。上天选择了你,你就不要辜负。这既是你的幸运,也是你的责任。你不是一直想当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吗,那我告诉你,男子汉大丈夫,最重要的是担当。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担负起来。”

    承乾沉默。

    “老师,你的胸怀是什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承乾被震住。

    “还有其它的吗?”

    “让明天更美好!”

    “还有呢?”

    “天下太平!”

    承乾默默的回去了,他为老师的胸怀和理想而感动,觉得自己的那些小情绪,太幼稚了。

    出了皇宫。

    李超没有直接回家,他去了鸿胪寺。

    在那里,见了位老朋友。

    青鸾又来了,代表着东女国朝圣恭贺。

    “孙波王子离开苏毗多年,但回去后却还被各部落尊敬。在他的介绍下,如今我已经被苏毗多个部落接受认可,他们承认我是苏毗的王女。”

    青鸾还是那个样子,身材苗条,古铜的皮肤泛着健康的光泽。

    “怎么不把灵儿带来?”

    “太小了,一路上太远,路也难走,再过几年吧,我一定带她来见她父亲。”

    “那路还是难走吗,这几年不是一直在拓宽修建吗?”

    青鸾笑着坐到李超腿上,搂着他脖子在他脸上就亲了几口。“如今路是比以前好多了,不过不少地方,还是经常被山洪冲跨被泥石流淹没,修修补补,也不容易的。”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现在已经买通了朗日赞身边的一个人,等有机会就毒死他。他一死,孙波王子就带苏毗部落起兵。”

    李超听了只是点点头,遥远的吐蕃高原上的事情,对他吸引力不大。他现在,更多心思还是在辽东、在海上。

    吐蕃那种高原,跟草原一样,难以真正的完全控制。

    还是大海上好,发展航海贸易,能带来更多财富,也能打通海上,甚至进而殖民。

    搂着美人在怀,李超对青鸾承诺,“等吐蕃一乱,到时大唐会册封你为苏毗女王。会支持你带着苏毗和东女等国一起跟吐蕃开战,等灭了吐蕃,你就是女儿国国王,我们的女儿就是王女。”

    青鸾在他怀里扭动起来,热情似火。

    “我今晚要你再给我一个女儿。”

    “也许是个儿子呢,我喜欢儿子。”

    “我要女儿。”青鸾一把将李超推倒。

    初二。

    李超又见一个老朋友。

    泉盖苏文。

    独臂的泉盖苏文已经在大唐呆了大半年了,扔在鸿胪寺里软禁着,没人问没人理的,似乎大唐把他忘记了一样。

    高句丽王高建武和他父亲都派使者来大唐想接他回去,高建武还想把那些俘虏也带回去,可就算他向大唐献上封域图,献上降表,可李世民并不好骗。

    他并不被这种谎言迷惑。

    李世民对高建武的投降接受了,还表面宽宏大量的原谅了他,继续赐封他辽东郡王之爵位封他上柱国。

    可实际上,朝廷却一直在谋划着怎么灭了高句丽。

    “想家了吗?”李超问。

    泉盖苏文很憔悴,比李超还年轻些的他,此时看起来跟个中年人一样。

    他抬头看了李超一眼,并不说话,只是狠狠的撕咬着李超带来的一只烧鹅。

    “想回高句丽,想当高句丽王吗?”

    泉盖苏文再次抬头。

    “想当高句丽王吗?”李超再次道。

    渊盖苏文眼里闪过惊讶。

    他沉默了一会,然后低下头继续啃烧鹅。

    “我是认真的,如果你想回家,想当高句丽王,大唐可以帮助你。”

    “你消遣我?”

    “我是认真的,你泉氏在高句丽也是顶级豪门了,朝野势力极强。若是有我大唐支持你,我觉得你完全有希望取代高建武而成为高句丽的新国王。”

    这下泉盖苏文彻底放下了烧鹅。

    一只烧鹅,无法与回家相比,更无法与高句丽王位相比。

    “你们想要什么?”

    李超笑笑,“大唐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高句丽臣服大唐。”

    泉盖苏文摇头。

    “我不信。”

    “哈哈,当然也不止这个。大唐还要辽东,鸭绿江北的辽东都归大唐所有,而大唐可以助你灭掉新罗和百济,让你独统三韩半岛。只要高句丽以后世代臣服忠于大唐,大唐则永保你们独占三韩半岛。”

    “我不信。”泉盖苏文继续摇头。

    “我可以给你三天时间考虑,三天后你再答复我不迟。不过,机会只有这一次,若是你错过了,以后不要后悔。”

    李超笑着说完,起身走了。

    泉盖苏文坐在那里,认真思考着李超留下的话。

    很诱人,可又让人难以相信。

    大唐愿意支持他取代高建武,让他成为高句丽王。

    可把辽东让给大唐,这个要求也太苛刻了。

    许久之后,一个唐人小吏进来,把一个食盒放在他面前,“泉将军,开饭了。”

    一盘五个窝窝头,豆渣窝头,配上一叠咸菜,这样的饭菜他都吃了半年了,天天重复不带换的。

    看着这窝头咸菜,再看着刚才李超送来的烧鹅,泉盖苏文突然下定了决心。

    先离开这鬼地方再说,窝头咸菜他再也不想吃了。

    “麻烦你替我转告一下赵国公,说我要见他。”

    李府。

    程咬金、罗士信等一票将领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