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731章

唐朝好地主-第731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上的衣服立即湿透,显露出玲珑有致的身材。

    李超一把握住,“嗯,好像长大不少啊。”

    红线浑身无力。

    “郎君,快要了奴家!”

    ······

    洗完一个香艳的澡后,李超神清气爽,红线已经无力为她更衣了,最后还是李超叫了两个黑人女奴过来服侍他穿衣梳头。

    李超出门的时候,红线还没力气起来呢。

    前院花厅。

    承乾早已经沐浴更衣过了,此时正跟杨师道喝茶聊天。

    旁边还有几个官员,其中就有广南道的三司使,以及新到任的广南议长,还有广南市舶司市舶使等。

    市舶使是位宦官,议长则是会文臣,海关关长则是一位武将。

    这也算是比较有趣的一个组合了,广南道的地方不小,不但有交州,而且南面也还有好几个州。广南道南边的边界与林邑国交界,大致就是在后世越南的河静省南界。

    虽说远离中原,可毕竟有交州这个大港。在南边的棠州,甚至已经越过了后世越南与老挝的东西边界长山山脉,一直深入到了西面的湄公河畔。

    不得不说,中原王朝不是非常厉害的,这么多年,虽然中间也有过断续,但对于交趾这块地盘,可谓是一直没停止过开拓和稳固。

    “你们聊什么呢?”李超笑着坐下。

    市舶使说在谈市舶司的事情。

    大唐在沿海诸道,都设立了市舶司,专门负责的就是海贸和港口。大唐对于市舶制度有一套统一和完整的规定,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给出海商人发公凭,也就是出海许可证。

    根据商人申报的货物、船上人员,以及要去的地点,发给公凭。派上船点检,防止夹带兵器、铜钱、金银币,以及女口和逃亡军人等。

    承乾听的很仔细,对于这些新鲜的东西他十分有兴趣。

    那位市舶使是汉京来的宦官,品级也不低,四品的宦官。能来地方做市舶使,这可是一个肥差,哪怕有各道的按察使和宣抚使们监督着他们,可就算不明着贪,随便点灰色收入,也都富的流油了。

    以前的广州,有个传说,就是说广州刺史,只要往城西走一趟,就能收入三千万钱。三千万钱,可是足足三千贯。走一趟,就能收到商人上供的三千贯,可见这收益之高。

    那位市舶使约四十余岁,白白胖胖,听说为人还挺尽职,不算贪。

    “我们市舶司除了发公凭,还要阅实回港船舶,对进出口的货物收税。将货物入关估值,然后抽税。税包括按货物二十抽一的关税,还有船课,按船大小征课。此外,对于一些货物,还有额外的征税。”

    “甚至对有些进口商品,我们市舶使还有博买权,即按市价收购船舶运来的某些货物。此外,征税过后,这些货物也得有我们发给的公凭,才许运销他处。”

    官宦轻笑着跟太子讲解道,市舶司的权力还是很大的,而且如今每年各处港口收到的税都很多。收关税、船课,以及对某些货物多征税,甚至对某些货物直接收购博买然后销售赚取差价等,大笔大笔的搂钱。

    当然,这些钱也都是进了朝廷的国库,并不是进入皇帝的内库。

    市舶司下属的海关,则是下属的具体办事衙门,对各种货物估价,征税、辑私等等。

    “赵王,对于林邑真腊扶余三国请求,我们如何答复?”杨师道转回正题,询问李超。

    涉及到外邦,尤其是战争这种事情,杨师道还是无法作主的。而如果请示朝廷,一来一回的又得需要很多时间。

    “真腊本扶南属国,大业十二年国王曾派使者入贡。而林邑国在隋时,曾大胆进犯过交趾,引得隋朝派军征讨,攻破其王都而还。”李超缓缓说道。扶南曾经是中南半岛的霸主,但如今已经没落了。

    曾经的属国敢打扶南。

    本来真腊以前倒也对中原很恭敬,但他们已经很多年不朝贡了。

    这个林邑呢,以前还不知死活的进攻过中原南疆交趾。

    李超这么一番话,杨师道马上就明白了李超的态度了。

    说白了,这几个南蛮子都是在狗咬狗啊。

    事实上,在交州西南,并不止真腊、扶余和林邑三国,这三国只不过是实力最强的,在三国之间,还散布着无数小国,大多依附于三国。

    现在真腊势大,想反吞掉旧主扶南,真腊的邻居兼世仇便联合扶南一起对抗真腊。

    现在三方打成一团,有点不分上下的意思,于是都想来寻求大唐的支持。

    不过这两边对大唐的态度也有些不同的,扶南和林邑联合,可实力也不如真腊,因此他们现在是真的想求唐朝出兵助战。

    而真腊则只是希望大唐不要插手干涉。

    “你们知道吗,真腊的王都伊奢那城里,有两万多户人家。”李超却突然说道。

    两万多户,那就是十一二万人口了。

    承乾惊讶了一下,“真有这么多人口。”十几万人口一座城,大唐也没有多少座啊,这还是这些年几大港口城市工商兴旺以后才有的局面。

    “他们的国王上朝时,坐在五香七宝床上,床上悬挂宝帐,那宝帐用彩木做撑竿,象牙、金钿做壁,形状像小屋一样,摆动时金光闪闪,如同红玉一般。面前还要摆黄金铸成的金香炉。”

    “国王穿的拖鞋,都是用象牙做的。身上穿着古贝朝霞衣,腰腹围着彩服,向下垂到小腿,头戴金宝花帽,身上披满珍珠璎珞,脚穿皮靴,耳上挂着金珰。”

    “真腊国风俗,不是国王正妻的儿子,不能成为王位继承人。而且在国王即位的那一天,所有的弟兄都要同时受刑,使他们残疾,有的割去一个手指,有的割掉鼻子,并发放到边远地方,供给他们生活费用,不允许他们做官。”

    “他们产认为右手洁净,左手污秽!”

    “真腊国崇敬鬼神,他们供一个叫婆多利的神,祭品用的是人肉,国王年年杀人,在夜晚用人肉祭祀鬼神。”

    承乾听的已经目瞪口呆了。

    这真腊国风俗也太凶残野蛮了。

    “老师,我认为我们应当讨伐真腊!”承乾道。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40章 夺黄金数万斤

    李超微微一笑。

    “殿下,可林邑也不是什么好鸟啊。”

    “林邑又怎么了?”

    “林邑秦汉之时为象郡象林县地,马援铸柱之处,去南海三千里。东汉末,县中姓区的功曹之子区连,杀县令自立为王,此后子孙相承。”

    “自孙吴以来,常不朝中国。其国人性凶悍,早于战斗,便山习水,不闲平地。贵女贱男,同姓为婚。晋时,曾攻陷日南郡,杀五六千人。”

    “南北朝以来,林邑常侵犯日南、九德、九真等郡,至交州虚弱。”

    承乾大惊,原来这个林邑真不是什么好鸟啊,开国之王本来不过是汉末象林县一个小小功曹的儿子,结果趁乱杀县令自立为王。此后几百年,又经常入寇北面各郡,经常杀人掳财。

    “这林邑,也该征讨!”

    李超拿起茶杯,悠闲的喝着。

    杨师道若有所思,“赵王之意,任由三国彼此攻击交战,然后我大唐坐收渔人之利?”

    “不不不,”李超摇头,只是坐视,那也太消极了。难得碰到这么好的机会,大唐当然要积极参与进去,馅饼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总要自己争取才行。

    南朝时的南宋南齐等都曾与林邑大战过。

    有胜有败,基本上都是林邑先作死的出兵进犯,先攻占一些地盘,杀人劫掠。然后南朝派兵征讨,最后大败林邑,林邑王派使者朝贡议和。于是乎,最后南朝朝廷给林邑王加封,再赏赐点东西,嗯,两家各自撤兵。

    等过个十年二十年的,林邑就又要犯贱来上这么一下,最后被打的满头包的时候,又只好求饶。

    重复又重复,上一次被打,是在隋朝的时候,他们又犯贱入侵,结果被隋朝派兵把他们的都城都给打下来了,连他们国王的宝座都被拆走了。

    “殿下,林邑有金山,金汁甚至流出于浦。林邑国用金银铸人像,有十围之大。南齐之时,交州刺史檀和之伐林邑,林邑王范杨迈打算输金万斤,银十万斤,铜三十万斤,并不日南地以求和。结果林邑大臣不肯,檀和之进军,大败林邑军,毁金人无数,夺黄金数万斤而还!”

    李超说到这里的时候,都有些眼红。

    数万斤黄金啊,不是铜,是金。虽然中原有把铜钱当金的习惯用法,但在这里,金银铜并列,这黄金无假。夺得几万斤黄金,可见这次南齐的出兵,真是大赚了一笔。

    杨师道坐在一边听的有些尴尬。

    他是隋朝宗室,观王杨雄的儿子。他比李超更清楚隋朝攻打林邑的那件事情始末,其实隋征林邑不是杨广而是杨坚,当时是仁寿末年之时,因为大隋已经兵威甲于天下,北方突厥都纷纷臣服。

    天下无事,于是那些大臣就说起林邑来,因为隋平陈之后,本来向南陈朝贡的林邑就不再向中原朝贡。

    大隋此时天下无事,便开始翻旧账,要教训下这个林邑小国。正好大臣们又都说这林邑多珍宝,也有人说了南齐时交州刺史檀和之讨伐林邑,得数万金黄金之事。

    于是乎,杨坚就真派了大将军刘方为驩州道行军总管,率钦州刺史宁长真、驩州刺史李晕、开府秦雄率领步骑万余,以及罪犯数千人进攻。

    当时那一战,林邑王率战象出战,刘方先小败了一阵,然后想了一个办法,挖了许多小坑,拿草盖上,再故意引诱林邑军。

    林邑国王率军出战,刘方假意败退,林邑王追击,到了埋伏地点,林邑的战象被坑了,林邑军乱,刘方伏兵尽出,大破林邑。

    此后,隋军士气如宏,一路高奏凯歌,林邑军则屡战屡败,丢城弃地而逃。

    刘方一路攻进林邑国都,夺得林邑国十八座黄金铸造的巨大金象,以及无数珍宝,方班师而还。林邑国经此败,忙派使者入朝请罪,此后朝贡不绝。

    不过那一次刘方虽然大胜,也夺得了许多黄金珍宝。但在撤军的时候,却染上了疫病,结果全军死伤大半。

    当今林邑国王,正是当年率战象跟隋军大战,结果败的连都城都丢了的范梵志。此时的范梵志已经垂垂老迈,林邑的事务,倒多是由其王子范头黎主持。

    范头黎还是很有想法的,看着真腊打的扶南节节败退,不想看到真腊一家独大,便果断出兵动摇扶南,还派人前来寻求大唐的支持。

    “南蛮出现一个强大的势力,这是对大唐不利的。”李超先定了个基调,接着道,“但是林邑这个王国怎么说呢,秦汉时本就是中原疆土,汉几百年的统治,结果后汉末为区氏杀令自立,汉末至今,数百年来,林邑也是屡屡侵州犯境,杀人掳掠。”

    “林邑国土乃我汉家旧疆,其国又是犲狼之辈。”

    李超的意思,干脆趁眼下的机会,灭了林邑。毕竟林邑占据着后世越南中部一带,那里可是沿海地区。对于大唐来说,这块地盘还是很重要的。

    若是能够收回,则以后的海贸也更安全,当然也还能开疆拓土,或者说收复旧疆。

    “可眼下林邑、真腊、扶南两方势力均衡,若我们出兵林邑,只怕真腊就将赢得此战。那时,岂不让真腊坐大?”杨师道问。

    “我倒不是这么看的。”李超摇头,“我们可以先跟真腊、扶南谈。”

    “谈什么?”

    “跟真腊谈,我们愿意出兵支持他,计划就是我们替他们攻打林邑,让真腊可以全力收拾扶南。出兵的条件,就是事后林邑归大唐。另外,我们与真腊北方的边界,要重新划定一下。比如说,我们在西北面,当以马江南面的分水岭为界线。”

    杨师道听完李超的话,脑子里想了下他说的新界线。

    马江南面的山脉分水岭?

    原本边界是在黑水河与红河之间的山脉分水岭为界的。

    李超的赵国,其实就是夺了真腊好大的一片地盘了。不过都是山地,也算不了什么。现在真腊人还没就那事说什么呢,李超却又狮子大开口,要把边界从他现在占据的实际控制线黑水河与马江国间的山脉分水岭,往南移到马江南面的山脉分水岭。

    前后两次,这等于是大唐把边境往南移了三条大山脉。

    南北几百里宽,东西七八百里长的一块巨大地盘,哪怕都是山区,可也毕竟是好大一块地了。

    “真腊人未必肯答应吧?”

    “不答应也没关系嘛,那我们就跟他们说,我们将支持扶南,直接出兵进攻真腊。到时,我们从真腊割下来的可就不是这块本部的山区了。说不定,我们会帮扶南直接灭了真腊。”

    杨师道暗地里对李超的这番话,给了一个无耻的评价。

    太无耻了,做人怎么能这样呢。

    “赵王,这只怕有损我朝威名吧?”

    “占便宜的事情,怎么能是损害呢?”李超纠正杨师道。对外嘛,自然得是现实一些,也强硬一些。对一个南蛮番邦,跟他们客气干嘛。有便宜不占,那都是王八蛋啊。

    杨师道很想说,赵王你这是在假公济私啊。举着大唐的旗号,迫真腊承认你夺下的赵国封地,现在甚至要借大唐之名,再把自己的赵国扩张一倍呢。

    李超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我这都是为了大唐,为了汉家啊,就算要担些许骂名,我也愿意。”

    这是担些许骂名的事吗?是你李超借机稳固了你的封地,还拓增几百里呢。

    “扶南国只怕未必同意我们征讨林邑。”

    “不同意?那我们连扶南一起打,正好把林邑和扶南全灭了,到时我们广南和越南两道就连在一起了,那个时候越南道就不再是一块飞地了。”李超杀气腾腾的道。

    扶南现在自身难保,如果大唐表示愿意出兵支持他,而条件是要灭了他的盟友林邑,他能说什么。他想说什么,也没有那个余力啊,应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