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745章

唐朝好地主-第745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会,四个年青人进来。

    来家兄弟上前行礼,“拜见太子殿下,见过义兄。”

    “裴二拜见太子殿下,拜见老师。”

    “宋青书拜见殿下,拜见老师。”

    四人对李超称呼各异,来家兄弟,是前朝荣国公来护儿的幼子,后来被秦琼收为义子,再送到李超这里读书。因此打小他们喊李超义兄,而不是老师。而裴行俭,则是前朝裴仁基的遗腹子,当年罗士信跟裴仁基长子裴行俨关系极好。裴仁基父子死后,他找到了裴仁基夫人,把裴行俭收为义子,也是送到李超这里读书,但却是喊李超老师。

    来十一郎来恒今年十八岁,来十二郎来济今年十七,而裴行俭今年十四。

    宋青书这个学生,倒是这里最年长,可又是诸学文的诸师兄弟中排行最后的。

    来家兄弟和裴二,以前也是跟承乾一起在灞上李家读书的,因此倒不陌生。反倒是宋青书虽然已经在京呆了几年,不再是当年交州的那个南蛮子,可是看到太子还是会忍不住紧张。

    承乾笑着招呼几个师兄弟坐。

    “马上要会试了,你们准备的好何?”

    “这次肯定要一举高中进士的。”裴行俭几人中最小,却是最自信。本来贞观四年他们就参加了县试,中了秀才。贞观五年的乡试中,又中了举人。

    可贞观六年的会试大比,李超却没让他们参加,说他们太年轻,让他们再多读几年书。

    然后明年贞观九年,就是第二次科举大比之年,李超终于同意他们下场了。

    今年秋乡试,宋青书也下场考了,高中举人。

    现在李超面前的四位弟子,皆有举人功名。

    这可是在全国数万秀才之中考出来的,全凭的直凭实料,如今的科举糊名考试,也不行卷,更不论出身门第名气,能中的都不简单。

    “这么有信心?”承乾笑问。

    李超对太子道,“他们也算是苦读多年,而且跟着我读书,不是读死书。确实是有些真学问的,如今的科举考试也算不是多难。”

    一科有几十万人参加县科试,最后取得资格参加县试的也才二十万左右。在经过县试州试院试三轮后,也只录取两万左右,差不多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十。全国一千多县,平均下来一县录取不到二十人。

    而乡试的录取率更低,不到百分之五。

    而且不是所有的秀才都能去参加乡试的,还得先参加科试,乡试的资格考试。每年各道的乡试考生人数都是限定好的,不管多少人参加科试,最终只能录取规定数额的人,让他们去参加乡试。

    两届科举下来,大唐已经拥有了近十万秀才。

    但今年各道的乡试名额只有五万个,一半的秀才,直接就被刷在乡试资格考试那道关下了。

    这五万参加乡试的秀才,最终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十,全国各道一共才录取五千个举人。

    举人考进士一样难,两科录取的举人已经有近万个,但今年全国的会试进士录取人数依然是五百个。

    而会试名额只有五千,因此会试之前先要涮掉一半。

    最终五千参加会试的人中,只录取十分之一。

    对于朝廷来说,秀才、举人的名额,都是比较放开的,录取人数较多。毕竟只要没取得进士之名,秀才和举人都没什么实际作用。

    秀才和举人也不会有免税免役等特权,顶多是见官不跪,在学校读书能免学费,会发放点口粮。秀才和举人还有个好处,就是如果去当老师或者去衙门做吏,会比较容易一些。

    如今一下子拥有一个庞大的秀才、举人、进士阶层,也完全是朝廷有意引导的。一个庞大的士子阶层出现,这些从科举中考出来的秀才、举人们,就算一时考不中进士,朝廷也可以从中选人去官府之中担任吏职,尤其是那些地方基层,极缺人手,而一般人又不愿意去做。

    如果如过去一样委派的是地方本土的一些胥吏,又有被他们把持架空衙门的危险。因此现在有这个科举出来的庞大秀才举人阶层后,以后就用他们充做衙门胥吏的支撑。

    而朝廷对于做吏的秀才举人们也不限制他们继续科举考试。

    现在两次乡试后,全国有近万举人,可以说举人也不算值钱了,最值钱的还是进士,不管每年秀才举人录取多少,进士一科现在都只是录五百人。

    这也极大的刺激了读书人,要考就考进士,进士才值钱。秀才举人只能从小吏做起,人家高中进士,在国子监读一年书,出来马上就能从小官做起。

    一个是吏,一个是官,区别还是巨大的。

    李超的这四个举人学生都非常年轻,其实李超觉得他们再多读几年书去考进士也不迟,可几个家伙都压不住了。

    都摩拳擦掌,准备明年会试一举高中呢。

    “殿下马上要留守监国,而你们四个也都要参加会议考进士,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但我跟你们说,没有经过一件事,你们就永远算不得成人。走,今天我就带你们过这关!”

    承乾似乎一下子听明白,脸上有些不自然。

    来家兄弟反应慢点,还没明白什么意思呢。

    裴二年纪最小,却最鬼灵,一下子听懂了。

    “老师,你真要带我们去啊?”

    “对,带你们去青楼!”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61章 玉人何处教吹箫

    夜幕降临,月上柳梢。

    李超换了身便服,又让承乾和四个学生也都换上了便服,然后叫了辆马车从后门出发。

    坐在马车上,承乾和来恒他们几个,一个个都面上泛红。几个家伙都不说话,或者说有些不太好意思。

    来家兄弟十七八岁了,本来以他们年纪,早应当通晓人事了。但因为两兄弟寄住在李家,又只知道一心读书,这方面较迟钝些,也没有人给他们安排,因此到现在也还是个雏。

    而宋青书,交州来的南蛮子,这几年在京城也是如饥似渴的读书,甚至在国子监寄宿读书,哪里知道去拈花惹草。裴二则是年纪还小,想去也没人带。

    至于太子。

    嗯,真没人给他安排这个。也许是皇后比较关心太子身体,因此根本没有给他安排这样的宫女。而太子被盯的紧,身边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手下,自然没人带他。

    李超觉得自己身为他们的老师,还是有这个责任,带他们通晓人事的。

    今天,就带他们一起集体去大宝剑。

    说来如来济兄弟这个年纪,其实已经可以娶妻了。不过越是勋戚贵族,其实娶妻反而稍晚些。不过晚婚,不代表他们就真的光棍,一般来说,大户人家,到了男孩十五六岁的时候,就会给他安排个丫头了。

    这个丫头就是给他通晓人事的。

    再大些,还会直接纳妾。但娶妻,却不能随便,得讲究门当户对,得讲究这讲究那,因此往往娶妻时已经二十多岁了。

    但乡下穷人,则没这么多讲究,都是讲究早结婚的。结的晚了,那就真的只能打光棍了。于是乎,女孩子十二三,男的十四五都开始结婚了。一般十七八岁,都算晚婚了,姑娘如果过了十五还没结婚,已经算是剩女了。

    马车缓缓的在街道上行驶,一路向南。

    出了内城南门,进入了外城。

    最后驶入了那片红…灯区,这里类似于过去长安城的平康里,但规模可要大的多。

    这里拥有上千家青楼楚馆,可谓是销金窟。

    各种各样的姑娘,各种各样的服务、表演,让这里一到晚上就热闹非凡。

    朝廷一年在这里征收的税钱,也是相当惊人的,正因这大笔的课税,才让这片娱乐产业兴旺至今。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这里有半数以上的场子,都是李超的。

    当然,名面上李超跟这些一点关系都扯不上,这里的青楼、赌场等明面上都是分散的掌握在无数的东家手里,但暗里,这多数都是暗影控制的产业。

    青楼和赌场,一直以来都是最好的情报收集之地。

    看着马车外两边街道那一栋栋的高楼,那一盏盏的红灯笼,甚至那门口和楼上那一群群莺莺艳艳,承乾觉得自己脸发烧,喉咙发干,心跳在加快。

    他还是头一次来这块被学士们称为污秽之地的城区。

    来自波斯的金发碧眼的胡女,温柔可人来自新罗的女子,也有来自东瀛那些娇小玲珑的身材,更有黑的更炭一样的昆仑女奴。

    甚至还有的楼里,全是些曾经的犯官家眷,不少公侯夫人,高官妻妾,以及大家千金。

    总之,到了这里,会让你眼花缭乱,目接不暇。

    这里那些当红的姑娘们身上的衣裳款式、妆容以及他们用的化妆品、衣服等,都是整个天下最时尚的前沿。

    那些最有名的楼,真正没有百贯都进不去门,一夜下来没有个几百贯根本出不来。但就算如此,依然有无数的人趋之若鹜。

    当然也有一些消费便宜一点的。

    不过整个汉京,所有从事这方面的产业,都集中在这一块,并且需要取得特殊经营牌照,敢在其它地方开业,开一家关一家,开一家重罚一家。

    不过集中经营也有好处,就是让这里真正的形成了规模,有了规模效应。

    “据说现在天南海北好些有钱人,都特意千里迢迢的跑来汉京,就是为了这里的大宝剑!”

    “大宝剑?”

    “嗯,这里可是有一条龙服务的,不过今天只是带你们来通晓人事,不是带你们来花天酒地的。走吧,就在前面,都已经安排好了。”

    李超带太子他们大宝剑,当然不可能安排在那些寻常的青楼,甚至最当红的那些也不行。今天李超带太子来的地方,是一家乐坊。

    既然叫乐坊,这里都是弹琴唱歌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年轻的姑娘,会许多乐器。一般来说,她们卖艺不卖…身,也可以说是清倌人,她们不但会乐器,还会唱歌,最有名的那几个,甚至是琴棋书画样样俱绝。

    “知道这楼里最有名的姑娘是谁吗?”

    “谁?”承乾现在已经有些反应下降了。

    “汉京十二钗,十二个二八佳人,她们每人擅长一样乐器,有的是琴有的是琵琶,有的是箫有的是笛,十二钗一起合奏的时候,那乐声美妙的如仙曲。不过要想听十二钗一起合奏,没有几百贯可是请不动的。”

    马车到了小楼前停下,立即有人过来。

    车夫将一个玉牌递了过去,那人看了几眼后,恭敬的躬身行礼。

    “欢迎贵客光临。”

    “这是什么?”承乾问。

    “那是贵宾牌,这家楼叫瑶台,一般人可是有钱都进不了的。他们只接待贵客,据说第一次只发了十八张贵宾卡。其它人想拿卡,必须得有八位贵宾联名邀请,并且必须得有十万贯以上的资产,才有资格成为新贵宾。”

    “别人是巴不得客人越多越好,这家楼好奇怪。”承乾道。

    李超笑笑,这其实也没有什么稀奇的,这种经营方式还是李超给柯庆的。这跟后世许多会…所玩的套路是一样一样的,走的是高端路线。

    裴二郎眼睛左瞄右看,发现门口站着两个年轻的姑娘迎宾,那衣着,欲摭还露的诱人无比,尤其是门口挂着的那个粉红色的灯笼,朦朦胧胧的,却更添几分感觉。

    “老师,你不是说这里都是卖艺不卖…身吗?”

    李超呵呵一笑,“一般来说确实是这样。”

    既然是入了这一行,所谓清倌人,那也不过是一种营销方式。早晚,这些清倌人,还是会卖的。只不过卖的方式不同,一般是名气大了,最后直接就卖给贵族或者富商做妾了。这种一锤子买卖,其实往往比普通的那种卖更赚。

    李超一行六人,李超衣着看似简单的长衫,但衣料却绝对是极贵重的那种,就连那五个年轻人,也一样如此。

    大冬天还手持着折扇,又有着贵客玉牌,楼里的管事,也马上认定这肯定是京中哪个勋戚家的子弟过来找乐子了。

    “几位官人,今天是想听哪位姑娘的曲啊?”

    李超却只是摇摇头,“叫你们这里大掌柜来。”

    “官人有事吩咐我就行了。”那人笑着道。

    李超却笑着掏出另一块玉牌,“你把这牌子给他就好了,见牌子后他自然就会来见我。”

    那管事半信半疑的接过牌子,扫了一眼,却发现玉牌上的号码是零。

    零号?

    有这个号码吗?楼里最珍贵的贵宾牌不是一号到十八号吗?

    难道是仿照?谁这么大的胆敢仿照瑶台的玉牌。

    管事马上又把这个念头挥去,他看不透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身份,当下笑着告辞退下。

    大管事很快来了。

    “这位官人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李超对这态度很满意。

    “把你们的十二钗叫来吧。”

    “这···大管事只犹豫了片刻,还是去叫人了。

    瑶台的十二钗,是十二个绝色女子,燕瘦环肥各有特色,不但每个人都有一项乐器绝活,而且诗书琴画也是样样精通的。

    往那里一站,五个初哥全都愣神了。

    “自己挑,看中哪个挑哪个,当然你想挑两个也行,但我劝你们最后别挑三四个,挑了也是浪费。”李超坐在那里喝着刚沏上的好茶。这茶市价起码十贯一两,不愧是销金窟。

    五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愣在哪里没谁先上。

    最后还是裴二道,“大师兄你先。”

    承乾本来还想推辞一下,可是心里实在是激动的很。身为太子,倒不是说没见过女人,东宫里美貌的宫人也多,但那些宫人哪个有这种媚态,又哪个敢勾引太子。

    但现在,这十二钗明显来前得到过交待,一个个正房间展示着自己最诱人的一面。

    承乾看中一个,腿特别长,尤其是那张嘴长的极好看,涂的口红,红艳艳的。

    “你是用什么乐器的?”

    “回官人,小女子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