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76章

唐朝好地主-第76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超可不想给自己定位为一个工匠,他宁愿当个地主。

    地主多自由自在啊,现在他已经赚了点钱,也置办了一些家业,地也攒下了千多亩地了,算的上是个不小的地主了,以后悠闲的好日子长着呢,没必要给自己套个链子去当个小官受气受累。

    反正自己现在也有了一个勋官,自己也是官人了。

    “你可以回去再考虑考虑,若是以后有这想法,直接跟我说。”

    这次张超把犁交给他,也让长孙无忌得了不少好处。上面论功评赏,长孙无忌也得了李渊一个夸赞,还给他加了一百户的真封食邑。连带着他妹妹秦王妃都还得了不少称赞,李世民也获了好评。

    回来后,李世民可是好一通夸赞他。而且上次他以一千贯就拿了张超两成的香皂坊股份,这可是占了很大便宜的事情。

    今天破例的,长孙无忌居然留张超在家吃了顿午饭。

    长孙无忌让人把张超带来的腊鸭熏鸡和卤肘子拿去切了,又上了几道羊肉菜,甚至还叫了酒。

    长孙无忌也没叫别人,就两人坐着喝酒。

    “你现在也有千来亩地了吧?”

    张超点了点头。

    “不错,短短几月时间,就成一地主了。你如今也算是有官人身份了,以后这个饼店香皂坊这些,就找个可靠信的过的人帮你出面就好,不必再事事亲为了。好歹顾忌着点身份,如今不比从前了啊。”

    这话就有几分长辈教导后辈的意思了,若不是长孙无忌觉得张超人还可以,也不会说这样的话。

    “多谢县公教诲。”

    张超当然也明白,商人是贱业,哪怕是地主去经商,也不好看。只是之前自己一无所有呢,不亲自打拼,坐在家里顾忌身份,那也只能喝西北风。

    现在经过努力,也确实有了些成就了。

    家里地也有千多亩近两千亩地了,就算餐饮生意也做的还行,走上了正轨,面点、豆制品、卤肉这些都有了稳定的赢利,张超以后雇佣专门的管事掌柜来打理,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了,他只要在幕后操纵就行,不需要再前台露面了。

    “有空多读点书。”长孙无忌夹了一块肘子吃的很有味道。

    “我也有那个想法,还打算在村里盖一些私塾学堂,待明年请两个先生,给村里的孩童们开蒙。”

    “这个不错,教化民智,好事。”

    张超其实早有一个计划,就是搞雕版印刷。如今的书太贵了,书多掌握在那些士族的手里,要写读本书,还得靠借书手抄。

    如果张超到时解决了油墨的问题,那么找匠人刻雕板其实不是难事。雕版印刷最难的就是这个油墨的问题,普通的墨汁是无法雕刻印刷的。还有一个问题则是上了雕版,那必须得印量大,要不成本太高还不如手抄划算。而如果大量印刷,雕刻损坏又大,总之,搞雕版,首先得想到印书的好项目,得准备好销售渠道,要不然前期投入可不是一点两点。

    至于活字印刷,张超还没想那么远。

    先把雕版印刷弄出来,到时把那什么论语、诗经之类的经典弄几个版,找好渠道,然后全力印刷,到时长安城里开一书店,岂不引发长安震动。

    雕版再贵,总也比手抄更节省时间更节省人力吧。效率就是金钱,手抄一本书,跟印刷一本书,怎么能比。

    到时雕版本的书籍价格大落,能让知识传播更迅速。

    这是科教兴文的大事啊。

    甚至到时张超还可以研究下造纸术,改良下工艺,弄出更便宜的纸来。

    不过这些现在还不急,慢慢来。

    一顿饭,让张超对长孙无忌也有了不少真实的认知,他觉得长孙无忌人挺不错的。相当聪明的一个人,也很洒脱。

    就算跟张超这样一个小人物,也能有说有笑的聊天吃饭喝酒。

    吃完饭,长孙无忌亲自把张超送到门口,待看到张超骑一匹老弩马的时候,他笑了笑。

    “你不是有匹黑色的好马嘛?”

    “我让我爹骑去当备马了,出征在外,多匹好马有时多条命呢。”

    “这话说的好,这样吧,我送你匹马,你也别客气。”

    “长者赐,不敢辞。”张超呵呵一笑,丝毫不客气。

    长孙无忌送张超的是匹枣红马,非常的漂亮,才四岁口。

    “谢过县公。”

    长孙府的许多人看着这一幕,都非常震惊,想不到郎君居然对一个乡下小子如此重视。

    “想当年我和妹妹被赶出府的时候,他们又怎么会想到,我们会有今天呢?不要小瞧张三郎,我看这小子非同一般。”

    张超听不到长孙无忌的评论,他骑着枣红马返回灞上,栓子骑着他的老白马。枣红马鞍配齐全,也相当的神骏,把老白马远远的甩到后面。

    从长安回到灞上,比去时少花了近半的时间。

    管家张贵迎了上来。

    “赵家四娘子前来拜访,我让我婆娘在院里招待着。”

    “她来做什么?”张超有些意外。他把马缰递给管家,让他去拴马。

    整理了下衣服,张超大步的往院里走去。

    赵四娘坐在那里落落大方,非常有种职业女性的气势。张超进来,她起身行礼。

    她说明来意,听说了张家三郎发明了一种非常好用的新犁,听说新犁能比过去节省一头牛,于是,她希望能在张家订购一批新犁。

    “其实这个新犁虽然好用的多,但制作很简单,我送你架新犁,你拿回去找人照着打制就行。”

    不料赵四娘却道,“这新犁是三郎所制,我们怎么能随意偷学你的手艺。还是请三郎为我们打制,一架该多少钱就多少钱,我想预订一百架新犁,不知可否。”

    “当然可以。”张超笑着回道,这个姑娘真的挺有意思的,他不由的想道。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6章 午后(第四更)

    (第四更送上,这是三千均的加更。这几天每天都加更两张,兄弟们很给力,木子也很给力。)

    ………………………………………………………………………………………………

    午后阳光正暖,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聊天非常惬意。那太阳就如同是一个大暖炉,照的全身都暖洋洋的。

    “上次的事情还要多谢你。”赵四娘开口道,那语气很真挚,犹如这冬日里的暖阳,听的让人很舒服。

    张超做出很淡然的样子,说,“都是乡邻,况且,我又不吃亏,我还担心你会心里暗骂我趁火打劫呢。”

    “是真的感激。这次确实有许多人想要趁火打劫,那八百亩地二百亩林子,许多人开价只给三千贯,还有一些开价一千两千的,那才是真正的趁火打劫。”

    “总有猫闻腥而动。”张超笑笑。

    赵四娘与张超隔桌而坐,坐的很端正,她双手捧着杯子,轻轻转动着。

    那是一双很修长白皙的手,这样的纤长的手指更适合去弹钢琴。

    “你家的这梨子很好吃。”她手指甲轻轻叩击着陶杯一侧。手指甲精心修剪过,并没有留长指甲,而且指甲很干净。

    “这是冰糖雪梨。”

    唐人爱吃梨,但唐人更爱炖梨吃。

    张超也算是入乡随俗,把大个的雪梨和冰糖慢炖而成。犁是赵州雪梨,秦汉时期就非常有名,在长安卖的不便宜。

    因为冰糖是张超独家所有,因此这道冰糖雪梨赵四娘也是头一回吃到。

    “冰糖雪梨,冰糖是什么?”

    唐初的糖还主要是麦芽糖和蜂蜜,少量甘蔗提炼的沙糖。赵四娘没有听说过冰糖这种糖,有些好奇。

    事实上,自从来到张家沟,她就发现,这里处处透着新奇。

    “冰糖就是婆门罗糖提炼加工而成,一颗颗晶莹透亮,如同是冰晶。”张超解说着,然后让冬晴去拿了些冰糖过来。

    用一个盖碗装着,揭开盖子,碗里一粒粒蚕豆大小的冰糖就在那里,晶莹透亮。赵四娘惊讶,忍不住伸手拈了一个仔细观看。

    “你可以偿偿,很甜的。”

    赵四娘轻笑,然后把糖放进嘴里。

    轻吮,一股甘甜入味。

    “甘之若怡,不,比饧还甜。真想不到,那黄黄的沙糖居然能提炼出如此冰晶玉洁般的冰糖。”

    “一点小手法而已,不过冰糖和雪梨一起慢炖,确实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股的作用。若是喉咙干、痒、痛、音哑、痰稠等,饮此冰糖雪犁均有良效,若是能加入琼珍灵芝一起炖,止咳润肺效果更加明显。”

    “想不到这饮品还是一道良药。”

    “其实我只是对吃很感兴趣。”

    赵四娘轻笑,“我也确实有所耳闻,如今乡里都传说灞上张三郎能把贱肉弄成美味。”

    “好吃之人,总不会委屈自己的嘴的。”

    “不单单不满足口腹之欲那么简单,你弄出来的那些包子馒头、熏鸡烤鸭卤肉等,现在要是在长安城也卖的很好,钱源滚滚。张家因此而迅速兴旺起来!”

    桌子对面,赵四娘的语气里带着些钦佩,赵家也是地主,然后也做生意。赵家开始是做些粮食加工生意,家里有磨坊碾房,然后又开米店粮行,甚至还有布庄绸缎行,生意也做的不小。

    还兼着放贷。

    好些年才积攒下如今的家业,但今年却一下子亏损巨大,伤筋动骨。

    跟张三郎一比,真是让人惊叹。

    “张家的面点在长安卖的很火,听说东市的福满楼也是得了你家的发面秘方,如今也是生意兴隆。”

    她沉默了一会,“我家在长安也有一家饭店,不知道能不能从你家买这个发面配方?”

    “这个没问题,其实也没有什么配方,只是加了一样材料面碱,然后就能让发面面食更蓬松也没有老面的酸味。你若真想要,我以后可以给你家饭店提供面碱出售,按市价给,不多收。”

    “一样的品质吗?”

    “那当然。”

    “数量呢,能保证供应吗?”

    张超笑笑,“多的不敢说,但你要是开个三五家店的,我还是能供应的了的。”

    赵四娘满意的点点头,粮店生意天天亏本,赵四娘看到张家开的饼店生意这么火,也有了把自己家粮食做成面食出售的想法,这样可以弥补些损失。本来今天只是来试探一下,倒想不到张超这么爽快的说答应了下来。

    “不需要秘方钱?”来之前,赵四娘打听过,当初崔家从张超手里拿配方,可是花了百两黄金。

    张超摇了摇头,当初崔家和现在情况是不一样的。

    张超也早想过,现在张家有十一家店,外加配送的店,加上给大户家里的外卖服务,这个规模刚刚好,再扩大就还得再扩增现在家里的作坊规模,招募更多人手,磨坊碾房蒸房这些还得扩大,甚至再招人,还得再扩大宿舍这些。

    而且他也算过,他卖的这些面食,毕竟消费群主要还是往来长安经商的商人,以及长安城里那些起码是中产以上的人家。一般的穷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吃这些的,因此保持一个适当的规模,比盲目的扩张要好的多。

    而且现在粮食价格的下跌,也让面食的利润大降。张超也不是当初什么本钱都没,现在他本钱不小,已经可以做其它的买卖了。

    与其再去费力开拓面食生意,不如直接卖面碱,利润更高。

    “都说三郎义薄云天,宅心仁厚有求必应,果然如此。”

    “其实我也不亏本啊,你卖面点赚钱,我卖给你面碱也一样赚钱,大家一起赚钱,互惠互利。”

    午后的暖阳里,张超跟赵四娘聊了好一会,聊的很愉快。

    “多谢三郎今天的款待,他日再来拜访。”

    “没什么,都是邻居,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过来找我,或是派人通知一声也行。能帮的上忙的,我肯定会尽量帮忙的。”

    赵四娘点点头,屈身行了一礼,然后出了院子,赵家在外等着的几个仆妇便连忙过来迎着上车。

    冬晴过来收拾桌子,丫头望着赵四娘离开的马车,不满的嘟嚷着。

    “说什么呢?”

    “小郎君,那赵四娘可不是什么好女人,天生克人命,克死了未婚夫又克死了老娘,如今赵家家运不好,也都是因为赵员外让她掌家呢。小郎君你可不要跟她来往。”

    冬晴一脸为主子尽忧担心的模样,很是忠心耿耿。

    张超笑笑。

    什么八字五行之类的东西,他向来就不信。

    “小郎君,你就算不信这个,可你总得顾忌点吧。万一有人多嘴饶舌,那也是不好听的。万一传到了崔小娘子那里去了呢?”

    “多谢你提醒啊冬晴,晚上过来陪我吧,一个人睡有些寂寞。”张超笑着道。

    冬晴一下子就红了脸,吱吱唔唔的道,“这个不太好吧。”

    “哈哈哈,既然你觉得不好,那就算了。”

    “小郎君,我不是那个意思,如果,如果你要人晚上照顾,我可以过来的。”

    看那丫头一脸纠结的样子,张超便不好再逗弄她了,“算了,屋子太小,你来了也没地方睡。”

    “我,我可以坐在炕边照顾你的。”

    “等等吧,等新窑洞建好了,到时就是套房了,你和你姐可以搬到我隔壁房间睡,要是晚上我要喝水什么的,可以随时叫你们,方便。”

    崔府。

    西厢院。

    丫环红线一脸兴奋的小跑着进了崔莺莺的房间。

    “小娘子,好消息,张三郎得陛下赏赐了,还获了个七品的云骑尉勋呢。”

    正在临帖的崔莺莺放下笔,抬头道,“怎么回事,说清楚点?”

    “是我哥在外面听回来的消息,千真万确。就是那个张三郎,他发明了一种新犁,据说比原来的犁更加轻便好用,能节省一头牛。他把犁献给了皇上之后,皇上十分高兴,便下旨封赏。于是,封了张三郎一个云骑尉,还赏了他百亩地和百两黄金,对了,皇上还赏了张三郎父亲一个宁民县男的爵位呢。”

    “是吗?”崔莺莺面上淡定,心里却也非常高兴。自上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