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771章

唐朝好地主-第771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封来自邮递所的信件,根本就不知道是谁送的。

    信封上倒是有邮票和邮戳,这封信居然就是汉京投寄的。

    信的内容他也早看过了。

    他没有怀疑那内容,因为信里的信息十分详细。

    沉吟许久,魏征将信揣入怀中,起身,出门。

    门口,碰到正在庭院桂花树下看书喝茶吃着桂花糕的魏叔玉。

    “父亲要出门吗?”

    “嗯。”魏征点了下头,继续往外走。

    对外长子魏叔玉,魏征其实是有些不满的。这个儿子很聪明,要不也不会一次科举就能中进士,可这个儿子聪明是聪明,对于学问也研究的很好,可偏偏就是个淡泊性子。每天衙门里做事也不认真,天天就想着妻子孩子。

    没出息。

    出门,坐上马车,魏征直奔皇宫。

    皇宫,李世民正在教导晋阳公主写字。

    皇后留下的三子四女里,晋阳公主不是最小的,但因为最小的公主生产时让皇帝病情加重,所以他并不喜欢那个更小的女儿。

    倒是三岁的晋阳公主更得他喜爱,他现在亲自养在身边,每日教导女儿读书写字。

    “陛下,魏院长求见。”

    李世民皱了皱眉,“魏征来干吗?”

    “兕子,你在这里好好写字,父皇跟魏征谈点事。”

    “父皇,魏征是那个胡子好长,长的好凶的老头吗?”

    “哈哈哈,没错,魏征就是那个胡子好长,然后还长的好凶的老头。”李世民亲了女儿一口,起身。

    “魏征,今天御前会议才见面,又来求见,有何要事啊?”李世民笑着问道。

    魏征却板着脸,“臣听闻一个消息,特意入宫当面向陛下求证。”

    “什么事情如此重要,就不能等到明天吗?”

    “陛下,臣听闻,秦王泰已经过了长安,即将到汉京,请问可有此事?”

    李世民惊讶,谁走漏了这个风声。

    “魏相啊,你听谁说的?”

    “臣只问陛下,是还是不是。”

    面对魏征,李世民有时也无奈,这个人执拗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确实有此事。”

    “请问陛下要做什么?”魏征继续逼问,“按制,就藩的皇子,非奉诏不得离开藩地,只有每年十月半以后,才能离藩入京朝集,并且必须在每年二月前离开汉京。现在才八月,秦王就要入京,请问,为何中枢对此事毫不知情?”

    “敢问陛下,秦王可是私自离藩?”

    “是朕派人去接秦王回京。”李世民脸色沉下来。

    “陛下,诏令未经中枢,没有加盖中书门下之印,便非正式诏令,而只为中旨。朝廷有权下令,拦截秦王,令其立即返回封地。”魏征硬顶着说道。

    李世民怒了。

    “朕想念秦王泰,想要见见他也不行吗?”

    “陛下分封在西域的儿子有三个,为何却独自要见李泰?而且一年一次的朝集,然后还不够陛下父子相见?就算要见,也可以堂堂正正的经中枢下诏,为何要偷偷的去接秦王入京?”

    “魏征,你说话注意点!”

    李世民恼羞成怒,面色胀红,已经想打人了。

    “国有国规,家有家法。陛下虽贵为九五之尊,可也不能践踏律法。要不然,律法的威信何在?”

    “退下!”李世民冷声道。

    “陛下,臣知有些话陛下不喜欢听,但臣还是不吐不快!”

    “闭嘴,滚!”李世民咆哮。

    “臣····”

    “滚!”

    魏征无奈退下,皇帝此时已经暴走,任何话都听不进去了。但他也知道,他刚才正好戳中了皇帝的痛处。

    虽然刚才君臣两人话里都没有提到太子,但两人都清楚,这个时候秦王秘密回京,是干嘛来的。这必然是冲着太子来的,哪怕皇帝不说马上要换太子,但把秦王接回来留在京中,这也是一个极不好的信号。

    魏征不肯让这一步。

    而李世民恼怒的正是魏征的不肯让步,这不止是魏征的态度,也可能代表着其它大臣们的态度。

    魏征出宫之后,直接先去了梁国公府找房玄龄,片刻后,两位宰相一起去了魏国公府找长孙无忌。

    “秦王什么时候入京?”

    “我得到的消息,秦王明天就能抵京。”魏征道。

    房玄龄忧心忡忡,“这个时候秦王泰入京,将置太子于何地?

    “不能让李泰入京。”长孙无忌咬牙道,承乾和李泰都是他的亲外甥,自己的妹妹已经离世,自己有责任照顾好他们兄弟。但是现在,他却必须在两个外甥之中选一个。

    长孙无忌没有犹豫的选了承乾。

    不仅仅因为承乾是长子,还因为他当了十三年太子了,有过几次监国经历,虽然还略显稚嫩,但已经透露出许多优秀的品质。

    太子已经长成了,十八岁的太子,得到了朝野的认同。将来由承乾来继承皇位,大家觉得更可靠。

    这不关乎李泰是否优秀的问题,而是大家根本不会走到这一步。

    魏征缓缓道,“明天,我们率领百官到城外拦截秦王,不许他入京,让他原路返回西域去!”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一头。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99章 无奈的皇帝

    汉京,正南门。

    这是汉京外城的正南门,也是商旅往来出入人流量最大的城门,可是今天,城门外,却站在一大群紫绯官袍的大臣。

    为首的赫然是中书令长孙无忌、侍中房玄龄和尚书令宇文士及,另外翰林院学士承旨魏征等宰辅们。

    后面还有其它三院宰辅,以及六部九卿等大臣。基本上,朝中高官都来了。

    “这是怎么了?”

    “咋这么大阵仗?”

    “有啥仪式啊?”

    “难不成赵王回京了?”

    ······

    皇宫。

    李世民也已经接到王承恩的禀报,长孙无忌、魏征等一群宰辅带着大臣们跑到南门去了。他一下子明白大臣们要干什么,这是堵李泰去了。

    李泰将在今天入京。

    “他们想干什么?”李世民咆哮。

    这简直是所有的大臣都在跟自己做对啊。

    几个月前的那场清洗,难道还不够?为什么现在还有这么多人跟他作对,就连长孙无忌、房玄龄这样他十分倚重信任的大臣,今天都跟他作对了。

    他接秦王泰回京,有这么严重吗?

    他不过是想给太子点压力,让他知道,自己并不是非立承乾不可。如果承乾不知悔改,他也还有李泰。

    可现在,李泰还没入京,这宰相们就全跳出来了。

    “这汉京朝堂,到底有谁不是太子一党?”

    “朕的心腹在哪里?”

    李世民既惊且怒。

    “召北衙大帅、左右羽林大将军、左右神策大将军、左右神机大将军入宫,让北衙禁军集结待命!”

    “陛下,万万不可啊。”

    王承恩简直吓尿。

    皇帝要干什么,这个时候调动北衙,难道要把南城门那里的宰相大臣们全都给抓起来?

    “陛下思怒,陛下三思啊,此时万万不可强来。”

    “难道朕就要被他们强来?”

    “陛下,宰相大臣们担心的是秦王入京,陛下会换储啊。太子虽有小错,但无大过,册立太子十三年,深得朝野支持,如果陛下此时废太子,百官们都不答应。”

    “朕没说要换太子!”

    “那陛下就暂时不要接魏王泰入京,免得刺激大臣们。”

    李世民怒气冲冲,眼睛发红。

    他稍冷静了些,此时动用禁军,在汉京百姓的见证下,只怕这个矛盾就真的要闹到人尽皆知了。

    “王承恩,你去见下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他们,让他们回来。”

    “他们既然去了,只怕不会轻易妥协。”

    “先去谈谈吧。”

    汉京城南。

    离汉京城只有十里,秦王泰的车队却在这里停了下来。

    “怎么停下来了?”

    马车帘掀开,一张大胖脸出现。

    十六岁的秦王李泰不满的嘟嚷,他现在迫切的想要回到京城,想要早点入宫见到皇帝。从六月时在伊丽城见到皇帝使者,知晓了汉京的那场清洗后,他就兴奋起来。

    一路星夜兼程,终于要到京城了。

    一路上带兵护卫李泰回来的是东莱郡公、肃州刺史公孙武达。

    当年玄武门跟随着秦王身边的九将之一,也曾是皇帝的心腹部将。这一次得了皇帝的手令,他亲自点了一千兵马护卫着秦王泰,一路返回汉京。

    不过此时公孙武达的脸上有些无奈。

    “殿下,出事了,我们被人拦截了。”

    李泰仿佛听到一个好笑的玩笑。

    “这里已经是汉京郊外,离汉京南门也就十里左右吧?孤离开汉京不过一年多,去年年底还回来过,谁有天大的胆子,敢在这里拦路打劫?”

    “殿下,不是响马盗匪,是朝廷百官。”

    “百官?”李泰愣住。百官为何要拦他,自己向来礼敬官员,他们为何要拦截自己。

    “魏国公长孙相国和梁国公房相以及郑国公魏相等相国为首,朝中百官几乎尽在,他们现在就在南门外,冲着殿下来的。他们不肯让殿下入城,还派了人过来相告,让殿下好自为之,自己马上原路返回藩地。”

    李泰的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起来,非常难看。

    那张胖脸,腮帮鼓起,一双眼睛瞪的老大。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

    公孙武达也说不出话来,但宰相为为首的百官拦截,给他的压力是巨大的。他虽有一千兵马,可也不敢硬冲。

    “将军,我们从另一个城门入城。”

    公孙武达无奈摇头。

    百官们虽然只守着南门,但你以为其它城门就没人了?

    这可是宰相率领的朝中百官啊,大唐京城的军队分为南衙府兵和北衙禁军,两大系统。其中南衙的十二卫四府中,就有许多府兵轮流来京番上宿卫,驻扎在京城周边。

    南北衙虽然都归枢密院统辖,但其中北衙是由皇帝直接统领的,而南衙则受中枢宰相们节制。

    虽然这个中枢宰相专的是有同军机事衔的武相们,但他们也是宰相啊。

    今天,枢密院也没敢调多少兵把守城门,但每个城门就放上几个兵,李泰敢硬冲直闯吗?

    哪怕只有一个兵,不经许可而强闯城门入京,这都性质很严重的。

    李泰很愤怒,也不甘心。

    “陛下呢,陛下不知道孤今天抵京吗?”

    公孙武达没说话,陛下就算知道又有什么用,百官们都在城门前拦着呢。

    想了想,李泰也无奈。

    他没胆量敢去冲百官们的拦截,可让他就此回去又不甘心。

    “我们······先在这里扎营吧。”李泰最终只能无奈的下了决定,他心里还指望着皇帝父亲能来帮他解困。

    ······

    南门外。

    “秦王泰在十里外停下队伍,已经原地扎营了。”

    “嗯,算他还有些理智,没来冲门。”

    “他敢!”

    ······

    汉京城的消息总是藏不住的,很快这次百官集体来南门聚会的原因就传出来了。

    原来百官们是来拦秦王泰的。

    ‘听说啊,陛下想接秦王泰入京,然后立他为太子呢。’

    “秦王泰?他有什么能力,可以当太子?”有人很不客气的说道。

    “就是,太子殿下多仁德贤明。”

    ······

    王承恩带着许多茶水点心前来慰问堵门的宰相大臣们。

    “诸位相国大臣们辛苦了,喝点茶,吃点点心。”王承恩笑着让人支起桌子,撑起凉伞。

    长孙无忌不客气的指着一边的一辆马车,“本相自己带了茶水点心来,就不劳烦王太监辛苦了。”

    魏征笑道,“这秋高气爽,天气也不热,在这里也算是难得的透透气,看着这往来的商旅行人,好不热闹,挺好的。”

    王承恩连碰了几个钉子,只好道,“陛下让咱家来传个话,事情差不多就算了,诸位相国也给陛下和朝廷留几分颜面,不要把事情弄的太难看,让百姓看笑话。”

    长孙无忌怒气轰轰,“看笑话?到底是看谁的笑话?又是谁在闹?陛下最近行事,太过随心所欲了。陛下做事前有三思过吗,有想过朝廷的颜色,想过宰辅百官的颜面吗?一日署罢免十二位宰相,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事。”

    “魏国公,过去的就不要再提了吗?今天的事情,就此结束吧。”

    长孙无忌却不给面子。

    “只要陛下下一道旨意,着秦王立即原路返回藩国,某等自然立即离开。”

    “这事····秦王千里迢迢回来,不如让秦王先入城,让他入宫拜见下陛下,让他们父子相见一下。”

    长孙无忌没说话,如果只是见一面,倒也是常情。

    魏征却一下子站了出来。

    “不可能,这事情没有半点通融的余地。秦王绝不能踏入京城半步,他必须立即回藩。这是朝廷的制度法令,不容践踏!”

    王承恩无奈的回宫。

    李世民听了宰相们的回话之后,气的都从架上拿出了宝剑拔出了鞘。

    “陛下,臣回来前,房相单独与臣说了几句话,让臣转告陛下。”

    “说。”

    “房相说,这次的事情太敏感了,百官不可能退让。现在事情僵挂着,也不好看。他有一个解决的办法,请陛下传旨,让太子出城与秦王相见。然后让秦王随太子前往拜见皇后的山陵,拜完之后,着秦王立即原路返回秦藩。”

    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不让皇帝和秦王相见,而让太子来见这个弟弟,自然又不同。

    “眼下都八月了,就让秦王留下,待明年再离京不行吗?”

    王承恩不说话。

    该说的他都说了。

    李世民犹豫着。

    拎着宝剑在殿内踱步,转了一圈又一圈。

    许久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