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773章

唐朝好地主-第773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郎,今年家里的粮食不卖吗?”一位管事问。

    “不卖!”

    李家算是大地主,拥有大量的边疆封地同时,在中原也有许多的田产。每年李家产出的粮食数量很大,以往,都是卖了。

    李家自己也是大粮商,但并不怎么囤积粮食。

    不过李超今年不打算再卖掉粮食。

    “我们自己建粮仓,粮食储藏起来。”

    “三郎,这两年粮食价格很平稳,根本上不去。眼下这个粮价,还是靠朝廷不停的收购粮食,才把价格稳住了。囤积粮食没有必要吧?”一名管事问。

    连续几年丰收,加上朝廷拓殖的大量土地,朝廷的耕地数量是连年大增,加上新的农耕技术、水利技术,还有牲畜的数量提高,新式农具、优育的种子等等,让如今大唐不但耕地面积大增,粮食亩产和总产量也是节节上升。

    粮食大丰收,对种地的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意味着粮食处于买方市场,供大于需,粮食必然大降价。

    好在朝廷有储粮计划,粮食有一个保护价。一旦市场上粮价跌到这根线,朝廷就会以保护价大量收购粮食,然后存储在一个个粮仓之中。

    如今朝廷在东西两大运河以及长江、黄河、淮河以及沿海等这些重要的交通线上,建立了大大小小无数的粮仓,而如汉京、长安、太原、江陵、广州、登州、杭州、交州这些超过十万以上人口的大城,更是从没有停止过粮食的囤积。

    这些都是官方行为,为的就是手里有粮心中不荒。就算遇大灾,朝廷也能有粮可拔,并且能保护第一时间在最近的地方有粮可调。

    同时,在朝廷的主导下,地方上的社仓和义仓,每年也在增加储粮。

    按朝廷的要求,是希望各地的粮仓存粮达到一个可观数字。

    什么样的可观数字?

    官方存粮需够九年之用。

    这也算是如今朝廷粮仓里粮食保存的最长时间了,要保存的更久,只能挖地下粮窖储藏。

    反正朝廷有钱,有钱不用留着干吗?

    把那些国库里收上来的税赋纸钞,换成一仓仓的粮食,当然值得。

    现在做粮食生意,确实没有什么利润可图,再大的粮商,也大不过朝廷。朝廷现在才是最大的粮商,他们手里有的是钱钞。

    粮仓遍地,不管哪里需要粮食,他们都能迅速调粮平抑市场。

    现在很多百姓都聪明的开始种大豆种油菜种棉花,甚至是种菜,就因为收益更高。

    “正因现在粮价平稳,卖不好好价,所以我们的粮食不卖了,自己存着。”李超随口说道。

    从田里回来。

    老爹问李超,“你积粮做什么?”

    话语里充满担忧,老爹是乱世里过来的人,积粮,在他看来这跟招兵买马是一样的。

    “广积粮,备灾荒啊。”李超笑了笑道,“反正现在粮价也不高,我们自己也先积他九年之粮再说。”

    “现在局面挺好的,不要再起波澜了。”老爹劝说。

    “我知道。”

    时间已经马上是十月半了。

    这也是朝集使们进京的日子,李超身为封臣,自然也得进京。虽然李超不太想进京,可也没理由躲避回京。

    “这次回去安全吗?”

    晚上夫妻俩个一番亲热后,躺着聊天。崔莺莺对前段时间的事情,还是有些心有余悸。虽然说现在汉京风平浪静,可谁知道年底朝集,又会发生什么呢。

    “应当是安全的。”李超枕着自己的手臂。

    “这次马周他们也会回京吗?”

    马周等一大群高官贬出京后,多是担任刺史这样的职务。说来,也还算是不错,没有背负什么结党、谋乱等罪名,仅仅是以办事不利的理由被贬,而且到了地方还能任正印官。

    “马周是刺史,自然要回京朝集,那些被贬为长史、司马、县令等的官员,就不会回来了。”

    “三郎,我好担心,这么多人回京,只怕到时又出乱子。”

    李超摇摇头。

    这次不但是地方官入京朝集,也同时还是议会两院的第一次会议。

    谁也不知道,这次会发生什么。

    但李超还是觉得,李世民这次不可能再做什么。

    有些事情,也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你说好端端的上次陛下发什么疯呢?为什么要贬谪那么多人?”崔莺莺叹气道。

    “因为权力。”李超直言道,“太子长大了,却不再对皇帝言顺计从了,太子有了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了自己的一群支持者。而当皇帝发现了这些的时候,惊惶恐惧了。”

    “陛下为何要惊惶恐惧,太子是他的儿子。”

    “那又怎样?你忘记了当今是怎么当上太子,怎么当上皇帝的?玄武门三天之后,陛下当了太子。可这太子当了多久?不过几个月而已,当他掌握了朝局之后,皇帝也只能退位当太上皇了。”

    事情的本质就是这么赤裸的。

    太子可以优秀,但太子不能威胁皇帝,不然,就算是天家父子又如何?

    越优秀的太子越容易被猜测,皇帝允许太子有一个自己的势力,但这个势力绝不能太强。而此前,承乾强硬通过议会诏令的时候,李世民震惊的发现,宰相们明知这件事情皇帝不会同意,结果最终却还是十七比五通过了。

    二十二个在京宰相,站在他那边的才五个!

    换句话说,其实这个时候太子已经有了废他的实力了。这才是让他最惊惶恐惧的,这才是他以雷霆之势,冒险一下子罢去了一半宰相,一下子贬谪上千京城官员的原因所在。

    皇帝才不到四十岁,他怎么可能真的把权力让给太子。之前说让太子监国,那也不过是太子能听他的话,朝局还在他控制的前提下。

    皇帝绝不想真的如李渊一样做个没用的太上皇。

    “那你们这次入京岂不是还有危险?”

    李超摇头。

    “你没弄明白,皇帝虽然猜忌太子,恐惧太子手里的实力。但经过上次之后,太子的势力已经受到了打击,百官们也得到了警告。皇帝和太子,并不是仇敌,皇帝需要的只是太子在他的掌控之中,只要太子威胁不到他,那皇帝并不会对太子赶尽杀绝。”

    而经历了上次清洗之后,太子已经威胁不到皇帝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02章 君臣坦诚

    不过愿不愿意,李超都得入京,他没的选择。敢不入京,尤其是在这个时候,李超估计李世民真的不会放过他。

    有人说皇帝四十不到,就已经有些昏庸了。但李超却绝不会相信这种屁话,恰相反,李超认为如果自己处在李世民的位置,面临此前的那种局势,可能做出的反应更大。

    李世民是个明君,但也有逆鳞。

    皇帝的逆鳞就是他的皇位,任何人敢威胁到他的皇权,都将触怒皇帝。尤其是这位经历玄武门之变夺位,后来又遭到太上皇复辟作乱的皇帝,在他的心中,这一块是真正触碰不得,一触即怒的。

    古往今来多少皇帝猜忌自己的太子,尤其是那些在位时间极长的君主,特别是那种雄心勃勃的君主。

    比如汉武帝,比如魏太武帝,比如康麻子。

    逼太子造反,甚至废太子、杀太子的,在历史长河中,也绝不在少数。

    李世民这次还算是克制的,雷霆之势,但最终雷声大,雨点小。贬了上千人,也没处死一个,更没有打出朋党的标签,事情没做死,留了许多余地。

    这次可以算是警告,而算不是什么真正的打击。

    尤其李世民的打击很精准,打击的人是一直以来流传的李党,并没打击其它人。而另一方面,又没有动李超这个李党的党首。

    在迅速打击贬黜完李党出京后,又通过了太子的那个诏令。

    为太子留了颜面,也安抚了大唐的勋贵们。

    也正是因此,在这次事件中,集体都沉默失声。

    李超没吭一句,李靖秦琼等人也没说话,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甚至都没求个情什么的。大家明白,皇帝已经在克制了,如果连皇帝这点动作都不许,那才要出事。

    ·····

    十一月初。

    李超回到了京城,站在汉京城门前,李超凝望了一会。

    “太师!”

    王承恩从前面走来,“知道今天太师入京,陛下一早就让我过来侯着了。太师,陛下让你回京后先入宫晋见。”

    李超皱眉,“一路风尘仆仆,连衣服都还没换呢。”

    “无妨。”王承恩笑着道,他站在那不动。李超也只好微微一笑,“劳烦王公公前面带路。”

    跟着王承恩入了宫,他却又没直接带李超去大殿,反而带李超先去了浴房。

    “太师可以先在这里泡个热汤!”

    既来之,则安之。

    有宫人引着李超进去更换衣服。

    冲了个淋浴,李超围着浴巾来到浴池。

    结果发现李世民已经在那了,皇帝也刚洗了淋浴出来,身上围着浴巾。

    “文远,来,泡会澡再说。”李世民对着他招手,然后在池边解开浴巾,光着下了热气腾腾的热水池子。

    李超也去了浴巾,下了池子。

    李世民先挥手让宫人退下,就剩下了两人。

    “过来点,离那么远干嘛,放心,朕不会吃人的。”李世民向他招手。

    李超笑笑,干脆来了个蛙泳游过去。

    “这身手不错。”

    “臣以往可是有个外号,叫浪里白条的。”李超也开起了玩笑。

    “你外号不是叫拼命三郎吗?”李世民也笑道。

    简单几句话,君臣二人倒是关系立即又近了不少。那些拘束生分,少了许多。

    水不冷不烫,躺在里面非常舒适。

    李世民打量着李超赤着的上身,“你身上倒挺干净,疤都没一个。朕身上却留了不少疤痕,征战多年,也算是留念了。”

    李超打量几眼,发现确实有不少疤痕。

    “陛下,男人身上的疤痕,只会让他更威武。何况这还是战场上留下的疤痕,这是你的军功纪念章。”

    “哈哈哈,这话说的好,朕爱听。”

    “不过文远啊,你这大唐军神身上一块疤都没,有些不符啊。”

    “臣是将将之帅,战场上都是运筹帷幄,并不冲锋陷阵。”

    李世民却不以为意道,“打仗之时,不冲一冲,总少了些气势。”

    他是皇帝中少有军功赫赫的马上皇帝,也是少有的喜欢犯险冲锋的皇帝,甚至经常拿自己当诱饵,可谓胆大包天。

    李世民说着转了个身,趴在池边,露出后背。

    皇帝的后背上也有好几道疤痕。

    “陛下的身材不错,虎背狼腰,肌肉匀称。”李超赞叹。

    “不行了。”李世民下巴枕在自己手臂上,“朕老了,肚楠都长起来了,哎,转眼已经人到中年,身体开始发福。过去朕能一夜御三女,现在夜御二女都吃力了。”

    李超噗哧一笑。

    “陛下厉害,臣现在一对一捉对厮杀都有些力不从心了。”

    “你是要节制一下了,好家伙,这十来年时间,都生了五六十个儿女了。”

    “陛下,是四十九个。”李超纠正。

    “总之是比朕多,朕也才十几个儿子,你都二十多个了。”

    李超笑道,“那是臣办事有效率,这生孩子同样是讲效率的。女人一月只有十天左右是能同房怀孕的,所以其它时间就算再卖力耕耘播种,种子也是发不了芽的。”

    “嗬,还有这事?”

    “当然了,陛下。我正是掌握了这个,所以我家女人怀孕机率较高。十三娘都已经生了五儿三女,十六年生了八个。”

    李世民听了立即来了兴趣,“这个也能掌握?”

    “当然,其实很好计算的。”

    于是李超和李世民两大老爷们,光溜溜的泡在浴池子里,李世民一脸认真的听着李超一本正经的跟皇帝讲如何推算女人的排卵期。

    “原来如此啊!”李世民惊叹一声,怪不得他以前总郁闷自己生孩子比不过李超,原来不是自己不够努力,而是李超有诀窍啊。

    “不早说!”

    “陛下,现在也不迟啊。你还不到四十呢,这男人八十岁都还能生孩子。陛下真要想多生,以后时间长着呢,生满一百个都不算多。”

    李世民捏着下巴,若有所思。

    “一百个太多了点,朕觉得生个六七十个就够了。”

    “哈哈哈。”

    君臣两个哈哈大笑。

    “文远,给朕擦擦背。”

    李超无语,只好拿起旁边的丝瓜馕子。

    李世民很享受,“嗯,力气再重点,对,左边多擦几下。”

    “嘶,好爽!”

    李超狠力擦背,下了力气,结果李世民却只是爽叫连天。

    一个狠擦,一个爽快的叫。

    李超把李世民的背都全擦的红通通的了。

    可惜最后李世民没帮李超擦。

    两人泡了许久,然后各自去冲水。

    更好衣服,在廊下慢慢往御书房走。

    君臣两个都没有谁去提太子,更没有人主动去提今年那场京城大地震。

    “文远啊,现在朝廷把议院也建起来了,连民议院的议员也都推选出来了,但这议会到底如何运作,现在朝廷也没有经验。你多年前,首开议会,在琉求在岭南,都设立过议会,而且议会也发挥了不少作用,对于稳定地方,发展民生经济也有很大帮助。朕之前已经授命你为贵族院院长,这次议员们也开始陆续抵京,这第一次议会大会,还得你来主持。”

    李世民说到正事。

    议会两院,贵族院只有中央贵族院没有地方贵族院,而民议院则地方三级议会和中央议会都有。

    如今贵族院授予的议员,共有三千多名。贵族议员的资格是男爵以上实封贵族,且须要年满二十一岁才能取得资格。

    大唐如今的实封贵族很多,但也有许多年纪不满成丁。于是现在得衔的议员,只有三千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