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846章

唐朝好地主-第846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现在肯定想不到,唐军已经再次团结起来。

    四更,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这也是人睡的最舒服,最少防备的时候。

    今夜,将会铭记史册。

    王玄策握紧了拳头,本来早在半年前就应当取得了这场胜利,却硬生生的拖了大半年。

    “时辰已到!”他低沉着声音里透露着激动。

    城门后。

    一队队的骑兵静静的跨坐马上。

    他们的目光充满着战意,马刀已经出鞘。

    王玄策从城头上下来,翻身上马,来到最前面。

    “时辰已到,让我们马踏连营!”

    “打开城门!”

    黑暗中,城门缓缓打开,没有一丝声响。

    三千轻骑鱼贯出城,人衔枚,马裹蹄。

    在骑兵后面,是五千步兵。

    今夜,城堡里的士兵倾城而出,对于他们来说,今晚,不破敌营誓不归。

    二十里外的一座城堡。

    郑红线的兄弟郑国柱也翻身上马,时辰已到,反击开始。

    “跟我来!”

    相距几十里外的另一个小堡中,张家老管家的儿子钱国栓也率领着李家信度领地的骑士和民兵们杀出城堡。

    全线反击!

    今晚,他们将给戒日人一个惨痛的教训。

    大唐,不可轻犯。

    王玄策一马当先。

    身后三千轻骑如狂风突进。

    ·······

    汉京。

    夜已深,张超却还没睡意。

    不知道信度那边的情况如何,相隔太远,哪怕有快船往来送信,但依然还是太过遥远了。

    大唐还是应当在沿海建立更多的殖民据点。

    不奢望能够迅速的灭掉沿海诸国,但只是在沿海建立殖民据点,修建商港,这倒是可行的。而有了这些据点后,大唐以后再扩张,也更内容。

    “赵王,宫里来人。”

    张超起身,“这个时候宫里怎么还来人?”

    宫禁制度森严,一到夜晚宫门落锁,要到天明才开。非十万火急的事情,都不会半夜打开宫门。

    来到大厅,却见来的居然是王承恩。

    “王公公,发生何事?”

    王承恩左右观望,张超挥手,让下人退下。

    屋里只剩下他和王承恩,“说吧。”

    王承恩一张苦瓜脸,“陛下中风了,现在瘫痪在床上不能动弹。”

    “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是今夜。”

    武才人今天生产,为太上皇生了一个儿子。李世民高兴之下,喝了点酒。然后,半夜的时候,皇帝突然就中风了。

    北宫那边连忙报告皇帝,李承乾听了这个消息也吓一跳。这个爹现在对他已经没什么威胁,这个时候若是突然暴毙,那他肯定脱不了嫌疑。

    “传御医了没?”

    “已经传过了,御医们诊断后,认为病来的太突然,不好治疗。”

    “陛下请赵王入宫相议。”

    张超摇了摇头,“眼下半夜三更,这个时候入宫,到时还不知道要传成什么样子。天也快亮了,待天亮后我再入宫。”

    “转告陛下,此时要沉着冷静。”

    中风这个东西,就是得发现快。若是发现的及时,加上及时的治疗,有时还是能够控制住病情的。若是能够稳定住,后面也不是没有恢复的可能。

    历史上李世民好像确实一直风疾,长孙皇后则是有气疾。长孙皇后就是因气疾突发而亡,而李世民历史上也确实中风瘫痪过,不过后来治的差不多,结果李世民迷信丹药,给吃死了,死时才五十出头。

    张超估计李世民应当是有三高,喝了酒一时脑出血什么的。

    这种情况,就是放后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放这时代,更只能看他命硬不硬了。要是命硬,不继续出血,就能救回。出血后的水肿不严重,等脑子里的血吸收了,水肿消了,就有很大的机会恢复知觉。

    这一晚上,张超也是根本没心思睡了。

    一直等到天亮,立即入宫。

    宫门前,王承恩已经早在那等候了,直接带他去北宫。

    长乐宫,长乐殿。

    一群御医围着,皇帝承乾坐在床边。

    “陛下,安国赵王来了。”

    承乾看到张超,有如看到了救星一样。

    “元辅,太上皇突发风疾。”

    张超点点头,过去观察李世民。

    “陛下,臣是张文远,来看望陛下了。”

    李世民听到张超的声音,眼皮有在翻动,嘴也在动。

    不过太上皇说不出话来,他的嘴明显歪了。

    但看他反应,他还是有些清醒的,只是现在说不了话。

    张超把李世民的两只手拿起来,握着手里,慢慢感应,发现皇帝左手无力,右手却还能握着他手。

    御医也在一旁细说情况。

    初步判断,就是中风,极可能是脑出血。现在情况是左半身偏瘫,说话不清。但人还有时清醒,这就是好事。

    “陛下,不用惊慌,太上皇风疾突发,但现在还算稳定。加以针灸和汤药治疗,细心照料,半个月时间内,有很大机会恢复清明,能够说话。若情况更好一点,甚至两个月后,就可以拄拐行走。加以康复训练,半年后就几无大碍了。”

    “真的吗?”

    “陛下放心吧。”

    张超坐到李世民床边,握着他的手。

    李世民用他的右手紧紧握着张超,歪着的嘴还一直想说话,可说出来的根本不成语言。

    张超低下头,在他耳边道,“请陛下放心,你这只是中风,情况算是好的。宫里有最好的御医和药材,你很快就能重新说话,过些日子还能重新站立行走。陛下现在重要的是不要心急,保持好心态,陛下要记得,过两年,你还要去美洲呢,那里可是一个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唔唔····”

    “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治好你的。”

    安慰了皇帝一会,他终于睡着了。

    张超陪着承乾走出来。

    “此事要封锁消息吗?”承乾问。

    张超想了想,“其实也没有必要,太上皇这是中风,又不是中毒,不用怕人知道。”

    “太上皇真的能恢复吗?”承乾心里有些纠结。他一方面希望太上皇早日康复,可心里却又还隐约希望太上皇就这样瘫在床上,永远不能再站起来,那样,就再无法威胁到他。

    “恢复的机率很大,有七成机率以后能恢复说话,五成机率能够恢复行走。不过就算恢复了,可复风的可能性很高,而且以后走路肯定也会有些跋,半边身子都会大不如前。”

    “如果昨晚上他就这样走了,或许还是件好事。”承乾道。

    张超心里打了个冷颤。

    这几天人不舒服,非常抱歉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08章 美国公

    长乐殿外。

    武媚娘抱着孩子拦住张超。

    “请义父一定要救太上皇。”

    说着,武媚娘抱着孩子给张超跪下。张超连忙伸手去拉她起来,“先起来。”

    “义父若不答应,媚娘就长跪不起。”

    刚生产完的武氏,身材变的丰腴许多,尤其是上围,更是暴涨许多。

    “不用你求,我肯定也会想尽办法医治好陛下的。快起来吧,你这个样子若让人看到了,到时又是说不清楚了。”

    承乾刚才回殿里去了,现在这里只有他们。

    武媚娘谢过,起身。

    张超看着她怀里的孩子,“孩子取名了吗?”

    “昨日陛下为他取名弘。”

    李弘,名字倒也不错。

    “孩子还这么小,你也是刚生产,身体还虚弱,外面这么冷,先回殿中吧。”

    武媚娘犹豫着,最后还是问道,“义父,陛下真是中风吗?”

    张超直视她双眼,“当然是中风,不成你以为是中毒?我可以告诉你,这事情不会有什么猫腻,没有这个必要。你应当知道,皇上答应过陛下,三年后送他去美洲。陛下也愿意去美洲,而不是继续留在汉京,留在这长乐宫里。”

    “女儿也听陛下说过多次,他说如果下半辈子一直囚禁在这长乐宫里,他还不如去死。美洲虽远,去那里等于流放,可他宁愿去那里。陛下常说,要去美州再打下一块疆土,重开创一个大唐。”

    张超笑笑。

    “看来你跟陛下的关系现在还不错。”

    “陛下也曾恼怒过我,但自陛下被迫退位之后,这长乐宫里,虽然嫔妃们都在,可却只有我能够安抚陛下。”

    “这是你的本事。”

    他知道武媚娘曾经拿烛台把李世民打晕,还在宫变时,仿李世民的笔迹写诏令。

    可现在,他们的关系却很好,这绝不是武氏给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的缘故。李世民的儿子多了,更多还是武氏能够比其它妃嫔们对时事更多了解,有不同见解。

    “好好照顾这个孩子,他才刚出生,未来还长着呢。”

    早朝并没有取消。

    承乾接受了张超的建议,并没有隐瞒太上皇中风的消息。

    在早朝上,他直接公布了这一消息。

    百官震惊。

    其中不少人确实有些这样那样的猜想,但承乾问心无愧。

    早朝结束。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叫住张超。

    “文远已经去过北宫了?”

    “太上皇是昨天半夜中的风疾,陛下知道后立即派人来通知我。我询问得知陛下病情稳定后,便没有半夜入宫。今天一早去的北宫,看望了陛下,也听了御医们的诊治,情况还是很乐观的。”

    张超把李世民神智还清醒,恢复的可能性很大等情况跟他们说了。

    长孙无忌有些半信半疑。

    他确实怀疑李世民中风,是被下毒。

    “其实几位也不用这样怀疑,若我所料不差,顶多有个十天半月,太上皇说能说话了。到时也许还会口齿不清,但肯定也是能听的明白的。那时,我们一起去看望太上皇,听他自己说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房玄龄摇摇头,“我们也没有怀疑文远的意思,只是这事情发生的突然,不免有些疑惑。陛下其实也还春秋鼎盛!”

    “房公,陛下这是风疾,四五十岁中风疾的可是很多。况且,陛下这病,其实也是有许多先兆的。陛下平时虽不爱喝酒,可好吃肉,这些年常在宫里,长的肥胖了许多。兼之前段时间吃丹药,对身体也是损害了许多。身体一虚,病邪趁虚而入,实是常情。”

    回到内阁。

    九位内阁宰相一起开个早会,张超又把皇帝情况通报了一遍。当下,也把与承乾曾经的安排透露,“三年后安排陛下去美洲,这事情陛下自己也非常愿意。他不想与高祖皇帝那样,整日呆在宫里,那样会憋不住,他更愿意去美洲。我与陛下都觉得,这其实也挺好。”

    美洲毕竟离中原大陆几万里之遥,尤其是得跨越大洋。皇帝去了之后,基本上回不来了。

    “这是流放!”长孙无忌的语气虽然比过去好多了,但也还是不客气。

    张超笑笑,“长孙公说的也没有错,这确实算是一种流放。但朝廷到时会安排一千户百姓随太上皇去美洲,到了那边,甚至会替太上皇建一座城堡,给他们留下足够自卫的军械,以及生产的工具、种子、牲畜等。”

    “换句话说,是给陛下一座城堡,一片领地安享晚年。甚至,陛下若有雄心壮志,要在那里打下一片天,其实也不是没可能的。只要陛下承诺以后不回中原,我们甚至可以每隔几年,给陛下送去一批物资和人员。”

    “把一些中原罪大恶极的罪犯,送到美洲给太上皇发落。”

    起始有一千户人口,就是五六千个人口。还有城堡、军械、粮食和工具、牲畜,有这么好的条件,李世民在美洲会生活不下去吗?

    只要不是把李世民放到一个强大的部族旁边,那么以这个实力,那在那边已经足够生存,甚至足够他向周边扩张了。

    以后把一些罪犯给李世民送去,也算是为他补充人口。朝廷隔几年给他们送些纸啊、书啊等手工制品,足够保证这个大唐的分支在美洲壮大。

    等那边稳定了,到时可以让李世民拿美洲俘虏、皮毛、药材等做为交换,这样以后就能形成的正常的贸易关系。

    “武才人昨日为太上皇诞生一位皇子,陛下询问我该如何授封。我的意见是封为美国公,诸位意下如何?”张超问。

    按大唐此前订下的制度,皇帝的儿子和兄弟方可封王,皇嫡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

    李弘是李世民的庶出皇子,本来应当封个郡王的。不过李世民毕竟是太上皇,因此张超提议是封个国公,至于封号为美,那是因为李弘以后要去美州。

    “封地就在美洲,到时太上皇可以去巡视李弘的封地。”

    “还有一事,晋王府属官最近奏报朝廷,说晋王治对陛下多有怨言。我认为,晋王李治需受惩罚,降其爵为国公,改封地到澳洲,为澳国公。”

    一个美国公一个澳国公,封的远远的。

    李弘这个美国公,大家心里清楚,实际上是封给李世民的。

    太上皇李世民被送去美洲,废太子李治送去澳州,让他们永远不能再威胁皇帝。同时,也算是大唐皇家在海外开的两个基地,将来说不定这两个封国能够壮大起来。

    成为大唐海外开拓的一个先锋据点呢。

    至于说威胁到中原朝廷,不论是承乾还是张超,都不认为他们有这个能力。等他们有这个能力,说不定得一二百年以后。

    而这么长的时间里,大唐也是有机会继续往美澳分封开拓的。封他们美国公澳国公,又不是把整个美澳都给他们了。

    李泰死后,亲外甥就剩下了承乾和李治。现在承乾要把李治流放到澳州去,据说那里蛮荒大陆,巨大却荒凉,炎热无比,相当原始落后,去了,就真的回不来了。

    可长孙无忌思虑再三后还是没反对。

    如果李治去了澳州虽苦,可能保命。起码还有一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