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876章

唐朝好地主-第876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没有张超,尉迟恭想着,也许琉求再过一百年两百年,也还是原来的那个鸟不拉屎的荒岛。

    这就是事实。

    从始至终,朝廷毫无损失。

    甚至大赚特赚,先后从张家手里收了两次钱,不是一两百万贯,是上千万贯。其次,琉求开发以后,每年都在向中原出售粮食,而且越来越多,如今一年几百万石的粮食出售,价格还不高,这对朝廷来说,可是又一大好事。

    更别说,开发琉求,大量移民,这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每年往这边销售了多少商品,朝廷又得了多少税。尤其是这些年,琉求每年税赋的一半,可是都上缴了朝廷。

    朝廷在琉求的开发中,出了什么力呢?

    基本没什么,也就派了一个县令,后来升格为州,派了个刺史,驻了一点兵马而已。相比于张家的投入,朝廷基本上没花什么成本。

    却得了琉求十几年来一半的税收。

    而现在,朝廷连兵也撤了,官也撤了,税收虽然减少为三分之一,但琉求现在这么多人口,经济这么兴旺,三分之一的税,也相当可观,这可是没成本的纯收益了。

    以前琉求可不会向朝廷进贡,哪怕是契丹这样的藩属他们进贡,一年又能进贡多少,撑死了进贡个几千匹牛马,能值几个钱?

    尉迟恭头一次发现,其实太上皇的抱怨有些过了。

    与其让琉求一直是块化外之地,让一群山夷统治者,朝廷一文好处都没有,为何不能让张超这样的功臣分封呢?

    凭什么朝廷以前能让那些征服后的部属内附,把土地划给他们放牧,为什么就不能分封给朝廷功臣?

    给那些内附的游牧部族,朝廷能收到税吗?他们能跟朝廷一条心吗?

    他知道皇帝担心什么,很多皇帝都有这种念头,觉得蛮夷胡族,打服之后放门前,当条狗养着。反正华夷不同,不用太担心。但若让他们分封汉家功臣,或者分封宗室,他们却很难心安。

    他们怕什么?

    尉迟恭很清楚,蛮夷就算放家门口,也不会得到大臣百姓们的支持,他不用担心他有一天篡夺他的皇位。但功臣宗室就不同了,很不同。

    这种想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尉迟恭现在还是觉得皇帝太小气。

    张超为了大唐,为了太上皇,出过多少计划过多少谋又立过多少功,难道连边地这些化外的蛮荒之地,宁愿给蛮夷,宁愿扔在那里,也不肯给功臣吗?

    就如这琉求,这还是张家出大价钱买下来,然后又自己打下来的。

    人心啊。

    过去他觉得太上皇的想法是对的,错的是张超,张超是个乱臣贼子,野心勃勃,毫无忠心。

    可现在想想,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张超也许不是那种纯忠之臣,但肯定也不是什么乱臣贼子。

    李世民还在那里感叹,尉迟恭却都懒得回话。

    张超笑着走进来。

    “陛下,好消息。山夷们派出使者下山来,提出请降了。陛下还真是威加宇内,刚到,山夷就畏惧的要请降了。”

    山夷现在情况很不好,虽说群山连绵,山夷占据着一座又一座的山头,遍布丛林之中。

    可打到现在,他们就没有赢过一仗,打一次输一次。

    九头鸟旗帜飘扬着,每次在这旗帜指引下,唐军进进为营,他们却是步步败退。

    好几万部族战士被杀死或俘虏,而且他们在其它地方的不少山寨被攻破,妇孺老人被掳掠。

    而今天,又有一支舰队到来。

    斥候禀报,说大唐的皇帝都来了,连张超都亲自到了。

    大唐的皇帝来了这消息,那些酋长们不太相信。但张超之名,他们可是相当清楚。

    那些汉人来岛上十几年了,都是张超的手下,甚至这九头鸟旗,根本就是张超家族徽记。

    把他们打的节节败退的,正是张超年轻的长子。

    现在张超亲自来了,那这仗还怎么打。

    一群首领们商议许久,都觉得的打不下去了。

    以前张家也一直派人招降他们,不少小部落归附张家,日子过的挺好。有些依然留在寨子,有些则迁到山下,去了平地。或者进了城,他们的日子还算不错的。

    有给张家做工的,有给张家种地的,也有给帮家当兵的。

    “这是好事,”李世民哈哈一笑,“不如传这山夷使者,朕倒想亲自见一见。”

    进来的是好几个山夷。

    六月天。

    赤着上身,腰间围块鹿皮,头发披散着,赤着手进来。

    使者只会极简单的汉话,不过营中有山夷人。山夷虽然部族众多,甚至有许多种语言,但张家经营琉求十几年,对各部落都非常了解,也早有精通各部族语言的翻译。

    一通翻译之后,各自介绍身份。

    山夷请求投降。

    但他们有条件,他们不做奴隶,他们愿意归附张家,但希望继续从前的生活,他们表示愿意向张家纳税,愿意为张家服劳役兵役等。

    其实这些,也是张家招降各地山夷时开出的条件。

    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而已。

    当初若山夷们能答应这些条件,张超当然会非常高兴。但是现在嘛,费了这么多干戈,岂能如此收场。

    张超还没有答复,结果李世民倒先开口了。

    “既然诸部诚心归降,朕非常高兴。朕答应你们的请降,明日一早,诸部下山,宣誓臣服,就可以各自回家了。”

    帐中一群将校都微微一怔。

    琉求是张家的封地啊,领主是琉求国公张璟啊。论理说,张璟才有权决定这些。

    太师张超是张璟的爹,因此他的话应当更管用。

    但太上皇突然干涉,这算怎么回事。

    就连那几个山夷使者听了翻译的话后,都愣了一下。

    他们瞧瞧李世民,再瞧瞧张璟,再瞧瞧张超,愣是没有拜读皇帝的大恩。他们来降,又不是被大唐皇帝给吓到了。

    他们是被张超父子给击败吓到了。

    况且他们现在已经搞清楚了一些情况,这位也不是皇帝,是当今皇帝的爹,好像还是张璟妻子的父亲。

    嗯,琉求主人是张璟,然后旁边是他爹和他妻子的爹。

    到底该听谁的呢?

    几个山夷交头接耳,嘀咕一阵。

    最后得出结论,肯定是听张超的,张超才应当是说话最管用的。

    翻译很尴尬的站在那里,那几个山夷私下嘀咕的声音很大,他都听到了。可他不敢直接翻译给皇帝听,那样也太大逆不道了,太上皇帝的话怎么能没太师和国公的管用呢。

    “他们说什么?”李世民听不懂山夷的话,可能察颜观色。

    翻译不敢隐瞒,但还是委婉的道,“他们想知道太师的答复!”

    “朕已经做了答复!”

    这时一个山夷又哇拉哇拉的一通说。

    李世民很不满,“又说什么?”

    “他们····他们说陛下的话不管用,他们只听太师的决定。”

    帐中突然安静了下来,气氛十分凝重。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51章 国公府

    (今天有八连更,请大家投月票支持下!)

    连一个山夷都敢爬到他的头上拉屎拉尿,拉完了还要找他借纸。

    叔叔能忍,婶婶都不能忍了。

    李世民自称是已经胜过了秦皇汉武的一代大帝,结果今天却遭受奇耻大辱。

    张超看着皇帝那阴沉的脸色,看着他双手都已经攥成了拳头,随时有暴走的可能。

    当下起身喝斥。

    “将此触犯大唐太上皇帝威严之山夷推出去斩了。”

    “遵命!”

    数名骑士蹭的起身,一人一个,直接老鹰拎小鸡一样的把这几个山夷使者往外拎。

    山夷人吓尿了。

    我们是来请降的啊,怎么却要杀人。

    挣扎,求饶。

    本来暴怒之中的李世民,突然觉得一阵索然无味。

    他堂堂帝王,跟几个山夷置什么气?

    杀了他们又如何,能改变他已经大权旁落的事实吗?

    山夷们只知灞上张家,只知道张超,却不知道上皇李世民。

    无味的挥了一下手。

    “算了吧,何必跟几个山夷一般见识。”

    张超借坡下驴,“尔等还不拜谢太上皇帝的不杀之恩。”

    几名山夷连忙跪拜感谢,鬼门关走了一遭,老实多了,跪在那也不敢再随便交头接耳了。

    “文远,这里的山夷和山上的山夷还是你来处置吧,朕有些累了,先去休息了。”

    李世民起身,昂首离开。

    姿态保持的很好,可心里却很苦涩。

    皇帝走了,山夷的处置权也在张超。

    事情打了个转,又回到原地。

    张超这时心里也有了数,山夷愿降,也确实是好事。虽然,他们不降,也不过是给琉求的兵马练手而已,都对张家军造不成什么伤害。

    但山夷人若是伤亡多了,损失也大啊。

    “父亲,若接受请降,咱们就不好将他们都贬为奴隶了。”

    张璟在一边小声道。这山上还有起码十万部族战士,更别提群山里那些隐藏起来的山夷妇孺们,这可是大几十万人口啊。

    真跟太上皇说的一样,各回各家,那损失可就大了。

    “直接放了是不可能的,但杀也不行,都贬为奴隶也不适合。”张超沉吟,他相信这一战过后,山夷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斗志了。

    不过也得防着他们记吃不记打。

    “首先,他们得下来投降,无条件投降。”

    “其次,朝廷给予这些山夷大唐琉求公国公民身份。”

    张璟反对,“太便宜他们了吧?”

    “你听我说完。”

    张超的处置办法是这些山夷不能再回到原来的寨子去了,也不能再过他们原来的那种狩猎生活。

    他们以后是公民,张家将他们迁到山下平地,但不会直接给他们田地。他们成为张家农庄的佃户,租种张家的田地,向张家缴纳田租。居住在张家的农庄屯堡外村子里,接受管理。

    这些人会比较分散,安置到一个个张家的屯庄去。

    也有些人,会征召为士兵,有些人会安置到工坊、安置到矿山。

    所有人都不会成为奴隶,都会有工作,会有薪水。

    他们的孩子,年满三岁,须进入琉求各地城镇中的学校托管,从小开始接受汉化教育。每年的寒暑假可以回家呆一段时间,要一直到完成小学六年教育。读完小学后,由张家给他们安排,天赋较好的,去读技术学校,条件差点的,直接去船上当见习水手、去工坊里当学徒工。

    总之,山夷人的下一代,必须要全面汉化,甚至要让他们与他们的父母、家族、部落,与他们的传统割裂。

    只有这样的山夷,才是好的山夷。

    当然,马上要开拓吕宋、渤泥等地,张超也需要很多人。

    若是这些归附的山夷里有不配合的顽固份子,或者是威望较高的那些酋长首领等,张超会把他们送去吕宋、渤泥等地,让他们去开拓屯垦的。

    几十万最后归附的山夷,这样分一分,也就差不多都能安置了。

    虽然相比直接将他们当成奴隶卖掉,可能损失上千万,但若能安置好,也一样能转化为琉求的人口,对于张家的壮大,也是一样的。

    “这些山夷怕是不好管。”

    “不好管也得管,简单粗暴的手段是不行的。现在中原移民是越来越难了,哪里还有的人可以大量往外移。我们必须得吸纳那些征服之地的土著蛮夷们,这样才能不断的壮大我们的封地。”

    “要记得给这些山夷推广官话,让他们学习说汉话。还要实行保甲连坐制,每个山夷安置点,最后是数个不相关的部落安置在一起,每处几十户就够了,别安置太多,要保证我们汉民占多数。”

    “让山夷们互相监督,谁若敢暗里反抗,甚至是做违法之事,必须举报。否则,一家犯事,同保之人都连坐。对那些不听话的山夷,我们轻则要处罚扣钱,重则劳改甚至是贬为奴隶发卖。”

    这些政策比较苛刻,但岛上的山夷数量可不少,既有过去归附的,也有现后来征服的,加上这次这些,数量庞大。

    如果控制不好,后果是会很严重的。

    毕竟将他们从原来的家乡里赶出来,他们肯定心有怨气。

    这个时候,就得靠管理,而要想管理的好,严格是必然。

    “当然,你也不能一味的严苛。对于那些比较服从、配和的,也得适当的奖赏。甚至可以挑一些原来在山夷里地位并不高,甚至人缘也不算好,但却愿意对我们效忠的山夷出来,让他们来帮忙监督和管理那些山夷。”

    儿子还年轻,张超愿意花时间精力多教导他。但儿子毕竟也长大了,以后在身边的机会越来越少,他要独自一人坐镇琉求,管理这数百里的封国。

    “要记住一点,民心,仁义。我们张家拥有琉求,是靠我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但治理地方,不能靠刀枪鞭子。”

    “琉求可以分设几县。挑选合适人选,委任县令,另外公国、县,要设立议会。”

    澎湖县、琉求县、基隆县、琉南、琉东、宜兰,琉求公国分设六县。

    设立县衙,委任县令,还要建立议会。

    议会这个东西,现阶段来说,不是什么民主。而是团结拉拢各阶层,以稳固张家对琉求的统治。

    议会里会有分封骑士、会有地主、商人、士人等各阶层,是一个商议的地方,可以协调矛盾,也是让各阶层,都为张家效力的一个地方。

    适当的让出一些权力,让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分享,这也是必须。常道政治就是妥协,一味的想大权独揽也是不可取的。

    张家在琉求也有许多骑士,分封了八百多个。这些人,是张家在琉求的根基,不光是军队的军官,也是张家琉求公国小朝廷的重要官员们。

    分封给骑士的采邑,相当于过去赏赐的勋田。骑士们完全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