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903章

唐朝好地主-第903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草原东部的奚、契丹,过去一直是草原统一时期的附庸,也一度为中原王朝附庸。

    这两部,还曾得到大唐的赐姓和封王。

    可惜这次站错了队,被苏烈直接灭国。

    李承乾也不打算再留着这两国,连自治领的机会都不给他们,直接将奚地划为饶乐道,将契丹地划为松漠道。

    两道与辽西、辽东、朝鲜一样,为朝廷直辖之地。

    本来有不少朝臣认为应当把这两地设为诸侯分封之地,毕竟这里远离中原。此外,燕山以此,原来与奚人之间,朝廷也是将那地划为诸侯分封地的。

    现在朝廷把更北的奚契之地设为直辖,那燕北的诸侯领反倒被包在中间了。也有朝臣提出,不如把漠南和燕北的诸侯,移封到奚契之地。

    但皇帝否决了。

    他没有说是否以后要给漠南燕北的诸侯换封,但现在,他并不打算把刚打下的奚契之地分封。

    他直接将两地设为直辖道。

    至于朝廷要如何控制这块遥远的疆土,这是以后的事情,反正虽然中间隔了燕北诸侯领,但在更东边,却与辽西、辽东是相接的,所以这两地也不算完全的飞地。

    何况就算是飞地,承乾会在意吗?

    信度的信度、永吉、新吉三港,可不都是确确实实的飞地,但那又如何。现在承乾的脑子也比较活了。

    他不再认为距离就是一切问题。

    从汉京出发,陆路到达高昌,跟从汉京出发,走汉江长江水路,然后出海航行到信度港,以大唐的航海技术和运力,海路还更便捷,不论是运输能力还是调军能力,都远比陆上强的多。

    一条船能载上几千石物资补给,而要把几千石物资陆路运到高昌,那耗损是相当惊人的,还得需要大量人力畜力。

    这就好比朝鲜道看似远离中原,可实际上却很近,往来方便,交通运输方便。

    诸侯们的势力已经够强了,不能再轻易的分封了。

    要分封,也有地可封,比如漠北,比如辽北。甚至是更远的白山黑水的靺鞨人占据的那广阔的东北丛林原野,都可以分封。

    苏烈这次回朝,也已经正式交还了兵符印信。

    晋位枢密院枢密副使,他也就不再担任南衙元帅。

    承乾提名由张公瑾出任南衙元帅一职,在内阁争了几天,最后还是通过了,承乾又提名由屈突通担任北伐元帅,率领轮换的南衙四军北伐。

    目标是紧邻潢水,而且实力相对较弱的霫部。

    既然实力弱,又还敢反叛大唐,当然得扫灭。就算再远,大唐也不放过他,苏烈扫灭奚契之后,承乾就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坚决要调回苏烈和近卫六军。

    对此,最后在长孙无忌等的支持下,房玄龄等也做了退让,岑文本、褚遂良虽反对,但最终还是通过了皇帝的决定。

    近卫六军班师回朝,回到五京驻地戍卫。

    而从南衙中选调四军,开始调往北方,先是要在奚契修路、建兵站,待粮食军械等运过去之后,一切准备充足,那么到了秋高马肥之际,屈突通就将正式率领南衙的四个军和北地诸侯们进攻霫部。

    到时回纥和契苾都将受诏出兵协助。

    眼下,两部都各回漠北,他们要奉诏对薛延陀残部进行扫荡。

    攻灭霫部后,大唐接下来的目标会是室韦和靺鞨,这两部都是在那寒冷无比的极北之地,可就算如此,承乾也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自上次张超上奏章,将发钞权交还朝廷,又同意朝廷对糖酒瓷器等征收特别税后,朝堂上,君臣的关系得到缓和。

    正旦大朝会,整个汉京的百姓都看到了大唐朝廷展现出来的富裕和强大。

    新年之后,朝廷做了几件大事。

    一是苏烈在北方灭了奚、契,然后班师回朝,大唐多了两个道。新年过后,朝廷的西海舰队在张亮的率领下进入红海,与罗马、阿克苏姆三家联军,在苏伊士运河北面的西奈半岛,与阿拉伯人展开交战。

    目前战事还算进展顺利,据说已经夺下北岸大片地区。

    李靖的孙子李伯瑶也在年后出任了南海舰队靖远大将军,他率领南海舰队以永吉港为大本营,展开对阿拉干人的进攻。

    在朝鲜。

    北海舰队安澜大将军刘仁轨也率军南下,对百济人率先发动进攻。

    在扶南。

    扶南提督崔琰依然还在和真腊人交战之中,已经尽复原扶南之地,把湄公河的河口平原尽皆夺下,已经开始沿河攻入真腊境内。

    ······

    大唐军队四处出击,连诸侯们也不甘寂寞。

    信度,王玄策等信度诸侯,不但顶住了戒日王的围攻,甚至还开始频频反击。在西海和河中、大夏,大唐的诸侯,也开始与阿拉伯人频频交战,虽然还不是全面战争,但大唐与阿拉伯人,已经边界不稳。

    连远在东海、南海的张超、张璟父子都闲不住。

    张璟上奏折,称倭王对大唐不敬,自称天皇侮辱大唐皇帝。主辱臣死,琉求公国临近倭国,他身为大唐的诸侯,有义务维护大唐帝国和大唐皇帝的威严。

    他请求发兵倭国。

    这个请求令承乾有些一头雾水。

    不过考虑良久之后,他还是想否决。

    他觉得这是张家想趁机扩张,哪怕不是想占倭国土地,那也肯定是看上了倭国的人口财富。

    不过张璟的提议却得到许多大臣的支持,尤其是岑文本等人。

    最后,这个出兵请求在议院通过。

    紧接着吕宋国王张超,安南国王李秀宁、爪哇国王张铁枪都请求出兵倭国,提案也都顺利通过。

    百姓们都觉得太师一家子就是这么了得,有人侮辱大唐他们第一个出来维护。而承乾却感觉到事情不对劲,琉求靠近倭国,张璟要去劫掠下倭人,抢点钱财人口说的过去。

    可张超的吕宋、镇国公主的黄金半岛,张铁枪的爪哇可都离倭国很远呢。

    他们都争着要打倭国,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思来想去,承乾认定张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抢在朝廷攻下新罗、百济之前,把倭国吞并。

    朝廷的计划是先攻占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和新罗,然后顺势南征倭国,把东海的这三国灭掉。

    张超迫不急待的这是想要虎口夺食。

    承乾想要阻止,但长孙无忌劝阻了他。

    在长孙无忌看来,不管张超是要劫掠倭人,还是干脆想抢先吞并倭国,都没关系。倭国虽然看似不大,但人多兵也不少,尤其是岛国环境,张超想一下子吞并倭国没那么容易。

    让张超去打头阵,还能缓解朝廷在朝鲜战场的压力。

    总不可能张超把倭国攻灭了,朝廷却还连百济新罗都没攻下吧?长孙无忌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朝廷的实力怎么都给张家强,哪怕张家爷孙父子还叫上情人齐上阵都远不如朝廷。

    让张超却占点便宜吧。

    不过这便宜也不能全让张超一家占了。

    长孙无忌出谋,仿当年朝廷对高句丽之计,允许贵族或者百姓,申请对倭私掠证,允许他们在倭境劫掠倭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89章 张氏盟友

    镇国公主府。

    张琮今年十五岁了,天子和太子十二而冠,皇子十五而冠。现在诸侯子弟也普遍开始十五加冠,早加冠早成人。

    对大唐的百姓来说,加冠就意味着成人,就可以娶妻生子了。而对于诸侯们来说,十五而冠,这就意味着如果有爵位在身的子弟,就算是自动成为了议会的上院议员,有资格推选和被推选为参议员。

    哪怕当不上参议员,就当个地方上议员,这也是一种权力。更何况,十五加冠后,就能正式就封领地了。

    张琮是张超第十一子,嫡母崔氏。但大唐哪个不知道张琮其实是张超跟镇国公主生的,张超三十一个儿子,却只有五个封国公,为何,因为这五个儿子身份不简单。

    四个是崔氏所生,皆嫡子,而张十一虽然实际上是外室生由嫡妻养的,但他的生母是镇国公主啊。

    所以张超五个儿子封国公,明面上好像是五个人都是嫡子,但实际上是因为张琮是镇国公主之子。

    张琮的领地在李家坡,黄金半岛最南端,他的正式爵位叫新汉公,取自李家坡最高的山名为新汉山,这山与对岸半岛南端最高山大汉山相衬。

    身为国公,李家坡倒不算大,但李家坡海峡东面的那几个群岛,却都是划在他名下的。后世的宾坦、巴淡、昆杜尔,甚至是南面靠近苏门答腊沿岸的这些大岛,也都在他名下。

    算起来,实际领地有好几个李家坡那么大,也相当于拥有数县之地,这在实封国公中,也算是领地较大的。

    特别是这里虽然说远离中原,都是些岛。可因为这里在马六甲海峡的东口,在如今东方贸易繁荣的情况下,大唐的商船经过,都会到李家坡补给。甚至这里还成为了重要的香料市场,短短十来年时间,李家坡现在可是拥有不下二十万人口。

    这是一个相当富裕的港城。

    张琮的加冠礼选在镇国公主府,也是崔莺莺有意的。虽然张琮和平阳的关系一直不亲,但崔氏还是愿意在这个重要的日子,让平阳多参与。

    加冠的人则选了秦琼和马周。

    平阳请了许多人,几乎京城的勋戚贵族高官都到了。

    连皇帝承乾,都特意前来,为这位表弟祝贺了几句,送了不少御用礼物才离开。今天客人多,皇帝在大家也都拘束着,承乾与大家打完招呼,便回宫了。

    仪式十分隆重,观礼者众多。

    一直热闹了大半天,客人才陆陆续续散去。

    后花园里,平阳今天很满足。

    儿子终于长大了。

    李靖秦琼马周等一群人都还没走,这些都是关系极亲切的世交。

    茶摆上来,苏烈笑着问,“公主这次也派兵去倭国,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啊?”

    “其实你就是不问,今天我也是要跟大家说的。文远给我来信,说明了详细情况,让我找机会跟大家说下,也免得他一一通知。”

    后花园里留下的客人不少,全是与张家关系极好的,李靖秦琼苏烈马周褚遂良岑文本许敬宗孙伏伽崔干郑善果魏征等,还有许多家不在家,如程咬金等人今天都在外上任,各家派了子弟来送礼,此时却没在。

    张超在倭国发现了大银山和大铜山,银山能年产百万两白银,铜山更是拥有起码十亿斤的储量。

    这个消息一出,连魏征都有些不淡定了。

    他们也知道张超在吕宋发现不少金矿,据说一年能开采起码二三十万两黄金。

    但倭国一座银山,就能年产百万两银,一座铜山,更是有十几亿的储量,这消息也太劲爆了一些。

    难怪,张超父子要出兵琉求了。

    还拉上了老铁枪和平阳。

    让人羡慕啊。

    如果攻下倭国这两地,那以后真是能享用百年了。

    “其实文远的意思呢,还是有财大家发,也没想着要吃独食。”

    这话一出,大家都眼前一亮。

    张超的为人,大家还是比较了解的,向来是有财大家发,这些年带着大家做这个投那个,各家族哪个不发财,就算是长孙无忌、杨恭仁这些如今跟张超反目的,过去不也发了财,甚至就算到了现在,他们也一样还在张家的那些产业里有份子。

    “文远是这样想的,因为我们几家封地在海上,到倭国也还算方便,而你们各家封地有的在辽北有的在燕北漠南,还有在西域和信度的,发兵也不方便。所以文远计划,我们各家呢组建一家新商号,我们出船出兵,你们则出些人力管事等,咱们一起攻下矿山,然后采矿炼银炼铜,甚至是直接铸币。”

    李靖笑着道,“这样一来我们就太赚便宜了,有我们没我们其实也都一样,你们就足够了。”

    他年纪大了,对钱财之物算是看淡,可他儿孙多,家族大,都五代同堂了,也得为家族后人考虑考虑。

    经营家族封地也是比较费钱的,只不过他不太愿意这样白占便宜。

    “当然不是白占便宜,要攻占地方,还要建矿开采,需要的人实在不少。其实攻夺地方,还只算是前期的小投入,后期的开采管理才是大问题。我们张家,其实也缺人,如果有各家一起合作,那每家出一些人,就能解决人手不足和管理不足的问题了。”

    各家合伙,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护住这份利益。

    如果张家吃独食,这么大的两个矿,到时消息传出,谁不会眼红?甚至连皇帝都会眼红的,这位年轻皇帝可是对钱盯的很紧的,连个铸币他都想榨两油花出来,更别说发现这么大的金山银山了。

    一年产银百万两,还能产铜起码三四百万斤,这些钱能铸出价值数百万贯的钱来。

    几百万贯看着好像不多,可这是一个能源源不断,每年都不断的固定进项,甚至能越产越多,这样的固定收益,就是张家,也不可能小瞧啊。

    张超让平阳跟大家提议,咱们还跟以前一样,合伙干买卖,股份制经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有船出船。

    至于股份嘛,这个可以后面细说。

    反正张超不是那种吃独食的人,只要是一条船上的,都能在这里分一份好处。

    枢密使李靖也不是那种矫情的人,平阳把话说到这,他笑着拍膝盖,“好,那我李靖就不客气的占份便宜了。”

    贵族院长魏征是个文人,平时逮谁喷谁,甚至经常自己人也喷。但在这个钱上,他也不清高了。

    谁说正直人就不要钱了?

    他魏家好几个儿子呢,不得多赚点钱。反正又不是贪污来的,有什么烫手的。

    秦琼更不客气了,张超可是自己的义子,另一边来说,张超还是自己的亲家公呢。张秦两家的关系能一般吗,张家要去倭国开矿,他秦琼当然二话不说要支持的。

    至于股份,张超随便看着给,多少都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