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910章

唐朝好地主-第910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八人,每人分统一万人。”

    秦琼迅速的分配了一下任务,哪个去哪门,哪个夺哪衙门等,都做了分配。

    “如果有人敢拒不听令,你们可以杀一两个杀鸡儆猴,其余的将他就地免职关押。动作一定要快,时间非常宝贵,我们得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名义上来说,秦琼手里的这些调令,都是有效的,因为有内阁的用印,枢密院的调令,兵部的符文。但事实上,内阁的用印,是张超直接盖的印,没经过皇帝同意,也没经过议院通过。

    若是正常情况下,这种命令是没哪个将领敢接的,因为手续不全,事后必然要追究责任,谁都承担不起。

    可眼下这个时候,有内阁的印、枢密院的令,还有兵部的符文,那就是手续齐全了,李君羡他们拿着这些印信调令下去,有人敢不听令,确实可以军法从事。

    至于更下面的小军官小兵,他们连接触调令查验的资格都没有,上级叫他们去哪他们就得去哪。

    侍卫亲军有四个军,共八万人。全都驻守在京城和边上,要控制京城,这支兵马必须先掌握到。

    好在秦琼、李君羡等在军中威信很高,许多中级军官,也都是他们的老部下。

    得了令,几个人虽然震惊万分,可这时没有谁打退堂鼓。

    立即出了秦琼公房,然后到外面去选将去了。

    要控制一万人,他们还得挑一些中高级将领下去带兵,否则,如何将一个个的营头调起来。

    他们到了外面,都选了与自己关系较好的将校。

    等他们选好人,秦琼与他们谈了几句话,然后让他们走了。

    他自己留了下来,让自己的家丁把北衙给封锁起来,没有他的命令,其它将校谁也不得离开。

    中军大都督郭孝恪也立即驰出城外,他的大都督府虽在襄阳,但他的兵并不只驻于襄阳。中军大都督府是枢密院的下派机构,与三衙不同,三衙是统兵机构,五军府却是个调兵机构。

    驻京畿的兵是天子近卫六军的一部分,这些兵归属于北衙,现在郭孝恪也拿着枢密院的调令、兵部的兵符,内阁盖印的军官任命,急急往京郊军营跑。

    有这些,足够他调动近卫军了。

    张超坐镇内阁。

    不断的发出一道道命令。

    王承恩先去了张府,结果张超却不在府上。

    好不容易才知道张超在内阁,他急急忙忙的跑过来。

    一路上,王承恩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京城的气氛有些不太一样了,在内阁衙门门口,他发现了警卫增加了许多,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一些很彪悍的人。

    一看就知道是些精锐老兵。

    “王承恩拜见太师。”

    “王公公怎么来了?”张超起身迎接王承恩。

    王承恩却不肯坐,笑着站着,身子微躬。

    “说吧,王公公找某有何事?”

    “陛下派某来请太师入宫,说是要商议下宪政具体事宜。”

    张超看着王承恩呵呵一笑,“事情只怕没这么简单吧?”

    王承恩看着张超的眼神,心里一虚。

    “王公公,别客气,坐。”张超回到坐位,“当初护法之战,关键的时候,二次玄武门之变,那一次,王公公可是出力不小啊!”

    “只是略尽微薄之力。”

    “王公公,你是个聪明人,应当知道眼下形势很特殊。你若是知道些什么,不如都告诉我,我肯定会记下这个人情的。”

    王承恩感觉手心里有汗。

    心里犹豫了一会,最终他道,“此刻长孙相国还有高士廉、杨恭仁、宇文士及等都在甘露殿。”

    “商量何事?”

    “商量如何对付太师。”

    王承恩不再犹豫,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多谢王公公,这份人情很珍贵,我记下了。”

    王承恩看着张超,“太师不赶紧做应对之策吗?”

    “我早已开始应对了。”

    “那我该如何回复陛下?”

    “你就跟陛下说,我已经出城了。关于宪政之事,我明日打算邀请陛下至议会商议宪政事宜。”

    “就这样?太师,陛下和长孙相国他们可是谋划着要除掉你,现在就动手。”

    “我知道,很感谢你给他报信。”

    王承恩看着张超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也有些迷惑不解。

    张超哪来的自信?再一想到外面的老兵,他一下子心中震骇,难道皇帝动手已经晚了?

    他不由的庆幸自己刚才做的决定,幸亏他认定张超的胜算更大。

    ·······

    薛礼没有等到二十个营头的兵集合完,只集结了六个营三千兵,他就直接先行一步,留下一群将校等候后续后马集结,然后自己带着三千人匆匆赶往京城。

    骑兵奔驰在京外大道上,路上商旅行人纷纷躲避。

    “这些兵着急忙慌的这是干什么?”

    “好像是往京城去的?”

    “发生什么要事了吗?”

    “听说张太师回京了。”

    “还听完张老郡王去世了。”

    “跟这些兵有什么关系?”

    ·······

    薛仁贵带着骑兵快马加鞭赶到城门前,这个时候城中的净街鼓已经在响着,天色将黑,一旦天黑,城门就将关闭。

    守城的士兵看到这么一支兵马飞驰而到,都有些惊讶。

    谁敢这样冲击京城大门?

    一队士兵刚跑出来,结果薛仁贵一行却毫无停止的打算。

    “快拦下他们,关门!”

    “关门,有人闯城门!”

    闯城门可是大事,守门的士兵慌乱去关门。

    可哪有这么简单。

    薛仁贵已经一马当先冲入城中,后面的骑兵飞驰而入。

    片刻之后,这座城门已经被薛仁贵攻占了。

    占领了城门之后,薛仁贵才出示了调令兵符等。

    “奉内阁和枢密调令,现在起,这座城门由本将接管!”

    守城军官一身是灰,刚才稍拦截了一下,就被薛仁贵和他的兵打倒在地,幸好没动刀。

    他顾不得身上的灰,凑到马前看了几眼,确实是内阁和枢密院的印,还有兵部给的兵符。

    “那我们?”那军官问。

    “从现在起,你们接受本将节制。”

    说完,薛仁贵下令关闭城门,然后留下一千人守门,他自己带上另外两千人,向城内前进。

    大队骑兵踏过长街,铁蹄敲打在街上发出阵阵脆声,引得京中街上百姓商人们纷纷散开避让。

    “骑兵入城了?”

    “这是要出大事了啊!”

    “这又怎么了?”

    无数的百姓,都只是迷茫的吃瓜群众,看着那些杀气腾腾的入城骑兵,目瞪口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99章 南面摄政

    玄武门下。

    无数的侍卫亲军在张超的带领下,抵达城下。一路过来,驻守的禁军没有几个抵抗的,几乎都加入到了张超的队伍之中。

    内阁首相、太师张超骑着一匹骏马,在他身后,有枢密使李靖、副使苏烈,有兵部尚书平阳公主,有北衙元帅秦琼,还有一位又一位的大将军。

    而这些顶盔贯甲的将帅旁边,却还有一批身着紫袍梁冠的大臣们。

    翰林院大学士马周、许敬宗、孔颍达、虞士南等,内阁宰相褚遂良、岑文本、于志宁等,连御史大夫孙伏珈、贵族院长魏征等都来了。

    数以百计的文武重臣,领着千军万马出现,谁又能阻挡,谁又能升起阻挡之心。

    李君羡上前喊话,玄武门守军很快打开了城门。

    张超策马缓步入宫,身后薛仁贵、高侃等护卫左右。

    天色昏暗,大军很平静的入宫。

    城门被迅速接管。

    宫里的内侍宫女看到兵马入宫,都不由的失声尖叫。

    王承恩带着一群人出现。

    “王承恩。”张超微笑着道。

    “拜见太师。”王承恩不用张超问,就主动道,“陛下和长孙他们还在甘露殿。”

    “还在等着某吗?”

    “某替太师带路。”王承恩谄媚道。

    带不带路都无所谓,整个京畿现在都已经落入张超的掌控之中了。宫里一阵阵的鸡飞狗跳,平阳派兵喝止,命令所有人都各自呆在附近宫殿不得乱动。

    甘露殿。

    王承恩进来。

    承乾的脸色很苍白,长孙无忌的脸很黑。

    张超带兵入宫的消息,他们已经知道了。

    现在,他们只剩下了这座甘露殿,只剩下了八百侍卫。

    “陛下,太师受诏而来。”王承恩禀报。

    承乾嘴唇都在颤抖着,话都说不出来了。

    高士廉和杨恭仁几个,也都面色灰败。

    终于还是到了这一步,张超果然是早就有准备了,他傍晚才向皇帝说出那番逼皇帝退位的话,可这才过了不到一个时辰,他就已经带兵入宫了。

    “让侍卫退下吧。”

    承乾最终无奈的道,一座宫殿,八百侍卫,如何与张超战。

    侍卫们听令退开,张超身着亲王衮龙袍入宫。

    走到大殿门口,张超停下来。

    在众人注视下,他脱下了鞋,并把剑解了下来。

    张超迈过门槛进殿,其余人也都在门槛外脱鞋解剑。

    承乾坐在那里,看着张超一众人进来。

    “太师刚是从玄武门进来的吗?”承乾问。

    张超点头。

    “玄武门,又是玄武门。”他叹惜一声,“太师带兵入宫,是要让朕退位吗?”

    张超看着这位门生,点了点头。

    到这一步,非他所愿,可惜,他也只能顺势而行。

    好好好。

    承乾连道三个好字,哈哈大笑。

    “不就是让朕退位吗,好,朕现在就下诏,立即退位,让太子继位。”

    苏烈上前一步。

    “陛下,你要退位不错,但不是传位给太子。”

    这话一出,承乾面色再变,连长孙无忌都无法再沉默了。

    “张超,你个逆贼!”

    “陛下,请立即下诏,赐太师九命之锡,假黄钺,授太师为摄政!”

    九锡,锡通赐,九锡就是皇帝赐给大臣的九种特赐用物。

    一曰车马,金辂大车、和兵车戎辂;玄牡二驷,即黑马八匹,其德可行者赐以车马。

    二曰衣服,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一双,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县,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

    四曰朱户,指红漆大门,民众多者赐之。

    五曰纳陛,登殿时走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六曰虎贲,守门之军虎贲卫士三百,并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能退恶者赐虎贲。

    七曰弓矢,彤弓矢百,玄弓矢千,特制的红黑色专用弓箭,能征不义者赐之。

    八曰斧钺,能诛有罪者赐之。

    九曰秬鬯,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孝道者备之。

    九锡本来只是皇帝赐给大臣的荣誉物品。

    只不过后来因为九锡,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昭等这些人都接受过,南朝时的宋齐梁陈四朝的开国皇帝也都受过九锡,于是九锡就成了篡位或是说禅让的标志了。

    不少功臣都拒受九锡以避嫌。

    但现在苏烈却要皇帝授九锡给张超,这就不一样了。

    李渊就是从隋朝接受九锡,建立的唐朝。

    假黄钺,黄钺是一种黄金为饰的斧钺,假黄钺,就是授节的最高一种。在假节、持节、使持节之上。

    黄钺专属君王,偶借人臣。

    假黄钺,便是借黄钺给大臣为凭,以此统领内外诸军,假黄钺,可杀持节之将。

    九锡是特殊荣耀,假黄钺,却相当于节制天下诸军的实权凭证了。

    两个一起,那就彻底的掌握朝政大权。

    尤其是苏烈要求皇帝加封张超为摄政。

    摄政,代替天子执政!

    “赐九锡、假黄钺、摄政王!”承乾放声大笑。

    他本来以为,最坏的情形,是他退位,然后也许被流放去美澳,张超会辅佐年幼的太子登基,操持朝堂。却想不到,他还是看错了。

    这位口口声声说不会篡位不会夺朝,现在却要禅让了。

    张超站在那里沉默着。

    承乾笑的很悲。

    笑到最后,只剩下长叹。

    残忍、无情,丑陋。

    承乾起身,走到张超的面前。

    “你说了算!”

    这句话是深深的无奈的恨意。

    张超叹惜一声。

    “陛下,其实本不用走到这一步。如果陛下愿意立宪,我依然愿意奉陛下为尊,陛下依然是天下之主。”

    长孙无忌闻言眼前一亮。

    这话虽然听起来如此的虚假,可他觉得不妨一试。

    “陛下,立宪未偿不可。”

    承乾却已经厌烦了,立宪就有用了?

    狗屁。

    张超都已经带着兵来到甘露殿,他还算是个狗屁皇帝,皇帝最后的一点尊严都被践踏了。

    如果他今天恋栈不去,也许明天自己就暴毙而亡了。

    “朕可以给太师赐九锡、假黄钺,甚至是禅让传位也无不可。只不过,朕有一个条件。”

    “陛下可以再考虑一下立宪。”

    “不。”承乾拒绝的很干脆。

    长孙无忌一声叹息。

    “陛下请说。”

    “朕退位之后,要离开中原,带着朕的皇子公主嫔妃们一起离开。澳洲或美洲你随便安排一个地,给朕一两万人口,几百条船,朕此生不再回中原。”

    “你继位之后,要善待大唐宗室。如果你做不到,那么你就让他们随我一起离开。”

    “还有,朕退位之后,要跟李芳华和李若华离婚!”

    “就这条件,你若答应,朕就退位。”

    这几个条件倒不算苛刻,甚至已经是主动的退让了。张超点头,“夏花姐妹与陛下感情向来很好,而且孩子也有了,陛下何必离婚?”

    “她们确实很好,可她们是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