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925章

唐朝好地主-第925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次大家撕咬围攻长孙氏等,确实撕咬下来不少肉,趁机大发其财,可现在看来该收手了。

    “陛下对他们也太好了一些。”

    “确实有些。”

    马周与房玄龄同行。

    “陛下要保留长乐公主的封号,还要册封她为太子妃,甚至要册封其子为皇太孙,这事房公是如何看的?”

    张超要封李丽质为太子妃,要封张晟为皇太孙,这是一件天家大事,也是一件朝廷大事,张超已经派人先跟他们通过消息。

    房玄龄笼着双手,慢慢走着。

    “长乐公主本就是太子元配,册封她为太子妃,这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册封皇太孙······”房玄龄笑了笑,这确实是没有先河的事情。

    可大华的制度本就是嫡长继承的宗法制度。

    张璟为太子,他的嫡长子将来自然也会成为太子,现在皇帝要提前立他为太孙,朝中太子太孙并例,倒也无不可。

    房玄龄能猜到皇帝此时要并立太孙的想法,早定太子,又立太孙,这是要把继承人确定,把君臣名份确定,让其它皇子免生什么不该有的想法。

    “这么说房公是支持的了?”

    “为何不呢?”房玄龄笑笑。

    马周点了点头,低头深思着。

    金殿,朝官们分两班对面站好。

    鸣鞭开道,皇帝张超上殿。

    山呼万岁。

    皇帝赐平身就坐。

    百官转身面朝北,各自就坐。

    张超还是比较体恤百官的,每个人都人座位几案,甚至还有茶水点心,早会也不会开太久。

    基本上都是在一个时辰以内,有时甚至半个时辰以内。

    坐了几个月的金殿,过去都是以摄政的身份坐在这上面,而从今天起,他以皇帝的身份坐在这里。

    君临天下,南面称尊。

    内阁首相、翰林院长、议会议长、御史大夫等几大衙门的主官轮流奏事。

    奏事不过是简单的汇报一下事务,并不商议讨论。

    只有了小半个时辰,早朝结束。

    身为皇帝,张超可以在朝会上对各衙的事务,或者对某一事件进行插手干涉,但今天他没有这么做。

    朝会结束,张超召集了内阁、翰林院开御前会议,宰相、学士们齐至。

    张超一项项的抛出了自己的计划。

    “册封李丽质为皇太子妃!”

    “册封皇嫡长孙张晟为皇太孙!”

    “宗室分封!”

    ········

    “关于将大宛、伊丽、吕宋、琉求等六百余个诸侯封地收为朝廷直辖的提议。”

    ·······

    一份又一份,哪怕他们昨天就已经得到了皇帝派人送去的信,知道了些消息,但此时看到这些正式拿到御前会议上讨论时,依然是十分惊讶的。

    册封李丽质为皇太子妃?

    这个也许还不算什么,可封李晟为太孙?

    但李晟也才一岁多啊。

    可劲爆的消息不止这个。

    皇帝要把包括原张家封地在内的共六百多块封地全都收归为朝廷直辖领地,其中的有部份封地,今后还会再拿出来封赏诸侯。

    但皇帝也明确说了,琉求、伊丽、大宛、康居、吕宋等这些地方,以后将一直由朝廷直辖。

    琉求将新升格为一个道,伊丽、大宛、康居合并为一个道,吕宋也为一个道。

    连李家坡,都将成为朝廷的一个直辖港。

    而张超把原来这些富饶的领地交还朝廷后,换封的却尽是些更偏远的地方。

    如皇帝的七位兄弟,皆晋封郡王,可却全分封到了辽北领更北的室韦和靺鞨地盘去了。

    要不是知道皇帝跟他的兄弟们关系不错,大家都误以为皇帝这不是分封而是流放了。

    皇帝的三十一个儿子除太子外,三十个儿子也一样都分的遥远偏僻。

    南洋、西域、漠北、漠北。

    “怎么样?”张超笑问。

    房玄龄先表态。

    “臣支持册立李氏为太子妃。”

    “那册封皇太孙一事呢?”

    “臣以为,此事陛下也许应当再思虑思虑,不急于一时。”

    破天荒的首创太子太孙并立,起码也得给大家一些时间考虑。

    “房院长是老成谋国之言。”张超赞赏。

    马周则道,“陛下的宗室分封折,是否对宗室过于苛刻?而且如琉求、大宛等地,都是张家经营多年,才有如今局面。直接收归朝廷,那岂不是朝廷抢了张家?”

    马周是坚持朝廷和皇家要分清的人。

    现在这种把张家的封地直接变成朝廷封地的行为,他看来有些太含混不清了。

    朝廷的是公,皇家的则是私。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点当不能改变。

    “不是朝廷抢劫皇家,是换封。这些封地换封后,朝廷当然也得能诸王一些补偿。”

    “七位郡王,三十位亲王,另外三位皇孙中有两位也封郡王,一共就是三十九位宗室王。这次不仅分封领地,还将给他们人口钱粮牲畜等支持他们分封建国,而这些,都将由朝廷收回那些张家领地后折算补偿,用来支付分封建国的费用开支。”

    公是公,私是私,张超也挺喜欢这样。

    皇帝也不能直接把朝廷的税收弄进自己的私人内库。

    而朝廷,当然也不能把皇家的私人财产弄到国库里去。

    张超愿意把琉求等封地上交给朝廷,但张家在这些领地拥有的私人土地、开采的矿产等还是张家的。

    朝廷还要按这些交还封地的富裕、大小等,给予皇家一大笔补偿。而皇家则拿这些钱,做为给宗室诸侯分封建国的费用。

    这样,宗室分封建国,也不用朝廷拔款,用的钱相当于是皇族的私产。

    “如果是这样,臣倒觉得挺不错。”

    褚遂良道。

    能这么讲道理的皇帝真是少有,这真没把天下当皇家私有的。

    有这么开明的皇帝,当宰相当学士的,自然也省心的多。

    商议起来就愉快多了,很多大致上已经达成一致,剩下的就是具体各个封地该折算多少钱的问题而已。

    哪怕这些封地肯定不便宜,但朝廷现在收入也高,而且也完全可以拿这些封地到银行抵押贷款,然后先支付钱给宗室。

    当天的御前会议结束。

    册封李丽质为太子妃的诏令通过内阁和翰林院,正式颁出。

    而册封张晟为皇太孙的诏令,则暂时先放一放。

    张超的那个宗室分封也通过了,九位郡王,三十位亲王,皇帝七个兄弟、三十个儿子,两位皇孙。

    颁令一般出。

    整个汉京城算是都沸腾了。

    大家争相热议,不过热议的不是皇家一下子封了这么多王,而是这些人的封地,居然一块比一块偏远。

    尤其是皇帝的七位兄弟,简直跟放逐一样,全在粟末水以东的寒冷蛮荒之地了。

    “陛下居然把皇家的那些封地归还朝廷?”

    “这简直不敢相信啊?”

    “为何啊?”

    一家酒馆里,有一个人扭过头对旁边的人道,“你们听说没,陛下是把皇家的封地都卖给朝廷,据说要卖两亿!”

    “两亿?把皇家的封地卖给朝廷?然后皇帝又给皇家宗室们分封一批新封地?”

    有些人愣神。

    这里面怎么感觉好弯弯绕啊。

    这天下不都是皇帝的吗,干嘛要把皇家的封地再卖给朝廷,然后又给宗室分封呢,这不多此一举吗?

    “朝廷是朝廷,皇家是皇家,不一样的。”

    “皇帝就是天下之主,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朝廷的不也就是皇家的吗?”好多人疑惑不解的问。

    还有人对两亿比较感兴趣,简直不敢想象两亿贯是多少钱。

    “当年朝廷把一个荒琉求卖给张家都卖了两千万呢,那个时候琉求都还不是朝廷的。要我说,现在光一个琉求就能值两亿了。何况还包括了吕宋、伊丽等这么多地方呢。吕宋和伊丽的那金矿就不得了了。”

    “我听说金矿依然是交由皇家承包开采的,朝廷收税收承包费,跟那个倭国银铜矿开采一样方式。”又一个人道。

    旁边一群喝酒的人满头雾水,根本听不懂啊。

    “皇帝为什么要拿自己的东西,卖给自已啊。”

    “是啊,这矿也是皇帝的啊,为什么又还要交啥承包费?”

    “公是公,私是私啊,天下是朝廷公有的,不是皇帝私有的。”

    “嚯,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这样说,你莫非想造反?”

    酒馆里,一下子就分成了两派,互相对阵起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421章 论功行赏

    御书房。

    御前会议正在进行。

    马周身为内阁首相,这御前会议也是由他主持。而张超做为皇帝,却是有权随时发起御前会议,甚至是选择参会的人。他既可以让会议规模局限在几位宰相、学士之间,也能把京中重臣都召集起来,甚至是把地方封疆大吏,或者军部大将们召集参会。

    有能力的皇帝,根本不是轻易能限制住的。

    如张超这样的皇帝,可以轻松的突破宪法的限制。当然,如张超这样有能力的皇帝,也不会去瞎搞。宪法的限制,其实更主要的是对那些无能的皇帝。

    本身没能力,又爱瞎搞,最容易出事。所以有宪法套在头上,没能力就抗衡不了宰辅学士议会,朝廷就能保持一个平衡。

    马周道,“诸位,今天陛下召集大家开会,主要是关于功臣分封之事。”

    赏功罚过,这是每个上位者都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之前张超已经分封过宗室了,现在则要对功臣们论功行赏,尤其是那些拥护支持他的功臣们。

    李世民当年弄了一个凌烟阁三十六功臣。

    现在是华朝,张超也准备立一批功臣榜样。

    李世民曾经弄过一个氏族志,把天下世族分等。现在张超准备着弄一个贵族志,把天下贵族也排个序。

    这种做法,对于稳定大局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

    论功行赏。

    首功是谁?

    马周念出一个名字,不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是苏烈。

    这位张超的门下大弟子,这些年对张超是忠心耿耿,每次都冲锋陷阵在前。表现是可圈可点,这次张超愿意代唐,他的劝说也是功不可没的。而另一方面,他上次北伐,更是打的非常漂亮。

    大家都想知道,张超对苏定方是怎么个赏赐法。

    毕竟苏定方已经是亲王了。

    爵位到顶,品级也到了顶,散阶勋位都到了顶级。

    “追封苏烈祖上三代为亲王爵位。”

    “授苏烈太子太保。”

    “以其功授苏烈三子皆为开国侯,各赐封百里封国。”

    “授兵部尚书!”

    “特加开国功臣封号!”

    “图形凌烟阁!”

    ·······

    一个又一个的赏赐加封,确实让人惊叹。

    皇帝对他的这位门生爱徒的赏赐还是很丰厚的,爵位无可再封,就以功封他三个儿子为侯,还追封苏烈祖上三代为王。

    又给他三个儿子各百里封地,这也是非常难得的。

    如今分封,一个男爵往往只有十里封地,侯爵也不过四十里地。直接分封百里,那可是很大的殊荣。

    不管怎么说,苏烈的封赏确实够厚,不愧是居功第一。

    第二人授开国功臣封号的是秦琼。

    苏烈是张超门生,秦琼则是张超义父,要说若没秦琼,张超也不可能在大唐有此一番功业。更别提,屡屡关键时刻,秦琼都是坚决的支持着张超。

    “赐秦琼犍陀罗国王爵,五百里封国。”

    “追封秦琼祖上三代国王爵位。”

    “授秦琼太尉衔。”

    “赐封秦琼长子秦怀玉金山国公爵,封地二百里。”

    “赐封秦琼次子秦怀道恒罗斯侯爵,赐封地百里。”

    “赐封秦琼女乐清公主封号。”

    “授秦琼枢密使!”

    “特加开国功臣封号!”

    “图形凌烟阁!”

    ········

    苏烈、秦琼、马周、李秀宁、魏征、房玄龄、褚遂良、岑文本、许敬宗、李靖、张仲坚、程咬金、罗士信、牛进达、单雄信、李君羡·······

    三十六功臣,皆封王爵,并另以功封两到三子侯伯爵位。

    又封崔干等七十二功臣,皆开国公爵位。

    这长长的封赏名单,基本上是张超亲自拟定的。

    现在交由御前会议讨论。

    各人的排序、爵位、封地位置、封地大小,甚至是官职调整等等。

    “臣不敢接受,封王恩赏太过。”褚遂良道。

    三十六位王爵,其中有十二位是国王,剩下二十四位是郡王。

    如秦琼程咬金等原本都是郡王,这次都晋升为国王。而许敬宗、褚遂良等原本仅是郡公、国公,这次皆加封为郡王。

    宗室封了三十九王,现在功臣又封了三十六王,大华朝廷一下子有了七十五位封王。

    基本上都是新朝的坚决支持者,唯一例外,只有屈突寿。

    他父亲是反张超而死,张超追封屈突通国王爵,而让屈突寿继承郡王爵。

    除了屈突家,其余各家,基本上都是从龙功臣。

    李唐的那几位异姓王,除了长孙无忌,其它的基本上都还是在新朝也获封为王。

    朝野上下,都在关注着这次分封。

    谁都想知道,这新朝第一波功臣赏赐,会是如何。

    皇帝究竟是豪爽大方大肆分封,还是会小心翼翼的控制着分封呢?

    “来了来了!”

    议会门口。

    一群喜好打听消息的人都蹲在这里等着,一见到从宫里过来的人背着一个红色的牛皮背包,立即精神一振。

    “进去了,进去了,看来真的是拿的分封诏令。”

    论功行赏在御前讨论,得出结果后由内阁草拟,然后还要送到翰林院审核。通过之后,按程序还得送往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