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965章

唐朝好地主-第965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珲也不再那么的紧张,心里的那点担忧也逐渐散去。

    他甚至有点小小的得意。

    “二皇子挺霸气啊。”

    “很有几分陛下当初的风采啊。”

    “谁说不是呢,都说虎父无犬子,毕竟是皇子,打小受陛下亲自教导,岂能寻常。”

    “你们觉得会是什么结果,刚才二皇子说的理由也挺不错。”

    “总不能就这样算了吧?”

    “不可能,真要这样就算了,那陛下又何必如此呢?”

    “是啊,搞的兴师动众的,不可能就这样算了。”

    “也许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啊。”

    议会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

    一名参议员问魏征。

    “院长,是不是就此借坡下驴?”

    “什么借坡下驴,我们不要忘记了公正二字。”

    “可二皇子的回答也挺合理的。”

    “合理?一切证据属实,二皇子刚才也都已经承认,擅调兵马的事实已经很清楚了。我觉得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可多说的,我建议,向陛下请求贬绥远王爵位,降为郡王或者公爵,收回绥远封地,改封至漠北地区。”

    “如此之重?”

    魏征给出的建议,把一众参议员们吓一大跳。

    这可是皇帝的嫡出二皇子,之前分封的宗室之中,最得恩宠,独得了一块最好的封地。

    绥远,那可是河套地区啊,阴山下,敕勒川,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相比于其它皇子,不说分封到东北黑河的张越,就是张琮等其它皇子,也没有一个的封地能够比的上张珲的。

    可是现在,就因为这件事情,不但要削爵,还要换封到漠北。

    漠北是什么地方,可是极偏远的地方。之前分封到漠北的几位皇子,可全都是庶出皇子。

    “院长,这个处置也太重了一些吧,我建议罚钱。”

    有人主动为张珲说情。

    “罚钱?罚多少?擅调兵马,那可是杀头的大罪,若非二皇子此次所为也是有原由的,这可不仅仅是贬爵换封这么简单了。本院正是念在此事事出有因,考虑到此,才最后给出降爵换封的处置,这已经是网开一面了,若不然,怎么可能如此轻易?”

    几位参议员还都是有些面面相觑,这种处置他们都惊吓不已。那可是皇帝嫡次子,哪怕皇帝把他交到贵族院来,但这又不是审判庭,这是听证会啊。

    听证会嘛,自然会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放心,若是出了事情,本院一人承担。”魏征朗声道。

    由于魏征的一力坚持,最终贵族院做出决定。

    贬绥远王张珲为伊吾郡王,换封到金山下伊吾北的漠北地区,封地三百里。

    这个决定当堂宣布。

    啪。

    魏征的木槌落下。

    大厅下面,一片寂静无声。

    谁都无法想象,最后居然是这么一个结果,而且这个结果出来的这么快。

    如此迅速的就做出了结果,而且还是这么的严密。

    “我不是听错了吧?”一名时报记者问旁边的同行。

    半月谈的那位资深记者,在业界也是大名鼎鼎,可此时也一样的张大着嘴巴好半天忘记合拢。

    “我感觉也好像是在做梦一样,这是真的?”

    “我怎么觉得有好戏看了。”

    “你们说魏征这是不想干了吗?”

    “陛下能同意?”

    大家议论纷纷,原本死寂的大厅里,嘈杂之声四起。

    魏征不理会那些人,从文书手里接过写好的文书,“立即呈送内阁,并抄呈御书房。”

    说完,他直接就走了。

    议院后面。

    张珲被带到这里后,正享受着呢。

    一群吏员正围着他身边,给他又是备茶又是上点心的,张珲悠然的喝着茶吃着点心,甚至忘记了自己此时的身份。

    他甚至边喝茶边给那些人讲起了自己率兵一路追击到漠北,然后如何发现了那伙契必杀手,自己又是如此突袭,并将他们全都拿下的。

    正说的兴起。

    魏征带人走了进来。

    “魏院长!”

    张珲架着二郎腿坐在那里,也不起身,只是笑着点头叫人。

    魏征也不理会,站在那里。

    “绥远王张珲,刚刚听证会已经做出裁决,拟削降你爵位为伊吾郡王,并收回绥远封地,将你换封到金山下伊吾北之地,封地三百里。本院已经将处置建议上呈内阁和陛下。”

    “在内阁和陛下的批复下来之前,你将暂时被收押在贵族院的监狱之中。委屈了,来人,送二皇子去监狱!”

    张珲表情凝住。

    “魏院长,你跟我开玩笑?”

    “我没跟你开玩笑,也不会跟你开玩笑,这是听证会的裁决,请吧。”

    “魏征,你别太过份。”

    张珲有些恼羞成怒。

    他无法想象,魏征居然如此待他。

    “二皇子,请吧。”

    张珲啪的将茶杯摔在地上,狠狠的一甩袖子,脸色难看的跟在几名吏员后面走了。

    “魏征,陛下绝不会同意你这种荒唐的处置的,到时候,你怎么把我关进去的,就还要怎么把我请出来。”

    汉京城里。

    一时满城风雨。

    那些在关注着这件事情的人,都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纷纷震惊万分。谁都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尤其是在二皇子在听证会上说了那席话之后。

    大家纷纷猜测,魏征这次怕是昏了头了。

    不论怎么说,二皇子就算擅调兵马越界,可事出有因啊。

    贵族院呈到内阁的奏章很快就得到了批复,内阁同意这个处置决定。

    这结果,再次震惊了所有人。

    大家惊叹之余,纷纷都在等着皇帝的批复,几乎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皇帝肯定不会同意这个处置决定。

    稍晚时候,宫里的回复终于下来了。

    “维持贵族院和内阁的决定,削张珲爵位,降为伊吾郡王。收回绥远封地,改封漠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479章 战列线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中秋节至,从衙门到工坊,都开始放假,各衙放的是三天小长假,工坊也基本上如此。

    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无比。

    衙门里吃公饭的都回家休沐团聚,工坊里放假的工人近的也都想办法赶回家去与家人团聚,那些离家稍远的,也都换上了新衣服,趁着假期到城里逛街和购物。

    宫里。

    按张超的吩咐,今年也早早采购了许多中秋的节礼,从宦官到宫女,还有那些侍卫,每人都有一份。

    一盒月饼,还有苹果、梨子等水果,又有毛巾袜子这些的实用之物,还有香皂牙粉等,总之零零碎碎的,但却都很实惠。

    并且,还有些钱赏,少的也有千八文,多的有好几贯。

    安排人轮值,其它人都可以享受这个难得的中秋节。

    崔莺莺他们还特意打了许多桂花,亲自做了桂花糕。还将北苑自留地里收的花生和葵花子炒了。

    甘露殿的院里,摆上了几张桌子,皇家的人今晚在这赏月。

    天还刚刚黑,皇后嫔妃们都已经到了,在京的皇子公主也来了。

    张珲也来了,有些无精打彩的。

    虽然在监牢里只呆了半天不到,可削爵换封,却对他打击很大。他本以为魏征的处置,父亲肯定不会同意,一定会保他。

    却不料,最后是那种结局。他现在感觉整个汉京都在看他的笑话,堂堂二皇子,哪还有半点脸面。

    尤其是换封到漠北,三百里封地,岂能和绥远比。

    张珲坐在桂花树下,一脸冷漠。

    看着弟弟妹妹们在那里嬉戏奔跑着,越发的郁闷。这些年轻的弟弟妹妹们还根本不知道这世界的残酷,自己不过是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就已经受到如此不公的待遇。

    “二郎,过来帮我把这些摆上。”

    崔莺莺对着儿子招手叫道。

    张珲不情不愿的站起来,走了过去。

    “母后。”

    崔莺莺伸手帮儿子整理了一下衣衫,“你都是已经娶妻生子还就藩之国的封侯了,怎么遇到一点点事情就萎靡不振了呢?男子汉大丈夫,这点小事算什么,应当能屈能伸,越挫越勇。”

    “母后,就这么点小事,就要收回我的封地,贬谪我的爵位,我不服。”

    “傻孩子,你父皇也是为了你好。你看看你,到现在都还没有认识到你犯的错有多大,如果是其它的诸侯,犯下这样的错,又是首犯,朝廷为了树立典型,肯定是从重惩罚,说不定就是处死。”

    “这也不至于。”张珲还不满的道。

    “有什么不至于的?”张超从后面过来,听了张珲的几句话,他心里也是一阵火大。

    事到如今,居然还没有半点悔改。

    原来吧,张超觉得这个儿子其实也挺不错,在京的时候,骑射刀枪,甚至是文学兵法,样样都很优秀,分封到大宛期间,也还很有成绩。

    可料不到,分封到绥远后,不但封地弄的一团糟,而且还惹出这样的麻烦事来。本来嘛,年轻人谁不犯错,犯错后能改过也是不错的。

    可看现在,张珲一肚子抱怨,总觉得全世界都对他不公,却不想想自己的错误。

    说来还是过去太顺风顺水了,人生没有过什么挫折。

    “明天,你就给我离京去伊吾就藩。这一次,朕不会再给你钱财给你人,就你原来的那些人那点钱,你能经营好是你本事,若是你经营不好,那就是你无能。还有,若是再惹出这次这般的麻烦,朕不会再帮你。”

    张超很少这样骂儿子,张珲被张超一通骂,骂的耸头耸脑。

    崔莺莺一边打圆场,“好了,今天是中秋节,是一家团聚的好日子,就不要再说这些了。给珲儿点时间,他肯定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

    她拉了下儿子的手。

    张珲低着头对张超道,“儿臣知道错了,请父皇原谅。”

    “嘴上说说没用,你要真知道错了,就认真悔改。到了封地,做出一番样子来,这样才不会被别人看轻。”

    天渐渐暗起来。

    一盏盏灯也点了起来。

    凉爽的甘露殿前,皇室一家子团聚,吃着瓜果、月饼,喝着茶,聊着天,这种气氛却是极其难得的。

    徐惠给张超挑了一块月饼。

    “什么馅的?”张超问。

    “五仁的。”

    “朕不喜欢吃五仁的。”张超摇头。

    “五仁月饼可好吃了,而且寓意也好啊。”

    “换个别的,咸鸭蛋黄的我就挺喜欢。”

    徐惠便给张超选了个咸鸭蛋黄的,然后张超又让她给自己喂。

    “这么多人呢。”

    徐惠有些不太好意思。

    “味道不错。”年年中秋吃月饼,虽然吃的是一个形式,不过不得不说,这时代的月饼还是挺不错的,他每年吃的月饼,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女人们自己做的。

    其实就算是商家卖的月饼,也很少出现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绝不会说放上一年,都不会变质。

    “陛下对二皇子,是不是太严厉了一些啊?”徐惠小心翼翼的问。

    “怎么,你替他觉得不平?”

    “没有,臣妾只是觉得,二皇子毕竟也还年轻,头次犯错,就如此严厉,怕是让二皇子心里难以接受。”

    “难以接受也得接受,这些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朕的皇子,朕希望他们成为有用之人,成为一个优秀的封侯,成为朝廷,成为皇家最忠实可靠的屏藩。而不是成为朝廷的负担,成为累赘。”

    “相比起朕,张珲他们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生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虽然他们受到的教育很好,平时看着表现也很优异,但其实他们欠缺许多东西,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呢?”

    “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

    徐惠也是个聪明人,也就此不再提此事。

    气氛渐渐欢乐起来,这是皇家的家宴,并没有什么外臣,一家人也没太多规矩约束,放开了聊天说话。

    “不知道太子在朝鲜怎么样了,臣妾挺想念他的。”

    张超对皇后笑道,“雏鹰长大,总要振翅高飞。太子将来是要继承皇位,君临天下的。现在他还年轻,正需要在外面历练。东海不大不小,正适合他扑腾。不管怎么折腾,也挺安全,还能让他练出一身好水性来。”

    旁边的几个嫔妃都称赞太子贤能有才,出征不过半年,已经连灭两国。

    那边的张珲听着,心里更加的郁闷了。

    他和太子一母同胞,可就因为太子先出生那么小半个时辰,结果两个人的身份地位就完全不同,打小,张璟就是家族的继承人,父亲立国,他更是直接就成了皇太子。

    现在张璟在朝鲜更是春风得意,相比之下,他如今却是凄惨无比。

    “灭亡新罗、百济,倒也算不得什么。有那些老帅名将辅佐,谁挂帅都能赢。最关键的还是接下来的治理,我打算让太子在东海呆上个五年十年的,反正他也还年轻,十年后也不过二十来岁。”

    “倭国做为太子采邑,新罗和百济、和朝鲜这三道也划归太子负责巡抚,朕期待十年后,太子能够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来。”

    十年后,太子二十八岁,张超五十二岁。

    到时太子回京,慢慢的开始参与朝政,为继承大位做准备。张超觉得这样比一直将太子放在京城更好。

    东海。

    对马海域。

    面对着铺天盖地而来的倭国舰队,北海舰队司令刘仁轨没有半点惊惶,反而是格外的欣喜。

    上天眷顾,终于给他机会了。

    “这些倭人,真是不自量力,竟然敢在海上挑战我大华帝国海军,哈哈哈,受死吧。”

    对马岛军港里,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

    岸上营里地的士兵接到战斗号令,都纷纷赶回码头,秩序登船。

    一条条船拔锚升帆。

    刘仁轨也登上了自己的旗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