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1003章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1003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蠡、程昱支持范增的建议,而刘馥以及从徐州逃回来的曹刿则支持贾诩的建议,两派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最后齐刷刷的把目光投向才曹操,请大魏皇帝定夺。

    曹操的偏头痛最近又开始犯了,捂着脑门扫了众文武一眼,沉声道:“两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晋阳有雄关天险,易守难攻,但位置偏颇,不利于调度全局。巨鹿虽然地处冀州中心,发布命令快捷迅速,但一马平川,易攻难守,若汉军直逼城下,则朝野震动。”

    众文武一起低着头洗耳恭听,静等曹操的抉择,大殿上鸦雀无声,静寂的仿佛能听见心跳的声音。

    曹操清了清嗓子,加重了声音:“朕思前想后,决定把朝廷迁徙到晋阳。当然,朝廷中枢虽然搬走了,但朕却不能走,朕要学习刘辩天子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精神,留下来继续坐镇邺城,总揽全局,与汉军一决胜负。”

    曹操的决定完美解决了贾诩和范增的分歧,众文武在一致赞成的同时纷纷躬身表示忠心:“陛下不走,臣等便不走,誓与陛下共存亡!”

    曹操挥手道:“众卿不必意气用事,你们该走的朕一定不会留,该留的朕一定不让走。”

    商议一番之后曹操做出最终决定,由范增、刘馥、任峻等人带领文武公卿簇拥着太子曹植,以及众嫔妃克日离开邺城,迁都晋阳。曹操则带领范蠡、贾诩、程昱、典韦、许褚、曹彰、史建瑭、杜嶨等悍将率领十四万人马等候韩信的到来,再决定下一步的战略。

    因为就在昨天傍晚,曹操接到韩信使者送来的书信,说是韩信已经主动放弃乐陵阵地,正率领十万人马向邺城移动,请曹操点起兵马静候自己的到来。

    百万汉军压境,曹操与麾下的文武也明白曹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所以必须仰仗韩信、李牧率领的十五万唐军,方有希望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曹操的命令下达之后邺城里面人喊马嘶,鸡飞狗跳,一片嘈杂之声。

    邺城在去年被李靖攻克之后元气大损,实力早就不复存在,粮仓里的粮食、国库里的金银财宝、库府里的甲胄兵器大部分已经迁徙到了晋阳,即便邺城失而复得,曹操也没有把这些物资迁回来,而是一直留在了并州晋阳。

    为了对抗汉军,曹操派曹仁率领司马懿、司马错、曹参、巨毋霸、赵普、夏侯尚、夏侯真等人率领十万人马驻守河内,抵挡徐晃、徐达对邺城的威胁。

    之后又派杨素率领荆布、张绣、胡车儿等人提兵八万屯驻黎阳,与黄河对岸的诸葛亮军团隔河对峙,拱卫邺城的门户。

    而并州的安全曹操则交给了族人曹彬,命他率领满宠、王凌、朱灵等人率四万兵马扼守壶关,保卫上党与太原,提防徐晃军团入侵并州。

    以上各路兵马,总计三十六万人,其中十一万是冀州刺史程昱、并州刺史荀攸这半年来从冀并两州招募的新军,虽然经过了许褚、典韦、曹彰等人的高强度操练,但装备落后,经验匮乏,战斗力让人担忧。

    得知曹魏朝廷决定迁都晋阳,一些忠于曹操的士族唯恐汉军破城后会秋后算账,纷纷裹挟了家产跟着范增、曹植踏上了西去并州的旅途,在晌午时分浩浩荡荡的出了邺城西门,直奔太行山方向而去。

    曹操亲自带着范蠡、贾诩、典韦、许褚等文武送到邺城西门,并登上城墙目送浩浩荡荡的队伍西行,一个个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范增等人前脚刚走,就有斥候快马来报:“启奏陛下,羌王彻里吉接受了陛下的馈赠,集结了七万羌兵,命越吉元帅为先锋,目前已经进入上党境内,不日便可抵达壶关。”

    曹操闻言喜出望外,当即命毛玠、郭奕前往上党迎接彻里吉,好酒好肉的招待羌人,让他们吃饱喝足了之后好替魏国卖命,应付即将爆发的汉魏大战。对于捉襟见肘,兵力不足的曹魏来说,彻里吉的七万羌兵简直是雪中送炭。

    曹军大营扎在邺城西门外,濒临漳河,取水方便,周围鹿角遍布,营内旌旗招展。此刻数万新军正在曹彰、史建瑭、杜嶨等武将的指挥下在校场上操练,其中一个大汉身高近丈,生的膀大腰圆,在人群中好似鹤立鸡群,格外惹人注目。

    “哦……这大汉是何许人也?生的如此雄壮,朕为何却不认识呢?”曹操紧盯这个彪形大汉,蹙眉询问身边的文武。

    典韦跨前一步,拱手禀报道:“回陛下的话,此人乃是微臣前些日子亲自招募的勇士,冀州巨鹿君人士,姓鄂名来,双臂膂力过人,武艺娴熟,不在微臣之下,所以微臣便提拔他做了校尉。”

    曹操闻言不由得兴致盎然,抚须道:“朕时常夸赞你是古之恶来,没想到现在我军又多了一个叫做鄂来的猛士。既然你如此夸赞他,必有过人之处,你亲自下去唤他到城墙上来见朕,若有真材实料,朕一定不吝封赏!”

    “臣遵旨!”

    典韦答应一声,兴冲冲的下了城墙,翻身上马出了城门直奔校场上找到恶来,便带着他入城拜见曹操。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五百八十三 韩信的突破口

    恶来跟随着典韦来到城墙之上,对着曹操纳头便拜:“小人巨鹿郡鄂来,拜见陛下!”

    曹操仔细打量这鄂来,只见他生的身高近丈,虎背熊腰,浓眉大眼,虬髯倒竖,即便披盔挂甲也掩盖不住健硕的胸肌,搭眼一瞧便知道是个膂力过人的骁将。更何况就连素来不服人的典韦都对他大加赞赏,那就更说明这鄂来有过人之处。

    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更何况现在的曹魏正是用人之际,曹操立即大笑着弯腰亲自把恶来搀扶了起来:“鄂壮士快快请起!”

    “谢陛下!”恶来叩首谢恩,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

    曹操身材比较矮小,不到七尺的身高,与恶来站在一起更是愈发映衬的恶来高大威猛,曹操忍不住抬头仰视,连声夸赞:“鄂壮士当真是恶来再世啊,你与典韦搭配简直就是一对恶煞,有你们这样的悍将助阵,何愁不能击败汉军?朕决定册封鄂壮士为奋武将军,还望日后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多谢陛下破格封赏,臣愿为大魏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恶来再次跪倒在地,稽首谢恩。

    正说话之间,忽见东面尘土飞扬,百余骑身着唐军甲胄的骑士风驰电掣般疾驰而来,距离邺城愈来愈近,曹操急忙派遣了许褚带人前去询问,来者何人,所为何来?

    无事不登三宝殿,曹操猜测来的即便不是韩信也是唐军重要将领,提前赶来邺城必然有要事相商。在许褚离开后又命典韦、恶来下了城墙继续操练士兵,自己则带着范蠡、贾诩、程昱等人返回皇宫等候唐军来使。

    此刻的邺城皇宫一片静寂,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热闹,所有的太监宫女都跟随着众嫔妃离开邺城迁徙到晋阳去了,偌大的宫殿只剩下数百御林军在巡逻游弋,看上去平添几分苍凉。

    曹操在众文官的陪同下回到议政殿静候唐军使者的到来,小半个时辰之后在许褚的带领下来到大殿,来的果然正是唐军主将韩信。

    “韩将军,你来了?”面对着风尘仆仆的韩信,曹操急忙起身迎接,给予高规格待遇。

    韩信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不慌不忙的来到大殿中央向曹操施礼:“韩信拜见大魏皇帝,我在路上已经听许仲康把陛下决定迁都晋阳的事情说了一遍,韩信认为陛下此举英明神武,足以稳定大魏军心,让将士们毫无后顾之忧的与汉军决战。”

    曹操重新坐回御椅,忧心忡忡的问道:“朕昨日晌午接到了韩将军的书信,说是已经放弃了乐陵阵地,率部向西而来,准备猛攻徐晃军团,不知韩将军的具体计划准备如何实施?”

    韩信挺直腰板,手抚佩剑,肃声道:“汉军分五路而来,总兵力将近百万,若是我军分兵抵挡,只怕最终会被各个击破。所以信打算集中兵力猛攻实力最弱的徐晃军团,先断汉军一指,再渡河攻掠洛阳或者长安,来个围魏救赵,如此方有希望扭转不利局面,力挽狂澜。”

    曹操微微颔首:“韩将军所言虽然有理,但各路汉军主将都是足智多谋之辈,又岂会坐视我军围攻徐晃而不救?若是各路汉军尾随而来,与徐晃前后夹击,只怕会对我军形成围歼之势啊!”

    韩信拱手道:“事到如今,我军已经别无选择,只能放手一搏。在我离开乐陵的时候使用了疑兵之计,命李牧率五万人北上,一路上拉长队形,多竖旗帜,踩踏的烟尘滚滚,让李靖误以为我大唐主力军北上南皮,以影响李靖的判断。”

    “哦……李靖中计了么?”曹操目光微动,蹙眉询问。

    韩信抚剑道:“回陛下的话,那李靖虽然没有中计北上,但却也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屯兵乐陵,派出使者多方刺探。而由我率领的十万大军已经过了馆陶,目前正由斛律光、毛文龙等人率领朝邺城进军,预计明天晌午便可兵临城下,因此韩信快马加鞭先行一步来邺城与陛下共商御敌之策。”

    曹操起身走到悬挂在墙壁上的巨幅地图前查看局势,抚须沉吟道:“从乐陵到馆陶四百多里路程,即便李靖察觉了我军意图,全力向西追赶,至少也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赶上。”

    顿了一顿,话锋一转:“可徐晃军团也有十二三万人,即便联合我们邺城的十二万人马,再加上你麾下的十万唐军,再算上羌王彻里吉的七万羌军,也不过才三十万左右,短时间内怎能击溃徐晃?若不能速战速决,李靖、关羽、诸葛亮等各路军团围拢上来,我军岂不是要被汉军围歼?”

    程昱试探着提出建议:“可否把曹子孝或者杨素的兵团调过来,增强兵力,提高快速击溃徐晃的把握?”

    曹操毫不犹豫的摇头:“曹子孝的十万人马还要抵挡黄河对面的徐达十五万人,杨素兵团则要抗衡对面的诸葛亮兵团,局势譬如棋子,环环相扣;只要我军移动,其他汉军势必会趁虚直入,对我军形成围攻之势,所以这两路军团是绝不能调动的。”

    韩信接过话茬,微笑道:“陛下所言极是,这两支军团一支也不能动,还得在邺城留下数万人抵挡东阿的关羽兵团,留给我军击溃徐晃的时间只有三天,若三天不能速战速决,只怕局势将会迅速恶化。”

    曹操一脸愁容,托着头痛欲裂的脑袋沉吟道:“这徐晃的能力虽然不及李靖、诸葛亮,但好歹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南征交州,西攻刘备,翦灭西汉,也算是有勇有谋,仅仅以两倍的兵力优势,想要在三天之内快速获胜,谈何容易?”

    “呵呵……陛下放心,信有一计让徐晃军团祸起萧墙,让他们出现内讧,甚至引诱某些人倒戈叛汉,如此必然能够事半功倍,快速重创徐晃军团,继而进行下一步战略。”韩信说着话不由自主的将双臂抱在胸前,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曹操闻言精神为之一振:“哦……韩将军有何妙计让汉军出现内讧?”

    韩信嘴角微翘,露出诡谲的笑容:“我派人刺探了徐晃军团多时,我想突破口就在南宫长万与陈平的身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五百八十四 绝色双姝

    听了韩信所言,曹操露出不解之色:“哦……朕虽然对南宫长万不太了解,但却知道这陈评是刘辩爱嫔陈圆圆的堂兄,其兄弟陈庆之、陈玉成都为刘汉捐了躯,而且这陈评与刘辩臭味相投,可以称之为一丘之貉,甚至有传言说两人一起嫖过娼,这样的人怎么会背叛东汉?”

    韩信抚须大笑:“哈哈……陛下所言极是,陈评是东汉头号色鬼,天下三大好色之徒其一,与刘辩关系非同一般,想策反他绝无可能。”

    听了韩信的话曹操突然来了兴致,手抚胡须笑吟吟的道:“韩将军,不知道你所说的天下三大好色之徒都是有谁,不知何人有资格与陈评并列?”

    既然能够与大名鼎鼎的陈评并列,想来绝不是阿猫阿狗之辈,仅仅只有好色怕是不行的,否则把一个市井之徒拿出来和陈评并列,又有谁能够认识?所以其他两人应该名气与陈评旗鼓相当才配得上这个头衔。

    韩信没想到自己言者无心曹操却听者有意,不由得一脸尴尬,打个哈哈道:“哈哈……信也只是随口说说罢了,当不得真,当不得真,咱们还是继续讨论如何让徐晃军团内讧吧?”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曹操也不好再继续纠缠这个话题,不无遗憾的点点头:“韩将军所言极是,请把你的计划继续道来,朕与众卿家洗耳恭听。”

    韩信拱手道:“据我插入汉军的眼线禀报,这南宫长万于去年春季加入徐晃麾下,虽然武艺超群,在徐晃军中几无对手,但因为出仕晚资历浅,所以到现在一直仅仅位列偏将。地位不仅远逊于甘宁、张辽等老资格武将,甚至在程咬金、齐国远、孟良等人之下,这惹得南宫长万一直心中不忿,时常口吐怨言。”

    旁边的贾诩颔首道:“这个消息的确是真,听说前一阵子南宫长万曾经和孟良爆发了矛盾,在军中斗殴,孟良被南宫长万殴打的鼻青脸肿。后来徐晃各打五十大板,把这件事压了下去,但想必南宫长万心中将会更加不满。”

    “的确如此!”韩信重新接过话茬,“而且这南宫长万虽然骁勇善战,膂力过人,但性格却十分鲁莽,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所以我才在他身上打起了主意。”

    范蠡蹙眉提出质疑:“虽然这南宫长万为人鲁莽,心胸狭窄,可也不是傻子,在目前东汉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怎会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背叛东汉?”

    韩信嘴角微翘,吐出了两个字:“美人。”

    一听到“美人计”范蠡就觉得头大,沉吟道:“韩将军的意思是对南宫长万使用美人计?”

    韩信点头:“学学王允使用美人计的策略,先把美女许配给南宫长万,再转赠给陈评,挑起两人的矛盾。若南宫长万盛怒之下杀了陈评,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