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305章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305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朕来!”

    刘辩决定暴揍李白一顿,否则心中得这口气出不来。

    李白一脸莫名其妙的跟着天子来到了演武殿,把其他的同僚撇在了含元殿主殿。

    刘辩撇给李白一个剑鞘,自己也拿着一个剑鞘:“拿出你的全身本领跟朕较量一场,否则朕要用你的鲜血祭奠一下包拯的虎头铡!”

    李白不知天子这是何意,正好自己心中也郁闷不已。既然天子提出了这种要求,也怪不得自己,当即抱腕施礼,手握剑鞘与天子周旋了起来。

    历史上的李白敢让杨贵妃给自己研墨,敢让权力比郑和大了一万倍的高力士给自己脱鞋,敢高呼“天子呼来不上船”,一身的傲气不羁,并没有因为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而改变。面对着当朝天子,手中的剑鞘毫不留情的击打着刘辩。

    只是刘辩的功夫比之前更胜一筹,在演武殿中辗转腾挪,出手犹如鬼魅,任凭李白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被揍得浑身淤青,伤痕累累。

    拆了四五十招之后,李白再也招架不住,弃剑鞘在地,喘着粗气道:“微臣实在招架不住了,陛下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四百七十一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看到李白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刘辩这才把剑鞘插回兵器架上,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盯着李白问道:“知道朕为什么揍你?”

    “因为臣驳了陛下的面子!”李白呲牙咧嘴的揉着身上的淤青,一脸委屈的道。

    “错!”刘辩的回答掷地有声,“因为朕在教你做人的道理!”

    “做人的道理?此话怎讲?”李白一头雾水。

    刘辩一面整理衣襟,一边朗声说道:“让你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弱点。知道朕为什么用你做学部侍郎?”

    “因为臣的诗赋写得好,肯定不是因为臣的酒量大!”李白同样在整理衣襟,回答的颇有自知之明。

    刘辩冷哼:“亏你还有自知之明,可是你的武艺不如朕啊!若是按照你的逻辑,长孙无忌诗歌不如你写得好,就连进士都考不上;那么你的剑术比不上朕,是不是朕也要罢免了你的侍郎职位?”

    “呃……”

    李白不由得哑口无言,仔细想想天子的话说的似乎颇有道理。

    刘辩继续给李白讲课:“论纺织你不如妇人,论耕地你不如民夫,论冶炼你不如铁匠,伦烹饪你不如厨子……按照你的逻辑,你岂不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你有什么资格做堂堂的朝廷大员?”

    “听陛下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来是微臣错了,是臣太自以为是,愿凭陛下处置!”李白终于服气了,颇有点吃硬不吃软的味道。

    当下刘辩在前,李白在后,君臣一前一后的出了演武殿直奔主殿。

    “朕这次开科取士是要挑选有治国才能的贤良,而不是挑选诗人。你能够洁身自好,不为权势所动,拒绝了何⒎胧缫堑热说耐评眨獾阒档眉谓薄5阌Ω冒咽虑榧笆辟鞅ㄓ陔蓿皇亲宰髦髡牛砸晕堑乃姹愀拿猓桓靡允矢韪澈饬恳桓鋈说牟拍埽∈栊吹暮貌淮砉抑卫淼暮茫绻奈涠际悄阏庋拇笫耍敲凑飧龉揖屯炅耍 

    “是、是……陛下教训的极是,是微臣错了!”面对着天子的谆谆教诲,李白不停的点头认错,一副诚心悔过的表情。

    刘辩的语气这才好转了一些:“当然,这也不全是你的错,毕竟这是第一次实行科举,摸着石头过河,制度上还有许多纰漏之处,朕以后会想办法完善制度。”

    之所以采取主考官提名上榜的方式,出于刘辩对李白、陈琳、吴道子等人才华的信任。现在看来,也是弊大于利,毕竟每个人都有弱点。以后在科举制度方面必须不断的完善,譬如施行卷纸糊名,监考官与阅卷官分开,卷子多人交叉审核,综合评分等措施。

    听天子的语气似乎准备放自己一马,李白心中长舒一口气,拱手道:“谢陛下体谅,等下次院试的时候,臣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刘辩停下脚步,扭头看了李白一眼:“下次?你觉得你还有做主考官的机会吗?”

    李白一脸的痛心疾首:“难道陛下要把微臣贬出京师?”

    “这倒不会,你身上还是很多优点的,譬如刚正不阿,不畏强权,而且你在诗歌方面的才华无人能及。朕不会像你那样把人一棍子打死!”

    李白擦汗:“谢陛下教诲,臣今日受益匪浅。只是不知道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微臣?”

    “朕本来想让你去御史台做个监察御史,但你这脾气,刚正有余,变化不足。你若是真做了御史,估计该参劾的你也参劾,不该参劾的你也参劾,所以御史这个职位不适合你!”

    刘辩一面负手赶路,一面琢磨着给李白调换一个职位。院试的事情传出去后肯定沸沸扬扬,自己也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臣倒真想去御史台赴任!”

    李白满脸的渴望与遗憾,御史台里的那些喷子战斗力都弱到家了,若是有自己加盟,定能让御史台实力大增。成了监察御史之后,自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喷人了,看谁不爽就喷谁,管你岳飞还是陆康,让我逮住把柄了,我就喷的你满脸唾沫星子。可天子不让自己去,又有什么办法呢?

    刘辩嘴角微翘:“御史台你就别想了,你这学部侍郎也要免去。从今以后不必再去学部衙门了,朕改任你为翰林院院丞,从三品官职,专门组织诗人在翰林院写诗作赋吧!而且你以后也不必来上早朝了,每天早晨好似没睡醒一般,无精打采,成何体统?御史台里的人早就上了几封弹劾你的奏折,要不是朕了解你,早就治你的罪了!”

    听说自己以后不用上早朝了,李白顿时转忧为喜。至于这个学部侍郎,这段时间也干够了,不让干拉倒,自己求之不得呢!

    “谢陛下隆恩,臣以后不上早朝了!”李白长揖到地,拜谢天恩。

    同一时刻,刘辩脑海中的系统响了起来:“叮咚……恭喜宿主,获得李白愉悦点9个,当前宿主拥有的愉悦点总数已经达到103个。”

    刘辩听后,忍不住真想再揍这家伙一顿,之前自己给他加官进爵,这厮不为所动。今天特赦他不用上朝了,竟然从内心感到愉悦,真是欠揍的家伙!

    “叮咚……系统提示,李白的特长属性文学105已经造成专业爆表,系统马上为宿主提供名单,请仔细聆听!”

    “爆表第一人:水浒第一条好汉,宋江——武力68,统率82,智力86,政治82。当前植入身份:原先黄巾头目,现在冉闵手下将领。”

    “爆表第二人:北宋武将岳胜——武力94,统率87,智力65,政治48。当前植入身份:生平最为仰慕关羽,故在装扮容貌方面刻意模仿,目前身份为关羽麾下偏将。”

    刘辩微微皱眉:“朕就不明白了,这个姓岳的为何与关羽长得一般模样,十有八九是关羽的后代,不知何故改了姓氏?要不然他怎么不来投靠岳飞,偏偏去投靠关羽?”

    刘辩回到含元殿主殿,当众宣布了对李白的处罚,革去学部侍郎职位,改任翰林院院丞。学部的其他官员闻言,有的幸灾乐祸,有的则为李白惋惜不已,当下一起告退。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展昭前脚带着长孙无忌进了乾阳宫,何蠼乓步吁喽痢V皇歉崭沾┕涿牛吞道畎装阉吖叵档氖虑槎端恿顺隼矗实垡丫尚氯蔚慕鹆旮鞑榇耸隆

    只把何诺没攴善巧ⅲ偈毕穸钒艿墓σ话阕砭妥撸伊锪锏某隽饲艄扇送ㄖ吻硎帐傲讼溉砼苈贰=拥搅讼⒌暮吻砘姑怀雒牛捅徽帕沤鹆旮牟钜塾孀チ烁稣拧

    就在何琼落网的时候,王朝、马汉也各自带人把杨纲与李表拿下,统统抓进了金陵府衙门,由包拯连夜审讯。不消片刻功夫,真相就水落石出,包拯当即连夜进宫面圣。

    含元殿内,长孙无忌一脸淡然的施礼参拜天子:“庶民长孙无忌拜见陛下!”

    “不必多礼,朕看了你的答卷,知道你胸怀治国之道,故此钦点你为新科进士,准许你参加明日的殿试,与其他二十名进士同殿竞考。”

    顿了一顿,刘辩又问道:“不知你籍贯何处,家中还有何人?”

    长孙无忌躬身答道:“回陛下的话,庶民祖上乃是洛阳人,父母早亡,自幼与舍妹无垢相依为命,靠着家中三亩薄田维持生计。因为洛阳动荡不安,我兄妹二人于去年秋季前往辽东投靠在安平做县令的伯父,不料遇上唐军入境劫掠,将舍妹掳走。而安平县城也被唐军攻破,伯父死于唐军刀下。无忌侥幸逃回中土,无处落脚,只好前往襄阳投奔故友,听闻金陵开科取士,故此千里迢迢前来应试!”

    “令妹竟然被唐军掳走了?”刘辩惊讶不已,但也无可奈何,看来有些注定的事情终究无法改变。

    长孙无忌又道:“臣之所以来投奔陛下,就是希望有朝一日,我大汉铁骑能够踏平高句丽。让舍妹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落叶归根,绝不能埋骨他乡!”

    刘辩颔首赞许:“难得你有这份志气,放心吧,我大汉的旗帜早晚要插遍唐土!”

    翌日巳时。

    殿试在乾阳宫文华殿举行,二十名进士加上由刘辩钦点的长孙无忌同场竞考,荀彧、陆康、孔融等当朝重臣俱都奉旨旁听。

    殿试结束,刘辩当场宣布,第一届殿试的状元为谢安,榜眼为长孙无忌,探花为王璨。至于那个谢玄白白让刘辩高兴了一场,只是与谢安的侄子谢玄同名,两者并无任何关系。

    刘辩量才适用,命长孙无忌前往荆州刺史张纮麾下镀金,命谢安前往扬州刺史顾雍麾下听候调遣,而王璨、徐干、吴殇这些擅长诗词歌赋的人全部到翰林院就职,跟着他们的老大李白没事写写诗,做做赋,发展一下大汉的文化事业。

    至此,第一届科举落下帷幕,刘辩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荆州战场,期盼着岳飞早日横扫孙策,拔掉这颗劲敌!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四百七十二 美女拜师

    周德威与周侗甩开了汉军,一路向北,用了四天的时间抵达了襄阳南门。

    一路走来,得到了周侗的提携,周德威的武艺精进了许多,心中对这个久未谋面的叔父既感激又钦佩,决定见了孙策之后把周侗好生推荐一番。

    襄阳城池辽阔,而且有汉水作为屏障,又有樊城互为犄角,别说岳飞只带了十万人马攻城,就算整个荆州兵团的三十万人全部云集于此,怕是也难以把襄阳围起来。因此周侗叔侄可以轻松的进入襄阳城内。

    历史上的宋元之战,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在大将兀良哈?阿术的统率下,以二十五万大军席卷襄阳,企图一举破城,继而顺江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苟延残喘的南宋王朝。

    彼时,南宋的襄阳守将是名不见经传的吕文焕,城内守军五万人。面对着五倍于己的元军,死守了长达六年之久,历经了大大小小上千场战役,直到城内的守军伤亡殆尽,只剩下不足万人的时候,箭尽粮绝的吕文焕方才开门投降。

    在这六年的时间内,忽必烈不断的向襄阳增兵,最多的时候襄阳城下的元军达到了四十万之巨,将襄阳围得水泄不通,日夜猛攻,但城高墙厚的襄阳依旧屹立不倒。虽然南宋朝廷也屡次组织人马增援襄阳,但却屡战屡败,无力进入城内,只能由吕文焕孤军死战。

    六年的时间下来,宋元双方至少在襄阳城下至少填上了将近三十万人的性命。能够死守六年,除了吕文焕防御有方之外,更多的则是依赖襄阳城的坚固与天险。

    而襄阳能够成为天下第一城池,正是从三国时期开始,在刘表、曹仁先后多年的经营之下,襄阳被不断的完善,慢慢的变成了一座铜墙铁壁般的堡垒。

    若是按照正常历史发展,在二十多年之后,关羽率兵从江陵北伐,一路所向披靡,直扑襄阳城下。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杀的曹仁几乎要弃城而逃,甚至就连曹操也打算迁都邺城,暂避关羽锋芒。

    危急时刻,还是满宠说服了曹仁,凭借着襄樊的坚固与关羽对峙。最终由吕蒙背后捅刀成功,白衣渡江,奇袭江陵,攻破了关羽的巢穴。若非曹仁是善守之将,若非襄樊城池坚固,只怕关羽将会长驱直入,兵临许昌城下,而刘备也从汉中出兵呼应,那样历史定然将会被改写。

    去年孙策之所以能够轻取襄阳,靠的是周瑜的假途灭虢之计;再加上刘表为了夺回宛城,几乎倾巢出击,看到孙策败兵向南撤退,又出城追袭中了诱敌之计,导致城内没了守军,才被孙策一鼓作气的拿下了襄阳,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自从拿下襄阳之后,孙策就知道与东汉军早晚必有一场大战,因此发动城里的百姓日夜不停的修葺城池,完善工事,使得襄阳的坚固更胜刘表统治时期一筹。

    在得到了岳飞率领十万人来犯的情报之后,孙策便将五万守军分兵把守樊城与襄阳;其实这俩就是一个城池,只是中间隔了一条汉江,合起来就叫做襄樊。

    孙策与朱升、孙立率兵三万守卫襄阳,命张定边、苏飞率兵两万守樊城;凭借着险峻的城池与宽阔的汉水,据城死守,就是不与岳飞交战。

    而岳飞率领着十万人马,面对着五万人据守的襄樊,也是一筹莫展。双方僵持了将近两月,再加上秋雨连绵,汉军一直寸土难得。

    若有人认为堂堂的岳武穆出马,就可以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实在是井底之见。攻城与野战根本不一个概念,想想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以四十万人攻打一个吕文焕,尚且搭上了十几万人的性命,耗时六年之久。

    而现在守城的主将变成了横扫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再加上陈友谅手下的头号大将,曾经吊打常遇春的张定边,以及为朱元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