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36章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36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群贼都看得出来,少年官兵仅剩下孤身一人,今天必然是有死无生。但他们也知道,谁先上谁陪着死,所以没人傻的主动扑上前去。更让群贼懊恼的是,他们带的箭矢不多,在伏击其他官兵的时候已经全部射完了,要解决这少年,只剩下肉搏一条路可走。

    一时之间,场上的局势竟然成了僵持之局,山贼仿佛围着猛虎的群狼,只是不停的打转,谁也不敢贸然上前,而猛虎也是蓄势待发,不敢轻举妄动。

    “这少年究竟是哪个?这身武艺真是了得!”

    刘辩在山坡上被这少年的武艺折服,可惜距离太远,不能使用系统分析他的能力,只能先把人救下来再说!

    “救人!”

    刘辩一挥手,向手下武将下达了命令。

    “杀!”

    周泰提起刚刚锻造的朴刀,第一个冲下了山坡。

    魏延、花荣、廖化等人也各自提了佩刀或者佩剑,引领了随从,以扇形方阵冲下了山坡。至于穆桂英则没有出手,怎么说自己也是王姬了,对付这些小喽啰,没必要身先士卒。

    这场战斗毫无悬念,大伤初愈的周泰就像冲进了羊群中的猛虎,一柄朴刀顷刻间就劈翻了十几名山贼。再加上其他几员猛将的助阵,数百名山贼瞬间就被打懵了,再次丢下一百多具尸体,乱糟糟的做了鸟兽散。

    死里逃生的少年官兵惊喜不已,忍着伤痛来到了刘辩面前单膝跪倒,拜谢救命之恩:“小人多谢使君救命之恩!”

    刘辩并没有急于搭话,而是趁着对方跪倒的时候召唤出了脑海中的系统:“给我分析一下这人的能力。”

    “叮咚……系统正在分析中。”

    “分析完毕,姓名卫疆,当前能力——武力90,统率72,智力54,政治42。巅峰能力——武力92,统率79,智力58,政治45。”

    听完了系统的分析,刘辩不由得在心里啧啧称赞:“厉害呀,巅峰武力值竟然达到了92,这水平和魏延差不多啊,若是放在东吴估计是武力前五的人物,为什么历史上就没有留下这个人的名字呢?卫疆到底是谁?难道系统出错了,还是怎么回事?”

    这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刘辩很快的收了思绪,笑容满面的扶起了少年官兵,问道:“小将军姓甚名谁,来自哪里?”

    少年抱拳道:“小子乃是青州东莱人,姓卫名疆,字建业……”

    “果然叫做卫疆,看来系统并没有出错。但为什么武艺如此出色的人才,就没能在历史上留下点记载呢?”

    刘辩盯着这个自称卫疆的少年,在心里自言自语。要知道武力值能够超过90,已经达到了当世准一流武将的水准,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一员骁将不可能完全籍籍无名才对啊!

    虽然这少年的统率值稍微低了一些,距离准一流武将的差距比较大,但这武力却值得一看。更何况就连高览、潘璋、李通这些二流乃至三流的武将都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而这个武力过人的卫疆在后世却没有任何记载,这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少年继续自报身份:“小子乃是扬州刺史刘繇大人麾下的什长,此次渡江乃是前往阜陵县城送粮,却不料遇上了山贼,若非使君麾下相救,只怕小子此刻已经没命了。救命大恩,没齿难忘!”

    听完少年的话之后,刘辩对这小兵的身份突然一下子就有了眉目。

    刘繇的手下,青州东莱人,由这两个条件会想到什么?答案当然是猛将太史慈!

    但是,这个少年肯定不是太史慈,因为他已经自报姓名,再加上系统的分析,应该不是太史慈谎称,而且他的年龄也不符合太史慈,那么这少年到底是谁,和太史慈又有什么关系呢?

    刘辩想到了神亭岭之战,那是江东小霸王孙策收服太史慈的一战,并且在获得太史慈辅佐之后成功打败了刘繇,占据了整个丹阳郡。但刘辩此时心里想到的那个人不是太史慈,也不是孙策,而是跟在太史慈身后的那个小兵——曲阿小将。

    当时,听说孙策来偷偷查看营寨,太史慈要去生擒孙策,身后只有一名小兵跟随。那么这小兵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弱智脑残,要么就是艺高人胆大。

    再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小兵弱智脑残,太史慈还带着他去捉拿孙策,那么太史慈也是个残脑,所以这种情况基本上可以排除。剩下的就是第二种情况,这个小兵艺高人胆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后来,太史慈和孙策捉对厮杀,打了个难解难分,这曲阿小将干嘛去了,答案只有一个,掠阵!

    曲阿小将既然艺高人胆大,为什么不上前帮忙,协助太史慈捉拿孙策?因为孙策身后带了十二骑,包括江东老将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宋谦、贾华等人在内,你要是上前助阵,人家对方能看着?

    再后来,太史慈看到一时之间赢不了孙策,就使出诱敌之计,把孙策引到了山上。这时候孙策手下的武将就开始担忧了,本来以为小霸王能轻松秒了对方,没想到竟然遇上了硬茬,万一受伤了怎么办,一起上啊!

    这时候卫疆就该站出来阻拦了,要么像诸葛亮那样舌战群将,给他们讲不能以多欺少的道理,要么就打!

    孙策手下的这些人对小霸王的忠心绝不亚于关张对刘备的忠诚,在主公生死未卜之际,肯定不会听一个陌生的家伙聒噪,结果可能就一拥而上,把曲阿小将群殴了。

    虽然这十二将大部分都是些二流的武将,但好汉架不住人多,就算让吕布来战,也不一定能够全身而退,于是曲阿小将还没来得及绽放,就在神亭岭上陨落了。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刘辩个人的猜想,真实结果无法知晓,即便卫疆就是那个陨落的曲阿小将,他现在也不会知道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因此曲阿小将只能成为永远的迷。

    (感谢无法gx、寒冷的冰两位同学打赏的腊梅,感谢闹忠、纵宇一郎、夜诡还有两位数字兄弟的打赏,凌晨送上第一更,求推荐票啊!)

    推荐一本好看的书'bookid=3338307;bookname=《超级探测》'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五十九 剑术宗师

    “原来你是刘扬州手下的士卒,可认识太史慈将军?”

    刘辩从袖子里掏出手绢递给卫疆,示意他先处理一下伤口,笑容和蔼的问道。、

    两个人都是东莱人,估计当时卫疆单骑跟随太史慈出战孙策,就因为俩人是同乡的缘故;若是能通过这个曲阿小将招揽到太史慈,这趟乌江之行算是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了!

    “太史慈?”

    卫疆接过手绢清理了一下手臂上的创口,有些愕然的问道。

    “对,就是太史慈,表字子义,也是东莱人,好像出自黄县,不知道小将军可认识此人?”刘辩把太史慈的资料补充了一下,希望能够从卫疆嘴里有所收获。

    听了太史慈的表字,卫疆一拍额头,恍然顿悟:“哦……原来你说的是他啊,听过他的大名,知道是我们东莱乃至整个青州的第一神箭手,可惜只闻其名,未曾相见。这太史慈是黄县的,小子老家却是掖县的,故此无缘结识!”

    “哦,原来如此!”

    听了卫疆的话,刘斌心中有些失望,但脸上却丝毫不露声色。

    无论如何,今天能够遇上一个武力破90的骁将,也算是喜事一桩,正好可以让他与周泰充当自己的保镖。估计此刻太史慈不知正在何处游侠,还没有来到江东投靠刘繇,因此和这卫疆还未认识。

    “我看小将军武艺不凡,便是做个校尉也是屈才,为何只得了个什长的职位?”刘辩一脸诧异的问道。

    卫疆叹息一声:“只因得罪了陈横将军的妻舅,故此被死死压制,得不到提拔的机会。”

    “既然明珠暗投,埋没人才,不如到孤的麾下来效力,必有重用,你看如何?”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刘辩适时的抛出了橄榄枝。

    卫疆脸上有些犹豫:“我是刘扬州部下的士兵,跟着使君的话,会不会被当做叛逃?”

    旁边的周泰开口道:“嗨……你小子别有眼不识泰山,我告诉你,站在你面前的这位是曾经的大汉天子,现在的弘农王,哈哈,你走运了!”

    卫疆大惊失色,跪地稽首顿拜:“哎呀……小子眼拙,未能识得大王,还请恕罪!”

    刘辩笑容满面的把卫疆从地上拉起:“刘扬州是我大汉的臣子,他麾下的军士就是我大汉的军士,你跟着寡人只能算是调动,自然不是叛逃。寡人手下正缺少护驾的亲随,你来担任我禁卫军的校尉如何?”

    “谢大王提携,小子愿为大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卫疆惊喜不已,再次跪地谢恩。

    与此同时,刘辩脑海里的提示音响起:“叮咚……宿主获得卫疆愉悦点9个,当前持有的愉悦点总数为102个,仇恨点7个。”

    被这场风波扰乱了行程,天色已黑,所以刘辩决定不去瞻仰项羽自刎的地方了,立刻返程回营,等以后有机会再来就是了。而且卫疆的伤口不停的渗血,急需回营让医匠治疗,便带了穆桂英、刘伯温等人与卫疆先行回营,留下廖化、花荣带着随从,把十几车粮食运回对岸,捡到的便宜,不要白不要。

    卫疆身上的几处伤痕都是皮外伤,经过医匠的止血包扎,已经没了大碍,领了崭新的校尉服换上,很是英姿雄发,吃过晚饭之后便来帅帐拜谢弘农王的提携之恩。

    刘辩闲来无事,就和卫疆闲聊了起来,顺便打探一下刘繇的实力。虽说他是汉室宗亲,但自己突然率兵出现在他的境内,刘繇不可能毫无想法,自己必须做好各种应对措施,知己知彼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经过一番闲聊,刘辩对刘繇的实力有了些大致的了解。他这个扬州刺史很是名不副实,扬州六郡真正掌控在手里的只有一个丹阳郡,其他五个郡根本不拿刘繇当根葱。

    刘繇的手下有两万五千人的军队,算得上小有规模。武将和历史上一样,基本上全都是些打酱油的角色,张英、樊能、陈横、于糜,估计统率和武力没有一个能过75的,就一个牛人太史慈,目前还没有来投靠。

    “刘繇手下的兵力还算不错,要是找个机会把他吞并了就好了。”

    刘辩跪坐在帅案后面,不动声色的在心里计算道。当然,自己刚刚来到江东,孤客穷军,现在还不是时候,等站稳了脚跟再盘算这一步不迟。

    “建业年纪轻轻,这身武艺着实了得,不知从何处学来?”刘辩把桌案上的竹简全部合拢,随口问了一句。

    卫疆抱拳道:“小人启蒙恩师王越,十岁之后自己习武,因此小有成就!”

    “王越?”

    刘辩听了一惊,猛地想起野史中记载三国时期有两个武术大家,都是江湖隐士。一个是剑法超群的游侠王越,另一个就是北地枪王张绣以及刘璋麾下大将张任的师父,名字叫做童渊。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常山赵云也是童渊的徒弟,刘辩就不知道真假了,只能日后慢慢了解。

    “莫非殿下认识小子的恩师?”

    刘辩急忙正色,说道:“略有耳闻,知道王越先生是位剑术大家,怪不得你这身武艺如此出色,原来是王越先生的高徒,这就不奇怪了。孤手下正是缺人之际,建业去把你这恩师招来,师徒一块在孤的麾下效力如何?”

    卫疆遗憾的摇摇头:“不敢隐瞒大王,疆自十岁那年与恩师分别,至今六七年,再也没能见上一面。恩师他老人家闲云野鹤一般,不知道此刻正在那里云游。”

    在这科技落后的年代,没有电话不能上网,失去联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此刘辩也并未太失望,点头道:“既然如此,只能等待日后有缘相逢了。”

    看看时候不早,卫疆起身告辞,回给自己安排的帐篷休息去了,刘辩也脱衣上床入寝。

    自从上次用诡计侵入了穆桂英的被窝之后,穆桂英担心自己最后的阵线失守,因此再也不给刘辩同床共枕的机会,誓要把自己的初/夜坚守的行纳妃之礼的那一天。无可奈何的刘辩只能继续过回孤家寡人的日子,寂寞的夜晚对柔情似水的唐姬很是想念,暗自决定在秣陵安顿下来之后,即刻派人去宛城接回何太后与唐姬。

    次日,大军继续向东进发,再有三百里地就可以抵达秣陵,掐指算算也就是五六天的行程,因此军民的热情又逐渐高涨了起来,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绵延数里。

    又走了三四天,距离秣陵只剩下一百里左右的路程。晌午时分,斥候突然来报,扬州刺史刘繇率领了三千人在前面一个叫做石亭的地方等候,请大王定夺。

    对于刘繇的来迎,刘辩早就预料到了。一万五千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开到了他的眼皮子底下,刘繇不可能不闻不问,想来此刻他心中一定忐忑不安,吃不准自己所为何来。如果刘辩只是带了十几个随从,那刘繇会认为你是来避难的,但你浩浩荡荡的带着上万军民,再说自己是来避难的,就有点欺负人家读书少的意思了。

    “距离此地还有多远?”刘辩勒马问道。

    斥候拱手答道:“前方五里就是石亭!”

    “让前军暂缓行军速度,寡人先去会会刘繇!”

    打发走了斥候之后,刘辩让穆桂英、鲁肃统领中军,自己带了黄琬、刘伯温、周泰、卫疆等人,在数百名禁卫军的簇拥之下,快马加鞭逐渐的超过了前军,直奔刘繇所在的石亭。

    此刻,刘繇正率领了手下的文武,在三千精兵的护卫之下,在石亭翘首以待。

    对于弘农王突然率军民朝着丹阳郡进发这件事,刘辩忧心忡忡,不知刘辩所为何来?但他本性笃厚,又是汉室宗亲,因此不想把事情往坏处想。听说弘农王的大军距离曲阿已经不足一百里,便率部前来迎接,顺便摸摸刘辩的企图。

    西方响起马蹄声,烟尘逐渐泛起,黑色的王旗迎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