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45章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45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对刘辩的话表示怀疑,但当着这么多文武的面,穆桂英也不好再絮絮叨叨,只能闭嘴后退。不时的悄悄打量狄仁杰师徒,希望能从他们眼神中捕捉到什么蛛丝马迹,看看是不是个巧言花语蒙蔽帝王的大神棍?毕竟,史书中这样的记载屡见不鲜,被国师神棍忽悠了的帝王不在少数。

    只是狄仁杰师徒的镇定自若让穆桂英失望了,那一双淡然自若的眼眸,根本看不出在想什么,就像弘农王刚刚宣布的任命和他无关一般。

    既然穆桂英没什么意见了,其他的武将便不再表态。虽然他们都觉得提拔一个刚刚加入的人担任太守有些不靠谱,但比起做太守来,这些猛将们更喜欢在沙场上猎取功名,那样刷功绩比担任太守来的快多了!

    想想当了太守之后每天都要面对鸡毛蒜皮的事情,这些猛将们就觉得头痛。站出来反对不要紧,万一主公把太守的担子压了过来,还怎么到沙场上猎取功绩?所以,这太守谁爱做谁做吧,反正不让我做就行!

    武将们没有意见,不代表文官没有看法。

    资历最老的黄琬当先站了出来,朝着刘辩拱手施了一礼:“殿下,在场众人,就数老臣资格最老,不得不在这里说句倚老卖老的话,还望殿下勿要动怒。”

    “黄卿直说无妨!”

    刘辩早就料到了有这么一处,作为文武幕僚中资历最深的人,黄琬不站出来说点什么,反而有些不正常。要想让文武幕僚接受自己的决定,必须先从说服黄琬开始。

    “一郡之守,非同儿戏。对外需要守卫城池,肃清地方;对内需要镇抚黎民,解决纠纷。就算狄仁杰有些才智,但初来乍到就将一郡太守委任于他,只怕不妥吧?”

    黄琬一边抚摸下颌的胡须,一边沉稳的提出了质疑。身为三朝元老,先帝在位的时候位列三公,黄琬有质疑的资格。

    “呵呵,黄卿的质疑不无道理,但狄卿的确有王佐之才,所以寡人才破格提拔。现在正是非常之时期,自当用非常之手段……”

    刘辩早就想好了措辞,面对着黄琬的质疑,回答的不慌不忙。说着话扫了狄仁杰一眼,说道:“狄卿,你就把刚才对寡人说的治国之道,安邦之策说一遍让在座的诸位大人听听。”

    “谨遵殿下口谕!”

    狄仁杰答应一声,向着满堂的文武幕僚拱手施了一圈礼。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侃侃而谈,把刚才对刘辩说的那些治国之道,再次绘声绘色的说了一遍。

    这些都是狄仁杰前世的治国之道,被系统植入了他的记忆之中,此刻娓娓道来,竟然是天衣无缝。只让黄琬和刘伯温听得肃然动容,越到最后才越发觉得小瞧了此人,没想到一介布衣,竟然有这般见识!

    武将们虽然对治国之道不太懂,但是政策的好坏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听了狄仁杰的侃侃而谈,一个个逐渐流露出了钦佩之色,而对于弘农王的知人善任,一个个更是感到心悦诚服。

    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述,狄仁杰总算把自己的治国之道叙述完了,最后拱手道:“回殿下的话,微臣讲完了,让诸位大人见笑了!”

    “狄卿说的好,这样的治国之道,当真是金玉良言呢!”

    狄仁杰说完之后,刘辩毫不犹豫的送上了溢美之词,接着摆出了自己的论调:“遥想当年,姜尚只是渭水边上一钓鱼老叟,文王不惜纡尊降贵亲自寻访,方才奠立了大周八百年基业。淮阴侯韩信,只是一介无名之辈,甚至因为胯下之辱而遭人耻笑,而高祖却破格擢升其为大将,统率三军,方才逼的西楚霸王自刎乌江,鼎立了我大汉四百年基业。当今又逢乱世,寡人岂能连任命一个太守的魄力都没有?诸位听了狄卿适才所言,觉得他是否能够胜任吴郡太守之职呢?”

    黄琬躬身施礼,一脸心悦诚服的样子:“老臣惭愧,在知人善用这方面实在无法望殿下之项背,方才听了狄大人所言,惭愧不已!狄大人的很多治国之策,都是老臣闻所未闻的,今日听得,如同醍醐灌顶,实在让人振聋发聩呢!若是狄大人能把适才所说的治国之策推行下去,莫说一郡太守,便是天下之相,亦足以胜任!”

    听了黄琬的话,刘辩很是高兴。不仅仅因为黄琬能够欣赏狄仁杰的治国之策,更因为黄琬的光风霁月,据理力争,有质疑就提出来,佩服了就甘拜下风,有这样的胸怀,的确配的上三公之位。

    有这样的贤臣,再配上开明的君主,君明臣贤,何愁盛世不能再来?

    “呵呵……黄公这话说的谦虚,狄卿的观点虽然新颖,但论经验还得向您讨教!”

    既然黄琬主动让步,并且把狄仁杰大大的夸赞了一番,刘辩也投桃报李,给黄琬送上了一顶大帽子,尊敬的称之为“黄公”,在文武幕僚面前,算是给足了面子。

    能够不动声色的达成政治目的,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刘辩突然觉得,经过这些天的磨炼,自己的政治能力正在悄然提升。

    狄仁杰何等聪明,自然也懂得投桃报李的道理,向着黄琬深深一躬到地:“黄老言重了,学生适才之言,只是班门弄斧而已,惹黄老见笑了。虽然自认有些道理,但尚需黄老日后指点完善,学生一定洗耳恭听!”

    在弘农王与狄仁杰的双重恭维之下,黄琬心情大好,朗声大笑道:“哈哈……仁杰你谦虚了,日后老夫说不得要多多与你切磋治国之道!这吴郡太守非你莫属了……”

    黄琬说着话,扫了满堂文武一圈,中气十足的说道:“殿下慧眼如炬,知人善任,破格提拔狄仁杰为一郡之守,日后必然传为佳话。而狄仁杰胸怀韬略,有治国大才,足以胜任吴郡太守之位。琬第一个支持殿下的决定,可还有人持有异议?”

    “我等谨遵殿下之命!”

    既然连黄琬都附和,自然不会再有人傻傻的跳出来找不自在,一起躬身称诺。

    刘辩面露微笑,高声道:“好,从即日起,便由顾雍担任建业太守,由狄仁杰担任吴郡太守,各自尽职尽责,不得有误!”

    (二更送上,打滚卖萌求票!感谢好冷的冰、汉家无衣、啊测尽快吧v、王胜方、梦回历史、始皇天下、大我成、口畏借个微笑等同学的打赏,最后有同学问上架的事情,在这里打声招呼,编辑安排下周五,上架之后会有一波爆发,到时候需要靠大家的支持啊!)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amp;lt;/a&;amp;gt;&;amp;lt;a&;amp;gt;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七十四 向谁说理去

    (感谢兄弟们这两天的推荐票,我们不仅登上了新书榜全站第一,而且还在总点击榜第四,了不起的成绩,加更!)

    初平元年春,弘农王刘辩击破吴郡严白虎,改秣陵之名为金陵,划吴北六县为下辖,置建业郡,自此金陵日渐繁荣。

    分郡之事完成后,刘伯温又向刘辩献上“欲擒故纵”之计,让他修书一封给刘繇,虚请刘繇向吴郡派遣一名太守。

    对于这件事,刘伯温是这样想的:本方只是费了不大力气,就把富庶的吴郡拿了下来,而刘繇那边却损兵折将,搭上了自己兄弟刘综的命不说,还被吞并了六七千人马,换谁也咽不下这口气。

    就算在此消彼涨的情况之下,刘繇的实力已经不如本方,不敢公然撕破面皮,但他定然少不了四处传扬此事,把弘农王抹黑成不仁不义的恶徒,导致刘辩名誉受损。

    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只能先设法堵住刘繇的嘴,让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就算明明知道自己吃了大亏,也没有地方说理!

    一经刘伯温提醒,刘辩立即明白了他的意图,施礼道:“幸亏军师提醒,否则便误了大事。寡人这就修书一封与刘繇,请他委派太守到任。”

    自幼良好的宫廷教育,已经能让十四岁的刘辩写出一手漂亮的篆体字,提笔研魔,笔走龙蛇,很快的就写出了一封措词严谨,无懈可击的书信。

    “扬州刺史刘正礼亲启:自严白虎治理吴郡以来,横征暴敛,残暴不仁,以至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数日之前,闻悉严白虎挟私怨欲血洗顾氏族人,寡人遂发兵相救。

    事关燃眉,故未能知会刘扬州。然令弟刘综,急公好义,侠肝义胆,闻知此事,亦连夜发兵相助;两军会盟吴县城下,共击严白虎。然天妒英才,令弟误中流矢,命归九泉,让寡人何其悲痛,三军莫不垂泪,天地为之动容。

    令弟虽死,其部功劳焉能抹杀,故此委任副将唐轲担任郡丞,统本部兵马,驻防吴郡。刘正礼乃是扬州刺史,况且令弟因攻吴县而殒命,故将吴郡政权归还,请刘扬州择派贤能前来吴县,接任太守之职。”

    书信修好之后,使者快马加鞭,傍晚时分就送到了西方二百八十里的曲阿,呈交到了刘繇的手里。

    一切果然不出刘伯温所料,刘繇明知道自己兄弟被人阴了,不仅搭上了性命,而且所部七千人马在唐轲这个狗日的带领下投靠了弘农王,但又有什么办法?

    人家在书信里说的慷慨激昂,让自己派个太守过去,把吴郡的政权还给自己,自己还能说什么?

    但刘繇自然不会傻到真派一个太守过去,手底下的人全部都是人家的,派谁过去都是被架空的命,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免得被遭人耻笑不识时务!

    看完弘农王的书信,刘繇胸中好不郁闷。

    自己吃了大亏,丢了兄弟的性命和七千人马不说,居然连理都没占住,这他娘的算怎么一回事?

    “可恶,欺吾太甚!”

    刘繇虽然性格忠厚,但吃下了这颗黄莲,心中的怒火还是腾腾的燃烧了起来。一怒之下,把桌案上的东西全都推到了地上。

    但又有什么办法,打又打不过,吞并了吴郡和刘综部之后,弘农王手下的人马已经达到了三万人,再加上西面豫章、鄱阳两郡的一万多人,真要是撕破了脸皮,弄不好自己手中的丹阳郡也要丢掉,自己这个扬州刺史恐怕也要步严白虎的后尘。

    打不过不说,骂还不占理。人家都说了把政权还给自己,让自己派个太守过去,是自己不同意的,倘若再四处抱怨,弄不好会落个出尔反尔的名声。这口恶气,只能生生的吞下!

    生完了气,摁着家里的仆人、婢女一顿收拾,刘繇最后还得按照刘伯温预判的那样老老实实的写了一封回信。告诉刘辩,吴郡是大汉的江山,既然有弘农王在那里坐镇,自行委派太守便是,不必通过自己这个州刺史

    看完了刘繇的回信,刘辩和刘伯温对视大笑。

    吴郡的事情,至此算是暂告一段落。

    只是刘辩相信,经过此事之后,就算刘繇没有公开撕破面皮,只怕心中已经有了嫌隙,刀兵相见必然是迟早的事情。

    但刘辩一点也不担心,这几天吴郡、建业的政局也差不多安定了下来,刘繇老老实实的拱手称臣还好,如果还妄想称霸江东,那就大错特错了!

    经过这几个月的攻伐,本方人马竟然无意之间在丹阳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建业在东北、吴郡在正东、豫章在正西、鄱阳在西南,恰好天衣无缝的画了一个方形,把刘繇掌控的丹阳郡围在了中间。

    虽然刘繇掌控的丹阳是江东人口最多的一个郡,下辖十六个县,百姓六十多万,但好汉架不住人多,只要自己一声令下,从四面同时出兵,鲸吞丹阳只是早晚的事情。

    更何况刘繇在丢掉了刘综的七千人马之后,手里只剩下了一万八千人,在兵力上已经远远落后于本方。再加上刘辩手下拥有刘伯温、狄仁杰、鲁肃等谋臣,穆桂英、秦琼、甘宁、魏延等当世猛将,倘若两军开战,定然分分钟钟的碾压刘繇手下那帮渣渣!

    只是刘辩初到江东,在师出无名的情况下,不想因为一时之得失而向刘繇动兵,引起不必要的流言蜚语。毕竟自己未来的目标是天子,是整个天下,而不是窃据一方的诸侯;因此地盘和民心一样重要,倘若只顾着抢地盘而失去了民心,那样便得不偿失了。

    原先的江东四郡,刘辩已经拿下了吴郡、豫章,只剩下刘繇掌控的丹阳以及盘踞在会稽的王朗。对于刘辩来说,吞并这两个郡只是早晚的事情,现在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一个师出有名的机会。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到了二月底。

    天气逐渐的变暖,田野里开始泛绿,杨柳枝头也渐渐的生出了嫩叶;暖熏熏的春风中,桃树的枝头悄然钻出了粉色的骨苞。

    在几个治世能臣的治理下,建业与吴郡迅速的由动乱变得昌盛起来。

    狄仁杰在吴郡推行新的政策,以法典治郡,恩威并施,但有犯者,无论贵贱,必然以法绳之。不过月余,吴郡各县已经渐渐朝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方向发展。

    而在金陵,从长江两岸扶老携幼来投奔的难民已经达到了八千多户,总人口将近五万人,再加上原先的秣陵县三万居民,已经使得金陵的人口达到了九万之巨。不但超过了吴县,甚至也超过了丹阳郡的治所曲阿,悄然朝着江东第一大都市发展。

    看到从各地前来投奔的百姓络绎不绝,穆桂英又带了亲信奔赴金陵,从这四万人之中挑选了四千精壮从军,使得吴郡、建业两地的兵力进一步扩充到了三万四千人。

    再加上豫章的甘宁、鄱阳的李严不断招募兵卒,两地的驻军也已经达到了一万五千人。四郡人马将近五万,整天在校场上操练,杀声震天,旌旗招展,让诸侯为之侧目。

    最为精壮的被挑去从军,鲁肃又从剩下的百姓中挑选了一万多次之的,每天在金陵四周修筑城墙,并且分出一部分民夫为从外地来投奔的百姓修筑民居。

    自从岁首过后,到现在将近两月,近万名民夫已经在城南修筑起了一道高六丈,宽三丈的城墙,并且在旧城墙遗址上向南扩充出来了六七里,等四面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