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518章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518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出榜安民,宣扬贵霜的律法,一边设宴给众将庆功。

    比起汉军一万七千人的损失来说,由于队伍中一多半太平军,仅仅只是被苏烈、穆桂英二次劫营,就斩杀了一万五千多人;再加上在将军岭战死了一万人,攻打合浦城及汉军大营又战死了六千余人,所以贵霜军折损的总兵力超过了三万两千人,接近汉军的两倍。

    但对于王贲来说,那些战斗力低下的太平军就是炮灰,多死一点少死一点无足轻重,就算韦昌辉与李秀成一死一被擒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能够拿下重镇合浦,打通进攻南海郡的要塞,就已经达成了战略目标。

    阮翁仲献上王翦的书信,决定在合浦住一夜之后,明日就启程返回贵霜国内。最近凯撒的动作越来越大,王翦准备调兵南下,剿灭凯撒,所以阮翁仲也不敢逗留。

    王翦拆开书信详细的看了一遍,总结出父亲最重要的提醒就是:“戒骄戒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切莫贪功冒进,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

    “哈哈……父亲多虑了!”王贲抚须大笑,一出手就拿下了重镇合浦,这让王贲志得意满“有我与蒙恬将军齐心合力,定然会全据交州,继而染指荆南或者扬州,重现我大秦昔日的荣耀!”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七百九十八 该收网了

    交州的冬天短暂的如昙花一现,冰雪融化之后便开始春雨连绵。

    刘辩带着孙膑、宇文成都、文鸯、尚师徒、马忠等人提兵三万离开苍梧,向东奔端溪县城,然后顺着云开山脚下的小道“秘密”南下,“准备”绕到怀安蒙恬大军的背后与吴起、诸葛亮前后夹击。

    刚停了一阵的春雨又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天黑的比往常早了一个时辰,一身甲胄的刘辩抬头望了望天空,喝令道:“全军就此安营扎寨,明日再行军!”

    队伍找了一个开阔的地带支起帐篷,围起寨栅,屯驻了下来。炊事兵埋锅造饭,将士们吃饱喝足之后便各自回账休息,夜间的巡逻由尚师徒负责。

    晚饭过后,刘辩与孙膑、文鸯在帅帐内看地图,讨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我们已经过了端溪六十里,但这云开山南北绵延一百五十里,我们需要再急行军一天半才能完全走出云开山。距离怀安蒙恬大营更是有四百里的路程,估计到了容县、玉林这一带,才会遇到周瑜的伏兵。”刘辩指着地图向孙膑与文鸯分析道。

    作为刘辩策划多年的秘密计划,知道整件事情的不超过六个人,孙膑、孙武两大参谋最先帮刘辩分析了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而文鸯、宇文成都兄弟二人作为刘辩身边的侍卫长,需要来回传递消息,所以也知晓了整个计划的来龙去脉。

    最后,在孙膑、孙武两大智囊拍板同意了刘辩的计划之后,刘辩才亲笔写了一封秘密书信,把整个计划通知吴起、诸葛亮,让他们做好准备,配合执行自己的计划,引诱蒙恬、周瑜深入,争取把贵霜军一网打尽。

    除了这六个人之外,其他军团的主将,包括霍去病、徐晃、穆桂英、苏烈等人俱都被蒙在鼓里。原因只有一个,刘辩就是要让这场戏演的足够逼真,才能骗过蒙恬、王贲、周瑜等牛人。

    文鸯双臂抱在胸前,听刘辩分析完之后,一脸担忧的道:“陛下,恕臣斗胆问一句,你就这么肯定周瑜一定会相信小乔的书信?”

    “一定会!”

    刘辩放下地图,端起茶碗呷了一口,踌躇满志的说道。

    就在几天前,陈荣把小乔的书信送走之后,刘辩就知道自己这个挖了多年的坑,是时候填上了,这个策划了多年的计划是时候收网了。

    腊月中旬,周瑜火烧猛陵粮仓,焚烧汉军十万石粮食,这是刘辩给周瑜吃的第一颗甜枣。当然这里面有一半是真,一半是沙土装进了麻袋,塞进粮仓充数,用以蒙蔽鼓舞贵霜军。

    刘辩之所以这么做,目的有两个,一来让周瑜更加坚信小乔是在死心塌地的帮他,当然小乔的确已经为爱成魔,为了周瑜放弃了一起,只是被蒙在鼓里而已。

    至于第二个目的,则简单的多,让周瑜成功的焚烧猛陵粮仓,给陷入战争泥潭的蒙恬与贵霜军注入一针强心剂,并提升周瑜的地位与威望,以便将来更好的让周瑜带着贵霜军跳进自己挖好的坑。

    孙膑端起茶壶给刘辩斟满,笑道:“这周瑜也算出类拔萃的帅才,怎么对于男女之情,竟然如此看重?”

    刘辩觉得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总不能说因为在正常的历史中周瑜与小乔是一对相濡以沫的恋人,所以再次相逢后便水乳交融,爱的难舍难分。八九岁的小乔见到了风度翩翩的美周郎,便一见倾心,纵然五六年未见,却矢志不渝,所以周瑜才会百分之百的信赖小乔。

    但刘辩却相信,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无法改变的,有些人只要相遇便会擦出火花。就像周瑜与孙策,就像周瑜与小乔,就像刘备、关羽、张飞,就算不能按照历史轨迹走,只要有朝一日相逢,定然也会成为莫逆之交,生死恋人。

    当然,在刘辩的策划之下,关羽与刘备、张飞之间已经渐生嫌隙,这就另当别论了,属于外力作用破坏了他们的兄弟之情。

    “呵呵……这可是朕策划了五六年的计划!”

    刘辩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悠悠道来:“自从五六年前,听说小乔一直与周瑜暗通书信之后,朕便派出了陈荣假冒商旅,在小乔与周瑜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两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常年累月,并且是出自小乔的拳拳之心,女儿痴情,寻常人伪造不来,而且这些年周瑜利用小乔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所以周瑜才会深信不疑!”

    “陛下果真是深谋远虑,孙宾佩服啊!”

    一个人从五六年前就开始实施一个秘密计划,放长线钓大鱼,且不说能否成功,单单只是这耐心与远虑就足以让人佩服,所以听刘辩把计划道来之后,孙膑就毫不犹豫的颔首赞成,认为此计可行。

    孙膑不知道周瑜到底有多么信赖小乔,但既然天子说的如此斩钉截铁,所以孙膑认为可以一试。而且就算周瑜没有中计,绕道偷袭蒙恬后方,与吴起、诸葛亮前后夹攻也是个不错的计划。

    若万一真的成功了,那就是可彪炳青史的计划,足以载入教科书,比起当年白起全歼四十万赵军的战役也不遑多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蒙恬、王贲都是贵霜名将,周瑜也是久经沙场,要让他们中计,比打败纸上谈兵的赵括不知困难了多少倍。

    想到这里,孙膑忍不住偷偷瞄了刘辩一眼。

    只见这个已经超过二十岁的天子胡须越来越浓密,脸上的帝王之气越来越浓烈,举手投足间霸气十足,言行举止间杀伐果断,刚柔并用,对百姓以仁义治国,对外地态度强硬,寸土必争。

    “陛下生死关头崛起于乱世,重振朝纲,外御异族,内平诸侯。开科举,兴农业,统钱币,筑驰道,提人口,普文化,倡医学,广发明,善民生,拓疆土,这样的表现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皇帝!纵高祖、汉武、文景二帝也是不及,只要陛下再统一国内,灭掉其他诸侯,便可以超过秦皇、光武,成为千古第一帝王!”

    望着英姿勃发,踌躇满志的皇帝,孙膑忍不住心生敬畏,在心底一阵感慨与赞叹。更让孙膑钦佩的是,这个皇帝不仅内政有方,而且还能亲自出谋划策,也能上阵杀敌,还能提笔赋诗,文治武功样样精通,怎能不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上马能横槊,下马能赋诗。提笔能治国,挥毫可安邦!”孙膑忍不住赞叹一声,“大汉有陛下这样的圣明君主,实在是万民之福!”

    刘辩正在沉吟,听了孙膑的话哑然失笑:“孙卿何出此言?怕是要把朕捧杀了!”

    孙膑笑着再次给天子斟满茶碗:“微臣跟着陛下已经两年有余,眼见得陛下越来越稳重,越来越威严,心中有感而发。”

    “时候已经不早,孙卿与次骞回帐歇着吧!”刘辩语气中带着一丝歉疚,“距离贵霜军越来越近,明天是时候让吕恪穿上龙袍冒充朕了,待会儿你们离开之后,朕就会招他来聊聊!”

    刘辩语气一转,叹息一声:“为了天下的安宁,为了早日驱逐蛮夷,只能让吕恪替朕送死了!但朕绝不会让他白死,只要大汉一天不亡,朕就会让他的子子孙孙世代享受荣华。”

    “吕恪的确与陛下生得九分相似,不仔细看根本认不出来,更不要说周瑜的伏兵在远处看到了。但让吕恪冒充陛下,陛下去哪里?将士们见了你肯定能够认得出来,毕竟陛下的霸气掩藏不住,吕恪只是与陛下容貌相似而已,在气质上却是不及陛下万一!”文鸯在告退之前提出了自己的忧虑。

    刘辩早就有了准备,自袖子里取出一张郭靖的易容面具,麻利的戴在了脸上,对孙膑、文鸯道:“这是一位易容大师精心为朕制造的面具,你们现在还能认出朕么?”

    孙膑与文鸯大吃一惊:“啊呀……世上竟然有如此鬼斧神工的面具?实在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嗯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陛下戴上这面具,即便站在吕恪面前,也无人能够认出陛下啊!”文鸯感叹不已。

    孙膑却告诫道:“若周瑜对小乔的书信深信不疑的话,随时都有可能从道路两旁乱箭齐发,而目标一定会瞄准穿着龙袍的皇帝,到时候普天盖地的箭雨射下来,恐怕伤及陛下龙体,所以陛下必须远远的躲开。”

    刘辩颔首道:“这个朕心中自有分寸,自明日起,孙卿、次骞你们二人也乔装打扮成士兵,只让一些普通的将士陪伴在吕恪身边,以防不测!”

    文鸯拍着胸脯道:“陛下放心,纵然箭如雨下,臣亦能毫发无损。有我陪伴在假冒陛下的吕恪身边,才能把这场戏演的更真,才更能迷惑蒙恬、周瑜!”

    刘辩略作思忖,最终颔首同意了文鸯的请求:“如此自然更容易骗过周瑜,但次骞你一路上必须小心警惕,切莫大意。一路车马劳顿,你们二人下去休息吧,朕派人召唤吕恪过来,与他闲聊一番!”

    “臣等告退!”孙膑与文鸯一起躬身作揖,退出了帅帐,各自回帐休息去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七百九十九 以假乱真

    第一次见到吕恪的时候,刘辩有种前所未有的震撼,这世上竟然还有长得如此与自己相似之人?

    那还是三四年前宛城闹瘟疫的时候,刘辩从死人堆里发现的这个名字叫做吕恪的少年,尽管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刘辩第一眼看到就被深深震撼了。

    “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少年救活,朕将来有大用!”刘辩如是对李时珍、张仲景说道。

    庆幸的是,这个叫做吕恪的少年并没有感染瘟疫,只是重症风寒,被东家丢弃到了大街上,两天不吃不喝,饥寒交迫之下虚脱昏迷了。

    在奄奄一息中,少年被两大神医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也是祖上积德,命不该绝。之后被刘辩秘密收养在锦衣卫衙门,由李元芳、展昭等人悉心栽培,打算有朝一日推出来做自己的替身。

    这个叫做吕恪的少年比刘辩年轻两岁,七八岁的时候被父母卖到宛城的一个大户人家做小厮。虽然容貌与刘辩有九分相似,但衣衫简陋,食不果腹,寻常的百姓没有几个能够亲眼目睹天子的真容,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想到这个小厮能有朝一日成为皇帝的替身。

    自此之后,刘辩每次见到吕恪,感觉就像在照镜子。

    只是这吕恪虽然与自己容貌相似,但才能与气质却是天壤之别,各项能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经过刘辩检测之后得出了如下四维——统率28,武力43,智力51,政治35。

    完全一个普通凡夫俗子的水平,但正是这样才符合刘辩的要求。刘辩需要的是他以假乱真的容貌,而不是才能,如果这吕恪真有诸葛亮的智商,打死刘辩也不敢利用,万一真的弄假成真,被鹊巢鸠占了,自己岂不是比窦娥还要冤?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辩的计划越来越清晰,慢慢就有了拿吕恪做诱饵钓周瑜上钩的想法,一直在等待机会的到来。

    自此之后,刘辩就给吕恪封了一个闲职,让他享受着优渥的俸禄,也算是买他性命付出的酬劳吧;只是吕恪智商不够用,一直蒙在鼓里,对天子的大恩大德感激的五体投地。

    既然吕恪是刘辩的秘密替身,所以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因此刘辩把自己的人皮面具送给了吕恪一张,要求他平日出门必须以面具示人,若是泄露了秘密,定斩不赦。

    吕恪的本性不坏,虽然小小年纪就被父母卖了做家丁,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个年代很多百姓家里儿女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除了把儿女卖给大户人家之外,只能等死。

    所以这吕恪现在有出息了,也没有忘记父母,时常把攒下来的俸禄托人送回家中,孝敬父母,改善家人的生活。这也让刘辩对吕恪的品性暗暗赞许,这才许下承诺,等吕恪死后善待他的家人。

    战争是残酷的,身为帝王不能缺少仁慈,但更不能缺少冷酷。所以当牺牲一个籍籍无名的凡夫俗子能够换来巨大利益的时候,刘辩没有丝毫犹豫,欠这个少年的只能在他的亲人身上做出补偿了。

    帅帐外面的春雨下的淅淅沥沥,敲打在帐篷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带着一张易容面具的吕恪得了召唤,戴着一顶蓑帽,小心翼翼的走进帅帐,躬身施礼:“小人参见陛下,不知深夜召唤小人来有何吩咐?”

    “坐!”

    刘辩和颜悦色的伸手示意吕恪在御案旁边坐下,“不要拘谨,以后就要‘做’皇帝了,可不能再这样唯唯诺诺,应该拿出足够的霸气来!”

    “做皇帝?”

    吕恪吓得面如土色,虽然藏在面具底下看不见,但他自己能感受到,手心也忍不住噙出汗水来。虽然早就知道了自己的使命是冒充皇帝,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