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672章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672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猛攻淮南,一月之内定然可以横扫全境!”

    “那么谁能抗衡徐达呢?”曹操皱眉沉吟。

    据斥候禀报秦琼负伤回了下邳休养,臧霸战死,徐州军团折损了一万多人,实力也有一定的削弱。只要派遣一员大将去,说不定能够重新形成压制。

    夏侯惇、夏侯渊的相继失败,让曹操意识到仅靠宗族不见得能够获胜,必须尽量的让手下人尽其才,才能取得胜利。

    在这一点上,自己必须学习刘辩,他启用的李靖、岳飞、吴起、秦琼等人不拘一格,无论寒门士族,不管姓什么,一律量才使用,方才铸造了东汉今日的辉煌。在知人善任这方面,不服不行!

    曹操目光转动,扫了满帐文武一眼,最后落到一人身上:“你去担任攻徐主将,朕相信你能够力挽狂澜!”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三十八 书生拜大将

    “陈子云,你去!”

    曹操目光转动,扫了满帐文武一眼,最后伸手指了一下手无缚鸡之力的陈子云。

    曹操自问做不到像刘辩那样知人善任,但对于手下文武的能力还是能够掌握个八九不离十。

    纵观手下大将的统兵能力,曹操知道没人能够与东汉的李靖、岳飞、吴起等人相提并论,但也有几个不错的人才。

    郭子仪算一个,能文能武,既能上马杀敌,又能统兵作战,还能出谋划策,治理地方。所以曹操破格提拔,再加上郭子仪穷追铁木真有功,因此地位扶摇直上,目前已经是曹魏的征西将军。

    除了郭子仪之外,其他的外姓将领中被曹操看好能够独挡一面的还有韩擒虎。虽然他的统兵能力不错,武艺也不错,但曹操认为谋略太低,欠缺变化,所以不是很好的独挡一面的大将。

    在曹操看来,韩擒虎的能力和自己这些宗族,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惭、曹彬都差不多,既然差不多,那也就没有必要提拔的太高。

    在曹操的心中,如果能像岳飞那样勇冠三军,文武双全,或者像李靖、吴起这样能够持剑冲阵,又能决胜千里,自然是一方主帅的最佳人选。稍微次一些,也要像孙氏麾下的周瑜那样能够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这让曹操有些嫉妒刘辩的运气,更加佩服他的眼光。

    前有岳飞、李靖,后有吴起,再加上卫卿、霍去疾、薛仁贵,东汉的统帅级武将扔出来一个算一个;最近又崛起了苏烈、戚继光、陆逊之流,到处南征北,路上海里几乎没有不能去的地方,战线已经推进到了贵霜、倭国,疆域面积几乎要赶上大汉最鼎盛时期了。

    而就在自己以为东汉精锐外出,有机可乘之际,现在又冒出来了一个徐达。各种阴谋诡计接踵而至。围三缺一,乱辙诱敌,半路伏击,直接把夏侯惇军团打懵了。还要了夏侯惇的命。这简直是当头棒喝。

    这还不算完,就连青州刺史王猛用兵也是来去自如,仅凭一支郡兵配合着魏延就把青州防的滴水不漏。这还有天理嘛,一个刺史都用兵这么了得,等刘辩一旦占领了洛阳和长安。灭了西汉,自己只能伸着脖子等死。

    所以曹操知道自己必须提拔人才,还得不拘一格的大力提拔,不能再把目光仅仅局限在宗族身上,衡量来衡量去,所以曹操选择了陈子云。

    虽然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甚至连开弓都做不到,但通过在自己手下效力的这两三年,曹操发现陈子云对于谋略还是颇有造诣,甚至可以说不在郭子仪之下。

    于是权衡来权衡去。曹操决定赌一把,破格起用陈子云,让他独掌一军进攻徐州。至于郭子仪还得给自己做副手,争取在诸葛亮回援之前拿下淮南。

    “陛下说的我么?”

    不仅满帐文武颇感意外,就连陈子云也是一脸惊讶,同时心头又热血澎湃。难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么?既然曹老板这么器重自己,那自己就要以死相报!

    曹操颔首:“不错,就是你!通过这次司马仲达用计挫败薛礼,朕发现为将者首先重谋,其次重武。虽然你的体质弱了一些,但在用兵之道上却是我大魏翘楚,故此朕决定提拔你为攻徐主将。

    “陛下如此器重,陈子云愿誓死相报。虽马革裹尸,亦在所不惜!”得到了曹操的肯定,陈子云心情澎湃的跪地叩首。

    夏侯惇的七万兵马折损了一半,伤了许褚,光凭这支兵马对付徐达有些难度,所以曹操决定把郭子仪麾下的兵马分两万给陈子云。并把单雄信、李通二将调到陈子云麾下效力。

    李通拱手领命:“微臣谨遵陛下圣谕,一定会以陈将军之命是从!”

    选定了主将,曹操继续做出布置:“陈子云,朕命你统率兵马卷土重回,继续攻打沛县,力争击败徐达,兵临下邳城下。”

    又吩咐郭子仪:“彭城缺少主将,你继续率领贾复、董平进攻彭城,与陈子云同时攻打徐州这两座重镇,让徐达首尾不能相顾。”

    “微臣遵命!”郭子仪拱手领命。

    曹操继续做出布置:“命曹子孝、司马仲达继续向南推进,猛攻薛礼军团,让他无暇顾及淮南。朕亲提大军直扑寿春!”

    就在众将各自依计行事之后,郭嘉走到曹操面前,肃声道:“陛下,嘉有一计,或许可以让我们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淮南,在诸葛亮援兵抵达之前,饮马长江。”

    “哦……奉孝有何妙计,快快说来?”曹操闻言精神一震,知道郭嘉献计必有所获。

    郭嘉目光一扫,发现营帐一角有几颗新收的白菜,微微一笑道:“要拿下淮南,关键都在这‘菜’上!”

    “在这菜上?”曹操先是一愣,随即顿悟,不由得抚须大笑,“哈哈……朕明白了!”

    当下君臣二人秘密谋划一番,当即准备好了一切物品,精心挑选了几个聪明机敏,能言善辩之人,乔装打扮成商贩离开军营,向南奔长江方向而去。

    郭子仪、陈子云两位主将已经带着贾复、李通、董平等离开成武大营,朝单父县营寨返程而去,把荀攸留下来给夏侯惇处置丧事。

    荀攸来见曹操:“陛下,夏侯将军的遗躯已经收殓完毕,此处距离谯郡也不远,明日便把他送回去安葬了吧?在离开之前,陛下难道不看看元让将军的遗容了么?”

    曹操叹息一声:“不看了,朕怕看到元让的惨状会影响朕的斗志!就让独目苍狼不屈的形象留在朕的脑海之中吧!”

    “遵旨!”荀攸躬身领命,“那微臣这就动身把元让将军的遗躯送回谯郡下葬。”

    曹操点点头:“传朕旨意,追封夏侯惇为汉王,谥号‘忠烈’,子孙承袭,累世罔替。”

    “汉王?”荀攸一愣。

    曹操双眉微微一蹙:“怎么?难道不行么?朕就要追封元让为汉王,以后他汉朝终归要臣服在我们曹魏之下!”

    “臣谨遵圣谕!”荀攸目光一凛,躬身答应。

    曹操又道:“荀公达你是颍川人士,而中原各地人口密集,你把元让埋葬了之后不必急于归来。想法设法征集一批新兵,此番中原大战少不得折损许多兵马,故此急需补充兵力。”

    “微臣明白!”

    荀攸再次躬身领诺,然后辞别曹操,带了数百骑簇拥着马车运送夏侯惇的遗躯奔谯郡方向而去。

    郭子仪与陈子云等人抵达单父大营之后,把兵马分作两支。陈子云率领王彦章、单雄信、李通、文聘、曹刿等人提兵卷土重回,继续再犯沛县,而郭子仪则与贾复、董平统兵直扑彭城,两路同时用兵,争取让徐达首尾难顾。

    兵分两路之后,李通向陈子云建议道:“陈将军,我有一位宗族姓李名进,棍棒无双,拳脚了得,目前正在距离此处不远的定陶隐居。大军南下之时我曾经与他见过一面,但他性格比较高傲,若是想要让他出仕,非将军亲自登门招募不可!”

    此刻已是傍晚,大军刚刚在途中扎下营寨,看看地图距离定陶县城不过一百五十里路程,陈子云决定跟随李通前往求贤。作为一员有影响力的主将,能否打胜仗是一方面,能否招募到自己的嫡系部队,树立自己在队伍中的权威,也是一方面。

    一行数十骑连夜出营,快马加鞭的赶往定陶,于半夜抵达城门之下。

    曹仁、司马懿一路席卷,几乎把谯郡、陈郡下辖的县城全部收复,而定陶作为济阴郡的治所更是早就在曹魏治下,陈子云亮明身份和印绶,轻而易举的进入了城内。

    在李通的带领下,陈子云深夜来到李进家中,由李通砸开大门叫醒李进。

    陈子云态度谦恭的道明来意,最后躬身恳求:“听闻李壮士棍棒了得,拳脚无双。陈某特来邀请出仕,还望壮士助陈子云一臂之力,拿下徐州,名垂青史,方才不负你这一身功夫。”

    年约三十七八岁,身高八尺,体格健壮的李进见陈子云如此谦恭,心中十分满意,颔首道:“既然陈将军如此器重,折节礼贤,我便跟着你走一遭!听闻东汉的李存孝、文成都等人号称什么南什么北,某早就不服,有心较量一番,这次便去试试这些人如何了得?”

    陈子云大喜过望,再次鞠躬拜谢:“得李壮士辅佐,徐州可定。”

    当下李进收拾了行囊,带了自己的一杆玄卢枪,翻身上马跟着陈庆之、李通朝大营返程而去,并在黎明之时回到营中。

    此刻已经是八月下旬,天气忽然转阴下起了秋雨。

    秋雨向来连绵,一下起来就是好几天,从巴蜀到雍凉,再从河北到青州,再到淮南、江东,几乎整个天空都在下雨。弄得道路泥泞,无法用兵,各路兵马只好暂歇,等待天气放晴再谋良策。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三十九 奇袭青楼

    金陵,秋雨霏霏。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绵绵秋雨一连下了三四天,气温骤降,乾阳宫里的太监宫女早早穿上了厚厚的衣衫。

    如诗如画的金陵城外,雁雀被淅沥的秋雨淋湿了翅膀,想要展翅高飞却是无从发力,只能发出几声凄厉的哀鸣,向老天央求早点结束这场秋雨。

    青石铺就,如诗如画的金陵城内到处烟雨朦胧,街上的行人纷纷撑着各种油伞上街,反而平添了一股诗情画意。

    秦淮河上丝雨纷纷,河面上桨声烛影,河畔两侧红袖乱招,青楼勾栏的生意并没有因为连绵秋雨受到影响,反而异常火爆。

    其一,下雨天文人骚客,达官商贾无处可去,所以很多人便来青楼消遣。

    其二,一年一度的科举刚刚结束,榜单已经发了出去,沛县萧鹤高中新科状元,三甲也已经公布。高中的喜上眉梢,落榜的顾影自怜,但更多失意者则是钻进了青楼消遣,一泄心中的郁闷。

    “红袖阁”据说是秦淮河畔八大青楼之一,矗立在秦淮河畔的青楼建筑群中央,楼高四层,雕梁画栋,气势不凡。

    阁内据说有从十四岁到三十岁不等的各色女子,卖艺不卖身的,卖身不卖艺的,又卖身又卖艺的,既不卖身又不卖艺的,总计加起来三百余人。此外还有打手爪牙,厨子、跑堂、洗涮工等等加起来两百多人。

    一介青楼能够发展到这种傲视同行的规模,自然少不了与官场打交道,坊间传言红袖阁的老板姓顾,是当朝学部尚书顾雍的堂弟,姓顾名安。

    朝中有人好说话,有了当朝九部尚书之一做后台,红袖阁的生意自然蒸蒸日上,时常能够弄到比起其他青楼货色好一些的女子。要不是大汉朝明文规定,十四岁以下女子不得从事青楼行当。红袖阁甚至还能弄到更嫩的雏妓。

    霏霏秋雨之中,秦淮河上不时有乌篷船划过,许多勾肩搭背,手摇折扇的浪荡公子。在书童撑着雨伞的陪同下,嘻嘻哈哈的跳上河畔,在迎宾少爷的笑脸相迎下走进红袖阁的门槛,挑选着自己中意的姑娘寻欢作乐。

    自从午后,红袖阁内便宾客盈门。络绎不绝,满楼红袖乱招,莺莺燕燕不绝于耳,脂粉的香味在阁楼上飘荡。

    不时有摇头晃脑的书生或者脑满肠肥的权贵左揽右抱,拥着花枝招展的姑娘,淫笑着走上楼梯。一脸脂粉的老鸨站在楼梯间殷勤的招呼着客人,脸上几乎笑开了花。

    “哐哐……哐哐哐……”

    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大约三百名身穿皂衣,腰悬佩刀的差役冒着绵绵秋雨列队而来。

    惊得河畔各家青楼的姑娘以及嫖客纷纷探出头来张望,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哎呦……看这阵势怪吓人的,似乎是金陵府的差役,不知道谁家惹了大祸?”

    “一下子出动三百多名差役,绝对不是小门小户,至少是八大青楼这样的规模!”

    “反正不是红袖阁,有顾尚书撑着肯定不会出什么问题!”

    “切……看你这话说的,红袖阁背后站着顾尚书,难道其他七家就没有后台么?听说凤凰台、潇湘馆两家的背后是陆氏,燕春楼的背后站着张氏,其他的后台至少都是太守、侍郎这样的级别。哪个是好惹的?”

    “嘘……好好看戏,差役们好像在红袖阁门前停下了,这下有热闹看了,果然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为首的四名捕头正是金陵府府尹包拯手下的四大头目。王朝、马汉、张龙、赵虎。

    “围起来,一个不许走掉!”王朝在门前驻足,拔刀出手,吆喝一声。

    “诺!”

    众差役发出一声嘹亮的呐喊,纷纷踩着脚下的雨水,在张龙、赵虎的带领下把这座偌大的阁楼围了个水泄不通。

    “啊呀……怎么了?怎么了?”

    “咋了。咋了,这是犯了什么王法了?”

    一时间红袖阁里乱作一团,操着各种口音的姑娘们受到惊吓后吓得叽叽喳喳,犹如老鸹窝里丢进了一块石头。

    但这个年代的皮肉生意毕竟是光明正大,有营业执照的,姑娘们害怕归害怕,但也不用藏头露脸,不用四处逃窜,而是安安静静的站在原地等待老鸨处置。

    平日里张牙舞爪,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