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739章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739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延庆昂首挺胸,傲然道:“要杀就杀,要刮就刮,今日只有断头将军,绝无屈膝求饶之徒!”

    见呼延庆如此顽固,满帐武将无不愕然,纷纷在心底道一声“此人被抓了已经大半年,到现在居然还冥顽不灵。说他愚蠢吧,还是个有骨气之人;说他有骨气吧,却如此的不识时务。也不知赵匡胤有何等魅力,竟然让呼延庆如此的死心塌地,只可惜跟错了主公啊!”

    “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蝼蚁尚且惜命,何况人乎?”孙武亲自起身给呼延庆卸去枷锁,解开脚镣,竭力劝降,“赵匡胤只是一个叛国逆贼,呼延将军一身武艺,少年英雄,为何非要为他陪葬?”

    “士为知己者死,若不是得到主公的提拔,只怕我呼延庆与父亲大人此刻还只是一介草莽!”

    呼延庆舒展了一下刚刚获得自由的四肢,对孙武的话大声驳斥,突然身形暴起,左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孙武的衣襟,右手从孙武的裆下穿过,怒吼一声:“临死之前能杀刘辩一员大将也是值了!”

    孙武大将失色,叱喝一声:“大胆贼将,安敢无理?”

    锤棍之将不可力敌,呼延庆双手能够把一百六十斤重的虎头紫金锤挥舞的虎虎生风,一双臂膀的膂力自然不可小觑,此刻对孙武发起偷袭,轻而易举的就把孙武举了起来。

    “贼将吃我一剑!”

    事出突然,众将俱都一愣,还是赵云最先反应过来,拔剑出鞘,奔着呼延庆当胸一剑刺出,又快又急。

    呼延庆也不躲闪,拼着被赵云刺穿胸口,狠狠的把孙武掷了出去。并拼尽最后的力气跨前一步,抬脚奔着孙武的头颅踩了下去,“小爷我死前踩爆你的头颅!”

    孙武虽然被摔得眼冒金星,鼻青脸肿,浑身多处擦伤,但庆幸并无大碍。看到呼延庆一脚踏了过来,当下就地一滚,堪堪躲过了这致命一脚。

    呼延庆一脚踏空,再也无力逞凶,随着赵云将佩剑拔出他的身体,殷红的鲜血喷溅而出,巨大的伤口触目惊心。被赵云一剑刺穿了心脏,眼见已不能活了。

    “噗通”一声,呼延庆跪倒在地,双目露出凶神恶煞一般的目光,咬牙切齿,面目狰狞的嘶吼道:“临死之前未能杀一名汉将,我……呼延庆……死不瞑目!”

    话音落下,呼延庆头颅缓缓低垂,整个身体向前仆倒在地,双目圆睁,就此气绝身亡。

    众将顾不得理会呼延庆,包括徐晃在内,急忙上前七手八脚的扶起孙武,查看伤情,同时召随行的军医卞雀前来给孙武诊治。

    孙武忍着疼痛活动了下四肢,苦笑一声:“诸位同僚不要担心,只是一些皮肉伤,想来并无大碍。本想利用呼延庆劝降呼延赞,没想到这厮竟然如此凶悍,居然可以为了赵匡胤不顾性命,实在出乎我的预料啊!”

    众将也是惊诧不已:“赵匡胤一介叛贼,竟然能让呼延庆宁死不降,倒是小瞧了这叛徒蛊惑人心的本事!”

    张宪摇头叹息:“呼延庆去年重伤了杨游击将军,害得他在床榻上躺了大半年。当初就应该建议陛下把这贼将斩首示众,也免得今日差点伤害了孙将军。”

    孙武轻抚肿胀的脸颊,叹息道:“本将不过是一些皮肉之伤,并无大碍。只是呼延庆一死,却不能在呼延赞身上做文章了,要歼灭从天水来的这两万援军,怕是要付出许多将士的性命,这才是让本将心痛的地方!”

    虞子期拱手道:“孙将军不必多虑,身为军人,应该随时做好马革裹尸的准备,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呼延赞、张鲁只不过带了两万援军过来,我军分一支兵马前去迎战,少则牺牲三五千,多则六七千,一定可以击溃赵匡胤的援军。”

    孙武一脸凝重,肃声道:“士卒们不怕战死沙场,但做为将军却不能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身为三军主将,应该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尽量减少将士们的伤亡,这样才能对得起陛下的器重,将士们的信任。”

    “孙将军所言极是,末将受教了!”虞子期面现惭愧之色,拱手赔罪。

    扁鹊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帅帐,给孙武做了一个全身检查,除了部分软组织拉伤,大腿与肩膀淤血之外,并无大碍。开了一些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草药,叮嘱孙武按时服用,最后背起药箱退出了帅帐。

    扁鹊刚刚退出,法正就站了出来,朗声道:“孙将军刚才的一席话让法正受教匪浅,为将之道就应该想方设法减轻将士们的伤亡,哪怕只能减少一名士卒的伤亡,也应该尽力而为。”

    徐晃和法正搭档了半年的时间,对于法正的计谋十分钦佩,抚须问道:“法孝直如此说话,想来必有破敌之计,请速速道来,我与诸位将军商讨一番,看看是否可行?”

    “哈哈……知我者公明将军也!”法正大笑一声,朝徐晃拱了拱手,“法正适才的确想了一个打草惊蛇之计,这就说来供诸位商讨,看看是否可行?”

    孙武顿时来了兴致,振作精神问道:“不知法孝直有何妙计?”

    法正向前走了几步,朝满帐文武抱拳施了一圈礼,把自己的计划娓娓道来:“虽然呼延庆死了,但我等依旧能在呼延赞身上做文章。先让斥候把呼延庆死亡的消息放出去,然后再找人模仿呼延庆的笔迹给呼延赞修书一封,劝他投降。”

    “法孝直这是何意?”张宪一脸不解,“既然打算冒充呼延庆给呼延赞写信,为何又要把呼延庆死亡的消息放出去,这样一来,呼延赞怎会轻易中计?”

    法正笑道:“这就是打草惊蛇的精髓,只有这样才会让呼延赞中计。呼延赞既然知道呼延庆已死,再加上笔迹不同,自然就会认为这是我们骗他归降。为了替儿子复仇,呼延赞多半会将计就计,率部前来诈降,意图杀我们个措手不及。我等却设下伏兵,只待呼延赞到来,便先发制人,杀他个人仰马翻。”

    孙武颔首道:“此计可行,速速派人冒充呼延庆的笔迹给呼延赞修书一封,劝他弃暗投明。同时派斥候把呼延庆死亡的消息放出去,迷惑呼延赞。”

    呼延赞得到儿子死亡的消息后,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在收到汉军冒充呼延庆写来的书信之后更是破口大骂:“这帮无耻之徒杀了我的儿子,却又冒名顶替修书骗我归降。我便给他来个将计就计,诈称投降,进了汉营之后就杀他个措手不及,与城内的人马内外夹攻,替吾儿呼延庆报仇雪恨!”

    (这几天家里事情比较多,整个人比较疲倦,精神不佳,导致更新不太给力,今天只能一更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一百四十三 双鬼拍门

    呼延赞手提双鞭,翻身上马,大声传达作战命令。

    “诸位将士,徐晃杀害吾儿呼延庆在先,又冒名顶替修书劝我投降。杀子之恨不共戴天,我今日便将计就计,假装中了汉军之计,前去投降。。待进了汉军大营之后便发起突袭,放火烧营,主公在城墙上看到必然会杀下城来,内外夹攻,定能击破徐晃!”

    随着呼延赞一声令下,来自天水的两万援军列队进军,直奔汉军大营,并派遣了使者提前去见徐晃,道明来意,表示愿意弃暗投明。

    得知呼延赞率部前来投降,孙武抚须大笑:“哈哈……果然不出法孝直所料,呼延赞这个无谋之辈自以为聪明,来的竟然如此之快。传令下去,让埋伏的众将做好准备,只待敌军踏入大营便乱箭齐发!”

    法正又拱手提醒道:“赵匡胤在城墙上见到营中起了厮杀,定然会率部杀下城池突围。还请两位将军提前做好部署,勿要被赵匡胤趁机逃脱。”

    “法孝直勿要担忧,孙将军已经派遣子龙、傅友德、吴懿、虞子期等四人负责堵截,稍后本将也会亲自披挂上阵,绝不会让赵匡胤脱逃。围剿呼延赞的任务就交给黄汉升、张宪二将便是!”徐晃霍然起身,披盔挂甲的同时给法正吃了一颗定心丸。

    半个时辰之后,呼延赞与张鲁已经率部来到汉军大营附近。放眼望去,只见营内帐篷林立,一片祥和,不见丝毫刀光剑影。

    张鲁策马追上呼延赞,拱手建议道:“那徐晃、孙吴都是久经沙场的大将,岂会如此轻易中计?你看汉军大营里面一片寂静,透着诡异的气氛,或许孙吴、徐晃二人早就料到我等的意图,不如暂且率兵后退,回头再做计较。”

    呼延赞双眼一瞪,恶狠狠的注视张鲁:“张公旗此话是何用意?做人可不能忘恩负义,当年你被刘裕驱逐出汉中,惶惶如丧家之犬,若不是我家主公收留,只怕此刻你坟头的野草早就一人高了。现在主公有难,你反而畏缩不前,意图保存实力么?”

    “呼延将军莫要冤枉张鲁,我岂是那种忘恩负义之徒?”张鲁脸色大窘,急忙向呼延赞解释,“只因我见汉军营内一片安宁,故此猜测徐晃早有准备。若呼延将军怀疑张鲁,我愿率部作为前驱,纵然马革裹尸,也好过落个忘恩负义的骂名!”

    见张鲁说的慷慨激昂,呼延赞的脸色方才好转,压低声音对张鲁解释道:“徐晃伪造书信诱骗我等前来归降,摆明了是请君入瓮之计,自然早就设下伏兵。但徐晃、孙吴却不知道我呼延赞已经看穿了他们的阴谋诡计,还以为被蒙在鼓里,我们就利用汉将的这个心理,给他来个反杀。”

    “只要将士们踏入汉军大营,便放火焚烧汉军寨栅,杀埋伏的汉军一个措手不及。主公在城内看到汉军大营起火,必然会杀下城来。对于兵力处在劣势的我军来说,这正是接应主公突围的最好机会!”

    立场不同,观点自然也就不同。站在呼延赞的角度,为了救援赵匡胤突围而冒险一搏,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否则凭区区两万人马要想解狄道之围,何异于难如登天?

    但站在张鲁的角度,当然不愿意为赵匡胤陪葬,心中想的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否则也就不会口是心非的建议呼延赞撤退,只是被逼无奈之下才违心的向呼延赞请求率部作为前锋。

    张鲁早就在心中打定了主意,如果呼延赞敢强迫自己作为前锋,等进了汉军寨栅之后自己假戏真做,率部投降汉军,朝呼延赞反戈一击。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赵匡胤已经是穷途末路,自己又何必对他效忠?

    “呼延将军说的有道理,张鲁愿为前锋!”张鲁把心一横,决定出卖呼延赞,再次请求担任先锋。

    呼延赞却没有答应张鲁的请求,摇头拒绝:“汉军早有埋伏,我军进入大营之后必遭伏击。凭张公旗你的武艺不足以冲锋陷阵,还是让本将在前面冲锋,你在后面压阵吧!”

    “既然如此,那就请呼延将军在前面开路,我张鲁随后接应。”

    张鲁也不啰嗦,一口答应了下来。反正自己已经决定背叛赵匡胤,在前面或者在后面也没有什么关系,就让呼延赞先进去送死好了。

    商议完毕,呼延赞手提双鞭一马当先,张鲁与心腹部将殿后,径直来到汉军大营门前高声大叫:“呼延赞、张鲁依约率部前来归降,请徐公明、孙吴两位将军出来答话!”

    只听一阵“吱呀呀”的声响,汉军营门缓缓敞开。

    张宪手提红缨枪,胯下青骢马,在数百名士卒的簇拥下来到营门前,在马上抱枪答话:“徐、孙两位将军正在帅帐内恭候呼延将军大驾,请率部入营,随我去帅帐面见两位将军。”

    呼延赞答应一声,策马当先,率部鱼贯而入,犹如一条长龙般进了汉军大营。长长的队伍绵延了两三里路程,从营寨大门一直延伸到营寨腹地。

    “放火烧营!”

    看到身后的两万将士完全进入了汉军大营,不用再担心被拦腰斩断,呼延赞手中双鞭奔着策马并行的张宪兜头砸了下去,同时大声下令放火烧营。

    呼延赞话音未落,周围就吹响了此起彼伏的号角,两长一短,这是向敌军发起进攻的信号。

    “杀啊!”

    随着悠扬的号角响起,埋伏在帐篷中的汉军如同过江之鲫般钻了出来,或者朝敌军乱箭齐发,或者挺起刀枪左右夹攻,登时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因为有了心理准备,这些赵军并未慌乱,按照呼延赞的吩咐,举起涂抹了硫磺、松脂等易燃物的火把,呐喊着冲向周围的营帐,准备放火点燃,制造混乱。只要汉军营寨起了大火,就能乱中取胜,让赵匡胤找到突围的机会。

    但汉军早有准备,法正已经命人在道路两侧的帐篷前挖掘了陷阱,在里面竖起了竹枪、鹿角等锐器。只听“噗通”“咕咚”的声音响个不停,惨叫声此起彼伏,一时间烟尘弥漫,失足坠落陷阱,被扎的遍体鳞伤的赵军不计其数。

    “放箭,给我狠狠的射!”

    乱军之中,黄忠手持一张五石的铁胎弓,拉得弓弦如满月,每次弓弦响起,必然应声射倒一人。

    五千弓弩手跟随着主将黄忠,隔着陷阱朝被烟尘笼罩的赵军乱箭齐发,骤雨般的弩箭从天而降,射的赵军人仰马翻,惨叫声一浪高过一浪。

    乱军之中呼延赞手持双鞭,使出浑身解数恶战张宪。一双铁鞭上下翻飞,卷起一团寒光,片刻不离张宪周身要害。

    但张宪当年也是岳飞麾下屈指可数的大将,手中一丈七的红缨枪挥舞开来,泼水难进,风雨不透。面对着以死相搏的呼延赞,不慌不忙,沉着应战,见招拆招,遇式化式,酣战了三十回合,难分胜负。

    “呼延赞与张鲁杀进了汉军大营,此刻正是突围的好机会。 所有将士舍弃辎重,只带十天的粮草随我突围。先离开狄道,待返回天水后再图后策!”

    赵匡胤在城墙上看到汉军大营中杀声大作,急忙披挂上马,手提盘龙棍,下令打开城门全军突围。

    身高一丈三的阮翁仲与身高一丈二的巨毋霸犹如两座铁塔,站在千军万马中好似鹤立鸡群,得到赵匡胤一声令下,齐刷刷的抱拳施礼:“请准许我们兄弟在前面开路,主公紧随其后。纵然有千军万马阻拦,我二人也能让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