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83章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83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门之下的争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砰、砰、砰……”

    攻城车一次次的向城门发起了撞击,里面的人则死死的顶住,是生是死,都在这一扇城门之上。

    “呼”的一声,自城墙上飞下一块巨石,硬生生的把攻城车一个轱辘砸坏了,一时之间再也无法推动,顿时让攻城兵傻了眼。

    “大帅,如何是好?”

    黑山军被冉闵的武勇彻底震撼,称呼也变得杂乱起来,有喊“当家的”,也有喊“渠帅”的,有喊“天王”的,现在又来了喊“大帅”的,但无论那种称呼,都是他们心底里对冉闵的敬畏。

    “都让开,让某来撞门!”

    冉闵一声怒吼,全力向着城门冲刺,用雷霆万钧之势,用自己的肩膀硬生生的撞向了城门。

    “砰”的一声巨响,城门嗡嗡颤抖,上面的灰尘纷纷飘落,如同降下一场霜雪。

    里面的巨大插闩发出“刺啦啦”的声音,似乎已经有了裂纹,冉闵这全力一撞,力量似乎竟在攻城锥之上!

    “这是人吗?”

    里面的守军不可思议的张大了嘴巴,一个个的信心都在崩溃,想要逃跑的念头无法克制。纷纷目瞪口呆,大眼瞪小眼,你看我我看你,甚至忘了顶住城门。

    “再来!”

    冉闵一声怒吼,再次后退,冲刺,怒撞城门……

    “咔咔啪……”

    插门的巨大木闩裂纹更加巨大,发出了断裂的声音!

    冉闵再次后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用尽全身之力狠狠的用铁肩撞向城门。脚下每一步下去,都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

    “开!”

    伴随着冉闵的一声嘶吼。

    “啪“的一声脆响,插门的木栓一下子断裂了开来,木屑纷飞,巨大的城门缓缓向里面敞开,仿佛在欢迎着黑山军的到来。

    “这不是人,这是一头野兽,这是疯子!”

    “古之恶来,也不过如此吧?”

    “项王举鼎之力,恐怕也难言必胜吧?”

    目睹这头猛兽硬生生的撞开了城门,晋阳城上上下下,数万守军与百姓,四周六七万黑山军全部被震撼了,画面仿佛定格了一般。

    “逃命啊!”

    清醒过来的官兵丧失了斗志,齐齐呐喊一声,各自寻找生路去了。

    “冉渠帅真天王也!我黑山军之主非你莫属,愿从调遣!”

    受到鼓舞的其他黑山军仿佛疯了一般,发出震天动地的喊声,跟随着冉闵的脚步,向晋阳城中冲锋而去!

    看到各部纷纷跟随着冉闵冲进了晋阳城,自己身边除了本部人马一万五千人之外,只有于氐根一部跟随,褚飞燕自知大势已去,摇头叹息道:“随他们进城吧,我等自退回太行!”

    五六万黑山军蜂拥入城,太守张懿从西门拼死突围,晋阳城陷落。

    各方黑山渠帅拥立冉闵为主,占据了晋阳城。冉闵竖起大旗,自称“武悼天王”,威震并州,天下为之震惊!

    “什么?冉闵,自称武悼天王?”

    刘辩在即将登基的前夕,听到了冉闵出世的消息,心中不由的一惊,“看来此人十有八九就是爆表乱入的哪个武力104的超级猛将了,那么其他三人又是谁?现在何处?”

    已是初夏的夜晚,站在巍峨的太极殿前,举目向西北眺望。

    月色朦胧,苍穹繁星点点,而刘辩知道自己的对手越来越可怕了!

    ps:三月的第一天,送上四千字的大章节更新,泣血拜求月票,我们这月要战历史分类榜啊,与各路大神厮杀,诸公助我!投出你们的月票,帮剑客一把吧!最后再说一下更新,最低目标月更25万字,80个单章,请诸位用月票鞭策我,一定要努力再努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百三十三 君临天下【二更到,求月票】

    五月初九,黄道大吉。

    黄琬于半月前奏请将登基大礼定在这一天举行,太后何氏与刘辩欣然准奏。

    在这段时间里,黄琬与荀彧忙而不乱的筹备着登基大典所需要的东西,皇帝的冠冕、龙袍、龙椅,这些一丝也容不得马虎。

    除了以上这些物品之外,还要制作掌扇,就是宫女站在皇帝身后撑起来的两把类似与扇子的羽毛状物品。黄罗伞盖,皇帝出巡的时候由宫女跟在后面打着一种仪仗。天子御驾,一辆富贵堂皇的马车,精选六匹高矮相同的白色骏马拉车,正所谓“天子出巡,驾六马”。

    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除此之外,还要大规模的招聘宫女,以后乾阳宫就要投入使用,文武百官进进出出,更少不了纳妃采嫔,仅凭现在仅有的一百多个宫女肯定远远不够。

    告示张贴出去之后,江东各郡的百姓听闻了风声,想要把女儿送进宫中谋个富贵的不在少数。几天下来,应聘者如同过江之鲫,报名者多达三千余人。

    黄琬亲自出面,精挑细选了八百多个豆蔻年华的妙龄少女,岁数大都在十四岁至十八岁之间,俱都是相貌俊俏,身段婀娜的女子。

    这些女子被充作第一批入宫的宫女,日后负责在皇宫里奔走侍候,每月都可以领到不菲的俸禄,更是让这些花季少女笑逐颜开。

    听说即将登基的皇帝也不过是虚岁十五的弱冠少年,这些少女的内心甚至绮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得蒙天恩,被天子看上,一夜宠幸,怀上龙种。从此便可以飞上枝头变凤凰,让家族飞黄腾达,摇身变为皇亲国戚。

    这些换上了宫女服装的少女虽然嘴里都不说,默默的跟着女廷官学习后宫礼仪,怎么走路,怎么应答,什么时候起居等等规矩。但怀有得宠之梦的少女不在少数,只是一个个把梦藏在心里,不敢表现出来而已!

    皇宫庞大,诸事烦多,仅凭宫女们还远远不够,每个朝代太监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荀彧又贴出告示,招聘太监宦官。

    做太监可不比做宫女,做宫女大多都是十年八载,超过二十五岁之后,倘若混不出一个名堂,也可以赚到一笔不菲的俸禄,然后出宫嫁人。

    但做太监就不行了,把那东西阉割掉之后,即便随时让你出宫又有什么用?走到哪里不照样都是一个太监?所以,只要入宫做太监,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相当于签了一个终生卖身契!

    故此,报名做太监的除了没有活路的贫苦百姓把自家孩子送来阉割,还有一些就是头脑灵活野心勃勃的想要谋个富贵的少年郎。岁数大了肯定不行,超过二十岁的一律不收,这是宫廷的规矩。

    廷官忙活了许多天,勉勉强强的招收了一百多个合格的太监,俱都是一些五官端正,十六七岁上下少年郎,全部换上了崭新的太监服,跟着日夜学习宫廷规矩。

    宫女与太监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御林军的问题就好办了,由卫僵统率的一千五百精锐兵卒全部更换上了新制作的铠甲,镀金的外表在阳光照耀下夺目生辉,拿着崭新的兵器围着皇宫来回巡弋,一个个精神抖擞,威风凛凛!

    刘辩于五月初九登基的消息飞快的传遍天下,徐州刺史陶谦带了幕僚亲自前来朝贺。

    除此之外,公孙瓒则派了自己的儿子公孙续作为使者前来朝贺,西凉太守马腾派了儿子马铁前来朝贺。曹操派了儿子曹昂前来朝贺,冀州刺史韩馥派了兄弟韩通前来朝贺,幽州刺史刘虞派了儿子刘和前来朝贺。刘备也派出了刚刚招募到的简雍作为使者,渡江前来朝贺天子登基。

    除了以上诸侯,其他各地官吏则对于刘辩的登基不闻不问,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而刘焉、刘表却出人意料的发布诏书,宣称刘辩的登基是大逆不道之举,实属叛国行为,当今天子只有一人,便是洛阳城中的刘协。并且发出檄文,号召天下诸侯共讨刘辩的不臣之举。

    当然,刘焉与刘表的檄文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没有诸侯当做一回事,甚至就连他们自己都不当一回事。因为二刘要证明自己王位的合法性,就必须尊称刘协为帝。

    而自称“大圣武德淮南王”的袁术则上蹿下跳,贼喊捉贼,甚至向刘辩发出威胁,警告刘辩要是敢登基称帝,自己也要登基称帝。

    “哈哈……这袁术简直就是一个逗比!”

    看完了袁术使者送来的警告檄文,刘辩摇头苦笑,“寡人乃是先帝嫡长子,高祖、光武之后,又有太后懿旨,重臣支持,诸侯朝贺,登基称帝,至少会获得一半天下人的支持……”

    “而你袁公路,简直就是一个脑残货!看来,即便历史再重写一百次,都没人能改变你称帝的野心!好吧,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寡人就静静的看着你,看你怎么疯狂,直到灭亡!”

    天下局势如此纷乱,北面冒出来一个冉闵自称“武悼天王”,南面的刘辩又要重登帝位。西方的刘焉进位蜀王,荆州的刘表进位楚王,甚至就连小小的武陵太守、河涧太守这样的小角色都称王道寡,身为四世三公之后,曾经被推举为联军盟主的袁绍终于坐不住了!

    在儿子袁谭与部曲的蛊惑挑唆之下,袁绍抢先一步,于渤海郡治所南皮筑坛加九锡,进位渤海王。任命颜良、文丑为大将,率兵五万,宣称要讨伐叛贼冉闵,准备借道冀州治所邺城,并向冀州刺史韩馥借兵借粮。

    天下局势如此动荡,刘辩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就算没有一路诸侯来朝贺自己,这帝位也是要登的,如此才能名正言顺!

    更何况,前来朝贺的诸侯使者还不少,并且都是诸侯儿子或者兄弟这样的嫡亲,更加说明了他们对自己重登帝位的重视。其中不乏曹操、公孙瓒、马腾、陶谦这样的实力派诸侯,再加上黄琬、孔融、卢植这些名动天下的人物,之前陆氏族长陆康对自己所说的“名正言顺”,现在已经拥有了!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五月初九转眼即至。

    旭日当空,万里无云,只有清爽的夏风拂面而过。

    金陵城,乾阳宫,太极殿。

    巍峨的太极殿内,香烟缭绕。

    刘辩手下的所有文臣武将,全部换上了新制作的朝服,手捧板笏,一种白色的象牙板,在中间的阁台两边分左右而立。文官在左,武将在右。前来朝贺的诸侯使者也全都换上了臣子的服装,跟在文官一侧观礼。

    文官以黄琬为首,向下依次是卢植、孔融、刘伯温、鲁肃、狄仁杰、荀彧、孔融,以及其他一些有分量的官员。

    而在武将一侧,领头的是阵挑华雄,击败吕布的岳飞,虽然来得晚,但功劳大,站在第一位没人有意见。向下第二位是秦琼,再向下第三、四位则是远道而来的魏延、甘宁两位地方太守。

    在以上四人之后,再向下便是李严、花荣、廖化、周泰、关胜、林冲、蒋钦、杨奉等一干武将,身为御林军统领的卫疆则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

    当然,除了卫疆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人物也没有出现在朝堂上,她就是穆桂英,被刘辩以女子不得上朝参政的理由婉言谢绝了!

    刘辩一直谨记着那个“吕后之梦”,所以必须尽力的避免后/宫干政,以后穆桂英成了王妃,就不能再让她统兵了,身为帝妃,这不合情也不合理,除非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而且何太后一开始也想来大殿参加朝拜的,被刘辩同样拒绝。刘辩可不想让自己这个便宜母亲产生了吕雉那样的野望,既然拒绝了太后,自然不能给穆桂英开后门,所以这两个后/宫中最有权势的女人,无缘朝堂。

    “请天子更衣,登龙座,接受百官朝贺!”

    黄琬趋步上前,从宫女手中接过黑红相间的天子龙袍,与卢植亲手帮刘辩穿上,然后由孔融把天子冕冠戴在了刘辩的头顶。

    然后,黄琬与卢植一左一右搀扶着刘辩登上了阁台,在金黄色的龙椅上就坐。

    这一刻,刘辩心中的喜悦罄竹难书,自今日之后,自己就是皇帝了!

    “百官朝贺,跪拜天子!”

    黄琬与卢植从阁台上归位,手捧板笏,继续宣布礼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黄琬的一声吆喝,文武百官齐齐跪倒在巍峨的大殿之中,口称万岁。

    刘辩虽然心中喜悦,但脸上却一脸庄重,抬手示意众臣平身:“诸位爱卿,平身!”

    “谢万岁!”

    众文武齐齐叩头跪拜,方才起身站立两侧。

    刘辩当即在龙椅之上宣布加封黄琬为太尉,总领文武群臣,卢植为司徒,孔融为司空,此三人为三公,居百官之首。

    加封刘伯温为太常卿、录尚书事,负责皇帝审阅的奏章,官职虽然次于三公,但实权却更加重要。其他文官各自都有封赏,狄仁杰、荀彧、鲁肃、顾雍等各自获得九卿的官职,但地方官员欠缺,所以狄仁杰、顾雍等人还得暂时负责地方的政务。

    ps:第二更送上,言归正传,视角再次回到刘辩身上。剑客努力地码字,早早的送上第二更,兄弟们投张保底月票支持可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百三十四 驱虎吞狼

    ps:剑客很守诺言,很努力的码出了第三章,有没有月票奖励一下?

    相对于文官的册封,武将的任命则比较棘手一些。

    在文官里面,黄琬是三朝重臣,在灵帝末期就位列三公,官拜太尉;短时间内修造了乾阳宫,现在又主持了天子的登基仪式,无可争议的百官之首。

    比起黄琬来,官拜司徒的卢植功劳则要小的多,而且也来的晚一些。但胜在名气大,是闻名天下的儒学大家,弟子遍布海内,就像公孙瓒、刘备这样的诸侯都是他的学生,论名气也配得上三公之位。

    而且卢植更重要的功绩是剿灭黄巾,虽然和刘辩现在新建立的朝廷关系不大,但总归是一脉相承,所以卢植位列三公,也是无可争议的人选。

    最后一位三公是孔融,虽然自身能力一般,但和卢植一样都是儒学大家,孔圣人后裔,自八岁让梨之后就蜚声海内。前番又有让北海郡,交出一万三千人马的大功,为了让天下诸侯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