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梁山终结者 >

第122章

梁山终结者-第122章

小说: 梁山终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刚喝道:“我先来!”

    喝完,提起铁枪,就对蔡福胸口刺了过去。

    有人带头,余者纷纷跟上,不一刻,蔡福便被分了尸。

    这个大名府的押狱兼行刑刽子手,就此死在了一群无名小卒手里。

    其原因,还是宋军被打得没了信心,才做出如此决断来。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二百零四 小卒过河

    水战上游五里处,北边有河滩,水面相对狭窄,而且水流不急,正适合搭建浮桥。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宋江带着大队人马开到此处,喝令搭建浮桥。

    他要亲自监督,誓要越过淮河。

    李俊得了命令,一面点了百余相对较好的船只转向下游去追杀明军,一面让张横领船警戒上游。

    还有四五十条破损非常严重的船只,直接坐沉在南岸边上,化身固定炮台,保护小船搭建浮桥。

    早就准备就绪的水手们抬着小船下水,划到河中各自沉下重锚,固定住船身。

    不一刻,三百多条小船首尾相连,从北岸接到了南岸。

    小船连成的道路,一共五条。

    如此,三五百的轻兵已经可以过河了,大部军队却还不行。

    小船摆好,又用绳索捆绑牢靠。

    接着,工匠们带着工具,背着木板跳上船,要铺出一条平路来。

    叮叮当当,一片忙碌。

    好不热闹。

    南岸,方天定举着望远镜,不断张望着。

    宋军大队开来的时候,河边哨塔已经燃起了黑又粗的狼烟示警。

    此时浮桥已经开始搭建,定然不会再改变地方了。

    无法进行骚扰。

    因为他只有五千马军,和万余轻卒,没有任何重型器械助战。

    轻卒是从河里游上来的,藤甲人手一副,刀枪都不齐全。

    反观宋军,岸边坐沉了五十余楼船和艨艟,上面最少也有三百床弩,一百投石机。

    随便来个三五轮,轻轻松松轰的太子生活不能自理。

    所以,太子殿下只能做一个安静的吃瓜群众,无可奈何地干看着宋军忙碌准备。

    全军停留在两里之外,只是监督。

    方天定问道:“上游大军多久可到?”

    萧嘉穗答道:“还有半个时辰。”

    默默估算了一下,方天定发现,待两万主力赶到,宋军的浮桥也差不多搭好了。

    除了两万主力,下游一万军需要两个时辰才能赶到。

    乔正、谢福率领的水军,将在宋军开始过河时与宋军水军接战,击破宋军水军后,会逆流而上,摧毁这些浮桥。

    摧毁浮桥后,就是围歼过河宋兵。

    “报~”

    观望间,一游骑飞至,举起一个盒子道:“禀太子,有宋兵来投,斩了蔡福头颅在此。”

    立刻有人接过盒子打开。

    里面一颗人头,犹自睁着眼睛,显得狰狞之极。

    郑天寿出列拜道:“小人可以作证,实乃铁臂膊蔡福无疑。”

    确认无疑,方天定下令道:“照前例,封为首者男爵,余者赏金千两。”

    这个待遇,听得郑天寿眼热不已。

    方天定又道:“着人送还蔡福头颅与阮小五尸体,以打击宋军士气。”

    郑天寿主动请缨,道:“宋江怒急攻心,怕是会杀使者鼓动军心,小人原是梁山中人,情愿去走一遭。”

    方天定问道:“若是宋江忌恨,非要杀你又当如何?”

    郑天寿道:“宋江假仁假义,必然不会对我下手。

    再则,我已投明,如何还能贪生怕死!”

    好大无畏!方天定立刻同意。

    郑天寿是自己游过来,让他送尸体回去,不会再留在宋军那边,就算他是诈降,也还是要回来的,因此不用担心一去不回。

    至于安全,看他自己的造化喽。

    真被宋江砍了,那也怪他自信过度。

    郑天寿领了五个小卒,绕过楼船所在,举着白旗划船过河。

    刚到北岸,就被一彪马军围在了中间。

    郑天寿看到领军的是青面兽杨志,放下心来,叫道:“杨志兄弟,我是郑天寿,带蔡福头颅与阮小五遗骸要见宋公明。”

    杨志闻言,立刻喝问道:“尔是投贼去了?”

    郑天寿垂首答道:“为求活命,不得不如此,兄弟见谅。”

    “别叫我兄弟!”杨志喝了一声,又道:“且随我来吧。”

    郑天寿闻言,放下心来,跟在杨志后面走向中军。

    也是运气,要是霹雳火这样的暴躁家伙在此,说不得一言不合就把他砍了。

    不一刻,郑天寿到了宋江跟前。

    投降背义,郑天寿不觉有些心虚,复一想,自己乃是明军使者,不能失了威风,因此又把腰杆挺直了。

    宋江喝道:“来啊,把这贪生怕死,无忠无义之徒斩迄来报!”

    郑天寿喝道:“宋江,尔欲再杀一兄弟乎?”

    “我岂有你这等兄弟!”宋江暴怒,却没有再让人去杀郑天寿。

    郑天寿道:“明朝势大,赵宋未必可平,你却执迷不悟,只催兄弟们拼命,是何道理?

    若是我等投明,不,哪怕重回山上,坐观两虎相争,我等亦可得渔翁之利,岂不快哉?

    待其筋疲力竭,兄弟们在乘势而起,获取天下未尝不可,替自己打天下,总好过替昏君保天下来的痛快。

    如此,我等死的也心甘情愿。”

    好水平!众将都是惊叹,原来去明军中走一遭,口才也会进步不小,端得神奇。

    郑天寿又道:“若非你急功冒进,一味催逼,蔡福、阮小五两位兄弟如何会身死?我岂能投明而去?

    我且问你,赵佶那昏君和满堂奸臣,有甚值得我等兄弟卖命的?”

    有甚么值得的?再说忠义,实在太过空洞无力。

    宋江不好回答,只得沉默不语。

    吴用道:“人已送到,你自回,念在兄弟一场,也不为难你,只望后会无期!”

    郑天寿团团作了一个揖,道:“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再见面时,只能刀兵相向,诸位兄弟多多保重。”

    说完,郑天寿看向宋江,拜道:“最后叫一声兄长,且听小弟一劝。

    明军势大难制,兄长莫要为了个人荣辱,再把兄弟们往死路上推了。”

    拜了两拜,郑天寿起身离开。

    宋江有心留下郑天寿拷问情报,却又不能发作,只得暗自闷气,转头看向他处。

    河岸边,大军整装待发。

    打前锋的,是河北降将孙安。

    作为降将,是没有太多选择的,别人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做。

    他会率领五千马军,先过河立住阵脚。

    主力四万人,走解宝、邹渊、邹润、龚旺、丁得孙五人带领。

    张清替龚旺丁得孙整理好甲胄,小声道:“两位贤弟,记得我的话。”

    两人没说话,只是点点头,表示记下。

    对岸,明军大队旗帜出现,这边也搭好了浮桥。

    孙安提着两把镔铁剑,牵着战马,喝道:“全军都有,出发!”

    旗帜招展中,一万宋军依次踏上浮桥。

    小卒过河,有进无退!

    宋兵过河,生死犹未可知!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二百零五 水战落幕

    下游,乔正、谢福汇合瞿源、倪云,率领快蟹船逆流而上。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六十艘快蟹船,尽皆降下了船帆,两侧排桨整齐如一地划动,带着船只不断向前。

    快蟹船,船两侧有成排的桨橹,外形活似蜈蚣和螃蟹而得名。

    明军新来的快蟹船,长六丈,宽一丈,两侧各有橹桨二十六具。

    甲板上除了桅杆,并无建筑,十分低矮。

    两侧船舱内,各设弩炮十四具。

    本来甲板上也是可以布置弩炮的,只是宋军也跨步进入了火药时代,为了避免伤亡,甲板上的武器人员全部撤除了。

    旗舰上,瞿源单手举着望远镜,不断扫视着。

    他的另一只手夹着板子,被纱布绑着吊在胸前。

    乔正、谢福完好无损,却不熟悉水道,并不能担任指挥官,假若瞿源阵亡,倪云会接管指挥权。

    他的身后,乔正正在紧张地查看水文情报,努力记在心里。

    距离宋军还远,瞿源放下望远镜,说道:“这么点时间看不完的,只记住一条,把阵型搅乱了,分开来打,我军定可立于不败之地。”

    乔正道:“这是根据交手得出来的,可有数据验证?”

    “没有。”瞿源摇头,道:“我军弩炮射速是宋贼的三倍,而且火药威力大,船只灵活,船体受弹面积小,一对一并不吃亏。

    上午交战之所以损失惨重,是因为对方船多,阵型太过密集,并无旋转余地,只能硬抗。”

    这都是血的教训,乔正默默地记在心里。

    “其实我想过,哪怕宋军没有火药,我军已密集阵型撞进去,也可能打成接舷战,这实在是已短击长……”瞿源不断说着。

    上游,李俊率领水军,顺着水流向下漂去。

    从内心讲,他是不愿意继续行动的。

    船只残破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士卒的心气已经被打散了。

    一场战斗死了三万人,其实并不少见。

    然而,这场战斗只用了一刻钟。

    速度太快了,前无古例,几乎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

    若非时间太短,战斗又太过激烈,没给士卒思考的机会,肯定得有大量的士卒崩溃逃散。

    现在战斗结束,紧绷的弦松了,大部分士卒彻底松散。

    这从明轮有一下没一下的转动就能看出来。

    没有心气的部队还想打胜仗?做梦也不可能。

    讲真,若非顾忌宋江的脸面,他定然抗命的。

    所以,船队只是顺流而下,根本就没加速。

    好在,明军也被打残了,应该不会出来迎敌,他只要领军转一圈,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不好,发现敌船!”

    头顶惊恐的叫喊,拉回了李俊的思绪。

    望远镜里,明军旗帜高高飘扬,带着不可一世的气势,直直冲来。

    再看都是完好无损的船只,李俊心中一紧,喝道:“全军加速,准备接战!”

    要完!闪过这个念头,李俊回头招过童威,低声道:“立刻去通知童猛和小七,看我自由接战的号令,立刻跳水逃生。”

    童威一怔,就要发问。

    李俊疾速解释道:“明军来的是援军,我军必败,保命为要,另外,通知两人后,你直接回中军,汇报此间消息,让其立刻收回渡河部队。”

    童威不敢怠慢,立刻解了条小船,向着上游划去。

    童猛和阮小七二人都在后面,顺便通知了便好,赶到中军,却还要点时间。

    发现宋军,乔正立刻接管了船舵,在瞿源的指挥下,贴着北岸走。

    其余各船跟在后面,排成了一条长龙。

    宋军阵型如同上次作战一样,还是三列纵队。

    虽然心气不高,宋兵还是打起精神,把船速提了起来。

    速度事关生死,再不情愿,也要努力。

    不一刻,双方距离接近五百步。

    宋军开始发射火球,明军却视若无睹,仍然向前。

    李俊还想明白对方想干什么,就看到当先那船右侧船桨同时抬离了水面,左侧船桨全部加速划动。

    再巨力带动下,快蟹船立刻向南边拐去。

    到了河心时,船侧正好面对上游。

    咻咻咻~箭矢齐发。

    刚刚发射完毕,船只已经调头完毕,沿着河边向下游划去。

    十余根箭矢,只命中了一根,命中率堪忧。

    然而,一共有六十条船,尽皆如法炮制,利用调头的瞬间,发动攻击。

    六七百箭矢,命中不足一成。

    然而,却摧毁了七艘宋船。

    不是宋船太弱,而是刚刚经过大战,宋船状态实在太差。

    不用十根八根,随便来两发,都可能把船打沉了。

    更让李俊无奈的是,宋军无法做出有效反击。

    快蟹船可以迅猛转向,楼船却不行。

    楼船的重心偏高,急转弯就要翻船,真的玩不起。

    床弩大多布置在两侧,船头只有一架床弩,反击效果几近于无。

    军事中,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只能干挨打不能还手。

    撤不撤?李俊陷入了两难。

    不撤,迟早全军覆没;撤,明军逆流而上摧毁浮桥,过河的步卒就完了。

    沉思片刻,李俊喝道:“全军撤退,回水寨接敌。”

    立刻,水军倒踩明轮,减速调头。

    发现宋军要转向,瞿源大喜过望,喝道:“保持距离,击沉他们。”

    眼看旗舰已于己方最后一艘船平齐,乔正猛地一转船舵,配合橹桨,控制船只完成了转向。

    调头归队,已从阵前到了阵尾。

    六十艘快蟹船变成了贪吃蛇,首尾相连,经过河心是攻击。

    连绵不断,极有韵律。

    李俊真的想哭。

    好在沉了二十余条船后,全军调头完毕,向着上游逃窜而去。

    只是下来容易回去难。

    楼船完好无损时,也不敢和快蟹比速度,更不要说明轮多有残破的状态了。

    占据速度优势,明军只是跟在屁股后面,不断地转圈放炮。

    爆炸轰鸣中,不断有宋船沉没。

    见不是头,李俊下令升起自由作战的旗号。

    潜台词很明显,愿意精忠报国的就去保国,能跑的赶快跑,投降也无所谓。

    待旗号竖起,李俊叹了口气,噗通跳进水里,潜水走了。

    刚游出,他的座舰就吃了一根箭矢,被炸飞了一个船轮。

    李俊不知道,也不想管,只向北岸游去。

    他不担心童猛,只担心阮小七报仇心切,死战不退。

    梁山水军中,孟康失陷泗阳城内投明,张顺前去云梯关查探情报暴露自戕,阮小二、阮小五死于水战之中。

    仅剩李俊、童威、童猛、阮小七、张横,实在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