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梁山终结者 >

第125章

梁山终结者-第125章

小说: 梁山终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解宝吃败被擒,邹润有些心慌,动作不由迟缓了一些。

    就这一丝破绽,被萧嘉穗抓住了机会。

    长剑如青龙出水,直直点在邹渊手腕上,打落了他的朴刀,再一拍,把邹渊拍翻在地。

    邹润见状大惊,钢牙一咬,举刀猛劈下来。

    萧嘉穗不慌不忙,侧开一步,避开了朴刀劈砍,手中长剑直直刺出,正中邹润胸口。

    这一剑力道非常重,哪怕有甲胄护身,邹润也被刺得跌倒在地,半晌爬不起来。

    邹渊扶起侄子,拜道:“多谢阁下手下留情!”

    原来,萧嘉穗的长剑一直未曾出鞘,端得是艺高人胆大。

    两龙平素天不怕地不怕,是墙都不扶的人,此刻也不免服气。

    萧嘉穗抱剑而立,道:“无须客气,你二人活着的价值,比死了强。”

    在两人不解的目光中,萧嘉穗解释道:“太子有令,生擒梁山好汉,比杀死的奖励多。”

    扎心了,老铁……

    邹渊邹润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沉默半晌,邹渊束手而立,道:“罢了,任凭阁下处置。”

    “既然服输,且跟我归阵拜见太子吧。”

    说完,萧嘉穗美滋滋地扛着剑,带着两人归阵。

    阵中,方天定下令去了解宝绑缚,道:“解珍重伤初愈,正在泗阳城中疗养,你可去城中探望,也免了孙新夫妇挂念。”

    听到这话,解宝终于憋不住了,拜了三拜,道:“太子殿下仁义无双,小人愿降!”

    方天定欣然扶起解宝,道:“你兄弟与邹渊叔侄善于山林之地作战,可替我训练一只部队,用于南方作战!”

    南方,不止是广西这些地方,还有大理国。

    全国一统,安能留的大理这样的国中国存在?

    必然征讨!

    只是大理多山,普通军队多有限制,训练一只山地部队非常必要。

    解珍、解宝、邹渊、邹润正是合适的人选。

    同时,正在筹备的小规模精锐突袭部队,也需要山地技能,他等也可以去传授技能。

    邹渊叔侄看到解宝安然无恙,便很干脆的降了。

    至此,宋军过河的大将全部投降。

    随后,宋军有人打着白旗出来,主动请降。

    方天定欣然接纳。

    这次宋江是亏了血本了。

    卢俊义看对岸大局已定,下令全军回转泗阳大营,图谋再战。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二百一十 降卒

    “长枪手这边,刀盾手那边,弓弩手中间,不要乱!”

    在郑天寿的呼喝指挥下,四万五千宋兵排成二十条长龙,不断缓缓向前。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周围,千余马军轻磕马腹,缓缓绕着圈子,监督着俘虏。

    队伍前方,数十个书吏正在奋笔疾书。

    “姓名?”

    “刘二。”

    “年龄。”

    “三十六。”

    书吏冷笑着抬头,道:“我再给你一次组织语言的机会。”

    刘二额头冒出两滴冷汗,讪笑着道:“二十四,二十四。”

    书吏继续问道:“籍贯?”

    “东京。”

    “什么兵种?”

    “刀盾手。”

    “可愿继续从军?”

    听到这个问题,刘二犹豫片刻,道:“不愿。”

    书吏并不啰嗦,说道:“两个选择,一,进入劳力营,在我军打进东京前,出卖劳动力赚钱。

    二,随军民夫,按日记取,每天一百文,战时翻倍。

    另外说一句,我军虽然军纪森严,但是待遇优厚,只要立功,定有升赏,你再考虑考虑。”

    刘二沉默片刻,道:“小人愿为随军民夫。”

    后方,黄色旗下集合。

    刘二到了后面,只见红黄绿三面旗帜迎风招展,无数宋军降卒正在集合。

    黄旗下是随军民夫,绿旗下是劳力,红旗下是继续从军的。

    选择继续从军的不少,大约有五分之一,预计能够招收八千战兵。

    当然,这些兵肯定要经过训练,和严格的军纪及思想教育,才可能投放到战场上去。

    而且,投放也不会是整体,会被拆散编入各军,防止勾结叛逃。

    其余降卒也不会浪费,劳力营可以务工,以缓解后方劳动力缺乏的问题,民夫队的可以替换百姓,减轻百姓负担。

    相对于步卒,马军降卒待遇要好了许多。

    野地中,所有宋军马兵已经集结,等待方天定到来。

    缴获了五千战马,当然不可能闲置。

    然而,一时半会根本凑不出五千骑手来。

    因为缺马,南方马匹不是一般的昂贵,大部分南方人一辈子也没摸过马匹,更谈不上会骑了。

    于是,方天定打起了五千降卒的注意。

    这些人虽然纪律不严,士气也无,然而骑术的确高超,也惯于马上厮杀,白白放走实在可惜。

    为了招降这些人,方天定不惜迂贵降尊,亲自来招降。

    不一刻,方天定领着孙安、郑天寿走进了会场。

    为了显示诚意,方天定没有带兵器,只穿了军常服,也没有亲卫随行,只有庞秋霞跟着。

    当然,若是有变故,外围两千骑兵顷刻间可以冲进来。

    “拜见太子殿下!”托儿们首先行礼拜下。

    有了领头的,其余降卒都跟着拜了下去。

    只这一拜,已经种下了臣服的种子。

    方天定抬手,道:“各位兄弟请起,我军之中,不兴跪拜,只要军礼即可。”

    说完,方天定立正,抬手,喝道:“敬礼!”

    做了个示范,方天定道:“这便是军礼,非登基大典之类的场合,见到皇帝行礼亦可。

    这是为了显示军人的地位,荣誉,和脊骨!”

    “好~”降卒中立刻响起震天价的喝彩。

    喝彩停歇,有降卒喝道:“立正,敬礼!”

    唰,所有降卒同时起身,随着敬礼。

    别说,挺带劲。

    方天定忍住笑意,回了个礼,喝道:“全体坐下。”

    稀里哗啦,乱七八糟的坐下。

    方天定道:“诸位兄弟,多有禁军中出身,面上刺印,实在是让人瞧不起。

    稍后,我会让军医用药,替各位去除印记。”

    “多谢太子殿下!”士卒们纷纷拜下。

    有宋一朝,为防军兵逃逸,脸上都有刺字,这种刺字伴随一生,难以去除。

    这虽然能够防止逃兵,却是对军兵红果果的羞辱。

    因为有一种刑罚,叫黥面,即在犯罪者脸上刺字并涂墨,留下伴随一生的印记。

    林冲、武松等好汉,包括宋江,都受过此刑。

    用对待罪犯的手段管理军兵,可想其地位之低。

    这种印记不是无法去除,林冲等人就被安道全消了印记。

    先用毒药点去印记,形成毒疤,再用玉粉细细按摩,去除疤痕。

    不说药方难求,就说玉石价格昂贵,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用的起的。

    方天定为了收揽这些降卒的心,也是下了血本的,足够刺字降卒感恩戴德。

    只是还不够。

    方天定又道:“各位兄弟都知道我是太子,却不知道我原来的身份。

    我家原来是开漆园的,妥妥的小康之家。

    然而,赵佶设应奉局与造作局,令朱缅这等狗官收集花石纲逼的我等活不下去……

    因此,我等不得成立摩尼教,互相帮衬着活下去……摩尼教徒吃菜,被称为吃菜魔,其实是误解,教徒大多穷苦,谁吃得起肉?谁不想吃肉?”

    絮絮叨叨中,方天定卖了一番惨。

    都是真的,并无虚假。

    唯有真实,才有共鸣,降卒们都是心有同感。

    说完自己,方天定又问道:“台下这么多兄弟,可有愿意说说自己遭遇的。”

    “我叫马运,我有话说。”马运自告奋勇道。

    他也是降卒,只是在登记时主动表明要投军,在经过考察后,被选为了托儿。

    带头跪拜,有他的份儿,行军礼,同样有他起哄,他自告奋勇上台,也是提前安排好的。

    在方天定应允和鼓励下,马运走上台,道:“我原是农户,因为家乡遭遇洪水,家产尽殁,为求苟活,只能卖田,我又被编为厢军……狗官克扣军饷,苛待兵丁……”

    一个字,惨!

    在方天定鼓励下,一个接一个的士卒走上台卖惨。

    解放战争期间,一招诉苦运动,把多少国军化敌为友,队伍滚雪球般发展。

    有现成的成功经验,方天定当然要用上拿来主义。

    这个时代的人民可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诉苦运动的威力堪比天降陨石,不是一般得厉害。

    现场,许多兵丁都痛哭流涕,义愤填膺。

    经过方天定的分析后,众兵丁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过去的苦,都是赵宋昏暗无道,以后的甜,就看方明打进东京。

    于是,五千马军降卒立刻归心,誓要推翻赵宋。

    趁热打铁,方天定立刻抽调一千五百马军,充当各级军官。

    以一带五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思想教育。

    继续努力,五千脑残粉不是问题。

    到时候,可用马军数量立刻增加一半,对付宋军的把握,当然也更大了。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二百一十一 钱和银行

    方天定领着一万军队,沿水路走了两天,终于到了应天城外。(全本小说网,https://。)

    虽然是大本营,但是只有一万驻军,实在是寒酸。

    因此,击退宋军过淮河的意图后,方天定调拨了一万军队回来。

    秦淮河的码头上,刘韐为首的朝臣正在等候。

    其实来的官员不齐。

    六部尚书只来了两个,侍郎来了八个,加其余各级官员,一共才八十来个人。

    非是不想巴结太子,也不是不给太子面子,而是真的太忙了。

    前线各处大军五十余万,事情千头万绪,个个都忙成狗。

    若非宰相不来,太子颜面无光,便是刘韐也不想来的。

    看到方天定下船,刘韐等人行礼道:“拜见太子殿下!”

    方天定跳下马,扶起刘韐,道:“众卿免礼,且进城说话。”

    叙礼完毕,众人进城。

    武校学员沿着街道一字排开,为太子提前清道。

    街道主路上没人,然而学员身后,有许多的围观群众。

    大多是妇孺与老弱,男子只有半大小子和四十以上的,年轻男子根本看不到。

    五十万大军,加上数十万民夫,早把精壮男子抽调一空了。

    方天定骑在马上,不断向着两侧挥手致意,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欢呼。

    特别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着实被迷晕了不少。

    方天定却没在意这些,仔细打量着两侧细节。

    门店基本都开着,虽然没有顾客进出,然而掌柜伙计都在门外看热闹。

    说明市面一切正常。

    因为若是大规模倒闭,这些人是绝对没有心思来看热闹的。

    两侧百姓,也都是喜气洋洋,不见忧虑。

    当然不会有忧虑了,淮河战线捷报刚来,百姓心气都高的很。

    最重要的是,百姓们穿着都比较整齐,面色大多红润,说明大家的生活都还不错。

    方天定微微颌首,道:“宰相辛苦了,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还能保证百姓温饱无虞。”

    刘韐拱手道:“全靠太子前线胜利,才能支撑下来。”

    户部尚书桓逸道:“目下,朝廷欠债八百万贯,若非太子连战连捷,怎么可能借到这么多钱。”

    刘韐道:“若是征战不止,这钱三两年还不上,每年利息两百万,可不是小数。”

    根据测算,明朝全年收入能有七八千万贯的样子,八百万的欠债,已然不算少了。

    算上利息,刘韐等人压力山大。

    方天定却觉得无所谓。

    在后世,没有财政赤字的政府,都算不上一个好政府。

    当然,不能玩脱,破财的政府,距离倒台就不远了。

    所以,方天定很淡定地问道:“这些借款,来自何方?”

    桓逸道:“主要来自三部分,一是子钱商,大多来自外地,二是海商,三是枢密院。”

    子钱商人,就是高利贷商,这群人财力雄厚,胆子也大。

    他们不但进行民间贷款,也愿意给官府贷款。

    汉朝时,朝廷有需要,便向这些人借款,利息十分高昂。

    只是到了赵宋,中央集权及其强大,他们不能向官府贷款,转而给官员贷款,在获得保护伞的同时,利息回报也十分丰厚。

    只是这人有钱无权,经常成为朝廷的猪,养肥了就杀。

    因此,他们见赵宋受阻,立刻送来了投资,表示诚意。

    不然,等明军杀到,肯定要宰杀一波的。

    所以,这部分人给的二百万风投,利息十分优惠,一年只要半成,良心的不能再良心了。

    海商们同样财力雄厚,东南又是丝绸、茶叶、瓷器等大宗货物的主产地,他们当然希望明朝这样清廉有效率的政府掌权。

    因此,他们投了三百万,年利息一成半,还是相当优惠的。

    枢密院最黑,给户部贷款二百万,利息要了五成,真的是神队友。

    方天定看向杜敬臣,问道:“你等军费都有定数,何来资金贷款给户部的?”

    杜敬臣道:“阵亡将士抚恤金、伤残安置金都是按月发放,因此有大量存余资金。

    我等寻思着闲着也是闲着,便贷给户部赚些利息,也好给前线将士发些津贴。”

    方天定点头表示明白,又对桓逸说道:“以后,这些资金,按月拨付。”

    一句话,斩断了枢密院的财路和小金库。

    杜敬臣虽然不乐意,却不敢反驳。

    枢密院统管全国军事,唯一的制约就是钱粮,若是以后的枢密使都学这招,积攒下大量钱财。

    若是有人起了反心,有现成的钱财,谁能遏制?其患必重!

    因此,方天定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