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梁山终结者 >

第240章

梁山终结者-第240章

小说: 梁山终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年带回去养上几年,好好调教一番,肯定相当受欢迎。

    青壮带回去,立刻就是合适的劳动力,只用给口饭吃,不用给工钱的那种。

    雇佣工人、佃户,你敢不给工钱,分分钟罚到倾家荡产。

    至于老者,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虽然干的时间会短一些,却也划算。

    算下来,八千奴隶,将近二十万贯。

    运回去,能够赚三十万贯的样子。

    还有牛马皮货,都是极受欢迎的。

    只要保持住,商路就是一条源源不断的财路。

    交割完毕,孙俊问道:“本地驻军,可承担押运任务?”

    “当然!”管事的笑道:“只是不收现金,只要粮草。”

    军队操练,也包括长途行军。

    与其白白跑一趟,不如替人押运以换取粮草。

    而且,监押大量俘虏行军,比正常行军更困难。

    因此,这是两便的事。

    讨价还价,孙俊以五万石粮食,定了三千军押运。

    这三千军不会一直是银州驻军,而是沿途军队协力运送。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四百三十七 又一新年

    砰~

    烟花绽放,又是新的一年到来。(全本小说网,https://。)

    除夕夜,本该家家户户团聚守岁的,可是应天府的百姓纷纷拖家带口的出来,到了御道上。

    不为别的,只为看个新鲜。

    道路两侧,立着木杆,木杆上架着铜线。

    横木下,挂着造型各异的灯笼。

    只是此时灯笼不亮,未免美中不足。

    人群中,方天定也是拖家带口的,混在里面。

    李师师道:“元奴姐姐,这电灯,真的如此神奇?”

    这姐姐,叫的真是心不甘,情不愿。

    想当初在开封城里,包括赵元奴在内,谁家姑娘见了她李师师,不得叫一声姐姐。

    世事变易,现在该李师师伏低做小了。

    然而没办法,赵元奴比李师师早进宫,两人又都是美人,这声姐姐必须叫。

    而且据闻,方天定有意把赵元奴升一级,让李师师很不是滋味。

    心里不爽,却不得不憋着,努力做出亲密的模样来。

    赵元奴对李师师的心意略有察觉,却只装作不知道,只道:“好教妹妹知晓,目下人还不够多,不能引起轰动,稍等片刻再说。”

    耐心等待中,人越来越多。

    看禁军已经出动维持秩序,方天定笑道:“差不多了吧?”

    赵元奴微微一笑,让随行侍卫传达命令去。

    不一刻,只见黯淡无光的灯笼,突然变的闪亮起来。

    数百只灯笼,只把御道照的一片通透。

    好~

    人群中陡然爆发出震天价的喝彩来。

    待喝彩停歇,百姓不免讨论起来。

    “嚯~也不见人引火,如何就变的这般亮了?”

    “笨,没见官府公告,此乃电灯,不需要火,没有烟,比最好的鲸油大蜡烛还要明亮。”

    “也不知道我等什么时候能够用上这电灯。”

    “目下是别想了,我等肯定是用不起的。”

    听着周围百姓议论纷纷,方天定笑道:“看来你这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洛樱接道:“元奴妹妹这一年,真是如狂似痴,直如疯魔一般,才有这如许多的电灯,陛下可要嘉奖才是。”

    “功在当下,利泽千秋,自当嘉奖!”方天定沉吟片刻,道:“如此,便进为贵妃吧。”

    “多谢陛下。”赵元奴美滋滋地谢了。

    想她做为后宫一个,皇后之位是不用想了,贵妃便是她最大的追求。

    此时得偿所愿,自然欢喜无比。

    看了一阵,方天定领着众人回宫。

    邵氏带着未出去的几女接住,不免埋怨道:“才回来一天,便是除夕也不安分,总想着往外跑,可有皇帝的体统。”

    方天定笑了笑,问道:“福金可还好?”

    “好~”邵氏立刻眉开眼笑,道:“虽然吐的厉害,却伤不了元气,母子必然无恙。”

    梁红玉和洛樱各自生了一个儿子,却不想第三个皇子,将来自赵福金。

    不过,其实公主的话会更好一些。

    前唐第三皇子李恪,被李世民亲口称赞最像他,结果呢?李恪莫名牵涉谋反被杀。

    其原因,除了后族的强大,他自己的母亲也是硬伤。

    李恪的母亲,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

    此等情况,与赵福金十分相似。

    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方天定还有儿子,皇位便轮不到赵福金的儿子。

    “终归是你的亲儿子,待其成年,寻个富庶安逸的封地给他才好。”邵氏道。

    方天定点头,道:“放心吧,娘,定保证他一辈子安乐。”

    说了一阵,邵氏皱眉道:“方亳如何还没到?”

    叮叮叮~

    一阵清脆的铃声传来。

    “娘,皇兄,我给你们带来好东西了!”方亳的声音传进来。

    众人出门一看,只见方亳骑在一只两轮车上,笑的正欢。

    “此物倒是有趣,只是看不出有什么用。”邵氏皱眉说道。

    方天定道:“此乃自行车,十分方便出行,值得推广。”

    方亳跳下车子,笑道:“皇兄起的好名字,这车确实方便。”

    方天定没理他,只仔细打量。

    除了显的笨重,外观基本上与后世的自行车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脚蹬发力,齿轮链条传动,橡胶轮胎,一应俱全。

    方天定抢过,骑着溜了两圈,感觉还不错。

    另一边,邵氏牵着方亳的耳朵,教训道:“你堂堂工部尚书,不见你操心政务,天天鼓捣这没名堂的东西。”

    “娘,疼~”叫了一声惨,方亳反驳道:“这东西,在道路良好的情况下,不比马车慢,如何就没名堂了?

    再则,这也不是我鼓捣的,是民间发明,我只是投资入股了而已。”

    “哦,民间?”方天定问道。

    方亳笑道:“好教皇兄知晓,臣弟颇多闲钱无处使,便成立了一个投资行,专门对这等新奇的玩意进行投资。

    这自行车,以及附加的橡胶加工生产,一并进行了投资。

    臣弟以为,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皇兄意下如何?”

    “不错!”方天定抚掌笑道:“钱那么多,借哥哥一百万入股啊?也不要你多,只要六成,另外分两成给娘。”

    “哥,我也想要!”方百花挺着肚子说道。

    方亳不满了,抗议道:“尔等所向披靡,便是依靠此等巨口乎?”

    方天定才不管他呢,直接拍板定了下来。

    占便宜确实是占便宜,然而还有深意在里面。

    方亳是嫡亲皇弟,可称富可敌国,若是有什么不良想法,兄弟俩的情分就完了。

    因此,方天定要提前下手,限制其财富扩充的速度。

    最起码,他不能比皇族嫡支富有。

    虽然没有挑明,方亳心里也清楚,因此假装抗议一番,顺势同意了下来。

    说着闲话,年夜饭已经准备就绪。

    一大家子团团坐在一起,吃喝起来。

    说起来,今年大多数时候,方天定这个皇帝过的略微苦逼。

    御驾亲征在外,方天定以身作则,与全军将士共食。

    军中伙食嘛,油水的确足够,味道嘛,其实不敢恭维。

    这个年代,还是处于吃饱的时候,远未到吃好的程度。

    对军兵来说,能吃的满嘴流油,就已经足够,对方天定来说,其实不太痛快。

    因此,面对丰盛的年夜饭,方天定真的是化身饕餮,只吃的不亦乐乎。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四百三十八 种师中降

    除夕过,便是春天。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过了个开心的春节,方天定埋首政务中,不知不觉到了四月份。

    汉中之地四面环山,天气已经略有炎热。

    街道上,一个胖大的黑和尚,担着禅杖,一步三摇地往着府衙走去。

    如此招摇过市的,不是鲁智深还能有谁?

    他的身后跟着一个小哥,正是兵辰。

    看鲁智深如此有恃无恐,兵辰道:“若是有那心向赵宋的把我等拿了,可是大功劳。”

    鲁智深道:“你等请洒家来劝降,休的啰嗦,保准说得小种相公来投便是。”

    遇上这种蛮不讲理的,兵辰也只能无奈苦笑。

    想他们闻风司各种手段用尽,种师中仍然犹疑不定。

    没奈何,他们只得请出鲁智深来,希望走熟人路线。

    不一刻,两人到了经略衙门。

    仔细打量片刻,鲁智深赞道:“小种相公作风,不改当年啊。”

    衙门用的是汉中知县衙门,做为附墎,知县的日子不是一般的苦逼,衙门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种师中入驻后,也未加修缮,仍旧一副破败样子。

    门外值守的军兵见到鲁智深,都露出一副见鬼的模样。

    他们都是种师中的亲卫,追随日久,是认识鲁智深的。

    看他来此,都是惊讶异常。

    鲁智深笑道:“老张,还不速速禀报小种相公,鲁达来见。”

    叫老张的下意识地点点头,转身进了衙门。

    不一刻,老张复出,请鲁智深进去。

    鲁智深也不疑虑,径直往里走去,并不担心被人加害。

    兵辰也来过这里好几趟,同样跟上。

    到了内堂,鲁智深拜下,道:“鲁达见过经略相公。”

    种师中仔细打量一番,笑道:“若非自报姓名,如何敢认!”

    鲁智深道:“当初三拳打死了郑屠那撮鸟,洒家惧罪逃亡,到了雁门关得人举荐,当了和尚,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种师中道:“失手杀人罢了,又是打抱不平,若你不走,最多也就是流放,不会离了西北。

    说不得,此时你我仍旧是泽袍亦为可知。”

    鲁智深笑道:“若我不走,说不得骨头都烂了,如何能够坐在此处于相公答话。”

    闲谈中,种师中问了鲁智深这些年的遭遇,鲁智深也没隐瞒,能说不能说的都说了。

    眼看天已正午,种师中令人准备酒菜,要招待鲁智深。

    鲁智深摆手,道:“经略相公,这酒嘛,和同袍兄弟喝才能有滋有味,和敌人喝,有甚么滋味?”

    种师中坐直身体,问道:“未知鲁达此言何意?”

    鲁智深道:“洒家到此,便是为了说服相公投明。

    若同意,自当喝酒庆祝,若不同意,日后难免厮杀,喝酒作甚?

    现下洒家在明军中也是一个统制官,地位不低,若相公不降,自可拿了洒家,去找赵佶那软蛋请功。”

    种师中闻言,只沉默不语。

    鲁智深道:“想当年我等驻守边境,无日不与西夏人见仗,多少手足兄弟,凭白死在了党项人手里。

    现今倒好,赵佶那厮直接放了党项人进来,直把我等血汗视作无物,相公心中无怨?”

    哎~种师中叹了口气。

    鲁智深又道:“我国陛下神威,领兵全歼入侵西夏兵,实在大快人心。

    且,各部趁其空虚,已经占领了这。河套许多地方,实现了我等一贯的夙愿。

    若是老种相公泉下有知,自可含笑瞑目。

    若相公投明,自可部领大军,直击兴庆府,实现边境百姓百年愿望,也可告慰种师宇。”

    听到种师宇这个名字,种师中不禁陷入了回忆中。

    种师宇,乃是种师中的堂弟,关系相当亲厚。

    当年,他初入军中,便与鲁智深同在一伍。

    他们所在的部队巡边时,突遭西夏兵袭击,因寡不敌众,损失惨重。

    五百余人,回来不过一百。

    种师宇被鲁智深带了回来,可惜只是一具尸体。

    种家时代戍边,战死者数以百计,种师宇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

    但是,这是种师中心中的痛,永远也无法忘记的痛。

    此时伤口被揭开,种师中却无力发作。

    明军越来越凶,赵宋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若是仍旧留在船上,击破兴庆府,活捉李乾顺的心愿,怕是永远不能实现了。

    鲁智深又道:“各种条件多说了,洒家也不废话,只一句,若相公远征西夏,鲁智深愿为先锋!”

    闭眼仰首将就,种师中突然起身,道:“即如此,我便降了吧。”

    鲁智深纳头便拜,道:“相公明智,保存了许多西军老兄弟,请受鲁达一拜!”

    种师中拦住,叹道:“左右不过为了苟全性命罢了,如何当得了明智之说?”

    鲁智深不管,坚持拜了,道:“我西军好男儿,为保家卫国死于边疆,并无怨尤,消耗于内战,实乃可悲可怜之事。

    相公置个人名望于不顾,选择了投明,免了许多伤亡,又使得天下统一进程加快,功莫大焉!”

    从始至终,兵辰都没插上一句话,完完全全地打了一回酱油。

    不过,只要种师中投降,他的目的就已经达成,其余都是细节,不用在意。

    当然,他也不会把功劳全部归于鲁智深。

    种师中投明,原因很多。

    直接原因,当然是赵宋选择了引西夏人入境,伤害了他的感情。

    根本原因,当然是明国强大,迟早全取天下。

    另外,明国的许诺,也是重要原因。

    按照约定,种师中投明后,册封伯爵,平西将军。

    待明国全面进攻西夏时,种师中可以独领一路,以实现他种家的百年夙愿。

    而且,明国还会追封种师道以及种家历代殁于边境者。

    条件还是相当优厚。

    毕竟,能够和平拿下利州路,对明军也是一件十分值得庆幸的事。

    种师中既然决议投降,要做的事情相当多。

    “首要的并不是清除赵宋死忠!”兵辰道。

    种师中问道:“未知要我做何事?”

    兵辰道:“利州路往北,仍然有险要关隘,此时消息未曾走漏,我等当趁机取之,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