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梁山终结者 >

第284章

梁山终结者-第284章

小说: 梁山终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不想,五万骑不但未曾拦下三万明军,反而被人打穿了。

    旁边,李仁爱道:“叔父息怒,明军阵型颇为奇特,装备又好,皮室军不察之下被击破,不足为奇。

    小侄带了五千铁鹞子,愿出阵冲击。”

    “来人!”耶律大石并未搭理李仁爱,厉声喝道:“传令,务必全歼这股明军。”

    令旗挥舞中,又有三万皮室军动了起来。

    方才一次对冲,明军落马八千有余,此时剩余两万两千不到。

    后方辽兵三万,前方三万,共计六万,前后夹击。

    酆泰不管追兵,大喝道:“冲过去!”

    嗡~

    轰~

    箭雨过后,两军对撞。

    “喝~”

    砸落一个辽兵,酆泰脑袋偏转,闪开了一杆长枪。

    铛~

    长枪擦着脸颊错过,带飞了面甲。

    咻~

    一箭飞来,噗嗤没入了眼眶中。

    一声惨叫,酆泰栽落马下。

    双方万骑往来,莫说他已经被射得失去了意识,就是完好是也绝对无法幸存。

    余光扫到酆泰已经不在指挥位,马犟大喝道:“都有,随我冲锋!”

    呼喝中,他马速再提,到了最前方一列的最左侧,接替指挥。

    三万骑剩余不到一半,酆泰只是阵亡中的一员,在这遍地尸体中,也没什么特殊的。

    不一刻,杀穿阻截。

    前方兵锋,距离耶律大石的龙旗不过一里之地。

    耶律大石脸色阴沉的几乎能够滴出水来,李仁爱脸色也是惨白。

    明军之悍勇,实在出乎意料。

    不需要耶律大石下令,一直拱卫帅旗的禁军,已经开动。

    看前方阻截再来,马犟大喝道:“卢俊义,关胜,各领一千轻骑从两侧突过去,务必干掉辽帝!”

    两人领命,各自分头冲杀。

    大规模骑军对冲,个人用武发挥的余地不大,小规模骑兵厮杀,正好发挥卢关二人高绝的武艺。

    主阵中,马犟位居前列左侧,指挥全军,马劲随在后面,随时准备接替指挥。

    张清位于前列右侧,手中长枪不断刺出,击杀辽兵无数。

    浑身上下,鲜血不断滴落。

    都是契丹人的血飞溅过来的,盔甲上已经糊了一层血痂。

    他的身上,插着十余根羽箭。

    随着马匹狂奔,白羽也是起伏摇摆不定。

    区区马弓,便是射中,也无法破甲。

    噗嗤,长枪收回,带起一蓬鲜血。

    血花飞溅,真巧落进了眼睛里。

    张清下意识地眨眼,却不想瞬间功夫,一个辽兵挥舞大刀,正砍在马蹄上。

    马失前蹄,翻滚在地。

    张清措不及防,同时砸落在地,好在他在外侧,不曾有许多马蹄踩踏。

    亟待起身时,一左一右两骑,同时把刀枪递来。

    慌乱中,张清就地一滚,躲过了刀枪,却不想忙中出错,居然滚进了主阵列前进的道路上。

    无数马蹄落下,瞬间化为肉泥。

    意识消失的瞬间,他似乎看到辽军大纛在缓缓后移。

    由不得耶律大石不退,正面无法阻拦重骑冲锋,两侧又无法阻挡卢俊义、关胜二人往来冲刺。

    此时,明军兵锋距离耶律大石不过百步,再有片刻,弓箭就能射过来。

    若只是如此,耶律大石绝对不退。

    他的目的,就是消灭明军的骑兵,以延缓明国进军塞外的过程。

    付出了无数伤亡,好不容易熬到明军山穷水尽,如何能够放弃这个即将成功的战略目标。

    只是不退不行,五里之外,一杆高高的五星红旗,正在缓缓接近。

    伴随左右的。还有方天定的皇帝旌旗。

    明军主力已经抵达战场,比预定的,快了半天。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五百二十八 马军重创

    “臣无能,未曾留下耶律大石,亦未能拖住辽军主力,战略目标全部失算,请陛下降罪。(全本小说网,https://。)”

    “胜败乃兵家常事,卿不必挂怀。”方天定扶起王寅,问道:“卿可曾受伤?”

    王寅道:“多谢陛下挂怀,臣一直居于中军指挥,未曾厮杀,因此毫发无伤。”

    方天定又问道:“军兵将官伤亡如何?”

    “还在统计之中。”朱武道:“估计,我军阵亡不下六万,阵亡将军酆泰、张清二人,校官孙立等三十八,尉官千数。”

    “此战,我军骑兵元气大伤,无力再行进取,皆乃臣指挥不当,请陛下降罪。”王寅请罪道。

    “卿不必自责,此乃朕之过也。”方天定安抚道:“若非朕急功近利,未曾准备妥当吵令骑兵追击,也不至于有如此多伤亡。”

    说着,方天定看向大营方向。

    尸山之上,无数军兵同心协力,抬起一具具尸体扔到车上。

    堆满了,车夫抽打牛马,缓缓启动。

    不远处,还有军兵在挖坑。

    三四丈深,直径十余丈的深坑,一共有百余处,同时开挖。

    车子到了近前,一车二十余尸体,胡乱扔了进去。

    旁边,又书吏在统计数量。

    这些都是击杀的辽兵,数量太多,必须全部填埋,防止瘟疫滋生。

    明军的尸体,都整齐的并排放在地上。

    一排排整齐放着,铺满了好大一片空地。

    “传朕旨意,酆泰追封临潢王,张清追封临潢公,孙立等校官,皆追封临潢侯,尉官追封临潢伯或子,军兵追封临潢男。

    令,令有司抓紧时间统计战功,朕当厚加赏赐。”方天定道。

    “多谢陛下恩恤!”众将拜谢。

    示意免礼后,方天定又问道:“斩获如何?”

    朱武道:“此战,我等以火枪之利,击杀辽军不下二十五万。

    虽然未曾全歼,然而辽国元气大伤,十年内不敢纵马难顾,我国可安心领略北地,待骑兵恢复,再图进取不迟。”

    辽国地域确实广大,然而人口也就三五百万,其中还有许多独立半独立的游牧部落。

    耶律大石一次送了二十五万人,再想凑齐这等规模的大军,基本别想了。

    一方面是没这么多人口,另一方面是明军凶猛,各部落也不再敢同明国对抗。

    基本可以说,辽国已经彻底被打残了,也许可以挣扎十几年,却绝对不可能再翻身。

    如此,明国的战略目标,算是实现了一半。

    只要辽军不来骚扰,明军自可以临潢府为中心,安逸地经营草原。

    有个十来年,草原统治必然能够稳固。

    当然,耶律大石的威胁确实存在,因此只能说实现了一半目标。

    “不过,此战证明,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对一国是多么的重要。”邵俊感慨道:“想耶律延禧掌权时,领七十万大军征讨女真人,却被完颜阿骨打打的满地找牙。

    若是那些辽兵有此战中一半,不,一成的意志,也不会有女真人崛起立国的机会。”

    “不错,耶律大石确实能干,否则也不能鼓动军心至此。”朱武赞了一句,又道:“不过,我国有陛下坐镇,莫说耶律大石,便是耶律阿保机复生,也绝不是我国对手。”

    “罢了,莫要拍马屁,说说此战得失。”方天定摆手道。

    王寅道:“此战证明,火枪威力无穷,已经可以主宰战场,然而对付骑军冲锋,射速尚显不足。”

    “其实还有不足。”张卫国道:“激烈的战斗中,军兵来不及瞄准,只能最快速度开枪,杀伤效率及其低下,有数据为证。”

    张卫国打开一个小本本,念道:“此战,我军有火枪手两万两千,各自随身携带弹药一百发。

    步枪手三千,各自随身携带枪弹一百发。

    按总数计算,击杀全部辽军六遍还有多余,然而,总计击杀不过十五万。

    其中步枪击杀三万,消耗子弹三十万发,命中率约在一成。

    火枪击杀十二万,消耗弹药二百二十万发,命中率将将超过半成。”

    “如此低?”众将惊讶。

    他们只觉得枪林弹雨中,敌军打了。倒毙一片十分带劲,却不想命中率如此的低。

    “只要子弹能够杀死敌人,那我们就多多制造,至于命中率,不做太多要求。”方天定说道。

    原时空的二战中,平均两万发子弹干掉一个人,越战中,二十万发子弹干掉一个人。

    然而更加无情的事实是,绝大部分人是死于轰炸。

    相对来说,明军能打出一成命中率,已经十分出色了。

    说了一阵火枪步枪的优缺点,方天定又问道:“耶律大石退守临潢府,有何动向?”

    “报~”

    游骑奔来,道:“辽军突然全部撤出临潢府,往西进军,目下,临潢府已经被大火笼罩。”

    众人抬首北顾,果见北方浓烟滚滚,火焰直冲云霄。

    想来,耶律大石撤退时,是不打算给方天定留一根木头了。

    “陛下,臣请令追击!”众将立刻请令。

    “让耶律延禧领兵追击,我军主力不动。”方天定淡淡地说道。

    马军重创,必须修养。

    以步军追击马军,正好给人把“肥的拖瘦,瘦的脱垮,垮的拖死”的机会。

    已经吃过亏,方天定自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不过,养了耶律延禧这么长时间,也该放出去咬人了。

    这只仆从军,都是辽国死忠,哪怕全被耶律大石干掉,也不用可惜。

    以耶律延禧的本事,被收编的可能也不小。

    不过,方天定并不在乎。

    以后只要稳打稳扎,以火枪火炮护持堡垒逐步推进,迟早能逼的耶律大石退无可退。

    方天定问道:“临潢府毁于大火,附近可还有城池?”

    朱武道:“不再有城池,待临潢府火灭,可加修缮。”

    “无需重建,直接重建一城。”方天定伸手,喝道:“拿地图来。”

    叶贵立刻展开地图。

    方天定指着地图,道:“刘子羽,领军十五万,拿下黑车子室韦部,于大盐泺旁建城,以控遏草原,方便后方饲养战马。”

    “陛下放心,不需两年,骑兵当可全数恢复,自可以找耶律大石算账。”刘子羽保证道。

    从伤亡对比,明军毫无疑问大胜,然而这么多伤亡,实在是让众人义愤填膺。

    如此血仇,必须杀光契丹人,方才罢休。

    “报~西南急报~”

    一骑狂奔而来,道:“石宝将军捷报,已全歼入侵吐蕃联军,斩首无数。”

    方天定大喜,接过战报看了起来。

    吐蕃联军被全歼,不但边境安稳,更可以择机进攻高原上去。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五百二十九 临洮大火

    “快快,加快速度,务必抢在吐蕃人之前到达洮源镇!”刘锜大声呼喝道。全本小说网,HTTPS://。m;

    他的身后,两千余明军正在极速狂奔。

    山峰起伏,道路崎岖,两侧丛林密布,实在是难行。

    因此,明军只着皮甲,只为抢时间。

    烈日下狂奔,个个都是大汗淋漓。

    噗通,一军兵脚下一软,跌到在地。

    谢珍一把拉起,随便捡起了地上的火枪背在后背上。

    “将军,我能行。”

    谢珍拍了拍他的后背,道:“坚持住,还有三十多里。”

    队尾,解宝扶着一个军兵,身上挂了四五袋火药,快速跑着。

    前方,刘锜喝道:“兄弟们,吐蕃入寇,三州之地毁于战火,我等决不能放走一个吐蕃人,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众兵齐呼。

    “堵住吐蕃人的退路,来个关门打狗!”刘锜叫道。

    “关门打狗!”

    一番呼喝,军兵们精神稍震。

    一天一夜狂奔一百五十余里,哪怕都是久经训练的精锐,也难以支持了。

    不过,为了堵住吐蕃人,他们必须咬牙坚持。

    放弃积石军全部、河州、洮州大部,把吐蕃人勾引到临洮城下,就是为了毕其功于一役,全歼吐蕃联军的三十万主力。

    计划的关键,在于刘锜部能够抢在吐蕃人到达之前抢占洮源,堵住吐蕃人回高原的通道。

    行军不止要克服道路崎岖,还要对付恶劣的天气。

    更困难的是,他们还要在吐蕃人的围攻下坚持到大军到来。

    这个时间不定,也许片刻即至,也许要三五天,都是有可能的。

    好在,此次有一千火枪兵随行,据险而守应该能够守住。

    咔嚓~

    轰隆隆~

    电闪雷鸣中,黄豆大小的冰雹不期而至。

    明兵不管不顾,只是埋头狂奔,最多也就是把小皮盾遮住头顶。

    好在冰雹来的快,去的也不慢,一刻钟过后,又是云散天晴。

    一个半时辰后,洮源镇低矮的镇墙出现在了眼前。

    “绕过去,到了石林再休息!”刘锜大喝道。

    两千明兵,擦着洮源低矮的镇墙而过。

    镇内,有吐蕃人不断张望,很是好奇为什么明军会到了此处。

    吐蕃联军声势浩大,整个吐蕃诸部都是知道的。

    按照道理,前方激战正酣,明军如何会到了大后方?

    突然,镇内响起了急促的钟声。

    洮源之地,位于高原东部边缘,实在是洮州回高原的必经之地。

    若是明军抢占此处,吐蕃人想回高原,起码要多走三百里路。

    这么长的路,足够明军设伏吐蕃人十次八次了。

    所以,由不得吐蕃人不紧张。

    片刻后,有三五十吐蕃人聚集出了镇子,远远跟在后面。

    明军两千余人,虽然一直向前,这群吐蕃人也不敢跟的太近。

    穿过镇子,行了十余里,一片连绵的山峰出现在眼前。

    就着天边的余晖,可以看清连绵的山峰十分壮美。

    唐时,吐蕃各部曾于此会盟。

    此时,这里只有几个牧民猎人出没其中。

    前后聚集了三十万人,让吐蕃人以为必胜无疑,因此并没有驻兵这条险要通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