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梁山终结者 >

第293章

梁山终结者-第293章

小说: 梁山终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底时分,应天颇为湿寒。(全本小说网,https://。)

    会宁府之战结束已经四个多月,方天定回京也有两月有余。

    此时,城中家家户户的烟筒,都在向外吐着白烟。

    大好的城池,似乎笼罩在一层白雾中,显得缥缈而又神奇,宛如仙境。

    外地人看了,不免要啧啧惊叹两句。

    “这味道有些刺鼻啊!”

    然而方天定却知道,这是雾霾的初级形态。

    旁边,叶贵笑道:“陛下,家家户户都在烧煤,无风时火烟聚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百姓们取暖做饭,各工坊的初级蒸汽机,特别是近郊的炼钢厂,每日消耗煤炭不计其数,理所当然会产生污染。

    然而,方天定并不打算多管,起码最近十来年不会多加约束的。

    待工业雏形起来了,再行整治不迟。

    思量中,方天定随口道:“你家用的哪的煤?”

    “回陛下,臣家用南越煤。”叶贵回道。

    微微颌首,方天定上了车。

    马车缓缓启动,沿着秦淮河往城中走去。

    秦淮河中,除了日益增多的小姐姐们的画舫,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货船。

    货船中,尤以煤船为多。

    其主要来源,便是江南西路的袁州萍乡煤。

    萍乡煤储量丰富,质量优越,开采后顺水而下,直达应天,十分方便。

    另外江边各码头上,还有南越李朝的煤港煤。

    走海路,大量集中运输,加上露天煤矿,开采又用的廉价俘虏,其实价格与萍乡煤一般无二。

    此二者,为应天的煤炭主要来源。

    为了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各地官府都在探矿开矿,其中以煤铁为重。

    国内的大煤矿,不断地发现。

    然而因为运输或者质量问题,全然无法与两者竞争。

    看着道路两边的白烟,叶贵叹道:“陛下,这煤是越来越便宜了,昨日我问管家,一斤不过半文钱,家家户户都用的起。”

    方天定问道:“可曾听闻有煤气中毒的?”

    “这倒是未曾听说过。”叶贵道:“官府每日派人宣讲,说书卖艺的也会夹杂着说,百姓们都知道煤气之危害,十分注意通风。”

    顿了顿,叶贵又笑道:“无意中毒的倒是没有听说,烧炭自杀的,倒是听过一个。”

    左右闲着无聊,方天定便让叶贵说来听听。

    左右不过是富家千金爱上贫家小子,富家主不允许,一对小情侣相约殉情的事情。

    “陛下,你可知道是谁家的姑娘么?”叶贵神秘地问道。

    应天城中二十万户,方天定又不会算命,如何能够得知。

    眼睛一瞪,叶贵连忙讪笑道:“那姑娘,乃是高丽王傅黄潜善的闺女,高丽国灭,王楷拘押应天城中,黄潜善一直陪伴左右,不离不弃。

    为安抚王楷,其打算把闺女嫁给王楷,自然不会允许私定终身。”

    “哦,这么忠心?”方天定坐直了身体。

    “我看未必!”叶贵摇头,道:“大约也是想打出个忠义的名声,好博个上等差遣罢了。”

    方天定摸着下巴,道:“高丽国灭,辽王封地其上,原本派遣到高丽的各司人员,倒是须得重新安排。”

    当初为了同化教育高丽人,明国先后派出去了数万人。

    此时目的达成,自然要重新安排。

    具体怎么安排,叶贵是绝对不会插嘴的。

    家长里短,他从不避讳,事关全局,绝不涉足其中,此乃叶贵安身立命的原则。

    也因此,他越发得明帝的信重。

    敲着扶手,方天定问道:“朕记得皇叔上了奏折,请求中枢调拨官员,可有此事?”

    叶贵想了一下,道:“确有此事。”

    “即如此,传令吏部,调拨一部分回去担任当地官员。”方天定说道。

    “是。”叶贵记下。

    皇帝日理万机,难免有疏漏之处,叶贵自然要帮着记住。

    车轮滚滚中,马车到了应天城门外两里。

    到了这里,人流车马陡然密集了起来。

    “卖报啦~卖报啦~大明日报~一文钱便知天下事~”

    “应天商报~近期商讯应有尽有~只要二文钱~”

    “风花雪月,诗词歌赋,还有神异志怪的故事,都在江南文报~”

    透过窗户玻璃去看,只见数十个半老不老的百姓,各自守着摊子吆喝。

    方天定问道:“大明日报中秋后方出,如何就有这许多报纸了?”

    叶贵道:“朝廷出了报纸,地方争相效仿,实在不足为奇。”

    “各自买一份来,朕瞧上一瞧。”

    陛下有令,自有随行卫士去买。

    不一刻,卫士捧着报纸回转,递了进来。

    如今印刷之术不断改进,纸张也是便宜,十一份报纸,不过花了四十文钱,着实不贵。

    大明日报不用多说,此乃官方喉舌,宣传朝廷政令为主。

    价格一文钱,其实是亏的,不过朝廷买单,亏成狗也不妨事。

    江南文报定位也是明确,主攻文学,还有短篇与连载小说,卖得相当火爆。

    以其价格和销量,想来是颇有赚头,只是不会多。

    应天商报的成本绝对不止二文,然而它其实是广告报纸,各家商号打广告,宣扬名声,发布买卖招聘消息,买的人不少。

    不需要售卖赚钱,只要收广告费,想来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工部的科技旬报已经属于相当专业的了,也就猎奇者方才购买,价格又高,肯定是血亏。

    然而皇弟那个狗大户,想来是不在乎亏不亏的。

    至于其他小报,定位不清,内容杂乱,卖的也就一般,若是不重新定位,怕是活不了多久。

    因为有应天商报和江南文报的朱玉在前,效仿者肯定会越来越多。

    此乃人之特性,只要赚钱,皆蜂拥而至,至于会死多少,其实没人在乎。

    翻到最后一份秦淮时评时,方天定骤起了眉头。

    其中一篇文章,居然抨击朝廷尽收高丽国土,绝人国祚,实乃不仁不义,有违大国气度。

    文章的最后,是呼吁朝廷释放王楷,礼送其回国,再归还其土。

    见方天定皱眉,脸露不悦,叶贵劝解道:“陛下,此等胡言乱语,何必在意?”

    “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能不加以管束。”敲着扶手,方天定继续道:“传旨兵部,增设审查司,凡广泛印刷之书籍报刊,皆应取得许可,且其内容,也当审查。

    凡有违背国家方针,不合道德良俗者,当一体禁绝。

    再传大理寺,增发新律,监督管此事。”

    喉舌的重要,不必多说,方天定自然不能放任自流。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五百四十七 老臣

    “恭迎陛下!”

    “刘卿何必迎出门外!”

    方天定下了车,扶起刘韐刘子羽,拉着他们一起往后院走去。(全本小说网,HTTPS://。)

    行走中,方天定问道:“刘老先生今日可曾好转?”

    “有劳陛下挂怀。”刘韐抹着眼睛道:“家父今日醒转,然而水米不尽,怕是大限将至。”

    闻言,方天定也是伤感不已。

    到了后院,只见方天定一独臂年轻人推着刘民生,正在院内晒太阳。

    刘韐急忙接过推车,道:“父亲大人,外界风寒,如何出到外界来了?”

    “见过陛下!”独臂青年人行礼。

    “免礼!”方天定看向刘民生。

    只见他嘴角微弯,显见心情不错。

    方天定作了个揖道:“今日见老先生精神尚好,小子实在不胜欢喜。”

    刘民生摆摆手,道:“回光返照罢了,陛下莫要在意。”

    语气淡然,全无半点忧虑,尽显豁达。

    方天定强笑道:“老先生福星高照,当有康复之时,何必说这些丧气话。”

    “生老病死乃是常态,陛下久惯战阵的,何必如此介怀。”刘民生微笑道。

    方天定终于笑不出来了。

    这病危临终之人,却来安慰他这个前来探视之人,实在让他无话可说。

    刘民生道:“尤记得当初,陛下尚为一介贼首,老朽被不肖子说动而来。

    杭州城外,偏隅之地,处处可闻朗朗书声,当时老朽便知,陛下必定全取天下。

    果不其然,不过八年有余,方氏取赵氏而代之,大明业已灭了金辽西夏,成为天下共主!”

    看刘民生陷入了回忆的模样,众人皆不说话,只静静地听着。

    说了半晌,刘民生问道:“金辽破灭,西夏亦平,北方战事可会停歇?”

    方天定摇头,道:“短期内,大战不会再有,然而小规模行动,不会停歇。”

    “虽关天下大计,然战火连绵,终非好事,若是可能,还是歇一歇得好。”刘民生劝道。

    方天定道:“贺兰山以西,党项余孽尚存,塞外极北,契丹女真未绝,吐蕃未下,西域未服,南方未收皆是用兵之处。

    不过,我国威风已立,异族慑服,征讨不难。

    只要按部就班,逐步推进,建立控制,总有全占天下之土的时候。

    当然,用兵不会超过十万,不会影响朝廷运转与国内民生。”

    “陛下心里有数,老朽便放心了。”刘民生又拉过独臂青年,道:“临死之前,便为陛下荐个贤才。”

    方天定笑道:“此乃吴飞,小子也是认得的,只不知道如何入了老先生的法眼?”

    刘民生道:“他出身军伍,沦为残疾退伍,其后居住乡中教化乡童,颇有建树,可继承我之衣钵,掌管全国教化。”

    方天定惊讶,不由看向吴飞。

    从有余力开始,军中伤残军兵便安排各地任事,其中大多作为学社教师。

    因为此项政策,明国境内识字率节节升高。

    说实话,耗费确实不小,成果也是斐然。

    不然,仅凭赵元奴,如何让应天府中竖满了路灯?

    “吴飞,可曾教的什么出色的学生?”方天定问道。

    “哈哈哈,陛下缪误!”刘民生笑道:“掌管天下教育,非为私塾,如何能看教得几个出色的学子?

    其关键,在于能够一视同仁,尽心尽责,且无私心。

    此条件说不上难,然而符合者甚少,吴远程正好符合。

    想他所在的白石村,村童乡民,皆可读书算数,此乃他的能力。

    便观全国,能达成百分百识字也不多,老朽便举荐于陛下了。”

    “确实是朕想差了。”方天定笑道。

    刘民生临终所托,方天定自然不会反驳,便应允了下来。

    当然,吴飞虽然是军伍出身,然而身无一职,肯定不能一下子就掌管天下教育。

    否则,定然反对无数,反而不美。

    其中如何安排,自然有方天定操心,刘民生是不会,也操不了哪个心了。

    看完刘民生,又安慰了刘韐父子几句,方天定上车。

    除了刘民生,陈瓘的身体也不行了。

    作为内阁辅臣,陈瓘的作用相当明显。

    方天定长期外出征战,朝内风气依旧良好,全赖陈瓘和陈师锡这两个刚直的人在。

    这些年被他两逮住小辫子而落马的各级官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御史台上下,有一个算一个,都曾经被他喷过。

    年初,陈瓘自感身体不支,已经多次上表请辞,只是方天定一直压着。

    到了陈瓘府中一看,陈瓘已经昏迷不醒,也不知道何时能够醒转。

    安慰了陈家上下,方天定悻悻离开。

    生老病死确实是常态,每个人都逃不过,然而感情上,确实难以接受。

    其实方天定不知道的是,若是按照原轨迹,陈瓘四五年前就该病故了。

    因为太过刚直,眼睛里惹不得沙子,加之太过能喷,陈瓘仕途一直不得志。

    去世时,不过六十五。

    如今,陈瓘刚做了七十大寿,完全是寿终正寝。

    如此繁忙还能够多活几年,大约也和心情有关。

    能够施展平身所学,且不用委曲求全,可不正是陈瓘这样的人的追求。

    刚出了陈瓘府门,只见一骑狂奔而来。

    见到骑士模样,方天定心中一突。

    那骑士一身素白,头顶白布,完全是一副报丧信使的模样。

    “我乃内阁辅臣陈观府中亲随陈中,请见陛下!”骑士呼喝道。

    随行护卫检查无误,放了过来。

    陈中纳头拜下,道:“启奏陛下,经济。今日午时,陈观突然大量呕血,寻的太医来时,已然不治。

    如今陈益尚未回转,只能停尸府中,后事如何办理,请陛下示下。”

    方天定以手扶额,低喝道:“来人,摆驾陈家,朕当亲自为陈阁老安排后事。

    再,立刻传令马灵,接陈益回京。”

    陈泰战死的消息,一直瞒着陈观,其借口便是北方未定,不能擅离。

    为了表现的更加真实,陈益也一直未曾回京。

    也就是陈观功名之心重,才好如此安排。

    否则但凡他要见儿子,也不可能不让回。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五百四十八 裂土之封(上)

    “当时吧,小弟我倏地一枪,把那完颜宗望钉死在地,城头金兵当即慌乱崩溃,老陈背着我,大杀特杀,直接杀穿了内城……”

    祝小弟唾沫横飞地说着,其他人也不说话,只静静地看着他吹牛逼。(全本小说网,https://。)

    如此多似笑非笑的目光,让祝小弟讪讪地停了下来。

    毕竟,吹牛逼也要有个度不是。

    “兄弟,继续啊,挺好听的。”袁朗取笑道。

    “滚!”祝小弟翻了个白眼,喃喃自语道:“太阳都老高了,大朝会如何还不开始?”

    “平时也没见你这么积极,今日如何焦躁起来了。”陈朕鹏问道。

    不同于祝小弟断腿,他倒是康复了,只是余伤未好,尚需修养。

    “这话说的,好似小弟平时经常参加大朝会似的。”祝小弟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