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614章

大明1617-第614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了六七千头羊,除了吃掉的,剩下的已经风干熏烤腌制,各种法门都用上了,我下令给漠北行军司那边送五千头过去,那边距离远,军司补给压力大,后勤成本也太高,有这几千头羊,要给财政上省不少钱……”

    梁兴说着,正巧看到随员中有田季堂,当下咧嘴笑道:“老田,我说的怎样?”

    田季堂拱手笑道:“若行军司政事官们都象梁政事这样精打细算,可就没有我老田什么事了。”

    梁兴闻言大笑起来,对田季堂的夸赞,倒也是坦然受了。

    张瀚也赞道:“尚义行军司做的不错,别的行军司只想节流,倒是梁兴想着要开源,很好。”

    梁兴得此一赞,脸上真的放出光来。

    近来梁兴心情极佳,王长福栽了!

    真正的对手就只此一个,倒不是梁兴一心想着老王倒霉,只是军中资历和人脉也就只有王长福能和他比,在梁兴和很多人心里,张瀚将来一定会自立一国,到时候大封功臣,文臣第一可能是李慎明,也可能是孙敬亭,反正左右就是这俩,孔敏行李东学莫宗通等人也不差,不过文臣体系和武官不同,武官中只能王长福对梁兴有威胁,将来就算大伙儿封爵,到底谁上谁下?谁排第一?这个第一,梁兴当然想争,张瀚是仁德底子,宽厚性子,这一点大伙都知道,虽然法度严谨,犯了法的就不讲情面,但只要不犯法,跟着张瀚长保富贵还是有把握的,既然如此,为何不争一争?大明太祖年间,武臣第一就是徐达,到现在徐家还是两国公一南一北,哪家勋贵能和徐家相比?

    所以该争就得争,不能放弃就绝不放弃!

    张瀚没理会自己部下的这些小心思,只要在尺度之内,良性竟争总比强压着叫他们互相使绊子强……这一点是底线,也是早就言明再三了的。

    一个团体新兴之时就是有这样的好处,虽有竟争,倾轧,但好歹是奔上走,一旦到了王朝末世,那就什么歪的斜的都有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伟哉!”

    往前不多远,果然见到一大片废弃的陈旧建筑,饶是张瀚向来鄙视北虏和故元,也是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这个旧中都的来历十分出奇,要详细的说够扯一大篇文章,总之就是因元武宗而兴,又因元武宗逝世而罢,由于存在的时间太短,几乎没有太大的存在感,甚至到几百年后,后人还曾经因为这个旧中都是否确有其事而打过不少笔墨官司。一直到确切的发现了旧中都遗址,这座故元废都才算正式走入人们的眼帘。

    简而言之,故元的统治中心是从草原南移的,蒙古汗位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中间的一大转折就是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位。与中国人理解的不同,忽必烈虽然是赢家,但在蒙古贵族中却鲜少获得承认,其依靠汉军为主力击败了阿里不哥的蒙古军,得位根本不正,忽必烈继承汗位后,庞大的蒙古帝国正式分裂,以前虽然各自为政,但各地的蒙古汗都承认草原上的大汗才是共主,蒙哥死后,忽必烈争位成功,其后果就是蒙古帝国四分五裂,而忽必烈的根基并不在草原而在北方汉地,其迁都到大都,也就是后来的北京也正因如此。

    到元武宗时,蒙古人压根不曾汉化成功,由于对汉人的强行压制导致帝国根基不稳,高层之间互斗不息,朝局十分混乱,武宗因此修筑中都,以为退身之所,这便是这座中都城的由来。

    和林,中都,上都,大都,串成一线,中都其地在后世张北县区域,从张家口过边墙一直北上,经行百五十里之外就是中都遗址所在,其地已经深入草原,四处是完全的草原风貌,沿途风光十分漂亮,夺人心魄,著名的草原天路就在其间,其东野狐岭,其西桦皮岭,都是风景绝佳之所。

    张瀚也是为眼前的大工程所打动,光是台基就有数里方广,一个宫殿区的面积就与青城相仿,高大的台基经不起岁月侵蚀已经破损不堪,但大片石料铺成的宫殿甬道尚且完好,由于工艺精良,野草不能在其中而生,甬道被风一刮,居然还是洁白如玉,三层高的平台之上矗立着高大的主殿,其后的殿宇群落也十分宽广高大,殿宇群外是宫城城墙,已经多半颓败,然后是阔大的皇城区和外城区,外城区还有不少蒙古包的遗址,从这一点来说就与纯粹的汉人城池有所不同。

    军营区就设在外城与皇城的交界,有不少完全的房舍和打好的井,疏浚之后可以使用,当初故元修筑此城可是追求尽善尽美,也算什么都考虑到了。

    张瀚赞过之后,也是颇有感慨:“故元之时,北虏也算强盛一时,疆域大,搜刮的狠,方能在此草原腹地修筑这般雄伟壮阔的大城。”

    一旁的李慎明颇为意动的道:“文澜看是否能修复此地呢?我看此城距离正中,东西南北俱是最中间的位置,怪不得故元时称为中都,相比较而言,青城就失色很多了!”

    张瀚也是有些心动,青城毕竟是名义上土默特人的汗都,新立的顺义王也要在青城继承汗位,现在正和几个大喇嘛商议新汗的尊号,如果可能的话,修复此城,以此城为草原之基,似乎也未尝不可。

    四周的人都没出声,这是大议题,也是一个大动向,也就是李慎明可以当面提出来。

    张瀚扫了眼四周,果见各人都是目光灼灼,特别是梁兴,更是一副热衷模样。

    以张瀚占地之广,拥众之多,比名义上的顺义王可是要强多了,称帝还差点意思,称王则软硬实力都够了,占据故元旧都,号令整个草原,岂不名正言顺?

    这确实是个不小的诱惑……张瀚有现代人的灵魂,但从来不觉得自己称王称帝有什么问题,不管别人的情操多以高贵,张瀚得承认自己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努力多半还是为了自己和这个时代的家人,只有少数部是不忍神洲陆沉,文明传承毁于一旦,这确实是一种责任感,但如果没有改变自己命运和过好日子的企盼,光是有大义,张瀚不觉得自己可以一直这么辛苦的做下去。

    可能会真有道德完人,但张瀚绝不认为自己会替别人做出什么牺牲。

    不过么……张瀚指着眼前众人,笑骂道:“一个个都疯迷了是不是,也不想想现在是不是时候!”

 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线

    被他这么一说,各人倒是清醒过来,梁兴由衷的道:“咱们都经不住功名富贵的诱惑,这个时候反而大人最为清醒,难得,果然是英明天授。”

    “别扯骚了。”张瀚高兴的笑骂一句,说道:“各人随我一起进宫殿看看。”

    三百多年后的元中都已经几乎只剩下断壁残垣,这个时候宫殿区却还有相当多的殿宇保存是完好,当然,什么漆画装饰是肯定没有了,梁柱也被侵蚀的厉害,不少梁柱都快朽塌的样子。中国式的宫殿多半以木制为主,好处是堂皇漂亮,省工省力,害处就是经不起岁月侵袭,这一点不象西方石筑的古堡或是宫殿,几百年下来跟没事一样。

    顺着长长的甬道走着,两边的千步廊已经朽坏的不成模样了,再拾级而上,就是第一层的平台,地方很宽广,每隔几步就是一个排水孔,用上好的石料雕成兽首,一遇雨天雨水可以自这里排出。

    如果对元中都的大殿没有直观的感受,就想想北京城里的三大殿就知道了……这里的规模比雷劈烧毁后重修几次的三大殿,还要辉煌阔大几分。

    “不错,好地方啊……”张瀚进殿看了一圈,由于用料最好,三大殿的基干保存完好,虽然一股子霉烂味道,但主体结构大体上还是完好的。

    “嗯,果然利用得上……”李慎明还是没有放弃此前的打算,不过他也知道现在不是时候,嘀咕一句后又转头看田季堂,说道:“老田,银子什么时候能凑手?”

    田季堂道:“台湾那边保证年底再送四十万来,还有我们在北方的布局也有新业务要开展,算来一年能多赚二三十万,如果在南方推广顺利,还要多赚不少。加上布匹明年能出百万匹,还有铜矿多出来的收益,如果不扩军的话,明年的日子还是很好过的……不过这大殿和宫城皇城外城要修,可不是十万八万修得起来,最少得动员三五万民夫辎兵,备齐各种材料,修上半年一年才象个样子,你算算得多少银子。”

    李慎明沉着脸不出声了,修这种大城和宫室都是王朝国力盛时才有的精力财力,象朱棣当年修北京城,几十万上百万的民夫工匠修了十九年才大体完成,其后又花费多年功夫慢慢修葺,到仁宗年间朝廷还考虑过再迁回南京,可想而知盖出这种规模的都城要费多少功夫和财力了。

    张瀚和李慎明还罢了,梁兴几个却是挤眉弄眼起来,看来对田季堂的话很是上心。

    军司今年收入连贩卖俘虏的牛羊达到了五百万以上,加上各种意外增收之后收入到了六百五十万左右,这样一来,亏空只有不到五十万,随便腾挪一下也过去了。到明年,牛羊是卖的差不多了,但由于台湾那边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海贸收入也在增长,主要是少了颜思齐这么一个竟争者,一年收入加好几十万是肯定没问题的,台湾那边的平安状收入,明年预计也有一百万以上,这一笔银子算是军司收入增加,全部运到北方,加上铜矿收入,布匹收入的增加也是百万以上,还有另外一些开源收入,明年的收入预计还是六百五十万或是更多,这样的话几乎没有亏空,而明年可以结束到买卖城的大工程,又是省下好几十万两一年的开销,可以说,明年只要不再搞跨越式的大扩军,也不打大仗,可能会有小亏空,甚至会有节余。

    梁兴等人想起这事只是激动和高兴,田季堂却是有点要泪流满面的感觉……好几年了,打从前年大扩军开始就没有消停过,打仗是有收益,而且是天大的好处,可大扩军后打大仗,这银子可就真的如水般的流走了,自己这个管财务的,按照张瀚教导的记帐法来记帐,到了年尾就是大片的红色赤字,这心里的滋味也就只有自己明白。

    “可千万别扩军,也别打仗了……”田季堂在心里发狠道:“宁愿修这中都城,反正明年辎兵民夫要是没事干了也得给他们找事做。”

    “明年要把防线修到独石口外到野狐岭一线,”仿佛听到田季堂的心声,张瀚站在殿门口,展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心怀大畅一脸笑容的道:“野狐岭我还没去过呢,也算赫赫有名的地方,金兵五十万被蒙古人尽歼于此,听说百年之后逢阴雨雷暴天气还能听到人的哭声,太惨了。”

    李慎明无所谓的道:“多半是乡间的野狐之谈,当不得准的。不过从地理来说,青城到中都,再到野狐岭,再到察罕浩特和白城,再是科尔沁部,咱们只要把要紧的点给占了,草原这盘棋的面也就有了,何谓点,无非就是那几个重要的地方。”

    张瀚转头对李贵道:“考考你,说说除去漠北之外,控扼草原最要紧的几处地方是哪里?”

    李贵笑道:“这个属下还真知道,卫拉特和羌藏势力不说,要控制蒙古,最要紧的无非是三处地方,其实也是太祖高皇帝在洪武年间的布置,最为精妙。东边,降伏朵颜三卫,以大宁为核心,控制三卫则辽东和奴儿干都司无事,在当时的北京,现在的京师正北方向,则是以开平卫为主,开平也是旧元上都,北元四都,和林,中都,上都,大都,都是要紧地方,开平卫一设,就把旧大都,当时的北平现在的京师给拱卫起来了,包括张家口紫荆关都给保护起来了,西边则在黄河地势高处建东胜卫,东胜卫城建于要害地方,足可控制河套和限制土默特和套部等北虏诸部,然而从太宗皇帝靖难时起,先迁宁王与辽王诸王,弃奴儿干都司,再弃大宁和令朵颜三卫自立,再弃开平卫,最后再弃东胜卫,这样长城沿线就真的成了前线,京师其实也是前线,二百年来,京师已经被围了几次了?从后方基地之一变成前线,弄成了天子守国门的尴尬境地,老实说,太宗文皇帝虽然也是一代雄主,但论起真正的韬略来,比太祖高皇帝差的远哩。”

    张瀚用赞赏的眼光看了一眼李贵,点头赞道:“说的不错,已经得其中三味,看来你可以直追夏希平。”

    李贵窘道:“其实这些事,和地图思索,一半也是和希平聊天时得到的提点。”

    夏希平擅长思索考虑,在大的策略上屡有建言,张瀚对夏希平也是极为满意的,相比已经三十多岁的李慎明和孙敬亭,二十来岁的夏希平是小字辈,相差十来年呢,算是第二梯队里张瀚最满意的一个了。

    “那你说说。”张瀚叫人搬来一把椅子,军方大佬和随员们分列两边,张瀚对李贵笑道:“既然你是和夏希平商讨了不少东西,今天索性叫你一次卖弄个够。说说看,林丹汗西迁,咱们和东虏也动过手了,底下的大战略应该怎么走。你也不要紧张,说错了也是不打紧的。”

    “是……”李贵咽了口唾沫,当着这么多大佬叫他侃侃而言,说不紧张也是假的,军事侍从官这个差事果然不好干,不过干好了前程也是大好,张世雄这个营指挥已经兼了大队指挥,再往上就是团指挥,有几个军官能升迁这么快的?和裕升辎兵和战兵加上军司军校体系有十几万人,真正的实力和兵力都抵得上大明九边好几个军镇,又是新兴团体,大伙儿都是一心向上,想在这个体系里冒头,可完全没有想象的那般容易啊。

    当下按捺住各种心思,李贵侃侃道:“既然军司明确了林丹汗定然西迁,而察哈尔部又战力孱弱,不足为患,我想下面应该分几步走。”

    “哦,这个开头不错。”张瀚笑谓诸人道:“你们也仔细听着。”

    梁兴笑呵呵的不言语,反正只当是凑趣,朵儿有腮帮子咬了咬,脸上却也做出兴致很高的表情……他头上还顶着雷呢,可不敢在这个时候弄张瀚不高兴,就算心里感觉李贵不过是在纸上谈兵,脸上可是露出一副沉思的表情。

    “第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