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圈 >

第193章

三国圈-第193章

小说: 三国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帮人就是大汉的上流社会,世袭贵族以下,民以上。垄断了察举,举荐的渠道,你察我儿子,我举你儿子,庶民完全没当官的可能,官被士族垄断了。

    历史上的曹操,刘备,孙坚,皆非士族出身,曹操一生就都在打击士族,阿瞒是个法家,文采斐然,但那是爱好文学,不是治经。唯才是举,不问出身,打破了士族的举荐垄断权。

    为了打击士族,孔子后代孔融照诛,没公孙瓒极端,只用庶人,却也是要打破士族的舆论垄断,知识垄断,官位垄断。

    可惜,被陈群坑了。

    曹操活着的时候,无论说什么,陈群都是:“好好好,领导英明。”

    就是照着领导的稿唱,出来什么字幕,就唱什么歌。

    领导永远万岁,卡拉永远ok。

    可领导真万岁了,立马就忽悠“九品中正制”。(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九零章 清谈

    (全本小说网,。)

    九品中正制,就是全面推翻曹操一生的“法治用庶”,重回士族说了算的人治,官由士族出。

    甚至比东汉更狠,士族的特权更重,成家格世袭了,论品的。

    于是,曹丕一被忽悠,一上九品中正制,汉就完了,因为九品中正制的士族天下,对士族来讲,比大汉更好。

    西汉的刘邦,东汉的刘秀,皆非士族出身,刘秀那么宽容的皇帝,见结党的士人就杀,党锢之祸,不是灵帝搞的,是汉室传统。

    外戚与宦官,本来就是制衡士族的,历史上外戚跟宦官同归于尽了,无人制衡的士族,一下就魏晋风流了,尽成门阀。

    可士族天下,曹家也完了,因为士族不再需要非士族出身的曹家了。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造大汉的反,得先弄清大汉究竟是谁说了算,到底反的是谁,如何反。

    不弄清这个问题,以为占个洛阳,有个天子,占据了几个州,就能得天下,那就会重蹈宦官,何进,董卓,曹操,袁绍,刘备,吕布的覆辙,西一榔头东一棒子的打成流窜犯。

    历史上外戚,宦官,何进,董卓,曹操,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连白波贼都挟过天子以令诸侯。

    可事实证明只有曹操挟得了,因为曹操之前被请入兖州,与请董卓进京如出一辙,已经差点被灭一次了,斗争策略不同了。

    就是曹操提前暴露了要把士族干废的狼子野心,才被张邈,陈宫等群起而叛的。

    不是因为曹操造大汉的反,要废天子,才被背叛,是因为曹操要废士族。

    大汉就是外戚,宦官,士族三根支柱撑起来的,造反实际反的就是这三根柱子。黄巾是体制外造反,在通天塔外,要推塔内的三根柱,故而被三者共同反击。

    可造反不是目的,赢才是目的,这就是北盟为何不在通天塔外造反,因为胜率低,连简雍都不会跟随,只会敌对。

    北盟借的是陈群的损招,九品中正制一个名词不重要,它的核心说俗了,就是“冀州是冀州人的冀州”。

    这句话的背后,就是本地官本地士族做,士族当然感觉这简直妙毙了,这就是北盟为何有那么多的带路党。

    因为一伙织席贩履之辈,居然妄图为士族打天下,这在各地士族看来,简直就是最好的护院与打手。

    正如何进要请董卓进京,冀州要请袁绍来,兖州要请曹操,吕布来,徐州要请刘备来一样,各地士族都迫不及待的希望北方军开进来,担负起护院与打手的重托。

    北盟就喜欢这样的重托,就喜欢为士族服务。

    “士族粮仓的联合,恰是常平之仓啊。”

    卢道被法衍送出来,没去侧厅,只顾与外间露苑中聊天的人招呼。

    关中的窦氏,班氏,苏氏,杜氏等士族,来法氏坞的多是偏房子弟与管家一类。

    若非窦武被诛,窦皇后被冷藏,窦氏瞬间颓了不少。原本像是窦氏这号累世外戚高门,连偏房子弟都不会派的。

    正经的嫡房子弟,全是以士,以后学末进的同道身份,来与卢道等河北士人,交游,清谈,赴筵,会朋的,不谈商贾俗物。

    这是士族同道间的交际,“风流”就是玄学清谈的意思。贡荐推举,品人参阀阅,面试一样,士人就通过彼此的交际,相互给出判断。

    一旦需要,就是:“主公,我为你推荐某某某,此人左青龙,右白虎,腰间纹个米老鼠。”

    举荐一成,就为“举主”,被举者则为门生。很多名士由于举荐人不行,不愿意当无名之辈的门生,不愿意入举荐人“那一派”,就宁可不应征。

    北盟欲征一才,让贾诩去征,让田畴出面征,让许劭出面征,由于考虑到贾诩是凉州派系,田畴有幽州刺史背景,许劭是外来派,被征之人哪怕愿意出仕北盟,一旦征的人不对,也不会应征。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举主是谁,站队问题,非常严肃,一应举就有了“义”与“恩”,就有了“派系”烙印,很难擦的。

    每一个人,都有特定的出身与所属的阶级。每一个势力下面,都有不同的利益集团。相互下黑砖与利益博弈,是免不了的。

    荆州人才不输颍川,很多人认识小亮,推荐孔明,庞统。庞统也为刘备推荐了大量的荆州人才。

    可与荆州士族联姻,与刘表都有姻亲关系的小亮,却似不认识荆州人才,没推荐过荆州人才予刘备。

    反是刘备手下不少有缺点的人,都被火眼金睛的小亮发现了,劝杀刘封,上书废李严为民,彭兼被进言心大志高,不可重用,贬为奴。廖立被贬为民。临死将兵权交与杨仪,再折刘备部曲出身,一生忠心耿耿的魏延。

    《出师表》不知真假,若是真,那却是孔明为阿斗荐才了,尽管推荐的都是自己的手下,可总算肯荐才了。

    只是推荐的人吧,像是“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向宠,出去剿匪,结果,被匪杀了……

    孔明既不会选材,又不会用才,更不容才,却能把自家人才全玩没了,让外部之才不敢投效。

    本是最不适合当丞相之人,偏只有一鹤。

    那等鹤立鸡群的孔明哥哥一挂,就没鹤了嘛。

    论容人之量,莫说比刘备,曹操差八条街,荀彧为曹操推荐了大量颍川人才,庞统为刘备推荐了大量的荆州人才。

    唯独诸葛,似不识才,连所谓的“诸葛四友”中的石韬,与推荐了诸葛亮的徐庶,反而孔明一来,转投曹操。

    石韬,徐庶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是终生不再与孔明来往。

    后来孔明北伐,听闻石韬,徐庶在曹魏不受重用,还悲叹:“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蜀殊无士邪!何此一人独见用乎?

    这样的人在哪国为相,人才就不敢投效哪国。事必躬亲,有其一人就够了,用不着第二个。

    那刘备不该请诸葛出山,重用孔明么?当然不,小亮大才,焉能不拔于微末,区区弱点难掩其战略,内政之长,为何不重用?

    这正是刘备比诸葛亮强的地方,用人用长不看短,有了庞统,法正等更好的谋主,依然重用诸葛。

    恰如糜竺始终比诸葛地位更高一样,即便糜芳不救,降东吴,致关羽战死,刘备依然没有迁怒糜竺。义子刘封不救二叔,亦不杀,但小亮过来一拱手:“主公,该杀啊,封刚勇,阿斗小宝宝上位,如何制啊?”

    于是,刘封,卒!

    蜀中不是无大将,无贤才,是有才的全下岗了,鞠躬尽瘁站岗的只有一位完美的化身:“还有谁?有才?我才不信你没缺点。”

    小亮是强于战略,善于内政,长于执政。军事谋略与战役指挥,远逊几千人打下整个四川,兵还越打越多的法正,庞统。

    法少爷一夺刘璋之益州,定军山再计斩夏侯渊,大破曹洪、曹休、曹真、张郃、徐晃,郭淮等曹将,二夺汉中,干净利落。

    这是刘备团伙极少数精彩绝伦的连续攻势战役,先把刘璋干灭,又把曹操一群悍将全打跑了,一举夺取汉中。

    可惜,求贤若渴,会选材,会用才,能容才的刘备一去,蜀国人才凋零殆尽。

    小亮式的鹤立鸡群,别说求贤若渴了,他能把自家搞的寂静岭一样,让外面人才都不敢来。

    荀彧那号不嫉贤妒能,拉帮结派式达人更狠,举荐了郭嘉、戏志才、程昱、钟繇、陈群、荀攸、满宠、毛玠、刘晔、吕虔,杜袭等一大票人才,连司马懿都是荀彧举荐的:“还有谁?程昱有吃人肉的缺点?我才不信你没优点。”

    荐才之多,让曹老板都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把荀彧干掉。

    曹丕的好友司马懿,就被曹操征辟过两次,第一个征的人不对,司马懿不应,待被荀彧举荐,就!

    就荀氏之举,就是要入颍川派系。

    荀彧就是葫芦娃他爸,一根藤上全是瓜,冠盖京华桃李满天下,宰相肚甫,王佐之才。

    这是什么?这就是“士人清谈”,不按教科书的谈,旁人眼里再尊敬的完美人物,我给出我的判断。

    袁绍家再显赫,郭嘉照样给出不同的判断:“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

    郭嘉判断的再对,可北盟是“以我为主”的势力,有独立的思考,有不同的判断,照样邀请袁绍为外交部长。

    人都是有长短板的,用人用长不看短。孔融适合教书,放在了打仗的地方,那不是孔融不行,是没放在合适的地方。

    若有人判断袁本初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就跟着念,那就是连最起码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都做不到。

    这是分泌信号素的蚁后,还是接收信号素的蚂蚁,要征辟人为官的势力,自然也会有自己的判断。

    这就是士人,士族,各有性格,竞中有合,合中杀机隐伏。(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九一章 常平之仓,不可平长

    (全本小说网,。)

    就在此间法氏坞,就藏着无法无天的法少爷,从小就接受反动教育。

    与从小就不学好的士人交际,还是卢道这号同样从小就不学好的人最契合,都是一肚子坏水的正人君子,彼此有共同语言。

    “常平之仓,不可平长粮啊。”

    朝中儒士从汉元帝起,就倡盐铁官,常平仓与民争利,皆可罢,法衍自是反常平仓的,“耿寿昌倡常平之仓时,是设于边郡一隅,故而奏效快。然,常平仓若通设大汉州郡,时愈长域愈广,粮产愈丰,朝廷平抑之款,就愈是相形见微,就越是靡费而无用。”

    顿了顿,又道,“且官办之事,恰如盐铁官,肥外戚勋贵胥吏商贾而厉民,有名无实,年愈久积弊愈深,上下勾连,残民以肥己。明是善政,施久必为恶,恰子贡赎人,不义之财,收却是善。”

    “法司所言极是,中联储之仓,非是常平。”

    苑中杜畿与安邦相携迎来,法衍被司徒府征过掾佐,任过廷尉左监,办过民事掌过刑狱,貌似儒雅,心实狠辣,把法少爷都教育的恩仇似侠,一身匪气,故杜畿称其法司。

    杜畿年二十四,二十任京兆功曹,今已被举孝廉,郎官一年,即有望留任中府,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神采飞扬,“联储之库,实收实票,予农人免费储粮,免去农家受粮商盘剥,青黄不接之苦。粮丰不收储,粮再贱无票不出库,岂曰常平?”

    杜氏等关中士族,不少加入了中联储阵营,粮储收卖,银联通兑,入的越深就越是妙处无穷,自然不愿与士人一向反对的常平仓联系上。

    朝廷办的与民争利的官仓常平,与民间自设的为民免费仓联储,自然不能混为一谈,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可关中缺粮如此,联储恰如收柴之炉。”

    旁边的安邦一副悲天怜人的模样,“耿刺史新败,傅太守战没,王逆围陈仓,距此不足二百里,叛军也饥,知周边粮秣尽集于各家联储仓,怕是会袭坞而来啊。”

    “联储安保太少,且要再募些才好。”

    杜畿一副把中联储当自家铺子的狰狞之色,“再配以我各氏家兵,外联朝廷兵马,那王国,马腾,韩约,边允,俱是关陇,雍凉士族,难不成敢攻我坞堡不成?”

    那意思,造反归造反,士族杀士族可就坏规矩了。

    西凉看似野蛮,可李傕还有个李世民的后人呢,陇西李氏啊,那也是士族。

    尽管大唐就是鲜卑南下的产物,连家家户户贴的门神尉迟恭,都是鲜卑人。可李世民都修家谱自认陇西李氏了,与秦一样,这就是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了。

    由此就可以看出士族的影响,真正传承不绝的是士族。大唐皇帝想娶士族之女,博陵崔等都不嫁,就是这么傲娇。

    士族造反不杀士族,坏规矩的就是把苏武他家的苏式坞铲了的马超,马上恶名昭彰,好好的一个关中扶风人,成了西凉马超。

    曹操都一样,一杀边让,一暴露了与士族为敌的嘴脸,张邈,陈宫等俱反,立马赶曹贼出兖州。

    时下士族造反不杀士族的规矩,还没坏。相反,凉州北宫伯玉,湟中李文侯等胡人造反,还绑架了士族韩约,边允等士族,立为大旗,借助士族的号召力打劫。

    韩约,边允就是韩遂,边章,俩人也不是啥好鸟,黑锅一背,时刻就想换人背。上月刚一把凉州刺史耿鄙打崩,俘虏了马腾,韩遂,边章等人,立刻就要把锅让马腾背。

    马腾无奈,这也不是个好鸟,立马又绑王国,把西凉造反大头目的缸,又让王国顶上了。

    时下的雍凉造反军元帅就是王国,号“合众将军”,麾下一群乌合之众,羌人,氐人,汉人,汉胡各族俘虏与裹挟来的叛军,刚把陈仓围住。

    士族与只会抢劫的北宫伯玉,李文侯不同,韩遂,边章,马腾这帮人,是有目的的打,与北盟为白波设计的关中洗罪之路一样:杀人放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