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布衣天国 >

第13章

布衣天国-第13章

小说: 布衣天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安逸将金铭尹换里掏出的“手令”拿在手上,在老孙头眼前晃了晃,“这个是四川提刑按察使司手令,你可以看一下。”

    仵作,在大夏朝甚至都不能称作官,因为连从九品都不到,不到最低级的从九品,那就是没有品,没有品就是吏,这老孙头只能算在官吏里面这个“吏”字的范围。

    四川提刑按察使,掌管四川一省司狱、监察,正三品地方大员。因此,巨大的差距,让老孙头恐怕连接这张手令的勇气都没有,这能赶紧一个头深深的磕在地上,直叫大人。

    安逸对跪在地上的老孙头道:“老孙,打算让金大人一直等在门口吗?”

    老孙头闻声,赶紧将一众人等请了进来,安排坐罢,恭敬的在一旁倒着茶水。

    “我时间不多,待会还要去见蜀王。你就把你们这前几日的入殓档案那给我看吧。”金铭尹往椅子上大喇喇一坐,一边刮着这茶杯盖儿,一边沉声说道。

    安逸装模作样的冲老孙头使了一个“快去”的眼事儿,他哪还敢怠慢,抱来了一小摞档案,放在桌子上,一份一份的翻给“金大人”看,并实时对金铭尹提的问题做出回复。

    “。。。。。。。。。。。这个宋忠便是前些时日,我们县抓到的九龙山山匪。他是上午巳时死于狱中,死状两眼合、唇口黑、皮开露齿、口闭、牙关紧、舌抵齿不出,是为自缢而死。”

    金铭尹终于等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他冲老孙头一瞥眼,说道:“这个宋忠确是有些蹊跷,为何入狱不足一日,就自缢而死,尸检是可曾有可疑之处?”

    老孙头心里一紧,宋忠的尸体有问题,他是心里清楚的,虽然他在入殓报告上都是按自缢死亡来写的。但是金铭尹往这屋里一坐,本就给了他不小的压力,又特别质疑宋忠的档案,导致他更加紧张。

    “启。。。启禀大人,宋忠利用衣袍扯下的布条,将自己吊在牢房上顶,拴铁索扣环之处,气绝而亡的。”老孙头慌忙解释道,

    “按照我朝刑狱规定,囚犯尸检三日后方等家眷前来认领方可入葬,那么这宋忠的尸首可有人来领认?”金铭尹又问道,

    这主意是安逸出给他的,安逸觉得如果宋忠不是自缢而亡,那尸体早就被毁尸灭迹了,而且一定是在当天就已经没了,所以这一点就是击破老仵作最后心理防线的关键。

    “回。。。。。回大人,该犯。。。该犯生前是山匪,没无人认领,已经葬于西郊的乱葬岗。。。。不不,是已经执行火葬了。”老孙头感觉到自己的冷汗已经顺着后背流了下来。

    “到底是火葬的还是土葬的?什么时候葬的?”

    “是。。。是小的记错了,是火葬,是当日下午,哦。。。不不不。。。是三天以后。”

    安逸感觉老孙头已经扛不住了,朝金铭尹使了个眼色,金铭尹接到信号后,

    “啪!”

    一巴掌狠狠的拍在桌子上,把这桌上的瓷制茶杯震得叮当响。

    “你好大的胆!弄虚作假,遮掩死因,你到底在提山匪掩盖什么?你跟山匪是什么关系?难道你跟山匪一道打算密谋造反吗?”

    金铭尹这谋反的个大帽子一扣,就是个王爷也吓出三分激灵,何况是个小小的仵作。

    老孙头听着“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抖若筛糠,

    “大人!不关小的事啊,是。。是竹知县让小的入殓时候写成自缢,小的不认得山匪啊,小的不是山匪啊大人!”

    老孙头觉得可能凭自己苍白无力的辩驳还不足以让“钦差大人”信服,有赶忙跪爬到安逸腿边,摇着安逸的大腿,

    “安公子,您帮我跟金大人说句话啊,这事儿小老儿哪里知道啊?我可没犯过事儿啊,安公子您是知道啊?我是正经人啊。”

    安逸看着老刘头痛哭流涕的模样,悄悄对着金铭尹微微一笑,然后跟着老孙头一起冲着金铭尹往地上扑通一跪,故作慌张地说道:“金大人,这老孙头是我们县最好的仵作,从没有尸检出错过,他一定是受人指使,绝不是山匪啊!”

    说着,安逸用手肘捅了捅老孙头,假模假样焦急的道:“我说老孙,有什么内情你赶快跟大人说啊,说晚了,可是要人头落地啊!”

    老孙头把头点的像啄米的鸡雏,连忙应声道:“是是是,大人,当时是这样的。。。。。。。”

    他把宋忠死后,竹取让他把尸体拖走尸检,然后怎么吩咐他只准写自缢而死的事儿,从头到尾倒了个干净。

    金铭尹沉吟了下,问道:“那宋忠的真是死因如何,你且说来。”

    老孙头答道:“此人颈椎移位,脖颈四周都有鲜红的淤血痕迹,自缢死亡只应该在脖颈前部有淤血,而后面没有。显然,他是被人大力勒死的。其余的,小的真的就不知了。”

    就知道宋忠死的有问题,现在这一诈,果然是不出所料。按照正常的流程,宋忠这种流寇的匪首,是一定要押送到成都府的提刑衙门去,如果牵扯到的人多,搞个三司会审都说不定,到那个时候,就是他那吏部的舅父,怕是也救不了他了。所以竹取一定就是怕暴露了事情,来个先下手来了个杀人灭口,毕竟只有死人才是最安静的。

    听完后,安逸站起身,跟金铭尹两人相视而笑,他扶起地上的老孙头,

    “老孙头,放心!既然你如实交代,我们金大人一定会明察秋毫的。”

    说着他拍拍老孙头的肩膀,带着金铭尹和“侍卫”们,扬长而去,只留下屋里一个不知所措的老仵作。

 第十八章 线索(4)

    第十八章·线索(4)

    周云龙带着江如月和刘二换了套捕快的服装,三人奔着县衙而去。(全本小说网,https://。)有周捕头的带路,比安逸他们强多了,自然没有人拦,一路畅通的进到县衙的黄册库前。

    黄册库是大夏朝地方府衙对存放档案的屋子的称呼,一般是由县丞来负责管理,也是县丞的办公地点,黄册库的钥匙也只有县丞和知县才有。

    他看了看门上挂上了铜锁,说明县丞应该是已经离去,他朝刘二是使了个眼色,刘二会意开始鼓捣起那把铜锁。

    这鸡鸣狗盗之徒,自有妙用,不出半柱香的时间,就让刘二给捅开了。

    周云龙看了看刘二手里已经打开的铜锁,问道:“这锁可还能合得回去?”

    “大人放心,小的心中有数,开的时候没有破坏锁芯,不然也用不了那么久的时间。”刘二谄媚的道,尽管穿上了捕快的衣服,还是掩盖不住他一脸的贼眉鼠眼。

    “你还真有两下子,走!咱们去这那边看着,你给老子站直一点,别走到哪里都像个贼。”周云龙冲刘二瞪了下眼,刘二勉强的直了直身子,还没到一会儿,又弯下去了。

    待二人走开后,江如月钻进了黄册库,轻轻的掩上了门。。。。。

    江如月按照小时候的记忆,熟练地找到了账本所在,他从怀里掏出林牧之的那本小册子,开始比对起来,

    “这个是二月的、五月的、九月的。。。。”嘴里不断地念叨着,忽然,他露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

    “果然有问题!”

    正常月份的酒水都是三坛五坛,中间偶尔会有几个月份,入库数量竟然达三四十坛之多,这些“偶尔”的月份,也正是林牧之账本上记载的,他们与竹取交易的月份。

    看来林牧之所言不虚,但是江如月粗粗算了一下,按照这样的情况一年竹取给到林牧之他们的粮食也就一年一百五六十坛的样子,实际上也就是上万石粮食。

    在四川,像华阳县这样几万人口的县城,官仓的存量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石是正常的存粮范围,那么按照林牧之的说法,他们当时看到的粮仓是空,那就说明山匪与竹取的交易只是九牛一毛,就是说还有一个更加巨大的买家还在暗处!

    那么,其余的粮食,竹取是通过什么方式运走的呢?酒坛?那恐怕每个月库房的进项要多几万个酒坛子了,这个太引起注意了,那是什么呢?

    想到这,江如月不免有些迷茫,

    窗外的夜风呼呼作响,尽管关着窗户,也能听见它们的呼号,吹着这外面院子里的竹林,哗啦啦的,吵得江如月更加烦躁。

    “这竹子可真吵人!”

    江如月自言自语的抱怨道。突然间,他脑海里灵光一闪,竹子?竹子是空心的!只要比竹子粗,又是空心的东西不就可以藏粮食?

    想到这儿,他激动地差点乐出了声。他赶忙去翻近几年华阳县的一些商贾相关的档案,果然大有收获。

    江如月发现,华阳县盛产的红木,近些年来县里有一名西域的商贾,经常大量收购华阳县的红木。但是档案里却没有相关详细的记录,只记录数量最多的时节是在秋季。这下子,他也吃不准了,但是他敢肯定,这红木里有猫腻,正待他打算再翻看其他档案查看细节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

    “江兄,快出来,竹取的侍卫来了!”

    是周云龙的声音。

    江如月听后赶紧将桌上的档案放回原处,把蜡烛吹灭,迅速离开房间。刘二将手里的残锁往门上一锁,三人若无其事的走了出去。

    “周捕头,你们怎么在这?”

    刚出这黄册库外的小院儿,就跟周云龙所说的侍卫撞个正着。这侍卫的穿着看起来,确实不同于一般的差役。一身黑色的短打衣库,腰间别着一把精致的匕首,腰后挂着一口官刀。

    “是刘大人啊,呵呵,这不,我这儿刚来了两个生瓜蛋子,我带他们在县衙里转转,认认各个屋子。”周云龙冲来者拱了拱手,然后冲身后二人使了个眼色,“还不快叫刘大人?”

    江如月和刘二纷纷冲这位刘大人作了个揖。

    实际上,这个刘姓侍卫,根本不是什么大人,只有皇城里的侍卫才有品阶,这一个小小的华阳县衙,怎么会有带品阶的侍卫。但是,他属于竹取的护卫,同时又负责县衙巡守、保护等一系列工作,相当于县衙保镖。宰相门前还五品官儿呢,所以一般的小吏称呼他一声大人,也在情理之中。

    刘侍卫显然对这个称呼也很是受用,手上却赶忙回礼,“原来是这样,我也是把竹大人去找个物件儿,恰巧从这路过。既如此,那周捕头请便。”

    说着,打算离开了。但是,周云龙忽然发现了端倪,他看到刘侍卫走起路来驼着背,很是别扭。他马上反应过来,卯足了劲儿,一掌拍在刘侍卫的肩膀上。

    “哎啊!”

    这一下把刘侍卫差点拍翻在地,痛得他捂着肩膀咧着嘴。

    “对不住啊刘大人?我突然想起来,这几日的巡守人员您还没给我,您这是。。。。。。”

    周云龙故作一脸关心的问道,

    “没。。。没什么,肩膀前几日摔到了,那个巡守就。。。就照旧。”刘侍卫说完便急匆匆的消失在夜色中。

    这下,可就把他这罪名坐实了。周云龙咧嘴一笑,冲江如月和刘二说道:“二位就先行回去吧,公子那边如果顺利的话,应该是结束了。”

    “周捕头可是要。。。”江如月边说边朝向刘侍卫佝偻的背影一努嘴,

    周云龙会心一笑,回道:“捉贼要捉脏嘛。”

    两个人回到安府时已是深夜,安逸和金铭尹已经等候多时。江如月一进来,就被安逸拽到了里屋。

    “怎么样?江兄,可有发现?”安逸急忙问道,

    “安兄,我这里发现可大着呢,你们先说说你的吧。”江如月笑着向安逸卖了个关子。

    安逸把老仵作所言,一股脑告诉了江如月,金铭尹在旁道:“这竹取胆子可真够大的,匪首这种要犯居然说杀就给杀了,如果不是这山匪的事儿波及到我们,那这宋忠也就没人追究了?”

    江如月听言无奈的笑道:“大夏朝,已经病入膏肓了。”

    “大夏朝怎么样,咱们管不着,天塌下来有皇帝老儿顶着,我们只管眼前这一亩三分地。江兄,你说说你那的情况吧。”安逸 插嘴道。

    江如月把在黄册库所查和疑点说给了安逸,他觉得这个西域的客商买的根本就不是红木,而是红木里的粮食,而且他一定是官粮交易的重要一环。

    四川确实有不少西域的客商,但是西域的客商往往以蜀锦、丝绸和茶叶贸易为主,哪有千里迢迢来要这几十万石粮食的道理,谁会在秋季需要那么多的粮食?

    安逸听完也是一惊,“江兄的意思是。。。。。北边?”

    江如月当然明白他意有所指,但是事关重大,也不好随意揣测,朝廷命官通敌,在大夏朝可是满门抄斩的祸事,说道:“没有十足的证据,随意诬陷一个朝廷七品命官,可不是个小事。”

    “江兄,既然我们暂时无法获得这个西域客商的具体身份,那我们不妨往下想一想。”安逸沉吟道,

    “往下?”江如月并不明白安逸的意思。

    “对,往下,如果你是这个西域的客商,你觉得红木应该送到哪儿最安全呢?”安逸眉头紧锁,在屋里踱起步来,去哪儿呢?

    想着想着,他的眉头忽的舒展开来,与江如月几乎异口同声道,

    “龙安林场!”

    龙安林场是成都府与龙安府交界的地方一个西域商人经营的林场,前些年四川的红木一时间名声大噪起来,引得大夏、西域和辽国贵族纷纷以红木装点的宅院为尊贵的体现。

    成都、龙安两府之地红木林甚多、府县交通便利、商贾往来不息,因此,当年两地之间的山林中可谓林场遍地。然而随着贵族们热情的消退,红木渐渐不再是那么炙手可热,这些林场也逐渐消失无踪,只有龙安这座最大的林场还一直存续着。

    “咚咚咚~”

    府门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安逸示意他们三人待在屋里,自己出去看看。他走到府门前,轻声问道:“门外何人?”

    “公子,是我,周云龙,我有要事找你。”

    安逸听出了周云龙的声音,他向门外道:“周叔,且去后院。”这非常时期,他也不得不加点谨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