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锋 >

第211章

三国之兵锋-第211章

小说: 三国之兵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料皇后话锋一转,接着道:“然眼下西北并无战事,何不唤令郎返回长安?以便早日完婚,也好了却陛下一桩心事。”

    天子见说,重重颔首,连声催促!

    马超虽知联姻天子百利而无一害,但毕竟乃后世思想,见此,暗忖道:“我只是同意这门亲事,怎么就扯到结婚上了?这特么是两码事好不好!再说了,婚姻大事,关乎以后生活幸福,可不能这么草率,总得你情我愿才行!虽然我是点头了,但不代表马靖也愿意啊!毕竟俩人连面都没见过,要是彼此不对眼儿怎么办?这特么都什么事啊!”思及此,顿觉苦恼,乃拱手委婉道:“此事超并无异议,少时回府便遣人往唤马靖,但不知陛下可曾问过公主是否情愿?”

    天子闻言一怔,摊手道:“曼儿乃朕之嫡女,婚配之事自然由朕做主,此事自古皆然,又何须过问?”

    马超见说,竟无言以对,正没奈何时,忽有内侍入见,报说唐公府来人,言称有紧急军情,请唐公即刻回府!

    天子闻报,即挥手道:“既如此,孟起当以军务为重,便由朕代为传旨,令马靖速归长安!”

    马超哭笑不得,只能应下,便欲携杨氏拜辞。

    忽皇后出言唤住,微笑道:“唐公事冗,自去便是,本宫却欲留夫人入后宫叙话,未知可否?”

    杨氏数次随马超陛见,其本意乃寻机相看刘曼也,但从未如愿,今闻皇后之言,顿时意动,忙以目视马超,眼含求乞之色。

    马超见此,心下了然,遂微微撇嘴,颔首道:“如此也好,只是皇后当面,娘子切勿失礼!”

    待杨氏恭谨应下后,马超即疾步出宫,径奔军务省!

    李开、诸葛亮早立于门前相候,见马超至,急引入正堂,见礼毕,李开当先出言道:“主公,细作来报,曹操已于月前病逝!由其子曹丕继位,现已迁都彭城,改名中州,全力仿效主公理政治军之法,设立青州、兖州、豫州三大军团,由臧霸、张辽、司马懿出任军团主将,并于十日前,令曹真、徐晃等将统徐州新军十五万,进驻南阳,欲约合周瑜所部,共攻武关!届时恐不下三十万大军,还请主公早作打算!”

    马超闻知曹操病逝,心下一喜,再闻曹丕已然顺利继位,顿时眉心暗皱,待听闻司马懿又受重用,竟出任豫州军团主将时,不由暗生警惕,遂假作细观信报,心下却暗忖道:“曹丕虽然名头没有他爹大,其实更不好对付!这不,上台就迁都,用行话说,就是加大战略纵深,再学我推行三省六部之制,然后启用司马懿,竟然交给他十五万大军,并统领南阳于禁残部,这份信任也没谁了!加上周瑜的十万水军,足足三十万大军啊!也不知道魏延挡不挡得住,毕竟武关只有十二万兵力,要是又跟前两次一样,两败俱伤,问题还不算太大,可万一中了周瑜、司马懿的诡计,把武关给弄丢了,那可就不好玩了。。。”

    诸葛亮见马超半晌不语,遂进言道:“主公,武关易守难攻,更兼魏文长骁勇有智,只需令其拒关固守,量无大碍!眼下曹操新亡,曹丕执政未稳,加之即将入冬,河水浅窄处必然封冻,故亮以为,我军当趁此良机,全力攻伐中原!一旦庞令名突入河南,或张隽乂击破虎牢,南阳纵有百万大军,又能如何?”

    马超闻言省悟,微微颔首,却转谓李开道:“孤以为,孔明所言在理,未知文优意下如何?”

    李开稍作思忖,躬身道:“此议甚妙,开并无异议。”

    马超见说,即令军务省行文,传令魏延固守武关;冀州军团寻机进军河南,河东焦炳部亦归于庞德节制;司州军团则攻打虎牢关;并责令户部、兵部协同调度粮草军甲及兵员补充事宜!

    李开、诸葛亮拱手应命,正欲辞出时,忽见丁禄疾奔而入,大呼道:“主公,武关急报!”言毕,抢步上前,双手呈上书信。

    马超览毕,示意丁禄递于李开、诸葛亮,继而闭目沉思不语。

    二人忙接过,侧目共览之,继而对视一眼后,李开上前一步,出言道:“主公,军报言称周瑜退兵,想必乃黄汉升已然攻破夷陵之故,如此一来,荆北不日可定矣!自此江北魏军固然再无援手,但因南阳司马懿所部兵力众多,故开以为,当作速传令魏延,令其回兵固守武关,再令庞德、张郃全力攻打中原!”

    马超见说,一时难以决断,闭目寻思道:“李开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是信息传递实在是太慢了,现在魏延既然已经出兵了,那就肯定有他的打算,然而我这边什么都不知道,只有十几天前的军报,鬼知道这段时间又发生了什么?所以这命令不能下,可是司马懿不是一般人,又有兵力优势,魏延不一定弄的过呀。。。”念及此,顿时双眉紧锁,沉吟不语。

    诸葛亮见此,略作斟酌,缓声进言道:“文优公所言极是,主公可从之!”

    马超闻之,摇头道:“兵法有云,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况昔日孤曾明令魏延镇守武关,自主攻防乎?”

    诸葛亮闻说默然,片刻后,躬身道:“魏文长自出任武关守将以来,大战数场,虽功勋卓著,却皆为惨胜之局,且未得寸土!依其桀骜自矜之性,岂能甘心?加之此番周瑜退兵,又有主公继发之十万大军在手,其安能不生全力出击之念?然司马懿谋深智远、善晓兵机,曹操尚且忌之,况常人乎?故亮恳请主公依从文优公之言,令魏延固守武关!”

    马超见说,暗忖道:“听诸葛亮这意思,还是对魏延不放心啊!看来这俩人注定八字不合,也有可能是诸葛亮天生谨慎,看不惯魏延的作风,可是古代战争一般都是出兵前定下大方向,后面全凭主将临阵决断,这就是历史上凡是由老大遥控的战争,大多数都是以失败告终,所以不管怎么样,这命令我肯定是不能下的,但是我该怎么说服李开和诸葛亮呢?”思及此,顿生焦躁之意,索性心下一横,出言道:“孔明所言虽在理,但孤已委任魏延总摄武关战事,所谓用人不疑,且眼下战端已启,孤岂能凭借臆测下令?是故,孤欲亲统近卫军往援南阳!如此一来,岂非两全其美?”

    二人闻之,顿时面面相觑。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99章 思战局决意亲征

    (全本小说网,。)

    长安城,军务省,正堂之内,李开、诸葛亮听闻马超欲亲统近卫军,往援南阳,不由相顾无言,愣怔片刻后,便闻诸葛亮不解道:“主公只需令魏延回兵坚守武关,继而增兵冀州、司州,平定中原自然指日可待!何必再临战阵?且天子现居桂宫,主公若离长安,恐多有不便,故请主公三思!”

    李开闻之,亦出言附和。

    马超见此,摇头不语,皱眉沉思片刻后,即起身言道:“孤既用魏文长为将,恐不便遥令之!至于进兵中原之事,二公试想,青兖一线有张辽、臧霸近二十万大军,加之其等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之将,且有李典、郭淮等相助,实不可小觑,令明、元直未必可破之;乐进亦为魏军骁将,能攻善守,更兼虎牢关易守难攻,张隽乂急切之下,恐难越雷池一步!有鉴于此,孤以为,既然荆北不日可定,不如就主攻南阳,若能尽灭司马懿所部,张辽、乐进等辈岂非弹指可破?至于天子,只需令李阳严加防范即可,料无大碍!文优、孔明以为然否?”

    二人闻说,相顾愕然,细思之,深以为然,遂不再出言相劝,只请马超待黄忠战报送至长安后,再行出兵,且届时不可亲临战阵,凡遇战事,可令李敢、丁禄代之。

    马超应允,即令丁禄传令,集结近卫亲军待命。又问及诸葛亮洛阳城建进度,得知诸事顺遂后,大觉满意,即起身回府。

    用罢午饭,马超便入书房小憩,吩咐无事不得搅扰,实则闭目假寐,暗思施政中原之法。。。

    申时许,杨氏回府,满面欢喜之色,四处打望一眼,却未见马超踪迹,即唤仆妇询问道:“唐公可曾回府?”

    仆妇躬身答道:“回夫人,唐公早已回府,现于书房独处,或有要务,吩咐仆等不得搅扰。”

    杨氏见说,只得作罢,转令仆妇往请董氏、姜氏、蔡琰等,就于偏厅叙话。

    少时,五女皆至,杨氏便将皇后留宴之事叙述一遍,兴高采烈道:“皇家女眷果然非同一般,那曼公主非但雍容华贵、姿颜俏丽,且知书达理、温婉动人,实为我儿佳妇也!可惜众位妹妹并未入宫,不曾得见!”

    姜蓉见说,不屑道:“皇家又如何?若非夫君庇护,只恐三餐亦不得饱!”

    杨氏闻言大怒,拧眉斥之道:“蓉妹休得胡言!我辈妇人,安敢妄议宗室?若传将出去,夫君势必声名扫地!”

    因杨氏出身羌中,自幼习武,且身为马超大妇,一旦动怒,自然平添一股威势,姜蓉不敢犟嘴,乃躬身认错,委屈道:“祺儿也已成年,却从未得姐姐如此赞誉,故妾身不忿,失口乱言,还请姐姐勿怪。。。”

    杨氏闻之,顿时哭笑不得,却见蔡琰已将姜蓉扶起,微笑道:“蓉妹虽为人母,但天真率直,向来口无遮拦,姐姐实无需动怒。”

    董氏、辛氏等见此,亦出言相劝。

    杨氏轻啐一口,道:“蓉妹秉性,何人不知,谁又当真与她置气?然眼下天子驻跸长安,乃多事之秋,我等身为唐公内室,更需谨言慎行,实不可轻忽!”

    众女闻之,忙躬身应下。

    杨氏逐一扶起,缓声道:“皆为自家姐妹,何须如此?”言毕,谓姜蓉道:“祺儿自幼深得夫君宠爱,本已略显骄纵,若再时常褒扬,愈发无力管束矣!况且我等姐妹皆为祺儿至亲,岂能如外人般曲意奉承?倒是祺儿年已及笄,未知妹妹可有中意人家?”

    闻此言,姜蓉心下顿时舒畅许多,见杨氏问及马祺终身大事,遂敛容答道:“夫君曾言,祺儿未及双十,不得出嫁,故虽有托家兄提亲之人,但皆为妾身婉拒。”

    杨氏闻之,撇嘴道:“妾身年十六,便为夫君诞下靖儿,董妹妹年十五,秋儿便已足岁,辛妹妹年十七,亦生马承,琪瑛得嫣然之时,不过二八年华,以此论之,夫君只是宠爱祺儿,不忍其出嫁罢了,蓉妹岂能当真?”

    姜蓉见说,不由一怔,欲待出言时,却被张琪瑛接过话头,雀跃道:“果有人请托姜尚书提亲乎?未知何处人家?”

    众女闻之,亦觉好奇,遂同问。

    姜蓉摇头道:“因夫君有言在先,故妾身并不曾问及,不如这便遣人往唤家兄问之!”言毕,便欲起身吩咐仆妇。

    杨氏连声喝止,斥之道:“姜尚书主理吏部,位高爵显,夫君尚且礼敬三分,更兼其公事繁冗,我等妇道人家,若动辄呼喝指使,成何体统?!”

    姜蓉见其措辞严厉,顿时泫然欲泣。

    蔡琰见此,忙上前执其手,柔声劝慰道:“姐姐所言虽难以入耳,但句句在理!想我等姐妹得侍夫君左右,位分尊崇已极矣!然毕竟皆为女流之辈,姜尚书乃蓉妹亲兄,唤之过府问话,本无可厚非,但自古人言可畏,我等有夫君庇护,自然无人敢于攻讦,却奈姜尚书何?再者,此不过我等姐妹闲谈,又何须劳烦姜尚书亲至?”言毕回身,躬身谓杨氏道:“蓉妹向来率直,还请姐姐勿怪!”

    杨氏起身上前,扶起二女,摇头道:“我等姐妹本为一家,何来见怪之说?只是蓉妹性子跳脱、口无遮拦,若待日后。。。”言至此,忽打住话头,转问姜蓉道:“夫君麾下文武众多,其等子嗣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数不胜数,若妹妹有中意人家,便如实言之,夫君处,自有姐姐分说!”

    姜蓉本率真之人,见杨氏神色缓和,忙躬身谢过,正欲出言时,便见仆妇入报,言称唐公已至,

    杨氏等急出迎入,拜问毕,马超笑问杨氏道:“娘子何时回府?可曾瞧见曼公主?其人才若何?”

    不待杨氏答话,便闻姜蓉接话道:“姐姐回府不及两刻钟,所言尽是曼公主如何温婉知礼、貌美如花,堪称靖儿良配!”

    马超大笑,摇头道:“此事当由靖儿首肯,若其不允,即便娘子中意,又能如何?”

    杨氏见说,愕然道:“自古婚配皆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能任由靖儿恣意妄为?”

    马超闻之,挥手道:“此乃约定俗成之规,不言也罢!此番非但靖儿婚事由其自定,便是日后远儿、秋儿、祺儿等亦遵循此例!”

    话音一落,杨氏遽然起身,连声道:“夫君不可,若靖儿果真不允,势必天下汹汹,恐大不利夫君!”

    马超闻言醒悟,颔首道:“既然娘子相中曼公主,想必品貌俱佳,靖儿断无不允之理,且其回返长安尚需时日,届时为夫亲自问之!”

    杨氏应下,转目睨视姜蓉一眼,言道:“祺儿年已及笄,却未曾许配人家,还请夫君一并斟酌。”

    马超见说一怔,心下扳指盘算片刻后,沉声道:“祺儿年不过十四,若此时论及婚事,未免言之过早!”言毕,不再纠结此事,却反问杨氏宫中见闻,皇后言谈举止。

    杨氏稍作思忖,便将皇后言语逐一道出。

    马超静心聆听,见并无不妥之处,遂放下心来。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0章 改币制未雨绸缪

    (全本小说网,。)

    十余日后,黄忠战报抵达长安,马超即于公府大聚文武,先将战报遍视众官,继而慨然道:“如今夷陵已下,南郡只在掌中,便是荆北亦不日可定也!是故,孤以为,进军中原之机已至矣!诸公以为如何?”

    众官闻之,尽皆振奋,但见杜畿当先出列,拱手道:“禀唐公,魏郡长盛仓以及新设之洛阳广济仓、辽东永固仓、成都永兴仓,皆有屯粮二十万石上下,足矣各军团支用两年,若战事持久,户部可于三月内,自长安兴平仓、河西永盛仓调粮支援,故请唐公全力用兵,以期早定天下!”

    话音一落,王达奋然出列,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