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锋 >

第80章

三国之兵锋-第80章

小说: 三国之兵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毗叹道:“正因此人允文允武,天下无出其右者,且又推拒不得,为父方唤我儿相问。”

    辛宪英闻言,心下喜悦,愈发笃定父亲所言之人必为马超,遂出言道:“敢问父亲,何人胆敢出此大言?”

    辛毗苦笑道:“此人。。。此人便是唐公!愿以平妻之礼迎亲,我儿意下如何?”

    辛宪英心花怒放,却扭捏道:“此事自有父亲做主,孩儿不敢多言。”言毕,竟转身疾步而去。

    辛毗张口结舌,讶异不已,忽忆起邺城馆驿,马超治愈其女心疾之事,不由嘀咕道:“莫非于邺城之时,二人便已生情愫?只恐老夫阻挠,故设此计?”念及此,心下大怒道:“果然女生外向,今日方知此言不虚!”恨恨半晌后,又觉好笑,暗自摇摇头,出府直奔太学。

    月余后,马超大婚,适逢各州郡主官皆至,自然贺客盈门,热闹非凡。

    洞房之内,云雨初歇,马超轻抚娇颜,问道:“邺城邂逅,宪英所言其三究竟为何?”

    辛宪英见其仍不忘此事,不由羞喜交加,嗫嚅道:“世人皆言锦马超,昔日妾身见夫君英姿勃发,故而认定。”

    马超大笑,心下却一片怅然,盖因其前世其貌不扬之故。

    数日后,马超大聚文武,先令众人传阅三省六部之简章,言道:“若有异议,诸公但讲无妨。”

    片刻后,众文武议论纷纷,杨阜首先出列,进言道:“此制大妙,阜请行之!”

    话音刚落,张既、高柔等皆出言附议。

    马超颔首,当即宣读道:“军政、武备二部由孤亲领。”

    “加李迪尚书令,封都乡侯,兼领户部尚书。”

    “加李开左仆射,封都乡侯,兼领监察院。”

    “加杨阜吏部尚书,封都乡侯。”

    “加张既大理寺卿,封都乡侯。”

    “加法正中书令,封都乡侯,兼领参谋部。”

    “加姜叙御史大夫,封都乡侯。”

    “加马钧将作大匠,封都亭侯,兼领工部尚书。”

    “加杨奇云麾将军,封都亭侯,兼领后勤部。”

    “加陈克忠武将军,封都亭侯,都督三军军法事。”

    “加诸葛亮黄门侍郎,兼领军政部参议。”

    “加王达兵部左侍郎,加法衍兵部右侍郎。”

    “迁赵昂为凉州刺史,杜畿为雍州刺史,孙乾为肃州刺史。”

    “迁糜竺为京兆尹,陈震为河东太守。”

    步度根、刘封、袁氏及公孙兄弟封都乡侯,领武散官。一众文武皆有封赏。

    宣读完毕后,众文武下拜叩谢,马超令免礼,传令设宴。

    散席后,姜叙府上人满为患,各州郡新任刺史、郡守等皆请调吏员。。。

    晚间,马超回府,未及坐定,仆从即入内禀报,言称二公子远求见。

    马超唤入,问之道:“远儿何事求见?”

    马远恭敬叩首后,答道:“孩儿愿师从德衡公,请父亲允准!”

    马超闻言讶然,自思道:“怪不得这小子对学文习武都不上心,原来喜欢手艺活,如果在后世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现在是汉末啊!要是我儿子去当匠人,还不让曹操、孙策笑掉大牙?!再说这小子也太没志气了吧!”思及此,遂不悦道:“此事可曾对你娘亲提及?”

    马远道:“若非娘亲允准,孩儿岂敢求见父亲?”

    马超见说一窒,略作思忖后,道:“眼下德衡远在辽西,远儿尚且年幼,如何去得?再者,你既已立志师从德衡,须得精通术数算学,可于长安先寻精于此道者习之,待德衡回返长安时,再议此事不迟。”言毕,挥手令马远退下。

    马远本以为父亲定然大发雷霆,不想竟得其首肯,顿时欣喜不已,再次叩首后,雀跃而去。

    马超暗自摇头,径往寻杨氏问道:“方才远儿来见,竟欲师从德衡,并言称娘子已然允准,可有此事?”

    杨氏点头,正色道:“靖儿沉稳,秋儿勇猛,祺儿乖巧,云儿尚在襁褓之中。独远儿自幼寡言,唯喜将作之事,妾身思及夫君首重匠人,故而允之。莫非夫君以为不妥?”

    马超见其神色郑重,忽生调侃之意,遂沉声道:“为夫身为唐公,远儿便为公子,若从事将作,岂非贻笑大方?”

    杨氏见说,连声道:“妾身虑事不周,这便唤远儿责之。”言毕,便欲令仆妇往传马远。

    马超扯住杨氏,道:“此事娘子已然允准,即便唤远儿责之又能如何?”

    杨氏着慌,急声道:“似此为之奈何?”

    马超见此,忍俊不禁,笑道:“娘子宽心,方才乃戏言耳!为夫已为远儿觅得良师,此人眼下便在长安,且机关之学恐不下德衡!”

    杨氏闻言,本欲嗔怪,忽闻马超后语,忙问道:“夫君所言何人?”

    马超道:“孔明之妻黄氏也!但为夫不便前往,故此事尚需娘子亲往求之。”

    杨氏然之,自思明日便携子过府。。。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0章 周公瑾敲山震虎

    (全本小说网,。)

    唐公府,后院校场,李敢手持大棒正与赵云约斗。马超领马秋观战。但见李敢吼声如雷,大棒横扫竖砸,赵云肃容接战,进退间从容自如。五十合后,李敢弃棒于地道:“兄长但使巧劲,令小弟憋屈无比!不比也罢!”

    马超见此,笑道:“存孝力大,何人敢于撄锋?”

    李敢撇嘴道:“主公谬赞了!若百合之内胜不得兄长,敢必败无疑!”

    赵云道:“校场比试并非战阵交锋,存孝休得过谦!”

    忽马秋上前问道:“李将军所言百合以外必败,此何意也?”

    李敢道:“三公子有所不知,百合之后,敢已力竭矣!安得不败?”

    马秋道:“若李将军尚有余力,是否便可击败赵将军?”

    李敢愕然片刻,答道:“那是自然。”

    马秋大喜!当即下拜道:“请李将军教我!”

    李敢着慌,急欲扶起。

    马超止之,道:“此为拜师之礼,岂能轻忽?”

    李敢忙下拜道:“敢乃主公家臣,不敢受礼,遑论自称为师?”

    马超闻说,扶起李敢道:“存孝忠勇,孤向以弟视之,子龙乃存孝义兄,亦孤之弟也,既然不便为师,便以叔父称之。”言毕,令马秋上前叩拜。

    二将见之,感佩莫名,忙下拜,叩首道:“不可!若如此,纲常何在?!”

    马超无奈,只得作罢。

    忽亲军来报,言称大公子已从渔阳回返,眼下已入城。

    马超闻报,即吩咐丁禄前往礼部,令羊衜妥善安置鲜于辅家小。。。

    晚间,马超回府,杨氏谓之道:“日间叔明公遣人来报,休弟婚期已定。夫君身为长兄,依礼须得面见义山公。”

    马超点头道:“为夫明日便往义山府上,娘子亦需随行。”

    杨氏见马超竟欲亲自过府,遂问道:“夫君此举是否太过?”

    马超道:“杨义山牧守凉州十载,使治下政通人和,人口繁茂。如此功臣,为夫自当过府,以显其功。”

    杨氏言道:“夫君之言是矣!眼下铁弟、岱弟皆在长安,依妾身之见,不如一并完婚,夫君只需将义山公、德容公、伯候公唤入府内款待即可,省的来回奔波。”

    马超见说,心道:“我也想省事啊!可是张既和杜畿的女儿一个十五,一个十六,都还是小姑娘,先养几年再说吧!”思及此,遂笑道:“铁弟、岱弟尚且年幼,不必急于一时。”

    杨氏闻言,亦无不可,夫妻闲话几句,便即安歇。

    次日,马超收拾停当,正欲前往杨阜府上,亲军报说李开求见,现于书房相候。

    马超闻报,吩咐杨氏稍待,急入书房,问道:“文优有何要事?”

    李开拱手道:“主公,细作来报,曹操让出南阳十二县,与孙策缔结盟约,现今孙策遣周瑜领军三万,已取上庸!若其取道子午谷,不需一月,便可进逼长安!”

    马超闻言暗惊,忖道:“曹操这一手玩的漂亮,我本来与孙策井水不犯河水,这下好了,接壤了!要是周瑜真从子午谷给我来下狠的,那可就难受了!得好好谋划一下。”思及此,遂问李开道:“文优以为,我军该当如何?”

    李开道:“周瑜兵少,未必轻进,然不可不防,以开之见,令一将领兵数千,前往谷口立营即可。即便周瑜来攻,长安救兵三日即至,谅无大碍。”

    马超思之亦然,正欲下令,忽忆起一事,心下暗道:“诸葛亮和周瑜是冤家啊!不如问问诸葛亮有什么看法。”思及此,便令亲军往召诸葛亮来见。

    少时,诸葛亮入见,施礼毕,拱手道:“未知唐公见召,有何吩咐?”

    马超便将周瑜占据上庸之事细述一遍,然后问道:“孔明可有良策?”

    诸葛亮略作思忖,答道:“回禀唐公,以亮度之,周瑜屯兵上庸,只为逼迫我军沿秦岭设防,致使兵力分散,无力南进而已,不足为虑。”

    李开闻言,点头道:“孔明言之有理,然若孙策增兵上庸,继而挥军南郑,开料张鲁必败,一旦周瑜占据汉中,陇西诸地皆不得安宁矣!届时攻则山川险峻,雄关阻路,守则捉禁见肘,疲于奔命。且曹操若闻知,定起大兵再寇河北!似此如之奈何?”

    诸葛亮微笑道:“张鲁虽弱,但亦拥兵数万,兼且各地易守难攻,周瑜岂能轻易破之?一旦事急,必遣人求援,届时唐公便可趁势取汉中矣!孙策固然急功近利,但周瑜足智多谋,鲁肃深明大略,岂能见不到此?故亮以为,唐公不必理会。”

    李开道:“虽如此,但亦不可轻忽!唐公仍需调兵驻防。”

    马超见说,下令道:“着丁禄领五千近卫铁骑,前往沈岭、子午谷一线巡防,其余各部按兵不动!”言毕,起身出书房,引杨氏直奔杨阜府上。

    杨阜闻知,急出府门迎入,施礼毕,马超道明来意,杨阜感激涕零,再拜叩谢,留马超饮宴不提。

    宛县,朝廷明旨已至,孙策得封吴公,遂于当晚大摆筵宴,邀众文武聚饮。正畅饮时,忽亲军入报,言称周瑜求见,现于侧厅相候。

    孙策闻报,暗道:“公瑾驻守上庸,何事亲来?”思及此,遂急领鲁肃往见。

    周瑜先行拜贺道:“恭喜主公晋位吴公!”

    孙策挥手道:“公瑾不必多礼!夤夜赶来,有何要事?莫非马超来犯?”

    周瑜道:“非也,只因上庸兵少,欲请主公增兵耳!”

    孙策讶然道:“既非有敌来犯,何故增兵?”

    周瑜微笑道:“瑜欲往长安一行,但恐张鲁趁机偷袭,故需增兵两万。”

    鲁肃见说,忙接话道:“公瑾不可,眼下新政推行不顺,岂能结怨马超?再者,自上庸出兵,须得翻越秦岭,马超只需遣一将驻守子午谷口,公瑾如何得过?”

    周瑜羽扇轻摇,答道:“若瑜假作挥兵汉中,马超如何应对?”

    鲁肃道:“此举更不可行!若公瑾进击南郑,张鲁固然不敌,然其必入长安求援,届时汉中恐属马超矣!如此一来,岂非空耗钱粮,为马超做嫁衣?”

    周瑜笑意不减,从容道:“待马超兵进散关,欲收汉中之时,瑜已亲统大军逼近长安矣!”

    鲁肃闻言,先是一怔,继而恍然,问道:“莫非公瑾假作进击张鲁,实则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

    周瑜点头道:“子敬以为,此计若何?”

    鲁肃摇头,忧虑道:“即便公瑾兵临长安,但不过数万兵马,又能奈马超何?”

    周瑜道:“马孟起自起兵以来,鲜有败绩,然主公晋位,岂能不示之以威?使其不敢小觑东南!瑜行此计,只为敲山震虎耳!子敬勿忧。”

    孙策闻言振奋,起身道:“公瑾此计甚合孤意!可速行之!”言毕,遣人传令吕蒙,调集两万大军,增援上庸。

    周瑜执扇,拱手道:“多谢主公,瑜敢请主公再调丹阳精锐三千。”孙策允之。

    周瑜再拜称谢,转身欲辞出。

    鲁肃上前攀住周瑜,急声问道:“长安屯有大军十余万,其中精锐铁骑数万,敢问公瑾如何全身而退?”

    周瑜笑道:“子敬稍安勿躁。我军只需大破张鲁数阵,其必往长安请援,马超若闻知,岂有不遣大军入汉中之理?届时长安有兵几何?况且瑜兵出子午谷后,便即分兵,一路由瑜亲自统之,进逼长安,若遇敌军,并不与战,牵制即可。另一路则经由蓝田,直取青泥隘口!关内守军仅万余人,且我军由内往外攻之,主公再出武关接应,何愁此关不破?敢问子敬,如此瑜能否全身而退?”

    鲁肃反问道:“若子午谷口有雍州军驻守,公瑾该当如何?”

    周瑜道:“此亦不足为虑!子敬试想,秦岭莽莽,山路何止千百,马超纵有百万大军,又岂能处处设防?加之丹阳精兵穿林附葛如履平地,只需避开哨探,破敌便易如反掌!届时主公必然威震天下!”

    鲁肃闻说,虽觉有理,但仍觉忧心,正欲再度出言。

    孙策止之,道:“公瑾之谋大妙,子敬无需多虑!”言毕,即令周瑜依计行事。

    鲁肃苦劝道:“主公!我军实无必要结怨马超!其屡败曹操,非比寻常!若窥破公瑾之计,如之奈何?”

    周瑜道:“即便主公增兵之后,上庸亦只五万兵马,届时令一将虚设将旗,领兵三万,攻打汉中,瑜只领万余精锐偷袭长安,马超纵有通天之智,又岂能料到此?子敬宽心便是!”

    孙策奋然道:“孤意已决!子敬无需再言!”言毕,传令吕蒙为主将,周泰、蒋钦为副将,领军三万,攻打汉中。又令周瑜引太史慈、甘宁二将,领军一万并五千丹阳精兵偷袭青泥隘!

    长安城,眼见年关将近,万事俱备,马超令马休、李敢同时大婚,于城内校场大摆筵宴,并亲往道贺,略饮数盏后,便欲回府,临行唤二人嘱咐道:“若醉,不得洞房!否则军法处置!”

    李敢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