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代军魂 >

第115章

一代军魂-第115章

小说: 一代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作上的事情聊得差不多了,黄安看到曲森的行李中居然有两台笔记本电脑,便笑着开了句玩笑:“不愧是通信指挥专业的学生,光电脑就有两台。”

    “呵,一台是我自己用的,另一台是无人机的操控平台。”因为学校采购的那台笔记本的性能更好,现在被曲森当私人电脑用。之前他自己买的那台,当作无人机的遥控器。

    “操控平台?”黄安一下来兴趣,他见曲森居然随身带着当遥控器用的笔记本,再看到被放在桌子上,一直没打开的提箱,猜测他很可能还随身带了架无人机过来。

    曲森看出来了黄安的意思,笑着把装“秦弩”的提箱打开:“黄组长,这就是我们几个参选时的作品,战场监控无人机‘秦弩’。”

    工作组之前为了评估小型无人机项目的可能性,还采购了一架无人机来研究,不过那架无人机跟,周莉“小玩具”没改装之前一样,就是一架普通的遥控直升机。

    后类似调取了曲森三人参加评选时,三架无人机的性能参数。才指定了警用小型无人机的基础设计要求。

    原本黄安还以为,要等到无人机小组的工程样机出来,自己才能看到带摄像头,可以远程操控的无人机呢。没想到曲森居然带了一架过来,而且是在总装评比当中,获得一等奖的“秦弩”。

    “现在能飞吗?”黄安小心的把“秦弩”从提箱里拿出来,仔细的看了一番后,满怀期待的问。

    “可以,三块锂电池都是满电的,还有燃料电池,不过燃料过不了飞机的安检没带。”曲森回话的时候,已经动手把电池装进“秦弩”的电池仓。

    “走,到外面,让我见识见识。”黄安哪还能坐得住,说着话,帮忙拎起了曲森的笔记本就往外走。

    黄安说是让他见识见识,不过在走廊上不管遇到谁都喊上一声,等曲森拎着秦弩到了主楼后面的小院时,一起跟出来的人已经不下二十号了,而且楼里还有人陆续听到消息,带着小跑出来看热闹。

    曲森在一帮人的围观下,把“秦弩”放到了地上,打开电源开关后,又把笔记本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接好外接天线和控制手柄按下开机键。

    笔记本进入系统画面后,打开操控程序,先运行了一下无人机功能自检程序,左手控制着操控手柄,“秦弩”便轻盈的拉升,绕着小院飞了一圈儿后,再次升高,直接飞出了院墙到了外面的大街上。

    一大帮人先是把注意力放到“秦弩”身上,等它飞出了视线后,又凑到身边看笔记本显示器上的画面。看到操控界面上两个时时画面,特别是看着高速摄像头,清晰的反馈回外面路上的行人和不时驶过的车辆,开始低声的交谈。

    等看到操控界面下半部分的合成画面里,路上的行人和行驶车辆内,暴露出来的司机和乘客画面被高亮标注后,讨论声变得更大了。

    已经有人在说:“这东西,拿来直接就能用了。”

    等路上有好多的行人已经注意到了天上飞着的无人机,有的熊孩子甚至捡石头发起了“攻击”时,曲森将“秦弩”拉升到极限高度,向大家展示,高速摄像头调整焦距后,依然能拍摄到地面上清晰的画面。见下面驻足看新鲜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有些影响交通了,便没有再继续向大家展示“秦弩”的其它性能,下降高度开始返航。

    等“秦弩”稳稳的降落在出发点的时候,黄安忍不住问:“小曲,你能不能把‘雨燕’和‘夜莺’也给借来,让咱们见识见识啊?”

    “雨燕”和“夜莺”可是周莉和李莹的宝贝,曲森可不敢开口借,便笑着对黄安说:“组长,其实组里如果能给我们找全配件。咱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做出相似的机型,软件方面直接把‘雨燕’和‘夜莺’的操控软件调整一下就行。”

    “行!你拉单子,我马上让后勤部门采购。”黄安痛快的说。

    “呃,组长,还有一个问题。”曲森说到了操控软件,忽然想起了另一个问题。

    “你说。”黄安看曲森的表情,就知道他有难处。

    “那个,操控软件方面,有一部分的所有权,是属于五一一所的,咱们实验时借用一下问题不大,但用到以后的成品型号里,还需要争得那面的同意。”

    虽然是公对公的使用,但也涉及到版权的问题。换句话说公安方面如果想用五一一所的成果,要么得到那面的免费授权,要么就需要按规矩给人家使用费。

    “没问题,我马上跟领导汇报。还有其它的问题吗?”

    “有!”曲森点头:“我们几个参选时的三款作品,在后续的开发中,被一零九所做出了极大的改进,后续型号性能参数方面的提升可以说是跨代的。不过应用到的很多技术都属于涉密的,如果咱们能得到授权……”

    “明白,你现在就带着‘秦弩’跟我去领导小组。”黄安也是个急脾气,马上下了决心。

    工作组之所以没法跟部里申请调用军方涉密资料的权利,就是因为还无法证明,小型无人机在警用方面的功能性。现在有了“秦弩”这个现成的证明已经有了。

    那么,该争取的当然要争取了。

    曲森坐着黄安的车,再次回到领导工作组的驻地时,正是午休时间。刚吃过饭正准备午休一会儿的程万奇,听明白两人的来意后,又近距离的看了一番“秦弩”,马上让秘书打电话通知评估小组的成员。

    评估小组的成员里,肯定没有什么无人机方面的专家,不过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刑侦方面,都是有着足够经验的老公安。

    这帮人在不考虑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很容易的就可以凭着经验判断出,一款设备到底适不适合警方的使用。

    这些成员中有的来自于工作小组内部,也有本地省厅和市局的警官。十三名成员中除了有两人出差,其它的十一人最远的也只用了半个来小时就赶了过来。

    大家非常正式的观看了曲森操控着“秦弩”的演示,又询问了一下“雨燕”和“夜莺”的具体性能参数,很快决定向部里提出申请,要求部里跟军方协调小型无人机项目的部分最新成果。

    申请下午就发出去了,不过部里做出反应,再加上联系军方是需要时间的,曲森和黄安只能回去等消息。

    因为一旦取得了军方部分最新应用技术的使用权限,曲森小组需求的部件和应用的技术也会随之改变,所以工作组的后勤部门只先采购了一些基础备件。

    这些东西都不用出花城市,到电子市场晃一圈,该有的就全都有了。所以到晚上的时候,曲森中午时开出的清单便如数到位了,而且备件数量充足。

    下午时,孙淼和冯艳辉作为无人机小组的正式成员,理由充分的把“秦弩”的三块电池都给“体验”没电了。晚上第一块没电的电池刚刚充满,俩人又抢着开始“夜航实验”。

    看着两个家伙打着工作的名义,在那正大光明的玩飞机,黄安一点意见都没有。毕竟要想搞相关的研究,首先就是要了解研究项目事物本身嘛。要不是他要盯着所有小组的工作进度,恐怕也会去抢遥控器。

    曲森虽然到工作组的时间不长,但这个“715工作组”给他的感觉十分新奇。

    在他的印象中,这种戴着部级直属部门名头的地方,应该到处都充斥着各种“老资格”“老经验”,遇到事情必须得考虑考虑,研究研究。直到个各方面都思虑完整了,没有遗漏了,再上报去继续下个级别的考虑研究。

    但事实上,工作组内他所见的研发、测试小组成员都非常年轻,基本都在三十岁以下。像无人机小组他这个组长年纪才二十三岁,整个小组的平均年龄恐怕还不到二十五。

    但毫无疑问,各小组内的工作人员,包括他这个年轻的有些过分的组长,都是各自领域内最专业的。

    另外不管是工作组的领导小组,还是分组的领导团队,都非常简练,而且十分高效。

    比如曲森中汇报,想要借鉴军方的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没等下午上班,领导小组已经讨论通过。部里上班后,第一时间就把申请提交了上去。

    再说后勤部门,曲森下午列出了基础件的采购清单,三个小时都没用上,所有备件全部到位。

    要说整个工作组里“老人家”最多的部分,就是评估组了。中午见到的那十一位,黄安私下里给曲森介绍了一下,一个个的除了“老技术”,就是“老刑侦”。曲森就没见到一个“老办公室”。

    这样的组成结构和工作效率,让曲森不由得对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一十二章:两面跑

    (全本小说网,。)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部里反馈回来消息,经过讨论批准了715工作组的请求。需要曲森列出涉及到的技术列表,部里会拿着列表,去跟一零九所和五一一所协调。

    在曲森从学校回家前,几款无人机除了一些军事用途的功能还在完善,外部设计和动力部分的完善已经基本定型,所以曲森很快列出了需要借鉴的部分,又在别表里填上了对五一一所软件部分,需要使用到的技术。

    列表被递给部里的时候,无人机小组的最后一名成员刘志全也终于到位。

    刘志全已经工作了两年,跟曲森一样都带着三级警司的警衔,在电子电路方面非常精通。不过属于典型的理工科技术宅,人木的平时基本没话,不过在和曲森讨论无人机集成电路板的时候,就会变得滔滔不绝,问题也一个接着一个。

    曲森一些在设计上的想法跟他一说,他马上就能够很好的理解。一些局部的电路图,随手就会在他的笔下勾勒出来。

    另外孙淼也不愧是机械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高材生,曲森跟他说了一下,无人机的动力原理和机械结构,他根本不费劲的就可以用电脑完成大概的3d模型。配上刘志全,俩人闷头鼓弄了小半天儿,就把“秦弩”的大致结构反推出来。

    相比于刘志全和孙淼,冯艳辉就要差上一些了。虽然是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的,可在网监呆了一年多,现在数据库什么的摆弄的倒是溜熟,可对软件制作特别是驱动编写方面,甚至还赶不上曲森,跟周莉和李莹更是没法比。

    不过曲森倒也不急,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在警用无人机的开发中,软件方面的难点部分,他准备全部打申请“外包”给五一一所。

    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曲森觉得,凭自己和冯艳辉在软件方面的实力,还没法独立为对警用无人机,开发出完整的操控平台。

    软件的基础构架设计方面还可以,针对ap1710芯片和有其它可能添加组件的驱动编写,肯定没那水平。

    而且警方去申请五一一所的软件方面的使用权限,那面估计不会好意思收费授权,很大可能是像曲森那时一样免费提供。但警方如果有需要软件开发的地方,用到五一一所那可就是要给钱买单了。

    当然,国内能做软件工程的地方有很多,但在小型无人机方面,五一一所和一零九所分别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已经豪无疑问的站在最前沿。

    再加上五一一所毕竟属于军方,保密性也远远强于地方上的类似单位,收费也要便宜的多。所以对警方来说,找他们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对自己小组三个成员的能力心中有数后,曲森开始和大家一起讨论,小型无人机在警用上,除了工作组的基础要求,还有哪些可以开发的地方。

    小组里包括曲森在内的四个人,虽然在警务方面没有多少经验,但警察题材的影视作品可都没少看,虽然有一些作品部分情节内容,基本是在“扯淡”。但依然可以从中总结出,好多警方在实际工作中要面对的情况。

    一番讨论后,四个人商量出了几个可能实现的功能。

    第一是把一般性侦查机,分为两个机型。一个体形较大,考虑加装一部扩音喇叭,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通过无人机做类似于疏散人群时的引导工作。

    第二种机型较小一些,配合长焦镜头,可以执行相对隐蔽的侦查和搜索、跟踪工作,另外可以加装一个电击弹发射器。

    在类似于有人质被劫持的情况下隐蔽靠近,利用电击弹让疑犯失去进一步的行动的能力。这个功能如果可以实现,要比远距离狙击,或者战斗人员靠近后发动突袭要稳妥的多。

    技侦监控无人机方面,其实“夜莺”的改进型就已经非常完善了。无论是隐蔽性,监控画面和拾音能力,几乎可以拿来就用。

    另外小组讨论后,有想法给操控平台中,加入一个连入警方数据库的比对插件。无人机捕捉到嫌疑人画面后,可以马上与数据库进行核对,这样可以用最快速度确认嫌疑人的身份。

    曲森还准备针对现今,手机已经越来越普及的情况,准备拿到吴教授主持设计的战术干扰机型的简化版本,可以通过无人机的灵活性,做小范围的手机信号,以及民用短波频道屏蔽。达到切断犯罪分子,特别是团伙犯罪时,罪犯相互间的通信联络。

    不错的想法有很多,但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警方动用无人机的时候,多数都是在城市环境中。因为建筑物多,无线干扰源也多,无论哪款机型,在操控距离上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秦弩”在战场环境下,两公里多的有效操控距离,在城市里要缩减到一点三公里左右。最复杂的环境下,甚至还不到一公里,高速摄像头的数字图像传输就会出现卡顿。

    如果使用类似于“夜莺”的那种大功率复合型天线,情况肯定可以有所改善,但效果也会大幅度缩水,具体有效距离能达到多少,还需要实际测试后,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

    两天以后曲森列出的技术清单得到了军方的批准,同时曲森把这两天,自己小组对警用无人机的研究方向形成文字,黄安看过后呈交给了评估组。

    评估组经过综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