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颠覆三国记 >

第144章

颠覆三国记-第144章

小说: 颠覆三国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顺忍不住揶揄道:“这点上,你倒是坦白的可爱。”

    说完,黄顺便再也无法保持优雅的风度,气急败坏道:“我跟你有何仇怨,你这么针对我?没有你的掣肘,现在的我,说不定早就在定襄建立城堡,风风光光回到襄阳了。你是不是从骨子里就在防着我,认为我脑后长反骨?”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12章 张既的疑惑

    (全本小说网,。)

    黄顺的唾沫星子都喷在张既的脸上,张既却淡然的伸手一抹了事。不但没急,反而呵呵笑着双手压住黄顺的肩膀,把他按在座位上。

    “少爷别急,我既然出面邀请少爷过来一叙,当然准备跟少爷敞开心扉,说说心里话。”

    “心里话?”黄顺鄙视的看了他一眼,不屑道,“不要跟我说你多么的为国为民,殚精竭虑。我不吃这一套。”

    张既说道:“吾非圣贤,当然做不到心无旁骛,一心社稷。我做事,只求无愧于心而已。

    实话说,从见到少爷第一面起,我就开始暗中调查少爷的一切。因为我对少爷此行定襄的动机有怀疑。

    我无法理解,像少爷这样的人,手握整个夏吟坊,与江东四族保持密切往来,与邺城曹氏关系密切,可谓少年得志,春风得意。

    有这样的资源,这样的关系,少爷想做什么做不成?恰好襄阳位处天下之中,正合少爷做天下买卖的宏愿。

    谁知少爷舍弃这一切,偏偏来到这里,跑到一群胡人当中,搅和什么战马生意。战马生意固然赚钱,但在我看来,远不值得少爷为此亲冒风险。一定别有重图。

    曹彰将军跟我讲过,少爷的重心在襄阳,在定襄不可能成势。又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少将军的看法,固然没错,但我自始就对少爷产生怀疑,必须打消怀疑,才能与少爷在定襄共事。

    我知道,少爷在定襄,孜孜以求的就是建筑一座城堡。于是,我便有了主意,借着制衡各部的由头,限制少爷在定襄建城。我想看看,遭遇变故的少爷,会如何应对。

    少爷可能的应对,我有所预料。如果少爷遭遇挫折,便购买一批物资,打道回府。那么,少爷就是个意志不坚定之人,无法在这一带扩展势力。我也就没必要再在少爷身上倾注过多精力。

    如果少爷不理会我的掣肘,依然坚持站稳定襄,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那么,我便认为,少爷是个意志坚定之人,一旦认定目标,便百折不弯,定要达成目标才肯罢休。我可以观察少爷的一举一动,通过少爷应对的有舍有弃,判断少爷来定襄的真实意图。若少爷真有借助呼延部,割据一方的打算,我也好提前做出应对,防患于萌芽之中。

    如果少爷选择依附呼延部,全力支持呼延部称霸定襄。那么,我便可以肯定,少爷怀有割据的野心,来者不善。

    然而,事实却让我大惑不解,着实琢磨了一阵。少爷为了筑城的事,与我几番纠缠,显然不愿放弃初衷。在我的坚持下,在定襄筑城无望的情况下,在我看来,少爷还没来得及做出应对,变故突发。

    王珣接手了少爷的实力,少爷折腾一场,最后又回到原点。对此,外面的传言很多,光我的人给我带回的版本就有好几个。大都说是王珣野心很大,趁着少爷分心交涉翼城之时,勾结呼延部和俟奴部,偷袭了少爷的后院,给少爷来了个一锅端。

    这些传言,我一概不信。因为我对少爷做过调查,知道这个王珣的来历。王珣是少爷从死人堆里扒拉出来的,是少爷的死忠。任何人可以背叛少爷,这个王珣不可能背叛少爷。

    既然王珣背叛不可能,那便剩下一个可能,王珣的所作所为,是得到少爷默许的!这就有意思了,少爷本来意气风发,要在定襄大干一场,现在突然退居幕后。少爷要瞒谁?

    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分量,还不足以让少爷做出这等大动作。所以,我不动声色,继续观察。

    紧接着,王珣便挥军西向,直指榆林。这时我便在想:看来少爷真是铁了心要拥有一座城堡。定襄不行,就远去榆林,抢一座。

    我仔细研究过地图,榆林虽然位置不如定襄,但作为少爷在胡人区的据点,完全可以。但这个解释,连我自己这里都通不过。少爷若只是为了得到一个据点,没必要隐身其中,以王珣的名义行事。其中肯定另有目的。

    果然,少爷得到榆林后,并没有安顿下来,而是从呼延部和俟奴部招来了大军,厉兵秣马,准备另一次远征。

    看来,榆林也不是少爷的真正目的地。那么,少爷的目的地在哪?我很好奇,也认真的研究过,但终究没有头绪。我不清楚少爷打着什么算盘,也看不透少爷的意图,自然一头雾水。

    再后来,少爷竟然收拾行李,准备打道回府了。这就更让我感到不解:事情还没结束,少爷难道就此半途而废吗?

    前几天,我又收到我的手下的密报,得知少爷虽然走了,但少爷手下最为得力的人:祖渊,却留在榆林,而且,与王珣一起,领军出征了。还是往西!

    再往西,少爷的目的地,就只能是狭长的河西地界了。这下,我真是想不明白了,少爷从定襄,饶了这么大一圈,辗转去了河西。为什么?

    榆林还好,但河西那里,强胡环伺。在那里,少爷即使拼尽全力,能够保有一块立足之地,已是难能可贵,要做到拓展实力,根本不可能。

    不是我自负,论对诸胡的了解,我自认不输任何人。扪心自问,若我处在少爷的位置上,我没有一丝一毫的信心,能够在河西深处站住脚。所以,我不认为,少爷能做到这一点。

    但少爷显然不是个疯子。我的调查也给出结论,少爷这几年迅速崛起,底子里却是个非常谨慎的人。我不相信,少爷会做出如此赔光血本,却一无所获的事情。

    而且,少爷还是偷偷摸摸,好像生怕别人知道自己去了河西一般。这究竟是为什么?少爷能告诉我吗?”

    张既的一番言语,黄顺越听越是心惊。虽然自己很多事,张既并没说出,也没说准,但仅仅张既刚才讲出来的这些,就足以震慑住黄顺了。

    这个张既,显然一直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现在他已经怀疑自己的动机了。虽然没说出来,说不定,张既已经在怀疑,自己要瞒的,是曹****。

    “你自己心里不是有答案了吗?别藏着掖着,干脆全说出来好了。我身正不怕影子歪,不怕你造谣中伤。”黄顺心虚的强硬说道,同时心中暗道:若这个张既真看破自己的动作,说不得,只能采取非常手段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13章 惺惺相惜?

    (全本小说网,。)

    张既接下来的反应,完全出乎黄顺的意料。他竟然站起来,毕恭毕敬的来到黄顺的正面,极为正式的拜了下去。

    “你,你这是做什么?”黄顺完全摸不透张既的用意,连忙避开,抗议道,“你是官,我是民,我可受不起你的大礼。有什么话好好说。看在我新添一女,你多方配合照应的份上,我不会过分为难你的。”

    张既上前握住黄顺的手,说道:“是我有眼不识泰山,没看出少爷竟是胸怀天下,一心为公的大人。可恨我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少爷面前,我就像个跳梁小丑,惭愧,惭愧。”

    张既没头没脑的一番话,更让黄顺摸不着头脑,“麻烦张大人能否把话说明白?我怎么胸怀天下,怎么一心为公了?”

    张既松开黄顺的手,长吁口气,继续说道:“这是我深思熟虑多日,方才得出的结论。少爷出身荆襄黄氏。黄氏已然公然投向刘备,为刘备效力驱驰,这已是天下俱知。而少爷却没有选择与家族一致,而是自己成立了夏吟坊。

    后来,魏王进入襄阳,非常赏识少爷的才干,加之少爷在华容道上的大功,如果少爷投身魏王麾下,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可少爷也没有选择魏王,依然做着夏吟坊的买卖。

    很多人就此认为,少爷没有出仕天下的心,只愿意做自己的买卖,独善其身。我对少爷的看法,也是大差不差。

    正因为此判断,我才对少爷远赴定襄之行,大为不解。夏吟坊在襄阳,靠着少爷在吴郡和邺城的人脉,完全可以做到左右逢源,不愁买卖。仅靠生意一项,就可以做到富甲一方,任何人,也不敢小觑了少爷的影响力。

    因为不解,所以我不断的深入研究少爷的一言一行,终于有所开悟。从一开始,人们对少爷的看法,就是错误的。我随大流,以成见来判断少爷的行为,自然南辕北辙,与事实相距甚远。”

    黄顺听着张既的长篇大论,有些不耐烦,打断他的话,说道:“那我是什么样人,你做出判断没有?”

    张既说道:“少爷选择不依附任何一方,不是因为少爷只想独善其身,而是少爷有更为远大的志向。少爷的志向,是要保护汉民,不受胡族侵扰欺压,保护我中华文明传承不被打断。”

    黄顺听着张既说出这些似曾相识的话语和概念,有些好笑,当初蔡琰倒是如此期许自己,自己也曾以之为目标。可惜后来,在娶呼延康一事上,黄顺彻底看清自己,自己不是那块料,做不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自己正是天下人眼里的那个人:只求独善其身而已。

    “我很好奇,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黄顺不动声色,平静的追问。

    张既有些激动了,挥舞着双手,慷慨激昂道:“少爷此行,定襄绝非最终目的,河西才是少爷的终点。

    按少爷本来的预想,在定襄建筑几座城池,以此为基础,控制住定襄一带。然后,就挥兵西进,趁着魏王用兵潼关,诸羌兵力集中潼关前线,后方空虚的机会,直捣河西的大后方。只要少爷能保证自己在河西站稳脚,就算胜利。

    魏王荆州一战失利,下一步作战方向是关中。这一点,我能猜到,以少爷之能,相信更是明察秋毫。少爷手下多有能人,借着魏王大举用兵之际,用事边塞,这般大业,相比十姓重振荆州的大手笔,算得上小儿科,根本不是问题。

    只要少爷能够撑到魏王打破潼关,占据关中,进一步用兵西凉时,就算大功告成。那时候,魏王就算本无意全据河西,因少爷已在河西纵深处站住脚,也会考虑出兵,帮助少爷略定河西。

    河西走廊一带平定,就截断了西羌进犯中原的通路,也打乱了诸羌在河西发展壮大,以图中原的计划。这样一来,就算中原内乱不已,无暇对外,至少,边境是安全的。因为北面和西面,都已在少爷的掌控之下。

    可惜,少爷的这番大计,最初便与曹彰北伐计划相冲突,为了得到曹彰将军的配合,少爷选择与曹彰将军合作,经营定襄。再后来,曹彰将军远调潼关作战,我在翼城,又不准少爷筑城,更是破灭了少爷定盘定襄的初衷。

    少爷发觉,自己做事,颇多掣肘,认为自己名头太响,如此大事经营一方,容易引起外人猜疑,尤其是魏王的猜疑。所以,少爷不惜抽身退出,另换他人上场,也要继续自己的计划。

    定襄攻略已然不成,那便放下,先行往西,在定襄之外,另行寻找一处城寨,作为发展的基点。榆林城,就此被少爷选中。

    榆林城是韩遂的地盘,少爷怕韩遂坏自己的计划,便亲自带人,往潼关走上一趟。从后来少爷积极准备西征的事实看,少爷的潼关之行,应该是圆满完成任务。

    攻略河西诸事备妥,少爷为保此战不受中原因素干扰,自己便不再随行,而是先行打道回府,并向魏王送上重礼,以此表明心迹。”

    张既的一番评论,黄顺听来,很是新鲜,没想到,还有人从这个角度出发,来判断自己的一系列行为。若曹c也能这般想,就再好不过了。

    “你难道不怀疑,我是要跑马圈地,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吗?”黄顺小心翼翼的问。

    张既哈哈大笑,“襄阳就是少爷的势力范围,少爷的触角伸的再远,根基永远是在襄阳。襄阳位居天下之中,与边塞相距万里之遥,少爷在边塞建立势力范围,于襄阳无半分好处,相反,因为要时时对付蛮族的侵扰,还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得不偿失。少爷不傻,借机做做生意有之,割据一方,就是异想天开了,不可能。少爷不傻,手下能人更是多有,不会做出如此不智的举措。”

    黄顺长吁口气,这个张既,什么都为自己考虑到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若有此人为自己说话,倒是省却自己不少力气,去跟曹c解释。

    “其实,我没有你想的那般伟大,”黄顺主动握住张既的手,很有感触的说道,“真正伟大的人,是蔡琰!她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一生遭遇坎坷,却处之泰然,时时把社稷天下放在心上,心心念念的都是文化的传承,民族的延续。

    正是她的一番话,才让我有了大力经营边塞,驱逐诸蛮,为中原百姓撑起保护伞的宏伟志愿。也正是她,才使我在一连串的挫折下,没有自暴自弃,打道回府,而是因时就势,遇招拆招,虽然道路走得与当初设想远远不同,但最终目标却始终没有改变。

    虽然我按照蔡琰的指点,走得很憋屈,甚至窝囊,一度有放弃的想法,但现在遇到张大人,竟然能够理解我的苦衷和委屈,顿时让我心里暖烘烘的,感觉像见到亲人般亲切。”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14章 归心似箭

    (全本小说网,。)

    黄顺说到唏嘘处,张既也感同身受。他跟在曹彰身边,受曹彰影响,心思大半放在边事上,对周边诸胡的实力发展,很是警惕。但朝廷忙于内战,根本腾不出手来整顿边疆。

    而且,张既是朝廷官员,不能轻离职守,不能像黄顺般,带一批人,深入虎x,干一番大事业。张既所能做的,只能是维持局势均衡,将诸胡的破坏力尽数释放在诸胡内部,不至影响内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