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颠覆三国记 >

第476章

颠覆三国记-第476章

小说: 颠覆三国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禅惊险过了魏延这关,清咳了几声,矛头转向李严,问道:“南中平叛一直久拖不决,爱卿可有什么话讲?”

    有了魏延的例子在前,李严心中已经有了准备应付刘禅随后而来的质问,所以,李严表现的比魏延要从容的多,站出来说道:“皇上,平叛战场无论是兵力还是粮草供应都无法跟西凉战事相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兵员和粮草,即使孙武复生也难以赢得战争。如果皇上决心结束平叛战事,只需给微臣增加三万精兵,保证半年粮草,微臣就敢下军令状,半年之内结束平叛战事。”

    刘禅皱眉道:“半年的粮草供应没有问题,但三万的精兵,朕拿不出来。凭借现有兵力,一年之内结束平叛,爱卿可有主意?”

    李严摇头道:“南中孟获不是易于之辈,而且平叛战事久拖不决,孟获已经集中器南中的所有精锐,朝廷兵力与之相比不占优势,一年内结束战斗,困难很大。”

    “兵不在多而在精,南中平叛,绝不仅仅是战场上取胜那么简单,”刘禅侃侃而谈,“若不能在战事中安抚百姓,让百姓及时沐浴朝廷的恩泽,即使战场获胜,朝廷兵马一退,南中还是要反。这一点,爱卿可有考虑?”

    李严心中大讶:皇上这是受了何方高人的指点,言辞如此犀利?显然此人不是魏延。除却魏延,朝中能有如此眼光的人就没几个了。

    时间不容李严多想,李严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李政和李晴,战场指挥战斗是其所长,安抚百姓,确实非他们所能。”

    刘禅当然不是故意让李严难堪的,更不是要追究李严什么责任,他的目的,只是要让李严亲口说出李政和李晴不适合指挥平叛战事罢了。

    “既然李政和李晴不合适,那爱卿可有别的合适人选?”刘禅问道。

    李严摇头道:“一时没有合适的。”

    “恐怕不见得吧?”刘禅笑道。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43章 君臣问话

    (全本小说网,。)

    李严一听,心里顿时明白刘禅今天这番作为的用意了。先拿魏延开刀,不过是开个头,真正的杀招是冲着自己的。算起来,魏延虽然被弄得灰头土脸,但没什么实质性损失,看刘禅这架势,显然是准备更换平叛主将,这是要对自己动刀了呀。

    李严不禁狠狠剜了魏延一眼,心道:好你个魏延,背后进谗言不说,还为了撇清自己嫌疑,跟刘禅演出这么一出双簧。真当我傻,看不出这是你的阴谋?刘禅心思单纯,绝不会有这些心眼,这一切的幕后真凶,非魏延莫属。

    魏延尚在悄悄摸冷汗呢,突然浑身一个寒噤,抬眼看了李严一眼,正好与李严四目相对,见李严气急败坏的样子,魏延心情大爽:小子,你也有今天!

    与李严一般,魏延才不在乎李严将这口黑锅扣在自己头上了,反正矛盾已经那么多,不在乎多这一件两件的。

    李严心里想什么,口里是不敢说的,刘禅再不行,那也是皇上,朝会之上,众臣面前问话,李严必须正面回答,顾左右而言他是不可能的。

    李严的脑袋飞速转动,朝中除了魏延,还有谁能胜任平叛战事?就算能力够的,谁敢得罪自己来接受平叛?这么一排除,李严很快就锁定了人选:赵云。

    也只有赵云才不会把自己放在眼里,也有那个能耐和资历接下平叛的战事。但赵云向来只负责皇宫大内的防卫,其他诸事不管的呀。

    一定是刘禅事先做了赵云的工作,赵云答应出山,所以才有今天这一出。

    想到此,李严心中便有了计较,说道:“回皇上,恕微臣愚钝,实在想不出朝中能有何人可以顶替李政和李晴接受平叛战事。”

    李严就是要刘禅说出赵云的名字,然后他就有话说了。要赵云插手平叛可以,但皇宫大内的防卫不能没人负责,赵云去南中,正好让李政和李晴进入皇宫大内负责防御。这样一来,东边损失西边补,算起来,李严还赚了呢。

    李严一向认为,赵云空守着宝山,却不懂得运用。皇宫大内的统领,距离皇帝最近,只要稍稍动动脑筋,什么好处能落下赵云?可是赵云却死板的只知道本职工作,不知其他,还不如他的儿子呢。

    但赵统虽然机灵,但毕竟是小辈,根本不够李严看的。但李严私下里想起,还是挺看好赵统的。现在有这么一个好机会让李政和李晴打入皇宫大内,凭李政和李晴的灵气,哄的刘禅高兴不在话下,尤其是李晴,要是李晴愿意,把刘禅哄到床上去都是有可能。就算李晴心里只有那个黄顺,也不要紧,只要与刘禅关系搞好了,李家还不得飞黄腾达?

    如此想着,李严的脸色就好看多了,甚至红扑扑的有了往日不见的光彩。不说群臣都看见了,就是坐在上面的刘禅,也注意到了李严的状态变化。

    “难道平叛是个烫手山芋,李严早就想扔出去了?”刘禅心里在嘀咕,嘴上仍然按照剧本说道:“此人爱卿也认识,与爱卿同为顾命大臣,既能领兵,又能理政,若能请的他出面,南中平叛不在话下。”

    话说到此处,此人是谁,昭然若揭,就差最后说出名字了。李严压抑住心中的兴奋,低声问道:“皇上说的是?”

    刘禅笑道:“还能有谁,当然是诸葛亮,诸葛孔明呐。”

    “啊?”李严大吃一惊,失声道,“可是先帝遗诏……”刚说到这,李严猛然意识到不对,后面的话就硬生生给咽了下去。

    “先帝遗诏,不允许六姓同时在内执政和在外掌兵。”刘禅不满道,“孔明领兵平叛,哪里碍着先帝的遗诏了?”

    李严讷讷道:“话是如此,但孔明在荆州,也是重要的所在,脱不开身,怕是不妥吧。”此时的李严,头脑中一片混乱,说话就不再那么严谨了。

    不止是李严,旁边的魏延一听诸葛亮的大名,也是大吃一惊。他很清楚,自己能有如今的地位和威势,都是撵走诸葛亮后得到的,虽然诸葛亮从来不曾向他表示过丝毫敌意,但魏延心底里仍然认定诸葛亮是自己的大敌,甚至比李严还要靠前!

    俩人同时意识到,这事绝不是接受平叛那么简单!一定是有人给刘禅支招,曲线让诸葛亮回朝。

    让诸葛亮回朝的理由太充分了。这丞相的位置,只有诸葛亮最合适。也只有诸葛亮在位,才能摆平各方势力,让各方都乖乖听话。这一点,连魏延和李严都认同。现在的朝政如此混乱,不就是朝中缺了一个诸葛亮吗?

    但不能让诸葛亮回朝的理由同样充分。两人都清楚,只要诸葛亮回朝,六姓本来就强大无匹的实力定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不需多长时间,或许三年,甚至更短,六姓就强大到谁也不能压制的地步,到时候,不但他们这些人倒霉,就是刘禅,怕也要沦落到看六姓脸色行事的地步。

    刘备临死前之所以留下遗诏,就是防止这样的情形出现。所以,于公于私,都必须阻止诸葛亮回朝。必须把诸葛亮死死摁在荆州,哪儿都不能去。

    “皇上,先帝遗诏,本意就是压制六姓,防止六姓做大。若让诸葛亮插手平叛战场,与先帝遗诏的本意相违,臣以为不可。”魏延见李严神不守舍,说话软绵绵的,忍不住自己亲自站出来表示反对。

    半年来,李严和魏延罕见的在同一件事上达成一致,李严和魏延先后说话,后面的众臣自然不但示弱,纷纷上前,慷慨激昂的表示,不能让诸葛亮掌兵,必须死死压制住诸葛亮,不能让其翻身。有的甚至说到诸葛亮狼子野心,有心篡位,必须诛九族的话语。

    刘禅被群臣汹汹的气势所吓倒,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接话了。按赵统的意思,先搬出诸葛亮,群臣自然反对,然后刘禅再提出用赵统领兵,诸葛亮为副手。但刘禅毕竟没有见过大阵仗,一见群臣如此激动,一下就懵了,下面的话,也就说不出来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44章 邓芝出场

    (全本小说网,。)

    好在赵统知道刘禅性格软,立场不坚定,没有把宝全押在刘禅身上。这个时候,赵统托付的另一人:邓芝,出场了。

    邓芝虽为新野人,却早早入蜀,一直未曾有官职,是刘备慧眼识珠,提拔了邓芝,任用邓芝为县令。邓芝凭借自己的才能,一步步晋升,在刘备逝世后入朝担任谏官。李严和魏延相争的半年,邓芝不畏强权,多次与李严和魏延发生冲突,两边都不讨好。但祸福相依,邓芝于李严和魏延处不讨好,却得到了赵统的注意。赵统敬佩邓芝的为人,便一心结交,二人很快就成为好友。

    赵统让邓芝注意方式,忠君爱国不是猛冲猛打就行的,有时候还是要讲究策略。对付李严和魏延,小小邓芝能量有几何?一味硬顶,不但无用,还为自己招来祸患。自己招灾还是其次,关键因此还削弱了朝中有限的正义力量,这就罪不可恕了。

    要对付李严和魏延,非诸葛亮出面不可。在诸葛亮没有回朝之前,邓芝只可明哲保身,不能再轻易与李严和魏延对立。

    邓芝虽然性格直,但也是饱读史书,知道谋略的道理,对赵统的教训心悦诚服。

    这次,赵统安排人选弥补万一刘禅掉链子的不足,就选中了邓芝。

    邓芝站出来,也不说话,只是仰天哈哈大笑,把朝堂之上嗡嗡的嘈杂之声都压了下去。所有人都瞪着爆笑的邓芝,等着他的下文。

    刘禅也感觉好奇,问道:“爱卿缘何发笑?”对于邓芝,刘禅还是有印象的,群臣中敢于同时得罪李严和魏延的,除却邓芝,就没有第二号人物。邓芝的愣头青形象,在刘禅这里非常深刻。

    邓芝收笑,敛容道:“请皇上恕微臣失礼,只是不如此,臣实在看不下去,严肃的朝会之上,竟然如街头菜市场一般乱哄哄,有失朝廷体面。微臣斗胆建言,适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臣子,每人罚俸半年,以示惩戒。”

    刘禅一听,心道:对呀!刚才乱哄哄的成何体统嘛。还是邓芝这个愣头青说的有理。

    “罚俸半年,有些太狠了吧?有人可要因此揭不开锅了。”刘禅倒是善良,很体贴的为群臣的利益着想。

    邓芝却不依不饶,慷慨激昂道:“在皇上面前随意交头接耳,是为大不敬罪,按汉律,不仅本人斩首,家人也要充军发配。仅仅罚俸半年,已经是皇上莫大的恩典了。”

    刘禅沉吟半响,说道:“这样好了,既然已经恩典那么多了,不差最后再施恩一次,就罚俸三个月吧。”

    邓芝带头叩首跪拜:“谢皇上恩典。”

    其他人没有办法,只好咬着牙根跟着跪拜,口呼万岁。刘禅没有注意到群臣的表情,他此时正在享受呢:当皇帝原来这么好啊!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点呢。

    谢恩过后,邓芝又道:“先帝遗诏,仅仅说六姓不得同时在内执政与在外掌兵,可并没有说六姓不臣。何况,孔明为相,也是先帝的旨意。众臣曲解先帝遗诏,造谣污蔑六姓和孔明,哪还有半分为人臣的样子?孔明允文允武,由他平叛,自是最合适人选。谁有意见,可大方提出来,咬文嚼字,拿遗诏说事者,可以休矣。”

    刘禅高兴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有邓芝在前面帮他挡着群臣的唇枪舌剑最好不过,他只需坐在后面,最后拍板就行了。这个邓芝,看着愣头愣脑,却还真体贴圣意。

    魏延对邓芝不由得恨得咬牙,本来他已经掌控了局势,没想到,半路却跳出这么个家伙。对邓芝,魏延是不陌生的,威严恐吓对他是没用的,威逼利诱同样也是行不通。如此油盐不进的角儿,就是魏延想想也是头疼。

    “李政和李晴是我朝难得的后起之秀,又有大将军在朝中为之作保障,尚且不能迅速平叛,孔明就算再有能耐,毕竟孤掌难鸣。朝中与孔明不合者多有,难保不会有人在背后给孔明使绊子。这样形势下,就算孔明再合适,也不能启用。”

    有人站出来说话,邓芝望去,不是别人,正是老将军吴懿。

    邓芝说道:“老将军说话倒是老实,对朝中现状一点也不避讳。皇上为什么要做出改变?还不是看不过去现在朝政的乌烟瘴气,要出重拳整顿吗?招老将军的意思,害怕阻力强大,就索性维持现状了?”

    邓芝人虽然刚直,但说话的技巧却相当的毒,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吴懿顿时有些受不住。

    “我们就事论事,只说平叛战场,你胡乱拔高是什么意思?”吴懿涨红了脸,回顶道。

    邓芝笑道:“是我胡乱拔高,还是事实就是如此?要解决朝中乱局,朝廷首先要腾出手。如今的朝廷双手被一个平叛战事,一个西凉战事束缚的紧紧的,怎么抽出手理政?必须妥善解决掉两个战场的战事,然后才能谈得上整顿朝政,老国丈以为然否?”

    吴懿被噎了一下,知道邓芝不是易与之辈,索性退让道:“如果皇上有心解决南中平叛和西凉战事,老臣没有意见,相反,乐见其成。”

    吴懿的意思很明白,要下刀,就不能只针对南中,西凉那边也要有动作才行。

    邓芝笑道:“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先解决平叛,再解决西凉,一个都跑不了。”

    “哼,朝中名将如云,能者甚多,为什么非要启用极具争议的诸葛亮?”又有人站了出来表示反对。

    邓芝看去,这回却是王连。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先主义之,不强逼也。既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专任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与吕乂、杜祺、刘干等人齐名,有子王山,时任江阳太守。

    这个王连是李严的部属,说话办事向来以李严马首是瞻。这回他跳出来,不用想可知,是李严的授意。

    (全本小说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