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颠覆三国记 >

第511章

颠覆三国记-第511章

小说: 颠覆三国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尚大喜,说道:“如此就多谢大帅了。”

    曹真把信交给手下卫兵,然后拍拍手,说道:“咱们现在是不是可以谈谈如何对付飞艇的事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23章 火箭

    (全本小说网,。)

    李尚说道:“小人这次来,就是为此事而来的。”

    说完,曹真和司马懿都认真起来,不再说笑,认真的看着李尚,等他说话。曹真甚至把其他人等都赶出门,还亲自关上门,防止偷听。

    李尚说道:“寻常的手段,很难对飞艇造成伤害,最好的手段就是用火。不管飞艇本身还是上面运载的炸药包,都是怕火的东西,只要能点着火,那我们就可以空中看烟火了。”

    司马懿说道:“思路是不错,但飞艇飞的那么高,怎么才能把火扔上去呢?”

    曹真点头道:“不错,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李尚说道:“当然是用箭了!当然,这些箭需要特制的才行。我这里已经画了一副特制箭的图纸,两位大人请看。”

    司马懿和曹真都凑过来细看,看了半天,疑惑道:“你这图上画的,怎么看也还是普通的箭啊。不过是尺寸上大一些罢了,这能有用吗?”

    李尚说道:“关键就在于这里。”李尚指着箭头下方,继续说道,“这里包裹着黑火药,通过引信点着。这样箭用床弩射出去后,等箭失去上升的动力后,点着的黑火药喷射能够为箭矢提供额外的上升力,从而确保箭能够够得着飞艇的高度。大概情况就是如此了。”

    司马懿和曹真面面相觑,都是半信半疑的样子。

    “你能拿出来实物,试验一下吗?”曹真问道。

    李尚说道:“可以造一支试验用的箭,可能射不出那么远。但可以加大火药量,就没问题了。”

    曹真不愧是军人出身,雷厉风行,马上就叫来数十个工匠,让李尚指挥着干活,他和司马懿就在旁边看着。

    李尚与几位工匠师傅沟通了几句,工匠们连连点头,表示简单,不到一个时辰,特制箭就已经完成。

    李尚让人在三百步远的屋顶上放了一块大靶子,自己用普通的硬弓,点燃引信,略一瞄准,就射了出去。因为距离远,箭的飞行路线看的很是清楚。就在箭飞行速度略有降低之时,箭头下方的火药突然点燃,往后喷出一道火舌,催动箭矢猛的加速往前,哧溜窜到靶子后面去了。

    李尚涨红着脸,说道:“不好意思,箭法不好。但能够证明,此法能够大幅度提高弓箭的射程。”

    司马懿和曹真都是懂兵的,尤其是司马懿,亲眼见过飞艇的霸道之处,现在一想,如果当初自己手边有这样的弓箭,还怕他什么飞艇,派出一队弓箭兵,就足以应付了。

    “好!花费不大,却能收到奇效!”司马懿拍手欢笑,“有了这个,我倒是期待着再次会一会那个飞艇了。”

    曹真说道:“那好办。武关是从你手里丢的,那你再去抢回来就是。我给你两万精兵,怎么样?”

    司马懿一噤,脑子里一转悠,回道:“虽然我们有了对付飞艇的办法,但我们自己没有飞艇,两万兵马要拿下武关,恐怕不易。”

    曹真说道:“我当然知道不易。打武关只是幌子,我这里另有重大行动。走!我们密室里谈。”

    曹真一挥手,李尚踌躇了一下,不知自己是不是应该跟上去。曹真知道李尚在想什么,特意回过头说道:“你愣着做什么,一起过来!”

    李尚答应一声,连忙跟上,心中不由一阵感慨:眼前这司马懿、曹真,不愧都是枭雄级人物,与自己都是初次见面,却都是很快就全面的信任自己,并愿意让自己接触机密。看来自己真有那种让人见面就感到信任的天分。否则,实在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是这样。

    密室中,曹真向司马懿和李尚透露,他决定,近期就大举进攻汉中。为掩护此次行动,要求司马懿在武关必须闹出大动静。最好能够摆出十万兵马陈兵关下的动静,让蜀汉做出增兵武关就更好了。就算没有,至少也把蜀汉的注意力放在了武关。正好掩护了曹真的行动。

    司马懿心中暗喜,自己此前做了那么多工作,曹真一直犹豫,迟迟不能定下决心。现在可好,自己什么也没做,曹真自己就上套了。真是世事无常。

    “大帅,此事牵涉极广,是不是谨慎从事?”司马懿故意如此说道。

    曹真说道:“没有时间了。据我的眼线回报,黄顺下一步要去汉中。黄顺一去,他的玄甲卫肯定也跟着去,到时我们就没有机会了。等黄顺离开汉中,诸葛亮估计早已理顺内政。那时候,我们就更没有机会。既然机会马上就要故过去,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什么都不做吧?”

    司马懿说道:“可是,这段时候,正是汉中地带多雨时节,行军上恐多有不便。”

    曹真说道:“不便是相对的。再说,我们正要要出其不意的出击,才能有所斩获。不是吗?”

    司马懿郑重道:“既然大帅已经下定决心,我一定全力配合,虽然不敢保证一定拿下武关,但我保证,一定把动静闹大。”

    曹真点点头,看着李尚,问道:“你有何意见?”

    李尚知道这是考验自己的时候,想了一会,方才说道:“军国大事上我少有参与,在两位行家面前发表意见,有些班门弄斧的感觉。但我知道,汉中守将魏延,也不是易于之辈,进军汉中,老百姓都知道道路难走,如果没有内应的接应,我还是持谨慎态度。”

    曹真笑道:“魏延是有两下子不假,但此时的魏延,自顾不暇,怕是顾不上这些了。”

    “此话怎讲?”司马懿和李尚异口同声的问道。

    曹真得意道:“要不怎么说现在是机会呢?要是放在以前,魏延在汉中军权独揽,我自然不敢造次,进兵汉中的想法早就有了,我一直下不了决心,这是很重要的因素。但现在不同,魏延的身边,已经多了几位朝廷的监军大人。

    说是监军大人,其实就是皇帝身边的内侍,代表皇帝监视着魏延。这说明什么?说明皇帝已经不信任魏延了。而且历史上,这样的监军,往往起到的不是好作用,对大将用兵往往造成巨大的掣肘。

    再加上,黄顺的先行人马已经开拔汉中,魏延要应付黄顺来到,就足够他焦头烂额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24章 江东出使

    (全本小说网,。)

    李尚不禁在心中佩服:曹真的情报工作做得果然到位!魏延与黄顺之间的那些纠结关系竟然也知道。

    “黄顺去汉中,对魏延来说不是好事吗?怎么反而成为我们进兵的机会呢?就算黄顺与魏延之间有些矛盾,但他们都是做大事的人,不会拿着朝廷大事不管不顾,一味的怼私人恩怨吧?”李尚揣着明白装糊涂。

    曹真说道:“如果只是魏延公布遗诏那点矛盾,根本就不会在他们二人之间造成什么障碍。他们二人之间的根本性矛盾,还是在于西凉。

    魏延为了西凉,与我们打了三年仗,结果最后却被黄顺的河西摘了果子。换成谁,也憋不住这口火气。

    而黄顺,一心想的肯定是能够连通河西,将河西的人马和物资运回荆州。这样肯定绕不过汉中去。魏延又死死掐着这点不放,给黄顺添堵。黄顺对魏延,能不怒火中烧吗?

    所以,这次黄顺去汉中,就是强龙与地头蛇的战斗,肯定是十分精彩。可惜,我们没有时间看戏了,必须尽快出兵。”

    “有没有可能魏延和黄顺达成和解呢?”司马懿比较谨慎,问了一句。

    曹真说道:“世事无绝对。但达成和解是需要他们双方共同推动才有可能。只要魏延态度不松动,以黄顺的脾性,会无原则的向魏延妥协吗?可能性不大。”

    曹真此话一出,李尚立马敏锐的认识到,曹真在魏延身边,肯定安插了人手,而且是能够影响到魏延决策的人手。否则,曹真不会如此自信,魏延不会妥协。

    李尚当然没有再接口延续这个话题的可能。曹真出兵子午路,本身就是在冒巨大的风险。曹真的生死与李尚没有关系,相反,李尚倒是乐见曹真摔一跟头。

    至于司马懿,也没有再说话。智慧如司马懿,当然能够看出其中的风险。但这正是司马懿所希望的。

    司马懿从一开始就不相信魏延与黄顺的关系如外表般那么紧张。因为在司马懿看来,黄顺与司马懿并没有多少不能解开的恩怨。

    遗诏问题,那是刘备留下来的,魏延不过遵命行事罢了。西凉问题,也不是黄顺强行出手抢魏延口里的肉吃。事实上,是魏延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吃不下西凉,由皇帝出面,邀请黄顺出的手。

    既然黄顺与魏延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张,那他们表现出剑拔弩张的气氛来到底为何,就很值得玩味。曹真为大举进攻汉中做了多年准备,蜀汉不会没有觉察,说不定,人家就是做套等着曹真往里钻呢。

    希望汉中的魏延能够不负自己所望,狠狠挫败曹真。就算不能阵斩曹真,至少也能把曹真打到怀疑人生,从此颓废。那样,司马懿的春天才算真正来到。

    几乎在同一时间,更方面都在调兵遣将,一时间,天下大势又变得战争风云密布,随时都有开打的可能。

    作为另一方重量级势力,东吴反而没有多少动静。一方面,孙权忙于处理家事,顾不上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江陵的十年期限即将来到,黄顺能否按时归还江陵,谁也不敢肯定。这个时候,能否顺利拿回江陵城,就成了东吴对外最关心的问题,除此无他。

    孙权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要派人去成都走一趟,见一见黄顺。派谁呢?孙权这回决定派出陆琳。陆琳本来没有在朝为官,但架不住陆逊的簇拥,到底还是出仕,担任选曹尚书,手掌重权。

    既然陆琳已经是吃朝廷饭的人了,那孙权安排他做什么事,就不用通过陆逊的转手,直接下旨就行了。

    再说,陆琳与黄顺是好朋友,好朋友多年不见,能够再次见面也是件好事,陆琳没理由不同意。

    陆琳接到孙权的旨意后,多了一个心眼:这事看起来简单,就是去探探黄顺的口风,能否按期归还江陵。但万一黄顺不允,那就是自己的差事完成的不漂亮,到时候,自己可承担不起。最好再拉上一人,与自己同去。

    陆琳不假思索,当即表示,希望徐慎能够跟自己一块去。原因很简单,以前去找黄顺办事,都是他们两个同去,习惯了。

    要说到徐慎,那可是江东的风云人物,风头甚至还在战功彪炳的陆逊之上。徐慎现在是孙权身边的掌印内史,简单说,就是替孙权掌管皇帝大印,首发内外公文。

    这个官职,虽然官阶不高,但绝对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徐慎以东顺阁中人,能够做到这一步,绝对是徐慎的本事!

    孙权当初考虑人选时,不是没考虑过徐慎,只是徐慎那边事务太忙,有些离不开,就没考虑他。现在陆琳主动提出来,孙权也不好贸然回绝,只好询问徐慎是否愿意同去。

    徐慎对孙权的心思猜的比较透,但他更有自己的想法。徐慎知道,他能从一个纨绔公子哥爬到现在的位置,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他与黄顺的交往上。正是结交认识了黄顺,这才让徐慎有了一步步往上爬的动力。现在,他已经是东吴朝廷的红人,深得孙权的信任。

    但徐慎追求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他要追求的,是提携起东顺阁,成为与四族一般的存在。

    要达成这一目的,就与孙权有一定的冲突了,孙权不可能允许江东再出现第二个四族。所以,徐慎只能借力黄顺。所以,徐慎本人是非常愿意走上这一趟,与黄顺见见面的。

    “皇上,江陵能否回归,关系到我们大吴江防的完整和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急务。陆琳与黄顺关系相善,又多次担任出使任务,足以完成此任。微臣掌管玉玺和文书,公务繁忙,怕是抽不出身。”徐慎以退为进,先委婉的表示拒绝。

    徐慎知道,孙权是不希望他去的,毕竟孙权的公文往来,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太多,只有徐慎能够照顾的全面,得孙权的肯定。自己离开,孙权势必要亲自处理这些公文往来,想想心情就不会太好。

    但徐慎更知道,陆琳更不想独行。因为荆州形势已经今非昔比。江陵城周边已然全是黄顺的地盘。就算江东强行拿回江陵,只不过在上游多了一处堡垒而已,无出头之地。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25章 人选确定

    (全本小说网,。)

    现在的江陵,对于江东来说,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为了江陵,江东已经付出那么多,就算为了给先贤一个交代,为了给死在沙场之上的将士们一个交代,江东也需要收回江陵。除此之外,江陵于江东,已经没有多少作用了。

    但江陵相对于荆州,相对于黄顺,就重要多了。失去江陵城,荆州就被拦腰截为两段。江南四郡现在是黄顺的粮仓,粮食的转运无论如何都要经过江陵。要是让江陵落在江东手上,势必要受江东的制约。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江陵城就算归还江东,黄顺也会要求四族入驻,绝不会轻易放手。谁都知道,只要四族入驻,黄顺在江陵城的势力,根本不受影响。

    但现在的四族,在陆逊的带领下,向孙权越靠越近,相应的,距离黄顺就越来越远。江陵城,黄顺是否一定就交给四族,已经有了些许的疑问。而这个,正是徐慎所要追求的。

    东顺阁之所以不能成为另外一个四族,在徐慎看来,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东顺阁没有自己的基本。四族好歹还有一个江夏偃月城。而东顺阁,虽然占住着姑熟城,但却做不到完全掌控,而且地理上也很不利。要是能够入驻江陵城,江陵城的地理位置比偃月城更为优越,东顺阁想不成为另外一个四族都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