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颠覆三国记 >

第526章

颠覆三国记-第526章

小说: 颠覆三国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平皱眉道:“大人可否说的明白一些?末将虽然能够听明白一二,但末将认为,末将能够理解的部分,应该不足以构成大人不见我的理由。”

    黄顺说道:“我既然提起这个话头,当然就会告诉你。”

    黄顺顿了顿,说道:“魏延将军那边应该很好理解,虽然魏延将军不会对你怎么样,但让魏延注意到你,这对你暗中掌握汉中的兵力,非常不利。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我不能冒这个险。

    至于两位监军,那就牵涉到更深的隐情。两位监军的身份,可不仅仅是皇上宠幸的内侍那么简单。他们还有另外一重身份:间谍。”

    “间谍?”王平忍不出插嘴道,“哪方的间谍?”

    黄顺说道:“可以说是曹魏的间谍,但派出的人却不是曹魏朝廷,而是西域墨门。”

    王平显然对西域墨门也有耳闻,闻言肃穆道:“西域墨门?与司马氏走的比较近的?”

    黄顺欣赏的笑道:“你的情报还挺深入,这样的隐秘竟也能打听到。”

    王平说道:“何用情报,邺城百姓都知道的事实。”

    黄顺惊讶道:“司马氏毫不避讳自己与西域墨门的关系?这倒是我没想到的事情。”

    王平说道:“司马氏主要做交通西域的生意,与西域墨门有来往很正常。这有什么需要保密的吗?”

    黄顺摇头,便把西域墨门为什么与司马氏走在一起,以及司马氏为什么要借重西域墨门的故事,简要与王平说了一遍。黄顺需要王平坐镇汉中,既然需要,就需要推心置腹。汉中以后肯定是西域墨门和司马懿重点渗透的地方,必须让王平有这道防碟的弦。

    王平听得连连感叹,黄顺接触的层面,就不是以前的他所能接触到的,甚至连想象都想象不到。同时王平又有所疑惑,如此隐秘的事情,黄顺毫不保留的告诉他,有何用意。

    王平把心中的疑问说出来,黄顺说道:“侯朔和孙涛能够渗透进皇宫,是借着魏延的那次大张旗鼓的选秀。从这点上说,魏延罪莫大焉。更严重的是,混进皇宫的人是否就只有侯朔和孙涛,我们不得而知。

    这次我故意得罪侯朔和孙涛,就是想看看他们回到成都后,如何串联着对付我。他们能够找到的帮手,应该多半是他们的同党。”

    王平马上说道:“但更大的可能,他们都是单线行动,彼此之间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这样,侯爷的手段,就落空了。”

    黄顺说道:“不错!侯朔和孙涛是我们已经知道的线。当然不能轻易放弃。这次,侯朔和孙涛按照我的吩咐,乖乖回京,我就可以以此为理由,替他们美言几句,让他们进一步得到高升。这样,他们接触的高层机密就更多,西域墨门也就越来越重视他们。如果他俩被定为潜入成都间谍的首脑,那我们就可以从他们身上入手,将西域墨门的眼线一网打尽了。就算不能,我们也可以借助他俩之手,把我们需要告诉西域墨门的消息,通过他俩传递出去。”

    “反间!”王平拍案叫绝道,“如果利用的好,可以收到奇效。”

    黄顺笑道:“王将军也看出了二人的价值,对不对?反间不需多用,一次足矣。所以,我才会在这二人身上,下如此功夫。就是不想这条线浪费了。把二人继续留在汉中,已无益处,斗间的地方,我还是钟情于成都。汉中需要的是稳定。”

    王平说道:“我从祖蓝将军那里知晓的是,大人需要借到汉中,将河西的兵力转移至中原,为大人征伐天下所用。不知是否属实?”

    黄顺说道:“我要的只是连通河西,并没有马上调河西兵马进入中原的意思。事实上,河西兵马现在的急务是往西打,先把西域墨门的老巢打烂了再说。西域墨门既然念念不忘中原,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对西域那块地域多投入关注。礼尚往来嘛。要往西打,单靠河西难以成事。毕竟,西域多的是流传百年以上的部落、国家。没有夏吟坊本部力量的支持,河西兵马就算能够西进成功,势必要是损失惨重,这是我不愿看到的。”

    王平笑道:“我明白了,大人是想通过汉中,将大人手上的大杀器运往河西,供河西西征所用。”

    黄顺说道:“不错。河西兵马虽然数量不少,但以外族为主,进入中原,难免烧杀抢掠。得磨砺几次后,方能成长为一支文明之师,方能进入中原。西域是磨砺他们的大好战场。”

    王平说道:“我知道,大人一直念想的就是关中,那打关中的任务,大人准备动用哪些人马?”

    黄顺说道:“汉中首当其冲;荆州兵马也会从武关杀进关中腹地;还有代郡人马,也可以在旁边掠阵。但进取关中的主力,应该还是汉中兵马。无他,因为只有汉中兵马才能代表朝廷正统。”

    王平说道:“但仅凭汉中,断然拿不下关中。末将愿意接受大人调遣。”

    黄顺说道:“攻打关中,还不急。现在曹真和司马懿正在明争暗斗,我们这时候打进去,正好让他们化敌为友联合对付我们。我想,等他们分出胜负后,就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了。”

    王平虽然不知此事,但已经知道,有些事情,远不是自己能够接触到的。黄顺能够告诉自己这些,已经难能可贵。

    “末将始终想不通,大人为何对我如此厚爱。我知道自己吃几两干饭,我就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大老粗,上不了台面。大人如此对我,很让我有些受宠若惊,又担心自己承受不了大人的厚望。”王平沉吟了半响,终于说了出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58章 大战起

    (全本小说网,。)

    “哈哈,”黄顺大笑起来,“我早就料到你会有此问,倒难为你憋了这许久。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一句话:我看好你!不识字没关系,可以多配备几个幕僚,可以学习。但有些东西却是与生俱来,学不来的。王将军是从底层士兵靠着军功,一层层提拔上来的,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能与士兵打成一片,深得士兵拥戴。而我,从一开始建军,就始终更重视士兵的培养和训练,对领兵将领关注很少,都是用现成的。我的观点一向认为,拥有天下第一的士兵,战场之上就不太可能吃败仗。”

    王平反驳道:“但是战场指挥不行,士兵再强也没有用。”

    黄顺说道:“只要不是一窍不通的傻子,战场上的指挥,总会是有章有法,不会自乱阵脚。拥有强大的士兵,就能坚决贯彻将军的意图,从而实现将军运筹帷幄时的设想。

    很多时候,打败仗不是将军们的指挥不行,而是底下士兵不能完成将军们交付的军令。该拿下的堡垒拿不下来,该拦住的援兵拦不住,该到达某个地方到达不了等等。”

    王平点头道:“大人的说法不无道理。只是训练那么多精锐士兵,需要投入的可是大量的金钱。而培养几个将军,就不需要花很多钱。大人为什么不选择省时省钱的,偏偏选择最难的一条路走呢?”

    黄顺说道:“所有的倚仗都集中在将军身上,一旦将军有了反心,局面将糜烂不堪,甚至到不能收拾的地步。但倚仗点在士兵,将军就很少会反叛,即使有个别的反叛,对大局来说也于事无补。”

    王平钦佩道:“大人果然高瞻远瞩,末将惭愧。”

    黄顺说道:“汉中的事情,就全权交给你了,朝廷的正式任命,不久就会来到,这点你不用担心。至于你关系的经略关中的大计,放心,很快就会有战机出现,到时候,我们马上出兵,毫不迟疑。”

    王平立正道:“末将领命。”

    黄顺挥挥手,让王平下去。自己坐在那里陷入沉思:急着攻打关中,当然不是急于把关中弄到手。黄顺在蜀汉的根基还不稳,按说现在不是主动出击,摧城拔寨的好时机,但江东那边马上就有大动作。若徐平在江东内部翻江倒海之际,曹魏趁机攻打东吴,则势必倒逼东吴上下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那徐平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江东内部矛盾不能尖锐化至爆炸的状态,孙武就不能趁机夺权。

    所以,黄顺必须尽快出兵关中,赶在徐平动作之前,把曹魏的主力牢牢拴在关中,哪里都去不了。

    但黄顺经略关中,早就既定的安排,那就是等曹真与司马懿两人分出胜负之后,再行攻击。否则,一旦大兵压境,两人携手御敌,岂不是帮了曹魏的忙?

    借助司马懿之手,消耗曹魏的基本力量,然后再逮着司马懿一阵猛揍,是黄顺的基本战略。即使到这个时候,黄顺也不想放弃。所以,黄顺还是要在这里等。

    本来曹真进攻汉中之际,黄顺派出彭威对阵曹真,就有在战场上帮司马懿一把,解决掉曹真的意思。但子午道上,确实不是大军厮杀的好战场,曹真又是有名宿将,排兵布阵露出的破绽不多。彭威虽然能够不断给曹真制造麻烦,压着曹真一头,却始终不能给予曹真致命一击。没奈何,黄顺只好继续等。好在司马懿没有让黄顺失望,很快,长安那边就有了动静。

    长安那边传来的消息是曹真回师后,突然病倒,然后就一病不起,日渐沉重了。对外公开的说法,是曹真自觉筹备了数年的进攻没有收到任何成果,无颜面对世人,羞惭成疾。但此说在黄顺看来,完全站不住脚。

    曹真是打了一辈子仗的将军,怎么可能因为一次进攻失利就羞惭成疾呢?再说,曹真遇上的可是一直不败的黄顺,败下阵来都没什么丢人的,何况曹真并未败,而是全身而退。这战绩,已经足以让曹真拿出来炫耀了。

    所以,黄顺更相信,是司马懿按捺不住,动手了。有西域墨门支持的司马懿,要拿出一两种不为人所觉察的毒药来,那还不是轻而易举?曹真前段日子还活蹦乱跳的,马上就病入膏肓了,显然不正常。

    不管事实如何,曹真眼看着就要退出与司马懿的竞争,这对黄顺来说当然是好消息。黄顺想过先行散发一些司马懿用毒的传言,动摇长安军心,然后再大军出征。但转念一想,对手是司马懿,这样的下三滥招数,对他未必有用,应对得当,反而坐实了自己挑拨离间的罪名,从而摘脱了司马懿的嫌疑。

    所以,黄顺想过之后,没有采取任何铺垫动作,直接就在汉中下了进攻令。汉中、武关和代郡的兵马三路齐发,进攻关中。

    汉中的兵马当然是最先得到消息,出发最早。按王品的部署,汉中大军经剑阁,走岐山,攻取渭河以西。

    这条路线,黄顺当然没有意见,梦中有名的诸葛亮六处岐山,就是这条路线。诸葛亮六次都选择相同路线,可见这条路线的合理性。

    此次进攻,黄顺没有要求必须拿下长安,只是要王平搞出大动作来,牵住曹魏的主力。其他两路兵马同样如此。

    在黄顺的布局中,关中的战场只是策应作用,真正的主战场是在建康,那里进行的才是决定最终胜败的决战。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说关中的战事。大战的来临,让司马懿有了名正言顺顶替曹真掌握关中全部兵权的理由。原因很简单,新的都督朝廷来不及派遣,只能先由副都督司马懿顶上。

    而且,司马懿是少有的与黄顺的玄甲军正面交过手的人物。虽然是大败亏输的结局。但至少有败的经验。而且,司马懿最让人放心的一点就是,他绝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既然已经在玄甲军面前栽了一个跟头了,按照司马懿的定律,司马懿不会再败了。关中保卫战,当仁不让应该由司马懿来指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59章 姜维出世

    (全本小说网,。)

    这些道理,不用司马懿说出来,甚至不用司马懿安排人说出来,自然就是众将拥戴的大势所趋,司马懿就算勉为其难,也只有代替曹真指挥战斗。甚至连曹真躺在病床上听说了汉中出兵的消息,也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司马懿。毕竟,此时,只有司马懿才能领兵保卫关中。至于其他,都及不上这件事的紧急,只能先放在一边。

    司马懿没有时间庆祝自己的成功上位,他必须马上处理汉中的威胁。与出兵迎战相比,更重要的是要摸清楚汉中为什么出兵。

    司马懿清楚,此时黄顺仍在汉中,而汉中兵权刚刚换手,换成了王平。按说不可能马上就会出兵关中。

    一来王平需要时间巩固自己在汉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黄顺撵走魏延,肯定是需要在汉中做一番事情。这番事情,绝不可能是出兵关中。

    而且,汉中兵马有多少,司马懿很清楚,关中号称四面险隘,绝不可能是区区汉中兵马所能撼动的。所以,司马懿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只靠前沿守兵抵挡汉中兵马的进攻。

    司马懿如此谨慎,也是充分考虑到了另外两个方向的敌人进攻的可能:武关和代郡。司马懿认为,如果武关和代郡也出兵的话,那就毫无疑问,是黄顺要经略关中了。仅靠关中兵马是守不住的,必须赶紧报朝廷要求增援。

    司马懿按兵不动的同时,所有在外眼线都开始活动,务必要掌握周边兵马的动向,特别是黄顺的目的到底为何,是司马懿重点侦查的方向。

    司马懿的谨慎,给了汉中王平攻打岐山大营的充足时间。曹真当时为了守护岐山大营,在岐山先后设置了十七座大营,连绵不绝,储备了充足的粮草。就算敌众我寡,守兵也可以躲在大营里,坚守上一年多,等待援兵来至。

    但曹真的布置,显然没有考虑到黄顺玄甲军的存在。这次王平率领的队伍中,就有一支特别的分队,只是配合王平的行动,却不归王平统帅。那就是由荆恬带领的玄甲军小队。按王平和荆恬商量好的,荆恬的人马不需要干别的,只负责攻坚过程中,打破对方的营垒和城门,剩下的事情,王平自己就能搞定。

    这次进攻岐山大营,王平就与荆恬商议,让荆恬拿岐山大营试试身手,也让王平他们看看,能让司马懿闻风而逃的大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