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文宗系统 >

第115章

贞观文宗系统-第115章

小说: 贞观文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太欺负人了吧,这等人才能喝顿酒就发现一个,罗彦到底是走了什么****运。

    一脸郁闷的长孙无忌将罗彦的荐书送到了李世民面前。当李世民和马周整整聊了一个下午,第二天马周就被李世民安排到了中书省当个小官。不过,头一日的起居舍人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帝闻马与罗相识之因,一时失仪,将口中茶水悉数喷出。”

    中书令正是此时坐着不停翻阅奏疏的房玄龄。马周凭借自己的才华,仅仅是一个月便在中书省站稳了脚跟,更是获得了房玄龄的赞赏,因此有了将某些奏疏亲自递到房玄龄面前的资格。此时见房玄龄头也不抬,问马周道:“谁的奏疏,写的什么事情?”

    唯有正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将自己的奏疏直接送到李世民面前,而其他人只能送到中书省,重要一点的,中书省给出意见送给李世民查阅;不重要的,直接写意见然后下发交由尚书省执行。

    因此房玄龄能够抽出精力来问马周,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幽州都督府罗司马的,写反对出兵突厥。”马周很是恭敬地回复。

    听马周这么说,房玄龄倒是来了兴趣:“哦,你那位伯乐的?来,我看看。”

    自从罗彦给马周的荐书传出去以后,熟识马周的人都开玩笑说他是千里驹。当然了,发现马周的罗彦,自然被冠上了伯乐的称号。像房玄龄这样开马周和罗彦的玩笑,也不止第一次了,因此马周也不过脸色羞赧一下,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真正让房玄龄感兴趣的是罗彦反对出兵突厥的原因。这段时间外官参与出兵讨论的,极少表达反对意见,加上文官系统的好多人也赞同出兵,这开战的呼声越来越高。房玄龄担任着中书令,同时又是户部尚书,仗怎么打他不知道,但是打仗需要的东西他心里有数。

    因此,他也是坚决反对出兵的一员。

    翻开罗彦的奏疏,看着上边简单的两条理由,房玄龄笑了。

    他是见过罗彦胡闹的,原本以为罗彦会怂恿着李世民出兵。因为罗彦这一年以来的行事作风和那些武将基本上没两样。前些时候有人还说,罗彦要是在,恐怕更让自己头疼,没想到这次罗彦居然没有冲动。

    看完罗彦的奏疏,房玄龄叫来一个小吏,让他前去户部调取府库钱粮的存储情况。

    因为关中饥荒的关系,户部早就每隔一月统计一次各大粮仓的存粮,同时检校一遍府库。小吏前去也不过是个把时辰,就抱来一叠簿册,其中的数据居然能详细到各州的仓储。待房玄龄放下手中的奏疏,将那些簿册大致翻阅一遍以后,抄录了部分数字,就带着罗彦的奏疏前去找李世民。

    罗彦虽然说得简略,不过理由已经说明白了。剩下的就是自己这些反对党的事情。以前老是拿礼仪说事,既然说服不了这些人,那就拿大唐的底子说话好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七十九章 长安三议征突厥

    (全本小说网,。)

    其实大臣们这段时间的争论,在李世民原本火热的心上泼了不少的冷水。仔细思量之下,李世民自己也觉得对突厥发动战争,这还不是最好的时候。不过满朝文武,如今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极力促成出兵的,因此李世民还是在犹豫。

    待见到房玄龄,原本以为会和其他的几位大臣一样又是一番长篇大论。谁想到这回房玄龄就说了一句:“陛下,这是罗彦送来的奏疏。哦,还有一些臣从户部找来的文书。”

    房玄龄虽然不是反对出兵的急先锋,但是作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他的意见肯定李世民非常重视。此刻见他手上一沓纸,苦笑着接过来,问道:“罗彦是怎么说的?想来遇上这样的事情,他早就等不及了吧。”

    李世民对罗彦的印象,也是停留在一言不合就强势应对的程度。李世民给罗彦收拾了好几次烂摊子,对于罗彦他是相当具有发言权的。

    谁知道房玄龄只是笑着,却不说话,眼睛就瞅着李世民手中的奏疏。

    看到房玄龄的笑容,李世民就知道罗彦也许又出了什么幺蛾子。于是乎,匆忙翻开奏疏,想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不同于其他大臣那种连篇累牍的骈文,罗彦的奏疏向来直白到李世民根本不用费脑子。也就是两百来字的奏疏,李世民扫了几眼就读完了。放下奏疏,李世民叹口气自嘲道:“看来我是替他收尾的事情做的太多,把他当成尉迟敬德那般的憨货了。这种问题上,他比我要看的清楚啊。”

    说完扬扬房玄龄带来的文书,说道:“我也不用看了,你就跟我说说,府库如今的情况好了。”

    李世民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房玄龄也不废话,说道:“关中各州粮仓空虚,不到秋收根本没有补充。另外,今年山东大旱又赈济了不少钱粮,国库也有些紧张。还有要给突厥的供奉,说起来大军要是征战三个月,真的就像罗彦说的,除非封了突厥牙帐,将颉利带来长安,不然我等就是一败涂地。”

    听闻如此消息,李世民有些沉默。或许是想什么事情出神了,良久之后,才叹息:“唉,错过了这一次,有生之年不知道还能不能将这突厥一举平定了。”

    渭水之盟给李世民的耻辱太大了。当初回到宫中以后,李世民便组织了一批士卒每天训练弓马。甚至他自己都亲自上去做示范,当这些士卒的教习。为的不就是能够积蓄力量,将突厥给横扫了么。

    而今若是不顾其他,只看突厥的形势,确实是最佳的出击机会。

    偏生罗彦给他的两条理由就让他有些绕不过去。对外战争如果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那么内部就会更加不稳定。怎么权衡,李世民还是有数的。

    随着这一声叹息,李世民似乎老了好几岁。

    房玄龄看他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拜道:“陛下何必沮丧。想我大唐人才辈出,加上陛下励精图治,过上几年,便是突厥恢复到全胜的时候,我等腾出手来,也能将其打败。何必因为这点事情就失了心志。”

    “何况,如今突厥内乱已生,我等只需要分而化之,突厥便是想要回到全盛的时候,那也不过是奢望。”

    房玄龄不愧是以谋略见长,这瞬间就想到了今后应对的方案。

    听得如此安慰,李世民才重新振作精神。脸色好了很多之后,对房玄龄说道:“罗彦的奏疏我先留下,你回去以后,好好看看户部的文书。这件事情,就在明日早朝的时候,彻底定下来吧。”

    听得李世民如此一说,房玄龄便知趣地告退了。只留下李世民一个人嘴里不自觉地念叨着:“忍辱负重,忍辱负重……”

    次日早朝。

    一如既往在处理过一些必要的事务以后,朝臣们又开始了关于是否出征的争论。

    这次李世民可没有再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只是有人起了个头,便喝止了。随后先抛出罗彦的奏疏,让近侍念了一遍,随后不管好些人出班想要反驳的情形,将房玄龄叫了出来。

    “房中书,你来说说户部报上来的情况。”

    早就准备好的房玄龄,听到李世民的话,便将自己准备了一晚上的数字逐一念了出来。好些有能力做军中主帅的将领,对于钱粮的数字自然很在行。一个月多少大军吃多少粮食,后勤的花用又是多少,在心里对比一番,还真的发现这仗没法打。

    “这些数字是月初送到户部的,没有任何的虚假。今年关中许多人撂荒,山东又大旱,税收只能看江南一地。如果要防备明年天灾,这些税收就不能擅动。”说完房玄龄总结了这么一句,算是彻底打破了许多人的梦想。

    点点头,李世民看了一眼还在发呆的朝臣们,说道:“这件事情就此为止,等到秋收结束,看情况再说。”显然李世民还是有一些幻想的,把时间留到秋收以后,那个时候看情况再说吧。

    见李世民已经做好了决定,而且房玄龄说的,好些人也无从反驳。因此只好作罢,到此为止,征伐突厥的事情告一段落。

    远在幽州,都督府在朝会后的几天内就收到了消息。本来知道这不能出征的消息就已经够让人郁闷的了,没想到更为忧伤的事情还在后头。这让大家失望的罪魁祸首,居然就是自己都督府的司马。

    因此罗彦开始了他在幽州的艰难之旅。

    普通的士卒其实想打仗的很少。毕竟作为直接冲锋陷阵的他们,到了战场是会死人的。因此直接归罗彦管的好些人,其实态度还行。

    第一个将罗彦视为仇寇的,便是王君廓。

    这一不打仗,自己的功勋怎么来?虽然在幽州自己也算是权倾一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哪里比得上那些在长安的舒服。

    何况大都督平日里基本上都只有练兵的权利,带着士卒搞点什么事情,还得经过李玄道的同意。偏生李玄道又和自己不对付,这不是让自己难受么。哪像在京中的那些大将军,一个个人五人六,吃香喝辣。

    心里极度不爽的王君廓见了罗彦就是一阵大骂。要不是看在罗彦乃李世民的宠臣的份上,王君廓早就动手了。

    这天王君廓正式接到朝廷的旨意,严令各个折冲府加紧练兵,不得擅自出击。王君廓只是让人念了一遍,便扫兴地让人去请幽州都督府下边的诸多折冲将领。不过两天,所有人都来了以后,王君廓可以将罗彦拉来,然后叫人把邸报上的内容一个字不漏念了一遍。

    邸报上的内容,基本就是以那天的朝会内容为主,便是连罗彦的奏疏都抄录了一段。

    待邸报念完,王君廓再次冷眼看着罗彦,笑道:“如罗司马所愿,我幽燕一地谨遵陛下谕令。不过,这事咱们没完。等秋收过后,老子会再次上书请战。娘的,这般好的机会,就被你这等读书汉给耽误了。”

    面对王君廓再一次的冷言冷语,罗彦什么话都没说。因为此时大殿上每个人都盯着自己,要是再多说什么,自己怕是都有生命危险了。罗彦自忖没有那么厉害的嘴炮,能把这些视功勋如爹娘的武夫说得心服口服。

    而在王君廓指着罗彦的鼻子骂了一番以后,整个大殿上都是吵嚷声。尤其是见罗彦一言不发,就那样听着王君廓的骂声,诸多将领便越发放肆。纷纷将自己能想到的最恶毒的话放在了罗彦身上。

    整整骂了半晌,这些人都骂的有些累了,王君廓这才罢休。

    发生在都督府的这一幕,很快就被有心人给传扬出去了。而随着王君廓对自己的态度越发明显,好些人把对罗彦的不爽就放到了台面上。

    王君廓自不必说,都督府的有些武将就很是下作了。有时候见了罗彦也是横眉竖眼,压根不拿他当回事。甚至是低级的军官,见了罗彦连个礼都不行,直接把他当空气了。

    偏生自己还没地方说理去。

    便是告到王君廓那里,没人给自己作证,到最后也不过是惹一身骚。

    都督府的将领已经如此了。地方折冲府的将领态度就更过分了,军情刻意隐瞒,或者就是延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情报的司马,不过就是个整理文书的。也有些干脆就把罗彦负责的东西上报到王君廓那里,压根不理会罗彦。

    对于这些事情,罗彦一件一件记在心上。虽然自己阻拦了这些人升官发财的路,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罗彦根本就没有做错。既然没错,那么罗彦的暴脾气,越是能忍,越是证明他内心的怒火有多盛。

    不过现在自己就是个孤家寡人,王君廓李玄道以及各个折冲府,这些人自己得罪了一个遍。偏生自己现在又不像蓝田一样大权在握。那么只能等到那个契机,通过朝堂的力量一个个收拾这些人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八十章 王君廓摊上事了

    (全本小说网,。)

    被朝廷限制了不能出征,王君廓就更加烦躁了。于是乎,之前做的好些比较过份的事情,如今做的就更加频繁。

    这天罗彦正在府中看着那简单又落后的几份军情,突然就听到外边一阵吵嚷。

    “不好了,大都督出事了。”

    “快去请李长史,大都督此刻在怀仁街上,幽州府的人已经过去了。”

    “……”

    一阵嘈杂以后,声音逐渐往远方飘去,只留下入神的罗彦。

    王君廓出事了?听起来似乎蛮不可思议的。之前李世民虽然不让各地出兵,但还是严令各折冲府必须要加强武备。言下之意无非就是,仗我想打,但是还不是时候。可是这种命令对于王君廓这种人简直就是折磨。

    打几年前就在幽州,一直督管练兵。杀了李瑗自己上位,没想到干的还是一样的事情。这让他郁闷就不说了,还感觉从此没有出头之日。不入朝堂,武将的地位就相对来说很低。即便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大都督,还是一军的大将军。

    作为武将,最好的发泄方式莫过于田猎,又或者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王君廓打小就是草莽出身,自从得势以后结交的也是这般的武人。自然不会向那些文士一样读读书写写字,或者下下棋。当然了,如果是想找个美人调剂下生活,这个倒是方便。

    被王君廓打压了这么久,罗彦不禁有些恶意地想道,难道王君廓玩完没给钱咋滴?

    不过这事儿也就自己瞎乐呵一下,能让幽州府的人出动,想必不是什么小事。不过眼下自己正处于被冷落的时期,那些有的没的也不归自己管,反正王君廓不胆子肥了造反就成。

    摇摇头,将满脑子的恶意甩干净,罗彦继续看自己的文书喝自己的白水。

    不过消息这个东西,总是能自然而然灌到人的耳朵里。

    只是大半个时辰,罗彦就从几个属吏的口中得知了情况。

    原来王大都督不是去玩了没给钱,也不是跟人下棋输了。想来这些天在自己府中大鱼大肉腻歪了,这天带着部曲出去田猎。大秋天,正是动物肥美的季节。猎了不少好东西的王君廓在野外开了一场烤肉宴,带出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