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292章

灭明-第292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原先不敢在西宁用强,主要是担心两点:一是朝廷的大军从东面而来,二是乌斯藏的藏人,可能以保护西宁地区的藏人为借口,对西宁地区用兵。

    现在陇右稳定了,天命军与朝廷在关山道对峙,暂时处于稳定状态,而林丹汗的察哈尔部蒙古人,又是占据了大通山一带,将西北面的藏人与三角城隔绝开来。

    东线两线均无战事,这种绝佳的机会,李自成岂肯放过?他一直惦记着西宁地区的异族,几乎连做梦都不会忘了他们。

    李自成说干干,他立即召见在西宁的梁成、沈道、李过和秦大年。

    时间不长,四人依次来到大都督府前衙的大厅,分宾主而坐,何小米奉茶水,便带门出去,在大门外等着伺候。

    “属下恭喜大都督降服林丹汗,稳定西北方局势!”李自成从卡当山回来,梁成直到现在,才是第一次相见,自然要恭贺几句。

    “成,你又来了,”李自成与梁成曾经相约,一直以姓名相称,便用手指隔空点着他的额头,“眼下西北局面稳定,成难道没有什么想法?”

    “想法?”梁成吓了一跳,自成才刚从卡当山回来,不会是要东征关、南下巴蜀吧?冬小麦已经收割,天命军的粮食充裕……嗯,一定有这个可能,“自成是说,大军又要出征?”

    “出征的想法倒是没有,”李自成笑道:“目下东西两线都是稳定,我也不想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

    “那自成的意思是……”不仅梁成,连沈道、李过、秦大年也是一头雾水,李自成突然召见他们这些军政首脑人物,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是远征,又是什么?

    “既然朝廷和蒙古人给了我们如此难得的机会,我们岂能在西宁白白等待?”李自成淡淡一笑,道:“成次不还说,西宁地区的异族,一直不肯归化、纳粮吗?”

    “啊……原来如此!”梁成顿时大喜,几乎颤抖着道:“自成是要在西宁动手了?”他做为西宁的知府,最头痛的问题,不是西宁粮食歉收,而是西宁地区大量的异族,一直不肯归化,即便发放了农田,也不肯交赋税。

    百姓不懂得大道理,但可以进行较,既然异族不需要纳税,那汉人为何要纳税?不但汉人有怨气,甚至一些已经归化为汉籍的异族,也是蠢蠢欲动,想要回归原籍。

    西宁地区表面风平浪静,实际隐藏着许多隐患,天命军一直顺风顺水还好,一旦天命军出现挫折,西宁的百姓难保不反水。

    “如果不能及早根除异族的负面影响,得到土地的百姓,原先对天命军的那种感激,迟早会消耗在怨气之,”李自成面色一凜,“所以我打算趁着这个机会,让西宁安定下来,西宁是大都督府所在地,也是我们起事的根本所在,一定不能出问题,”顿了一顿,又道:“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过举目四望,见众人都没有开言的意思,遂起身道:“大都督,属下的骑兵迅疾,属下愿意当先锋,举兵讨伐各地有不臣之心的异族。”

    李自成点头,“骑兵速度快,利于速战速决,双喜当仁不让!”

    “是,属下一切听从大都督调遣!”李过双手抱拳,行了一礼,缓缓落座。

    秦大年忙起身道:“大都督,属下虽然配备了步枪,但一直没有立功作战的机会,本次战斗的规模不会太大,面对的又不是正规军,属下建议,分兵作战,尽快解决问题。”

    李自成笑道:“大年能一眼洞穿事情的本质,不错,本都督准了,你部也要参与本次的行动。”

    沈道缓缓起身道:“大都督,属下不能统兵,不能像两位将军那样快意疆场,但属下一定会做好后勤保障,一应粮草、器械等,绝对不会落下。”

    “一军之内,尚有不同分工,何况是大都督府?”李自成笑道:“沈道能保障后勤供给,也是解决了将士们的难题,虽然没有前线作战,但军功是一样的。”

    梁成待大家都已坐定,方才起身,扫了众人一眼,道:“自成,此番作战,强大的军事虽然重要,但关键还是收拢人心……”

    “成说得不错!”

    李自成投去赞许的目光,刚才三人的发言,实际只是个人表态,并没有提出多少有益的建议,梁成的话,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他想起次平复陇右的时候,是李过的骑兵与田芬的温情双管齐下。

    不过,西宁的情形更为复杂,除了回人,还有藏人、土人等,他们对于汉人的亲近程度不同,语言、宗教亦是各不相同,必须区别对待,如果再派出田芬,恐怕亦是不好使,再说,田芬现在正怀着孩子,根本无法在各地驰骋。

    李自成略一思索,抬眼道:“这一次平复西宁,我打算在军事手段之外,让天主教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天主教?”梁成一时不解,“自成,没有归化的异族,并不信奉天主,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宗教……”

    “那是过去的事了,”李自成淡淡地道:“不肯‘入汉籍’、‘奉天主’的死硬分子,必须坚决消灭,在军事打击之后,再让传教士们进入,传承天主的福音……”

    这还是“陇右模式”,只是出面安抚的人,从田芬换成了天主教的各类传教人员。

    梁成沉思片刻,忽道:“自成,属下倒有一些想法!”

    李自成笑道:“此处都是自家人,成有什么话直说吧!”

    梁成道:“自成,能否在异族营造一种气氛,至某一日为止,若是不肯‘入汉籍’、‘奉天主’,将遭到天命军的武力打击,也许在武力的威慑下,还有一部分异族会主动归化!”

    李自成点点头,他也不想制造太多的杀戮,他原先的想法,未来的华夏帝国,是单一的黄种人的国都,不过,现在已经接受了白种回人的归化,自然不会再歧视任何一个异族。

    思索片刻,李自成还是从天主教入手,天主教最近的一个节日,便是八月十五日的“圣母升天节”,不过这个“八月十五”,并不是汉人的秋节,而是西历的八月十五,也是后世的阳历、公历,“成,今年西历的八月十五,在大明是什么日子?”

    “这个……”梁成虽然知道西历的存在,却是没有心,一时竟回答不出。

    沈道起身道:“大都督,属下有一份西历,在前衙的办公场所,一会能取来。”

    “嗯!”李自成点头,示意沈道快些。

    其实西历在大明并没有广泛传播,但汤若望带来西历后,李自成已经接受了它,后世阴历、阳历并行,央之国的阴历,常常有一个月的“闰月”,是为了补足每年时间的不足,而西历只需在闰二月补足一日,二者的准确性显然不在一个水平。

    虽然没有在西宁,在天命军推广,但天命军的职高官,都知道西历的事。

    稍顷,沈道小跑着回来了,“大都督,属下查阅过了,今年西历的八月十五,乃是‘大明历’的六月二十八!”

    “六月二十八?那是明日了?”李自成微皱眉头,那显然是来不及了。

    通过官府向所有的百姓宣传,即便加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从煽风点火,加快讯息的传播,要想让属地内大部分百姓都知道,至少需要五日的时间!

    而且李过的骑兵尚在西宁,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深入各地府县。

    怎么办?

    梁成也是微微叹息,他显然明白了李自成的心思,“怎么会是明日?若是向后顺延几日便好……”

    “什么?顺延?”李自成忽地眼前一亮,心哈哈大笑,“成说得对,这么办!”

    “我说什么了?”梁成不解,“自成,我可是什么也没说……”他忽地明白了,“自成是说,将西历的‘八月十五’,向后顺延几日?”

    李自成含笑不语,反正西宁除了大都督府的职人员,也没几个知道西历与大明历的关系,即便是天主教的信徒,也是糊里糊涂过日子。

    将来的人知道了自己篡改西历的事,也只说西历刚刚进入华夏的土地,西宁的天学缺少人才,糊涂过日子而已!

    当下四人商定:将西历八月十五日的圣母升天节,定在大明历的七月十日;

    从明日起,李过部的骑兵,分散于西宁府及各县,秦大年部的步兵,分散于三川府及各县,但西宁府的浩门县基本归化完毕,三川府的庄浪县并没有异族,暂时不用惊动;

    西宁府立即通过官府的力量,聘请闲人在当地广为宣传,从现在开始,一律冻结在西宁、三川两府的归化工作,以前分发的土地,必须全部收回,已经归化为汉籍的人,享受汉人的一切待遇,与汉人承担相同的纳税义务,如有违抗,格杀勿论;

    西宁的天主教堂也要行动起来,向各地派出虔诚的传教之人,秉承天主与教皇(大都督)的旨意,在各地传教,其余的教堂也要行动起来,在各地的属地内传播天主的福音。

 第439章 交出地契

    南川县川口镇,在县城的西南,距离县城不过三四十里,因为太近,来自县城的讯息,很容易便能传达至此,百姓们因此养成了习惯,喜欢打听来自县城内的讯息。(全本小说网,https://。)

    由于历史的原因,百姓并不集,散落在镇子附近的百姓,不过千余人,再往远处去,虽然有一些村落,但已是南川的源头,淡水并不丰富,聚集的人口也不多,总而言之,镇子周边的人口,住在镇的人口还要略略少些。

    常驻镇内的千余人口,汉人原本不过三四百人,一半都不到,剩余的主要是藏人。

    塔尔寺的主持丹增嘉措与汤若望打赌认输之后,皈依了天主教,更名冯丹,塔尔寺也因此更名为“南川天主教堂”,虽然庙宇建筑基本没有更动,但早已传承天主的福音。

    受到冯丹的影响,一部分藏人,包括数户回人,都已经皈依天主,入了汉籍,常常在空闲的时日去教堂做弥散,因此镇的汉籍人数激增多,已经超过七百人,足足占立一大半。

    但不肯“奉天主”、“入汉籍”的藏人,对于佛祖则是十分推崇,虽然人数不占优势,但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他们甚至要捐款捐物,在川口镇重新设立佛堂,只是领头的人威望不足,这才没有成功。

    汉人与藏人,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逐渐在内心形成了一条巨大的鸿沟,虽然没有老死不相往来,但人以群分,小镇内渐渐以南北轴线为界,分为北部的汉人区和南部的藏人区。

    生活在南部的藏人,原先对农耕不太感兴趣,但天命军强行收回了他们的部分牧场,然后再分发耕地,他们被迫改变了原先的一些生活习惯,当看到耕地巨大的产出时,已是逐渐习惯了农耕。

    唯一让他们不满的,便是宗教问题。

    原先塔尔寺在藏人威望极高,但现在却更改为天主教堂,让他们无处朝拜佛祖,而且,在天命军的高压和丹增嘉措(冯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藏人皈依了天主,又入了汉籍,让他们有了严重的危机感:长期下去,藏人岂不是都要成为了汉人?

    而镇北的汉人同样有着自己的不满,生活在同一个川口镇内,为何汉人需要纳税,而藏人却可以自劳自得,根本不需要纳税?

    同样的耕地,同样的劳作,难道藏人天生高人一等?天主不是说,众人平等吗?

    不过,汉人自从改为农耕之后,自家的存粮大幅升,他们虽然不满,却也没有到铤而走险的地步,只是见着城南的藏人时,大多怒目而视。

    这一日,不知从何处开始,小镇传出了讯息:天命都督府停止归化工作,县城也不再接受“入汉籍”的登记工作。

    汉人对此无所谓,反正归化藏人时,又不需要他们拿出耕地,其实很多藏人已经有了耕地,即便归化为汉人,也只是更为汉籍而已。

    藏人对这样的讯息根本不感兴趣,如果入了汉籍,不能信奉佛祖了,而且还需要交纳赋税,只有那些傻子才会“奉天主”、“入汉籍”!

    但让他们怪的事,镇子周围出现了骑兵,在四处逡巡之后,竟然立营住了下来,根本不像是路过的。随即,下午传来的讯息让他们坐卧不安了,也不知是真是假,从县城传出了新的讯息:天命都督府将收回藏人的耕地,如有抗命,格杀勿论!

    “这是我的耕地,天命都督府为何要收回?”

    “佛祖保佑,可千万不要收回我的耕地,这耕地出产的粮食,可是牧场高多了!”

    “谁要是收回我的耕地,我和他拼了!”

    ……

    藏人议论纷纷,但谁也不知道,这样的讯息是否准确,他们去往洛绒登巴的家,希望他能派人去县城问一问。

    洛绒登巴虽然还不到四十岁,但在川口镇,他是藏人的头领,官府每次来找藏人,都要与他进行接洽。

    他似乎永远眯缝着双眼,脸保持刻意的微笑,一副深思的样子,但他脑藏着什么,谁也猜不透!

    藏人希望在川口镇附近建立小型佛堂时,是他的主意,但川口镇的藏人,现在只有三四百人,不足一百户,巨大的开支让他们望而却步,又得不到外界的援助,所以修建佛堂的事,耽搁下来了。

    洛绒登巴已经听说了这种对藏人十分不利的传闻,他一直在自家的大院踱步,看到逐渐聚集过来的藏人,他依旧眯着双目,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传闻未必是真,而且天命军尚未开始收回耕地,大家不用着急……”

    “登巴大人,如果汉人来收回耕地,一切晚了!”

    “不管讯息是真是假,问问总不会有错。”

    “镇子周围已经出现了汉人的骑兵,莫不是……”

    ……

    洛绒登巴还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他冲着有些不安的众人道:“不用乱猜,也不用担心,讯息尚未得到确认,明日我便去县城一趟,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次日早晨,洛绒登巴正待离开镇子去县城看看风头,不想刚刚离了家门,便被骑兵堵在镇子。

    领头的是一名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