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618章

灭明-第618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清不可一日无主,今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必须选出大家共同承认的继承人!

    代善端坐在崇政殿主殿的侧首,皇太极生前所坐的龙椅旁,两侧是另外五大王爷,八旗二十四名议政大臣,则是坐在他

    们的对面,巴巴地等着上方的六人说话。

    崇政殿内一片寂静,众人几乎都是屏住呼吸。

    代善清了清嗓子,道:“皇上殡天,大清不可无主,今日召集议政王大臣会议,就是要选出合法的继承人,带领我大清走向强盛!”他扫了对面的议政大臣们一眼,继续道:“本王已经老迈,精力常有不济,德行难以服众,注定难当重任,你们……就让本王好好歇歇吧!”又起身向众人拱手行礼,随后坐回去,眯上双目,似乎眼前的一切,都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众人顿时傻了眼,今日由代善主持会议,就是要借用他威望,特别是他的手中掌握着两红旗,无论支持谁,谁的份量就会大增。

    但今日的代善,却是两头不得罪,两头不支持,球是踢出去了,谁接?

    愣了好一会,多铎向众人拱拱手道:“你们也别选本王,本王年龄尚小,难以承载这份重任,如果让本王选择,本王还是选择礼亲王!”

    代善暗骂,好你个小子,竟然又将球踢回来了,看来,自己这个恶人是当定了。

    此时对面两黄旗的人,都是怒目而视,有人已经将右手按在刀柄上,他们因为身份较低,一时不敢说话,但只要不是瞎子,谁都明白他们的意思。

    代善微微睁开双目,顺势道:“睿亲王如果应允,当然是国家之福;否则,豪格是皇帝的长子,当承大统。至于本王,年老体衰,难得胜任,你们就别难为本王了!”

    郑亲王济尔哈朗也道:“豪格一向征伐于前,深受将士爱戴,又是皇帝长子,理应继承大统!”

    多尔衮一听,顿时浑身冰冷,代善、济尔哈朗都支持豪格,这都六旗了,自己和多铎不过掌控着两白旗……

    阿济格见多尔衮低下头沉默不语,忙用手肘捅捅多尔衮,意思是说,代善和济尔哈朗,不过是顺应势头,真要在战场上见真章,他们未必支持豪格。

    多铎转过身,怒视着济尔哈朗,最后又在代善的脸上一扫,代善却是低下头,装作什么也没看到。

    豪格却是大喜,频频向对面的两黄旗、两蓝旗、两红旗的人点头示意。

    代善见豪格迟迟没有表态,心中焦急,遂暗暗瞪了一眼。

    豪格心中一动,刚要起身,却是想起阿玛当初继位的时候,推辞了好几回,最后才不得不“勉强”继位,便朝众人拱拱手,道:“豪格虽是阿玛长子,但福少德薄,非所堪当。”

    多尔衮心中大喜,双手不觉颤动起来,狠狠瞪了多铎一样,多铎心领神会,忙起身道:“豪格说得不错,如此福少德薄之人,怎堪大清国的重任?”

    阿济格也是醒悟过来,抢着道:“豪格虽有战功,但哪次不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前年在锦州,还因为违反军令之事,被皇上遣回家中,降为郡王……”

    多铎又道:“豪格早已成年,皇上如果中意,早该立他为储了,皇上至今没有立他为储,就是不放心将大清国交给豪格……”

    堂下的两白旗官员们,都是横眉冷对,大有拔刀相向之势。

    豪格目瞪口呆,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同样的事情,阿玛顺理成章接任了大汗,到了自己身上,为什么就玩不转?

    他有心要驳斥多铎、阿济格,但“福少德薄,非所堪当”是自己说的,此时怎好收回 ?

    代善长叹一口气,与济尔哈朗对视一眼,却是一言不发。

    堂下的两黄旗、正蓝旗官员,倒是与两白旗官员争吵起来,互不相让,有人竟然拔出了腰间的弯刀。

    代善唯恐双方武力解决,伤了大清的元气,便起身喝道:“都收起你们的怒火,大清勇士的弯刀,从来都是指向敌人,难道你们要自相残杀吗?”

    下方的官员们,这才按住刀柄不动,便是刚才拔刀的人,也是自觉地将弯刀插入刀鞘,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谁也不敢开罪手握两红旗的代善。

    代善知道官员们的怒火尚未完全消退,对峙下去,迟早要出事,便向多尔衮、豪格拱拱手,“睿亲王、豪格,关于谁继承大统的事,改日再议,切莫再生异端,若是让大明得了机会,我们这些人都是死无葬身之地!”

    多尔衮明白,豪格绝非等闲之辈,有正黄、镶黄、正蓝三旗支持,代善、济尔哈朗表面上中立,实际上也是倾向豪格,自己强行继位,绝对不是最佳选择!

    豪格心中暗道,多尔衮一向桀骜不驯,从未将自己放在眼中,与他协商解决,绝对没有可能。

    如果用武力解决,自己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三旗对两旗,优势并不明显,多尔衮三兄弟都是战场猛将,连阿玛都夸多尔衮有勇有谋……

    真要打起来,代善这个老狐狸,一定按兵不动,济尔哈朗是个胆小鬼,绝对不敢公开得罪多尔衮三兄弟,自己和多尔衮打得精疲力竭,没准为他人做了嫁衣!

    多尔衮与豪格各怀心事,但都接受了代善的调停,同意“下次再议”。

    出了崇政殿,刚刚进入四平街,多铎见四下无人,便埋怨道:“十四哥今日为何放弃了继位的机会,难道是怕两红旗的弯刀吗?他们有弯刀,难道我们没有?”

    阿济格也道:“是呀,今日之豪格,已经成了过街的老鼠,绝对丧失了继位的机会,”叹息一声,道:“代善的‘下次再议’,不知道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十二哥、十五弟,你们是担心豪格出现变故?”多尔衮笑道:“就凭豪格这个蠢材,也想掌控大清?”

    多铎骂道:“这是个蠢材!不过,不能让这个蠢材坏了我们的好事!”

    “豪格绝对不会继位,”多尔衮缓缓摇头,不无担忧地道:“可是,代善这个老狐狸,他未必支持我继位,还有济尔哈朗……”

    “十四哥,要不我们发动兵变,”多铎右手做了个下切的动作,“先下手为强……”

    “绝对不行,代善平日不露半点口风,今日却是明显偏向豪格,也许,也许他在等待我们犯错,”多尔衮皱起眉头,道:“千万不能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如果因为内斗削弱了大清,不仅大明,恐怕蒙古人都会看不起我们!”

    (本章完)

 第918章 庄妃之约

    崇政殿西南的肃亲王府,门前停了十余辆马车,车主并不在乎别人看到,故意掀开布帘,似乎在向谁示威。(全本小说网,https://。)

    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人,明明是两黄旗的人,竟然比豪格亲领的正蓝旗还要积极。

    但豪格今日在议政王大臣会议遭到心里打击,回来之后,一直打不起精神。

    虽然得到两黄旗的全力支持,但代善和济尔哈朗没有明确表态,如果要对付多尔衮兄弟两白旗,他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经过紧急磋商,他们决定由内大臣图尔格去礼亲王府,劝说礼亲王代善明确表态,支持肃亲王登基,继承大统;吏部启心郎索尼去拜见郑亲王济尔哈朗,劝说济尔哈朗支持肃亲王。

    然而,图尔格、索尼都吃了闭门羹,代善和济尔哈朗压根就没给他俩开门。

    图尔格等人并没放弃,继续为豪格顺利登基而奔波。

    多尔衮奔波了两日,也是无法争取到代善、济尔哈朗的明确支持,这日傍晚,他正要出府走走散心,迎面遇上一个逡巡的侍女。

    他觉得奇怪:这是谁呀?来睿亲王府做什么?

    多尔衮一努嘴,护卫长伊罗根忙迎上去,很快就回来了,“王爷,是庄妃的贴身侍女苏末儿!”说完还递上一封信。

    庄妃?多尔衮心中一动,这个时候,庄妃给自己传信做什么,难道是内宫有变?

    这些时日的争斗,主要是各旗的官员们暗中活动,没听说内宫有什么动作,而且内宫并不掌握兵权,很难形成一股独立的实力。

    难道是庄妃……他的心中,立时现出那个清秀的姑娘……

    多尔衮捧着薄薄的一张信筏,觉得重逾千斤!

    看了苏末儿一眼,多尔衮自嘲地笑笑,这不有信筏在此吗,为何要化费心思去猜?他展开信筏,瞄了一眼,只有短短的十个字 :今晚酉时,都城隍庙一见!

    后面没有落款,显然的“知名不具”的意思。

    多尔衮的目光变得阴戾起来,真想扯过苏末儿问问,庄妃究竟要做什么,不过,似乎这样会被她看轻了……

    不远处的苏末儿面含微笑,温柔得像是绽开的山花。

    如果与庄妃走在一起,苏末儿只会是山坳里不知名的那种野花,庄妃才是隐藏在长白山深处的百合,亭亭玉立,一尘不染……

    多尔衮知道,苏末儿是在等待自己的回音,便冲着她笑笑,又对伊罗根道:“告诉她,我将准时赴约!”

    “是,王爷!”伊罗根先是躬身向多尔衮行了一礼,随即快步走向苏末儿,小声说了两句,苏末儿不住点头,向多尔衮这边飘过一个微笑,躬身福了一福,迅速走开了。

    多尔衮已经无心去府外散步了,带着伊罗根回府之后,漱洗打扮一番,换上华丽的便装,方才慢悠悠地用了晚饭。

    距离庄妃约定的时间还早,多尔衮独自在书房内品着香茗,他想揣摩出庄妃的意思,但

    脑子就是不听使唤,朦朦胧胧中全是庄妃的影子……

    不知道过了多久,伊罗根轻轻推开房门,“王爷,赴约的时间快要到了……要带多少护卫,小人好去安排……”

    多尔衮一愣,刚才脑中的画面,瞬息间全部不见了,他摇摇头,微微显出一丝遗憾,看到站在面前的伊罗根,淡淡地道:“这是在城内,不用带人,你跟着我就行了。”

    “王爷……”

    多尔衮摆摆手,站起身来,“庄妃夜晚相约,必有要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伊罗根还想再说什么,终于没有开口,躬身倒退着出了书房。

    都城隍庙在睿亲王府的正西,两者都在西平街上,出了睿亲王府,沿着西平街,向西行不过三四里,便是都城隍庙。

    女真人虽然改称满人,但还是保留了原先的不少习惯,只要天一黑,如同宵禁似的,各自回家造人,便是像四平街这样的大道,既没有灯火,也没有行人。

    多尔衮带着伊罗根来到都城隍庙的时候,时间稍稍早些,都城隍庙一片暗黑,一个人影都没有。

    伊罗根想要轻皱眉头,多尔衮却是毫不在意,“伊罗根,你在大门处守着,我进去看看!”

    多尔衮推开门进去,点亮油灯,然后将两侧的窗户遮掩起来,只要闭了庙门,从外面看不到一丝光亮。

    过不多久,伊罗根的声音从庙门处传过来:“王爷,西面有一盏灯火!”

    多尔衮忙推开庙门出来,顺着西平街一看,果然有一点微弱的灯火,刚刚过了鼓楼的十字路口,心跳不自觉加速,抬步便要过去,伊罗根忙道:“王爷是万金之躯,还是让小人去迎接吧……”

    “不,”多尔衮摆摆手,道:“庄妃才是身份高贵!”

    “王爷,非常时期,”伊罗根还是不放心,“外面天黑,什么也看不清,还是小人去吧……”

    多尔衮这才想起,现在正是争夺皇位最激烈的时刻,大意不得,今晚如果不是庄妃相约,他无论如何都不该单独出现在都城隍庙,便道:“伊罗根,那你小心些!”

    “王爷放心,如有异动,小人必定示警!”

    多尔衮的心,随着伊罗根的脚步,一步步向灯火迎过去……

    那浑浊不明的灯火,只是稍稍顿了一下,随即又继续向东而来,一步步靠近多尔衮,多尔衮有几次要迎上去,终于还是忍住,直到灯火来到庙门前,看到那熟悉的丽人的脸,方才屈膝下跪,“臣多尔衮叩见庄妃娘娘!”

    “睿亲王快快起身!”布木布泰含笑虚扶了一把,将灯火交给身后的苏末儿,微微福了一礼,“让睿亲王久等了!”

    “没有,没有,”多尔衮的目光,一直定在布木布泰的那张说不出精致的脸上,微躬着身,右手向前一指,“庄妃娘娘,咱们里面谈!”

    布木布泰微微颔首,回身看了苏末儿一眼,道:“格格灭了灯,就在门口稍候,我与王爷就在里面!”

    “是,娘娘

    !”苏末儿将灯火举起,小口一张,吹灭了灯火。

    布木布泰随着多尔衮入了庙宇,关上庙门,外面又是一片漆黑。

    多尔衮将布木布泰引入灯火处,指着一条刚刚擦拭过的长凳,道:“庄妃娘娘请坐!”

    布木布泰见长凳上干干净净,知道多尔衮用袖口擦过,便浅浅一笑,“有劳睿亲王!”单手扶住长凳,缓缓坐下去,说不出的幽雅。

    多尔衮看得痴了,竟呆呆在看着布木布泰出神。

    布木布泰扭头看了多尔衮一眼,不禁“噗嗤”一笑,像汉人那样掩着口,白了多尔衮一眼,风情无限,“睿亲王也坐呀!”

    “哎,谢娘娘赐座!”多尔衮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与布木布泰坐在一起,心神不觉一荡,此时只有两人在场,顾不得礼节,双腿一弯,缓缓坐在布木布泰的身边,中间隔着一个人的距离。

    布木布泰脸上挂着轻笑,如同初开的茉莉,多尔衮暗中嗅了一口,端的是暗香扑鼻,不知不觉伸出手,将布木布泰的小手握在手心。

    布木布泰吃了一惊,用力一抽,将小手抽出来,口中娇叱道:“多尔衮,你好大胆!”

    “庄妃娘娘……”多尔衮浑身一抖,想到已经做了,便起身告罪:“臣自从见到娘娘之日起,便惊为天人,如果不是皇太极从中作梗……娘娘难道不知道臣的心思……”

    “哎……”布木布泰轻叹一声,悠悠地道:“妾身已经是皇太极的人,睿亲王千万莫作他想……”

    “如果皇太极活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