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臣世家 >

第152章

奸臣世家-第152章

小说: 奸臣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他便转身离开了这个小巷子。

    “城外见!”那位蓝领大人说了这么一句,便快步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这个组织名叫‘七色领’,大头领就是钻石领,下面各级领导分别为各路的金领,各府的银领,各州的白领,各县的蓝领,和各村镇的黄领,至于像马光棍这样的,如今还只能算是编外人员,统称为红领,也就是预备领。

    这样的组织也只有蔡道这样的穿越众才能恶搞的出来。

    钻石领就是蔡兰陵,这个组织也就是在蔡道第二次进京的途中突发奇想创办起来的。

    当时,蔡道自己出了极高的价格收购运河两岸的粮食,的确是得罪了非常多的大粮商,以及他们背后的世家大族。可是,这段经历也让他见识了平民百姓当中的一些未出世的英雄豪杰,比如那个郓城县押司宋大诚,他这个人也许他没有太大的能耐,可是,这个人非常善于基层工作,在郓城县,比蔡道还要更得民心。

    不知道那位伟人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封建社会,这句话并不全队,可是,对于蔡道的计划,这个宋大诚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了。

    所以,蔡道便委托蔡兰陵暗自建立起来这个秘密的组织。

    整个组织建立的过程,蔡道从未插手,要钱给钱,要人可就蔡兰陵自己想办法了。

    不过,蔡道也给他指了两条明路。

    第一条明路,就是吸纳这宋大诚为金领,在运河两岸大力发展组织。

    第二条明路,就是去找姓柴的。

    如今,组织里有且只有两个金领。这唯二的两个金领,一个就是这个宋大诚,而另外一个姓柴,不用说名字,就可以知道他的身份了。

    靠着蔡道和宋大诚的名声,蔡兰陵也许可以在运河两岸铺开组织的工作。可是,出了这片区域,蔡兰陵就会寸步难行。

    可有了柴家人出手,那就不一样了,起码整个北方,整个中原,其实都有柴家暗中的势力。

    比如这个装扮成刘公子的蓝领大人就是柴家的人,当代柴氏族长的远亲。(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80 血未冷

    (全本小说网,。)

    比如,这个装扮成刘公子的蓝领大人,其实就是柴家的人,也是当代柴氏族长的远亲。

    想当初,柴荣过世之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灭后周而建立大宋朝。

    柴荣的四个在世的儿子,除了周恭帝以外,传说一个跑了,另外两个,一个就是被潘美收养,一个被其岳父卢琰收养。

    可是,柴荣的父亲柴守礼还健在。除了柴荣,他还有五子三女存世。

    所以,如今除了周恭帝的子嗣这支主脉以外,还有柴荣存世的弟弟们留下的支脉。

    而柴蓝领所装扮的那个真正的刘公子,这个时候,想必还躺在自己的床上瑟瑟发抖呢?

    这位柴蓝领所用的易容术全部都是蔡樱花教给他的,他也只是其中汴梁城中一个接受过蔡兰陵和蔡樱花培训的暗子。昨天,那副让曾布和蔡京都出了大丑的对联就是蔡道让人布置的,而今天那两张纸上的内容更是蔡道亲手炮制的。这就是,蔡道送给司马光和高滔滔的两位大礼。

    而且,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今天在各个地方负责按照蔡道意图解析那两张纸内容的人,都叫刘公子。谐音,罗锅子。

    这么明显的暗示,不知道那位虚伪至极的大儒能不能够参透其中的奥妙,也不知道这位刚刚上任的丞相大人能不能够接下蔡道送给他的大礼。

    蔡道安排人的在汴梁城里四处煽风点火,两张纸六句话,大部分人都可以把前面五句话当成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是笑谈,可是,最后一条却成功点起了整个汴梁城中几乎所有有良知之人的怒火。

    禁军的士兵们虽然不敢有任何的异动,但是,他们的主官明显感到了军心不稳。那些往常被他们当作奴仆一样使用的手下,吩咐他们做事的时候,一个个都代答不理的。如果有那个主官敢动手打人的话,说不定就会引起兵变。

    恰巧这个时候,殿前都指挥司狄咏刚好带兵去河北平叛,至今未归,而两外两个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的主官连忙弹压下属,三天之内,任何人都不得妄动,也不得随意处罚下属。有问题,报给兵部。那些文官不是能吗?

    让枢密使和副使们去管这件事情吧!实在不行,还有司马相公这个大能在吗?

    反正这两个草包将领打定了主意,蛰伏上一段时间,坚决不给这些文人找茬的机会。

    国子监那里倒是挺平静的,一是在监的学生本来就少,二是,这些学生都是官宦子弟,自然没有那么热血。

    可是,太学这里完全是另外一个景象了。

    宋神宗还在位的时候,就一直大力扩建太学,设八十斋,并重订太学条制,推行三舍法。历史上,到其末年,本来太学中最后学生名额达两千四百人。可是,受了蔡道开办蔡氏学堂广收学员的刺激,太学中学员的名额最终居然达到了整整一万人。

    那里可就闹翻了天,太学里的学子们也如同朝堂里一样,大致分成了三派,因为之前是变法派当政,而司马光当政才几个月,没有来得及整顿这里。所以,太学里还是变法派的学生占了大多数。

    不过,这一次,就连中间派系的学生也加入到了讨伐司马光的阵营。还没有打仗,就割地求和,千古以来,华夏历史皇朝中,闻所未闻。

    更何况,西夏国还在名义上是大宋国的属臣。

    奇耻大辱啊!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啊!

    太学里面的学子们先是聚集在一起辩论,属于保守派阵营的学子本就人单势孤,再加上这种事不像学术那样,根本就辨无可辩。闹到最后,双方差一点就打了起来,幸好太学学正大人颇有威望,才最终没有让双方打起来。

    可是,这件事让这些还充满热血的学子们根本就无法忍受下去,忍不可忍的时候,便无须再忍了。

    于是,有人前头,属于变法派阵营的学子,以及一些中间派系的学子纷纷聚集在一起,他们不知去找司马相公讨个说法,他们要做就要把事情做绝。直接叩宫门,向如今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高滔滔亲自讨一个说法,如果司马相公真得要向西夏国割地求和的话,那他们就要求直接罢免司马光丞相之职。

    一时间,整个太学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那位倒霉的学正大人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谁牵得这个头,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去直接叩宫门讨说法。他更是不知道应该如何拦阻这些个热血过了头的太学学子们,但是,他知道,一旦这些学子们真得去叩了宫门,他别说前途了,这条老命还能不能保得住,都难说了。

    可就在这时,一个救星来到他的面前,苏大胡子苏轼赶到了。

    中间派中有仰慕他的学子拦不住自己交好的同年,便想到了苏轼大人刚刚进京,凭借他的威望,以及中立的地位,肯定能够拦阻住这些热血为国的太学学子们。

    这位学子骑着快马,很快就赶到了苏府。

    他冲破了门子的拦阻,直接闯入苏府大门,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苏轼。

    其实,整个汴梁城里的官员都知道了那两张纸里内容,唯独他苏大胡子就是不知道。这也是因为蔡道不想因为这件事牵连到苏轼,才吩咐撒传单和散播消息的人不要到苏府旁边转悠。

    苏轼一听说此时,大惊失色,他本人也并不赞同司马光当政以来的一些举措。可他更担心这些闹事学子们个人的前途。一旦,这些太学的学子们真得叩了宫门,事情就真得无法挽回了。

    因为,之后,无论朝廷如何处理司马光,可是,这些闹事的学子势必会被驱逐出太学,驱逐出汴梁城,甚至很有可能会终身禁止他们参加科举考试。

    于是,苏轼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穿着一身便装,打马跟着那位学子,赶到了太学,可是,这个时候,那些学子们已经走了。

    最后,苏轼还是在在御道上赶上了这学子。

    “太学的学子们,我是苏轼。你们都停下下来,听我说两句!”苏轼立马街头,大声喝道。

    虽然他是一身便装骑马过来的,可是,他那副标志性的大胡子还是让大部分学子们认出了这位大文豪。

    其实,这件事还真是蔡道亲自策划,并且派心腹指使的。

    如果来得是其他人,那些暗藏在学子当中的心腹之人肯定会咕噪起来,根本就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可是,既然蔡道吩咐了要重点关照这个苏大胡子。所以,蔡道的这些心腹也就暂时隐藏起来,听听这位大文豪究竟能说些什么,来平息这些热血学子们心中的愤怒。

    “之前的事,我苏轼听你们这位同年说了。在这里,老夫不得不感谢你们啊!看到你们这样的举动,说明你们心中的热血未息,老夫感到很安慰。不过,老夫这里要说一句,那两张之上的话,别的姑且不说,最后一天,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市井里的传闻罢了。司马相公他也并未在公开的场合说过这样的话。”

    “苏大先生,我们此去就是要问个明白。如无此事,我们自当谢罪。”人群中,突然有一个学子大声说道。

    “是呀!”

    “……”

    让去请苏轼的这位学子没有想到的是,他去请苏轼,也是出于一片好心,却没有想到办了一件坏事。最终,将这件事引向了不可收拾的边缘,也葬送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81 苏大胡子搅局

    (全本小说网,。)

    让去请苏轼的这位学子没有想到的是,他去请苏轼,也是出于一片好心,却没有想到办了一件坏事。最终,将这件事引向了不可收拾的边缘,也葬送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那位学子既然说出了这样的话,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苏轼就不得不在大家的面前表态了。

    “诸位学子,你们如何信得过我苏某人的话,老夫这就立即去丞相府拜见司马相公,亲口问一问,他就此事的态度。如果,他仍然亲口说,的确是要和西夏国谈割地求和的事宜。老夫将亲自去叩宫门,代替你们这些热血的学子们向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讨个说法。如何?”

    听完苏轼的话,众位太学的学子一时间都静了下来,其实,有人串联着去叩宫门,他们心中有非常犹疑,这件事如果真得做得的话,不管成不成功,事后朝廷肯定会拿他们开刀。虽说法不责众,可万一那刀悬在那里,砍到任何人都不足为奇。

    现在,苏轼真得能够出面的话,倒也是不错,苏大胡子这人的性格,和他词一样,已经传遍了全天下。如此耿直大嘴巴的人肯定不会说瞎话来诓骗他们。

    蔡道的心腹在底下,有些犹豫,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听苏轼的,想来,主人已经劝过这大胡子了,可他进京以后,还是这么肆意妄为。他倒是出了风头,可是这要是搅黄主人的大事,这么大的任务就这么半途而废,岂不可惜了吗?

    忽然,有人在背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不要说话,是我?”

    “你,……你怎么来了?万一被人发现了你的身份,岂不是坏了主人的大事?”对方一看来人,吓了一大跳,用极低的声音指责道。

    “唉!都说了,你不要说话?”哀叹了一声,来人以手掩面道:“我本来是不想露面的,可是苏大胡子既然出来了,你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所以,我就出来了。好了,听我说,你现在不要轻举妄动,就让他去。他如果不去的话,这件事情还闹不大呢?不过,等他走后,这个队伍暂时不要散了。就让刚才给大胡子送信的那个学子在后面跟着他等消息。”

    “什么意思?难道宫里面还能把他给杀了吗?荒唐!不要忘了,任务如果完不成的话,主人问责的是我,不是你?”看那样子,对方和来人的关系并不好。

    “你看看,自己如今都已经高层了,还是这么幼稚。不如,这样,咱们两个现在就打个赌,如果按照我说得做,任务会完成的更加完美,这个任务的功劳,我要五成,如果失败了,全责在我。对于这样的打赌,主人一向都非常鼓励,并且乐见其成的,如何?敢不敢和我打这个赌?”来人诱惑着说道。

    “你真当我傻啊!如果成功了,我还得分给你一半功劳,可如果失败了,我的确是不用为此负责,可问题是忙活了大半天,我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了啊?”话虽如此,对方那对滴流乱转的眼睛暴露了他的小心思,来人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对方是已经信了自己了。

    “好了,你就依我所言行事。别的先不说,事成之后,你可要请我喝一顿好酒啊!”来人说完,转身就消失在了众位学子当中。

    “一言为定!”蔡道的心腹答应了一声,便朗声说道:“好,苏大人,既然您肯亲自出面,我们回去之后,就等您的好消息了。”

    此言一出,苏轼才算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便在马上拱了拱手,说道:“诸位学子,告辞了。”说完,苏轼便立刻拨转了马头,向丞相府疾驰而去。

    眼看着苏轼远去的背影,太学的这些学子们刚刚准备散了,蔡道的心腹突然又大声地喊道:“诸位学子们,我们不能就这么散了。”

    “刘公子,你怎么能言而无信呢?”苏轼不知道刚才是谁在说话,可是,刚才去苏府,将苏轼引来的那位学子却知道,他一听到对方又出言留住大家,便上前指责道。

    “刘白贤弟,我代诸位学子们,对你说声谢谢啦!”没想到,这位刘公子被刘白指着鼻子指责,却一点也不生气,反而上前恭恭敬敬地给他行了一个大礼。

    没错,这个牵头闹事的、蔡道的心腹也是刘公子,这么多明显的暗示,也不知道那位司马相公能不能想到?

    对方来了这么一下,却让刘白一些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了。

    就听刘公子接着说道:“我知道,刘白贤弟也是担心我等,才去请得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