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臣世家 >

第237章

奸臣世家-第237章

小说: 奸臣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三楼上的人大多都是武夫,少部分和蔡道一样,都是出家入道的道士,比如曹国舅。这些人都人老成精,武夫们的脸皮也一向比文士们的厚的多。所以,他们都听见了那个西贝公子的抱怨,可说谁都没有当回事。

    曹虎和狄安力气都比小,他们两个迅速将木架和地图摆放好,三楼的各家家主纷纷走到近前,仔细看了起来。一边看着地图和自己从那些海外商人那里听来的传闻进行着印证,一边彼此小声交谈者互相的看法和想法。

    这个空档,蔡道坐在曹国舅的身边,美美地喝了一盏自己带来的清茶。

    穿越到大宋十几年,蔡道还是喝不惯放那些调味料、磨成粉状的茶汤。曹国舅喝得茶自然和蔡道是同一款,自从,蔡道给曹国舅送了一些清茶过去以后,这个老头就彻底爱上了蔡道家乡炒制的这种清茶。

    也就是蔡道喝完一盏茶的功夫,

    “道儿,你画的这副地图是真的吗?”曹评问道,这位是曹家的当家人,曹国舅的长子,曹虎的父亲。两个人的关系其实并不是太好,不过,奉了曹国舅的命令,是曹评和蔡道商谈置换土地的事宜。

    蔡道自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自然是真得,贫道骗你们又有什么好处呢?何况,你们这些家族交出去的土地,一分田也到不了贫道的腰包里。你们如果不愿意去海外开拓的话,完全可以置换南方的土地。再说,凭你们曹家的威望和功绩,官家肯定不会亏待你们的。”

    “不过,在底下的时候,贫道有一件事情还没有来得及说清楚。打仗向来都是要死人的,而且,南方的那些岛屿上面人烟相对稀少,可上面情况也相当的复杂。比如说,这些岛上丛林密布,岭南的瘴气也自然在这里存在。当年郭奎远征大越国的时候,手下的士兵真正死在战争上的人,可能还不到百分之一,可死于大越国天气和疾病之下的士兵,却超过了一半人数还多。”蔡道说完,仔细观察着这些家主们的表情。

    果然,蔡道观察的结果,这些家主可以说是丝毫没有被他话中的威胁吓到。

    这一点,蔡道也能够明白。大宋将领领兵,既有身后的文官用粮草辖制着,身边又有太监或者文官作监军,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41 开始抢功啦!

    (全本小说网,。)

    这一点,蔡道也能够明白大宋的武将们实在是太难了。

    将领领兵在外,既有身后的文官用粮草辖制着,身边又有太监或者文官作监军,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文官一个任期,最短只需要三年,就能够升官。而武官如果没有大规模战事的话,生一阶都需要六年的时间。

    武将打了大胜仗,就要担心自己是不是功高盖主,打了败仗,后果就不用说了。像在三川口之战中,奉了文官的命令救援延州的大将刘平和石元孙,半路被西夏重兵重重围困,结果这次再也没有人能够替他们解围。宁死不降的刘平兵败被俘。

    反而被逃跑的黄德和反诬为降将,要不是庞籍明白是非,这位被死亡的名将的家属可就要遭罪了。

    而且,刘平还和后来的王韶一样,都是进士及第出身。由于他骁勇善战,后世的人反而忘了他这个身份。

    武将们为朝廷打生打死,功不是功,过却是过。武将打仗,还要按照京城里皇帝、枢密使们绘制的阵图打仗,如此的咄咄怪事,也就难怪大宋朝屡屡被周边小国所欺辱。

    蔡道等了片刻,让大家消化消化之前的信息,这才继续说道:“看来,曹爷爷你们都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没错,你们当中如果有谁能够单独吃下那几个最大的岛屿,说句犯忌讳的话,你们就是在那些岛屿上建立属于你们家族的国家,在做的诸位当上一国的国王,也不是什么梦想。陛下反而是乐见其成的。

    一方面,能够舒缓了官家与武将们之间互不信任、互相猜忌的关系。而另外一方面,诸位其实也不想自己的后代向杨家那样继续败落下去,这一次,可是你们锻炼子弟能力的一个非常难得的好机会。

    想那杨家,三代为将威名赫赫,可如今呢?自杨文广公病逝之后,杨家的后代当中,再无良才啊!可悲可叹啊!”话到这里,蔡道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当然,这是他装出来的。

    为官家去打仗,其实胜负最终和这些武将的关系并不大。而这次出洋远征南方诸岛,就便是在做的人死在了船上,那也是为了他们的家族在抗争、在续命啊!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若为己,哪怕天诛地灭也不会怕的。

    “而且,在座的诸位长辈也不必担心,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却要当这个出头鸟。贫道已经决定向官家进谏,由贫道召集人马,亲自率军打先锋,灭了大越国,替广南西路的几十万百姓报仇。郭奎公那一次功亏一篑,也只是杀了大越国的王子而已,罪魁祸首李乾德和李常杰都没有伏诛呢?”蔡道此时当众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就是想要打消这些人的顾虑。

    这不,有人就不满意了,根本就没有明白蔡道出征大越国的意义,曹评置疑道:“你这孩子,惯会扯东扯西。征伐大越国,又与攻占南海中的岛屿有什么关系?”

    蔡道刚想解释解释,狄安却插话问道:“蔡道长,你难道想通过海路直接进攻升龙府。”

    “不错,想必在座的诸位能够想到这点的并不少。我大宋,历年征讨大越国以及广南西路反叛蛮夷的时候,都会从汴梁城选派禁军前去征讨。北方士卒本来就不适应南方的水土和气候,加之长途跋涉。所以,往往在大军当中,死于战场上的人极少,而死于水土不服、天气炎热、以及瘟疫等疾病而病亡的官军往往占了一大半还多。

    这里面,也包括了当初狄枢密和杨文广公到南方平定侬智高叛乱的时候,也是如此。可是,如果通过海路直达升龙城的话,就可以将整个大越国的上层势力一鼓成擒。海路之上虽然颠簸,却也比走广南西路那么多的崇山峻岭要便利多了,何况,走海路的话,也能极快的解决这一次的战争。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官家此次不用出一兵一卒,只需要派一个重臣,在广南西路任职,在广南西路本地大肆招募普通的士兵和各个蛮族的勇士,做出从陆路进攻大越国的姿态。吸引他们注意力,只要谨守关隘的话,即便在初期放弃一些地盘也无妨。攻城的主力,由贫道负责招募,粮草也是贫道自己解决。

    倒时候,诸位只需派出家中身体健康、有潜力的子弟,带着几百个部曲随同贫道一起出征,愿意参加战事的。大越国被灭之后,贫道自会向官家请功,不愿意参与的,也可以在一旁学习积累经验。诸位,贫道的这个建议如何?”蔡道说完,又开始仔细观察三楼这些世家家主的表情。

    可惜,这些人都是官场的老油子,即便蔡道两世为人,可他之前的层次太低,在控制面部表情和自己的情绪方面,自然是比不上对面这些老家伙。

    狄咏听完,就是眼前一亮,缕着自己颌下的长髯,笑眯眯地说道:“小家伙,我们这些大人都还没有死呢!怎么能够轮到你去带兵打仗呢!更何况,这还是灭国之战。吾是先帝的爱将,这次要是能够灭了大越国,一雪前耻,就是战死在沙场之上,也能够告慰先帝的英灵了。这次的战事,本人是当仁不让,吾这就进宫向官家请命去。”

    话音刚落,狄咏人已经来到了三楼的楼梯口。

    别人都还没有想明白狄咏这么做的缘由。

    可蔡道和曹国舅心中却十分明白。

    狄咏这是想抢功啊!

    没错,有了地利和天气的优势,大越国的确是易守难攻,可蔡道如今从另外一个角度,化被动为主动,利用海上通道,转瞬之间,就让大越国的两个优势化为乌有。

    若论平原和山岭作战,大宋军队还真得就比不上大越国、西夏国和大辽国的军队。可要是比起守城和攻城的能力,这个时代的大宋国军队是当仁不让的世界第一。

    大宋朝边境上的三个敌人,就说大越国最为脆弱。虽然其地利和天气优势一点也不比西夏国差,可论到兵源的素质,那就差得太多了。

    区区升龙城,即便没有蔡道提供的大筒协助攻城,即便狄咏只是一个极为平庸的将领,拿下升龙城也是十拿十稳。

    这个功,现在不争的话,难道等到官家腾出手来征讨西夏国的时候,那个时候采取争功吗?

    那就不是去争功了,而是去送死去了。

    连一向自认为了解狄咏的曹国舅都暗叹,狄青的这个平庸的儿子,居然能够想到争这个功,真难得啊!

    对于别人要争这个功劳,蔡道倒是无可无个不可,他此次的建议,只是对灭了大越国感兴趣而已。南方诸岛森林茂密,即便后世也没有完全开发。

    这个时代就根本谈不上占据整个岛屿,这就是蔡道话语中的陷阱,可这个时代,其他的人有怎么会了解那些岛屿的详细情况呢?

    蔡道不去阻拦,所以,等三楼各位有的家主醒悟之后,再想拦阻已经骑马离开的狄咏,因为,狄咏此时骑乘的马匹,也是蔡道从倭国购买回来,赠送给狄安的两匹宝马良驹其中的一匹。

    狄咏突然离开,在座的诸位家主们也就没有继续谈下去的欲望了。因为此次谈判基本盘已经确定了,剩下的细节,那就是这些家主们和官家之前的事情了。

    后面的事情也是这些家主们去和官家派来的官员协商,蔡道就不再搀和到其中了。

    有了好的开始,之后,蔡道和宗正,以及其他皇族中重要成员的商谈就更加顺利了。

    相比于那些武将世家,其实皇族中的子弟对于这件事反而更加迫切。

    武将世家的子弟,如果真得有才能的话,总是有机会领兵打仗、坐镇一方的。

    可这些皇族子弟们可就惨了。

    赵姓皇族基本上都被圈在了汴梁城中,虽然没有被限制人身自由,但是想要离开汴梁城,四处云游,那就得征得官家的允许才行。而且,皇族们手中的土地基本上聚集在京畿地区,以及周边一些地区,范围并不广阔,其他收入来源,也就是官家每年的赏赐和商铺的收入。

    如今,蔡道既让宗正和皇族的代表们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又让他们这些人终于有了一次彻底挣脱自己身上,以及整个家族身上重重枷锁的机会。(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42 点燃的火焰

    (全本小说网,。)

    如今,蔡道已经让宗正、以及皇族的代表们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又让他们这些人终于有了一次彻底挣脱个人身上,以及整个家族身上的重重枷锁的机会。

    蔡道刚才在武将世家们商谈的时候,这些人已经得知了楼下的消息,宗正和那些皇族的代表们甚至没有让蔡道和他们的子侄们见面,便直接在四楼就和蔡道直接商议起来。

    对方表面上表现得比较矜持,可蔡道却从他们急迫的眼神当中,看到了希望的火焰,他知道,这一次,汴梁城中大部分皇族心中的火焰已经彻底被他点燃了。

    ……

    因为蔡道,而被点燃火焰的,不仅仅是狄咏、宗正、武将世家的各位家主,以及皇族们的重要代表,还有汴梁城中的文官世家们,他们的心中也被燃起了熊熊的大火。

    火势可比武将世家和皇族心中的火势大多了,不过,文臣世家心中燃起的火焰,并不是什么希望之火,而是愤怒之火。

    直接点燃这堆火的人就是吕嘉问。

    这个被吕家和外人称为家贼的聪明人,却终于敌不过家族和亲情的束缚,将蔡道交代给他的条件告诉的了自己的父亲。

    吕嘉问祖父是许国公吕夷简的长子吕公绰,其声名比不上自己的二弟和三弟,而他的儿子也都是无名之辈,自然不是什么明白人。

    于是,吕嘉问的父亲立即派人将这件事告知了其他几个家人。消息就这样,在一天之内,传到了京中各个文官世家家主的耳中。

    这个惊人的消息正在以几何级数的速度,从汴梁城朝着周边各路州府县传播。这个时候,宫中的向太后自然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要知道,向太后可不比仁宗曹皇后和英宗高皇后,她们两个都是开国武将的后人,而她却是真宗朝丞相向敏中的曾孙女,根正苗红的文官世家后人。

    可是,向太后这一次却犯了愁,之前,有太皇太后高滔滔挡在前面,向太后自然是事事附合。可她也知道,这八年里,将小皇帝压制得太厉害了。

    吕大防他们三个待罪,章惇、蔡氏兄弟等人还京,向太后在汴梁城里的奥援出于最为虚弱的时候。况且,赵煦罢免吕大防他们相位的理由也完全挑不出毛病来。

    连续几个月的大雨,造成了黄河和淮河大范围的洪涝灾害,总要有人背锅吧!如果之前,章惇一回京就接任丞相的话,别人还能将他牵扯进来。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章惇、蔡氏兄弟先后都被那个罗锅子用计调出了京城。

    想到这里,向太后猛然惊醒,赵煦亲政以来的种种行为,肯定是冲着恢复先帝的新法而去的。不过,在她的眼里,这些行动都是有迹可循的。可是,自从那个罗锅子入京之后,官家的行为突然就变得天马行空、让人不可捉摸起来。

    难道,这一切,都是那个罗锅子的主意吗?

    可是,心高气傲的小皇帝又怎么会听这个他一向都不是太喜欢的人的主意呢?

    就在向太后召集手下思考对策、汴梁城中的文臣世家准备齐心协力抗争到底,抱团取暖的时候,一个更加惊人的消息从宫中迅速传遍了整个汴梁城。

    之前,赵煦准备收回吕家田产的消息,之所以传播的那么快,是个文臣世家们推波助澜的结果。可这一次,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在背后助力,赵煦正式下诏,即日起,正式改年号,定为绍圣,并且,废除元佑三年和元佑六年科举考试的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