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臣世家 >

第26章

奸臣世家-第26章

小说: 奸臣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事实面前,不管是保守派还是变法派的大臣,这一次集体失声。

    在一旁的开封府尹蔡京则是大喜过望,一是没想到这个点子居然是自己的侄子出得,二是终于可以摆脱那些烦人的御史了。

    这位刚刚上任的开封府尹大人,一到衙门就遇到这样棘手的问题。开始还能应付,可是,近日来,雪越下越大,接连发生数起百姓房屋被大雪压毁的事件。

    保守派的御史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没本事解决大雪造成的问题,可要想找一个官员的错处,实在是太容易了。如果,大雪再这么持续下去,不用别人弹劾他,蔡京自己都打算请辞了。

    蔡京实在是没有想到,最终替他解围的居然是这个亲侄子。(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038章 桃花朵朵开

    (全本小说网,。)

    蔡京实在是没有想到,最终替他解围的居然是这个亲侄子。

    为此,他甚至特意钻进雪屋当中,亲自体验了一把。还真别说,在雪屋当中,居然感觉比自己家里还暖和一些。

    作为一代大奸臣,蔡京自然不是只会阿谀奉承的草包。他自然能够看出这个雪屋的优点,建造工具简单而易于仿制,雪屋本身结构简单极易建造,根本不用多高深的技术。

    由将作监出面,再召集全城的泥瓦匠,培训一番就可以派出去。开封府衙役负责择地和维持治安,禁军负责挖坑,剩下的都是简单的工作,一个泥瓦匠就能够指导更多的人。到时候,即便是小孩子和老人也能自行建造了。

    只是,蔡京没有想到的是,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他。

    被众位大臣瞻仰了一番,蔡道又回来到了属于他的地盘——保育院。经过这次的事件,即便是小赵佣这个正牌的总管,想要继续找他的茬,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而那个赫随,谁还记得他?只怕就连小赵佣都把这个小人物抛到九霄云外了。

    蔡道在临出宫之前,又上交了自己的第二份奏折,这是他经过一晚上深思熟虑草拟的,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解决将来自己试验田不够的死结。

    没错,就是房地产。

    瑞雪兆丰年,但是这雪却成了灾祸,正应了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大雪压垮房屋一般只是发生在外城,今年的雪太大,所以波及到了内城中,但是内城中多是贵人居住,大富之家却是很少。要想在内城获得土地很难,就只有想办法在外城获得相当多的土地,在去和这些大富之间进行置换。有官府出面,,又有相应的补偿措施,相信这些家族也不敢硬顶着。

    而外城那些被大雪压垮了房子那些穷人家,以往,如果只是个别人家,那只能算他们自己倒霉,要是像今年一样规模太大,按常理就该官府出面了。

    这就出现了契机。受灾的地方必是连成了一小块一小快,所以,蔡道在奏折之中建议宋神宗,完全可以把这些受灾的百姓集中起来,在城外设立庄园,有官府出面给他们盖房子,并且给予他们少量的土地。

    当然,受灾区域中间也会偶有幸存下来的人家,官府可以给出不菲的价格购买下来,如此操作,小块的地皮就有可能变成大块的。

    这样的话,三个方面都有利可图,贫困的百姓既得房又得地,内城那些愿意搬迁的大富之家或者破落的贵族也能在外城得到相当多的宅基地,而宋神宗也能在内城获得同样多的土地。之后,不管是修建皇家园林,还是赏赐给亲近大臣作为府邸,宋神宗都有了足够的资本去做这件事。

    皇宫东北角的那块土地可以先用作蔡道的试验田,一旦成功之后,两三年内便可以弃置不用,修建皇家园林还是别的,那就随皇上的兴致了。

    而蔡道也可以协助官府,将这次的事件当成样板工程,那些被安置到城外灾民,让他们集中种植蔬菜、养殖家畜、禽类,改善他们的生活,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

    按说,钉子户这类东东,在古代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

    可是,在大宋,朝廷和官府还是讲究一定的人权的。那些受灾的区域,总有一些最终在大雪中保住了自己的房子幸运儿,这些人当中也必定会出现钉子户。可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光网上流传的那些拆房桥段就够这些可能出现的钉子户喝一壶的了。

    宋神宗看到奏折后,龙颜大悦,这件事如果运作成功。既挽救了那些受灾的百姓,官府和皇家也能从中得到实惠。于是,他又把刚刚离去的蔡京和蔡卞兄弟二人又招进了宫,一起商讨这件事。蔡京是开封府尹,这件事正应该由他操作,而蔡卞是蔡道的父亲,算是沾了儿子的光。

    于是,汴梁城中一夜之间,桃花朵朵开。

    开封府之所以要求工匠们将雪屋顶全部修成桃花的样子,这也是蔡道的建议,毕竟他现在出家当了道士。

    当然,也不是白让官府费时费力做这种无用功,蔡道亲自去找了曹国舅,让他联系汴梁城的道教领袖们,共同商议这件事,那些平日吝啬的家伙又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这可是一个让整个道教在大宋大方光彩的大善事啊。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整个汴梁城的道观或者女观都发动了起来,凡是受灾的区域就会出现道士,有前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会医术的就去治疗那些被压伤的百姓。

    就在百姓们大喊着无量天尊的时候,蔡道也准备好硬着头皮开始运作保育院了。

    那些女冠都被派到了保育院。现在,汴梁城中因为受灾而失去家人的孤儿、弃婴,孤寡老人,还有一些受伤的女子都被接连不断送到了这里。即便准备不足,蔡道也不能置之不理,这些在雪灾中的弱势群体,如果没有局外人搭手的话,单凭官府根本应付不过来。

    而且这些人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相对要弱很多,把他们集中起来,有蔡道在这里盯着,即便死上个把人,却能保住大部分人的性命。

    宋神宗虽然只给了蔡道收养一百名孤儿弃婴的权限,但是保育院却没有这样的限制,而他的资金和物资又非常充足,现在又有了充足的人手,完全能够应付这次的大雪灾。

    在此之前,蔡道就在利用宋神宗给他的赏赐,一直不断地购买各种物资。这是在穿越到大宋之后,他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库中有粮心不慌,手中的银钱再多,既不顶饥,又不御寒,特别是大灾之年更是如此。如果不是怕引起物价飞涨,蔡道甚至不惜把所有的钱财全都用去购买粮食和布匹了。

    接下来的十几天,保育院中的那些小太监和宫女们都痛并快乐着。

    即便是有无数的工作要做,蔡道还是丝毫没有放松对他们的训练。完成每日必修课之余,这些半大的孩子更是被纷繁的工作累得跟狗似得,一天之中唯一能喘口气的时候,也就是晚上睡觉之前。

    挖洞的事情,已经用不上这些小太监了,花狻猊的那些好朋友,在给保育院送孩子之余,顺手就把这个工作给做了,毕竟这些家伙本身就是一群空有一身力气,却整日闲的无事可做的混混,而且,凡是有人为保育院每挖一个坑,谁就能得到一份粮食。

    那些小太监现在整日不是劈柴烧水,就是打水洗衣物或者尿布,没办法,小孩子实在是太多,又太小,那些小宫女一个人至多也就能看护两个小孩子,而那些女冠也差不多。

    不过,即便如此,这些小太监和宫女们都非常高兴,他们虽然帮助的是一些与他们无关的人,可谁又能保证这里面就不会有自己的亲人,太监也是人,其中不少就是汴梁本地人,并没有断六亲。想必他们的家人即便失去了自己的房子,也会被妥善照顾的。

    外面的人也许不知道这桃花雪屋出自何人之手,但是,这些半大的孩子心中却十分清楚,那个人就是待他们非常严厉的副总管。

    别人也许不清楚,可是,胡公公和苏姑姑这俩个在汴梁城中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心中最是明白不过,如果没有蔡道,这世上根本就不会有人想到拿雪去建造房屋。

    在大宋朝,这样的暴雪发生过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每一次还不是要死很多人。即便是仁宗朝,那么仁厚的君主,吕夷简和范仲淹,那么有能耐的相公,他们也想了无数的办法,可是,到了最后还是死了很多人。当时的情况,完全不能和这次相提并论。

    所以,一向特立独行的胡公公也在默默地干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苏姑姑默默地保佑着蔡道长命百岁。

    而此时,蔡道并没有关注保育院的事情,他已经在规划灾后试验田的相关事宜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039章 巨额赏格

    (全本小说网,。)

    内城最大的酒楼莫过于矾楼中,此时楼中觥斛交错,歌舞升平,完全感觉不到雪灾的影响。

    外面风雪飘摇,三楼包间内却是温暖如春。

    几个公子哥倒是长得仪表堂堂,单穿着锦袍,腰佩美玉,一边喝着美酒,一边调笑着怀中的美女,他们对面还有两个歌妓,一个弹着古琴,一个唱着苏东坡的新词。

    这三个公子不是常人,而是开国将门之后,三个损友无事就喜欢到矾楼内饮酒作乐。

    “高兄,听说了吗?那个乡下来得罗锅子又要败家了?”说话这个公子姓潘,个头最矮,细长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突然说道。

    “怎么不知道,现在全城都在救灾,就这个妖童无事生非,大冬天怂恿那些猎户去打什么公野猪王?老百姓都快吃不上饭了,他居然还想着吃肉?”高兄自然姓高,听到潘公子忽然提到罗锅子,眉头紧锁,心中甚是不快。

    “高兄,事情可不头是这么简单,我可是听说了,那个妖道开出了一百贯的赏格,而且他这次要的可是活猪啊!”另外一个公子姓曹,小眼睛,肥头大耳光看着就觉得油腻腻的。

    “什么,真得?俗话一猪二熊三虎,更何况那还是野猪王?为了自己的口舌之欲,妖童真是疯了,这不是摆明了花钱收买人命吗?”潘公子惊讶地问道。

    “收买人命?那些贱民可不是这么想得,那可是整整一百贯铜钱,再说马上快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了,别说是一头活的公野猪王了,就是妖道想要一窝子活老虎,这些猎户也敢去把老虎窝给掏了。”潘高两位公子都在批判蔡道,唯独曹公子把重点一直放到了钱上。

    “也不知道朝中的那些大臣是不是都傻了,居然任由罗锅子如此妄为!”潘公子喝了一口酒,解气般的摸了摸身边小美人的重峦,惹得小美人一阵的娇嗔。

    “哼!那个妖童,刚到汴梁城就招致异象,外面这场大雪更是他招来的,要我说,官家就该把他斩首示众。省得他继续害人。”高公子气得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重重地把就被扔到桌上。

    “就是,要不是他妖言惑众,伯父又怎么会被贬到琼州?”

    “就是不知道这妖道要活的公野猪王干什么?”也头有曹公子在思考这么做得用意。

    罗锅子、妖道、妖童,指的都是蔡道,这都是朝中文臣和武将世家子弟们给他的起得外号。至于汴梁城的老百姓,给他的起得外号那就更多了。

    而此时,蔡道的确没有关注保育院的事情,也没有参与到救灾工作中。

    其实,他已经在规划灾后试验田的相关事宜了。

    这不,眼下,蔡道正在办一件他认为更为重要的事情。

    蔡道在穿越前,一直在追一部写的纨绔子弟高衙内的故事,这次终于有了名字——高方平,他的外号之一是‘猪肉平’。蔡道很认同这位大大的思想,要想改变大宋士兵和青壮年的体制,就得多吃肉。

    而对于缺少优良牧场的大宋来说,养猪就是一个解决肉类供应王道之路。

    不过,养猪还有三点好处,那位大大并未提及:

    第一、人要是平时肉吃的多了,其每日所吃的粮食就自然会减少;

    第二、猪的饲养技术相对简单,它是杂食动物,几乎什么都能吃,不像羊,根本不需要优质的牧场;

    第三、猪还可以分散到单个农户家中饲养,这样做,不但能够大规模降低染病的几率,还大幅度提高其成活率,而如果是羊的话,采取分散饲养,虽然也能够降低染病的几率,但是,羊群的规模越小,其繁殖率也就越低。

    蔡道在孝慈里大力发展造船业,不仅仅是卖船,也是为了打破一直以来被阿拉伯人垄断,获取南洋的香料,这些东西无疑会让猪肉变得更好吃。

    更何况,汴梁城并不缺少水源,蔡道准备小规模试验生态农业,生态养殖技术。这样既能为猪提供更多的饲料,也能把猪粪这个腌臜之物利用起来。

    不过,蔡道可没有那个耐性和精力去培育品质优良的猪种。

    家猪就是古代华夏人用野猪驯养出来的,而且,野猪长期在野外生活,体格健壮,免疫力非常强,非常适合做配种的种猪。

    这比花费时间培育猪种,更加简单粗暴,而且易行。当然,如果能够真得活捉到公野猪王那就更好了。

    蔡道之所开出一百贯这么高的巨额赏格收买公野猪王,就是为他的养猪大业在做准备。

    在花狻猊和他那些狐朋狗友的宣扬下,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似得,不但传遍了汴梁城的大街小巷,而且很快传到了汴梁城的周边县城里。

    正如那三个公子谈论的那样,一旦大雪过后,马上就是立春,青黄不接的滋味,汴梁城的百姓那是身有体会。一得到这个消息,很多人都跑到保育院的门口前来求证。

    蔡道自然不会接见这些人,这件事他全权交给花狻猊负责。

    花狻猊看人数聚集的差不多了,便招呼自己的兄弟,其门房里搬出来一个大箱子。他接过来放到面前的桌子上,用腰间的钥匙打开了大箱子边上的挂锁,揭开箱子盖,里面露出了一串串黄橙橙的铜钱。

    “哗……!”桌子下面的人群就是一阵子骚动。

    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