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臣世家 >

第303章

奸臣世家-第303章

小说: 奸臣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刘皇后这样的表现也的确像是得了失心疯,田御医答应了一声,立刻开药,让人去办这件事。

    可是,有一件事非常诡异,刘皇后如此的闹腾,可身为夫君的赵煦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

    而蔡道出宫之后,既没有人来治他的罪,也没有人再提治好皇子封赏世袭侯爵的赏赐。

    不过,蔡道还是隐约听到了一个传闻,就在小皇子赵茂夭折的当天晚上,赵煦既没有去处理朝政,也没有去看望病好了的大皇子赵伴,至于刘皇后的事情,更是问都没有问。他居然有兴致将两个以前宠爱的大越国妃子招到了一起,玩了一夜的双飞。

    传闻不知真假,可赵煦第二天的确没有上朝,因为宫中新丧稚子,那些个重臣们和御史们也都没有揪着这件事不放。

    不过,当小皇子夭折的消息传到宫外的时候,却有人慌了。

    慌了的人当然就是章惇一伙人。

    之前,刘皇后生下小皇子赵茂,章惇等人便心安了。尽管赵伴年长,可只要赵茂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由他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就很大,赵茂毕竟是皇后之子。

    可是,如今赵茂这么一死,即便后面不管是刘皇后,还是其他妃子再生了皇子的话,也根本就无法再撼动赵伴皇储的地位了。

    赵伴的年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除非,大皇子他自己长歪了,或者同样夭折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81 新的党争

    (全本小说网,。)

    不过,章惇也知道出现这两种的可能性根本就是微乎其微。

    朱太后亲自抚养赵伴,又有蔡道这个妖道在一旁看护,其他的人根本就没有任何插手其中。

    即便大皇子以后长大了,为其挑选夫子的时候,他这个财相的确有推荐权,可是,赵煦肯定还是要以自己,以及礼部尚书张商英和吏部尚书曾肇的意见为主。这方面,曾肇和张商英都有着章惇都无法比拟先天优势。

    尤其是曾家,其家教天下闻名。

    不过,这方面章惇倒不是太担心曾氏兄弟,因为从江南西路传来消息。曾肇和曾布的亲生母亲年事已高,最近更是得了重病,眼见得用不了多久就要归天。那么,汴梁城中的四曾肯定要归乡守孝。

    即便是赵煦要夺情起复,曾家的人肯定也不会继续留在汴梁城中。

    那么如今,在朝堂上真正能够掣肘他的人,就剩下张商英和蔡京了。

    张商英为人为政的态度一向比较飘忽,他既不像苏氏兄弟那么的中立,当年,在元丰末年,也曾想投靠司马光,司马光本来也想接纳他。可谁知司马光一病不起,文彦博和吕公著却看不上张商英。因此,张商英便于保守派为仇,可是,他在如今的变法派里,除了蜀党的几个人,他找不到太多的党羽。

    故此,章惇经过和刑恕商议之后,便利用这次小皇子夭折的影响,将蔡京赶出汴梁城。

    于是,刑恕便鼓动他们一方的御史,纷纷上弹章弹劾蔡京,说他元丰末年首鼠两端,想要投靠司马光,要不是事情败露,他才躲过了一劫。

    甚至有人不知道从哪里居然翻出了蔡京在当年亲笔写给司马光的信。

    里面的内容,谄媚之极,如果让蔡道看了,都要害臊不已。

    赵煦看了之后,那就更是不得了。

    本来,出了这种事如果换个官员,比如说曾布,官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准备再追究当年的是是非非了。可是,谁让出事的人是蔡道的亲伯父蔡京呢?

    爱屋及乌,有时也可能是恨屋及乌。

    因为小皇子赵茂突然夭折,可蔡道却偏偏治愈了大皇子,这让赵煦心中一直憋着一股邪火。好不容易找到机会了,他怎么可能放过打击蔡道的机会了。

    于是,小皇子夭折没有过多久,张商英和蔡京同时被罢官,他们二人分别被左迁到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接替那两个朔党仅存的魁首,担任转运使一职。

    如今,整个朝堂之内,已经遍布都是章惇的党羽,或是那些不敢和章惇对着干的官员。

    可惜的是,赵煦的这个想法从一开始就错了。

    蔡道还巴不得自己的父亲和伯父早点离开汴梁城。

    这两个奸臣呆在汴梁城,对自己的名声并不是好事。

    受此影响,就连蔡攸身上的差事也丢了。

    对于这点,蔡攸反倒有些高兴,军器监虽然为大宋战胜西夏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后方的支援,永远是那么不显眼。活多,工钱少,眼见得白花花的银子,蔡攸却不敢贪污。因此,他早就在这个位置上干烦了。这件事也同样加深了他对于赵宋皇室的厌恶心理。

    他和父亲二人为他的妻兄拼死拼活干了那么久,却抵不住一句流言,一张薄薄的纸。试问,那个时候,除了章惇和蔡确之外,变法派中又能够有多少人没有给司马光、吕公著或者文彦博写过信。别人不说,刑恕和杨畏就是这么投机,才躲过被流放岭南这一劫的。

    更有甚至,蔡确之死,根本就与杨畏和刑恕二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一点,赵煦难道真得不知道吗?

    恐怕,蔡攸的这位妻兄早就心知肚明。

    不过,蔡攸把这一切全都暗藏在心中,面上丝毫不曾在五公主面前流露出来。其实这样也好,趁着两个女儿还年幼,呆在家里,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赵煦也在这一年改元,年号为元符。

    没过多久,江南西路传来消息,曾肇和曾布的母亲朱氏病逝,曾巩也同时生了重病,京中四曾立刻请旨还家守孝。

    赵煦苦留再三,可曾氏兄弟怎么可能答应。

    于是,赵煦只好赐封朱氏一品诰命,准许他们四人还乡。四个人当中,老三老四的年龄也不小了,一旦回乡,恐怕今生也再难入京了。

    曾肇的身体也不是太好,再加上他事母至孝,悲痛过甚的话,也会伤及根本,守孝三年,再养病上几年,那时,他的年龄也不适于在如今为官了。

    想到这些,再看到悲戚的四人,前来为他们送行的蔡道留下了热泪。

    在蔡氏学堂的那几年当中,曾朱氏对蔡道的态度,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孙子一样亲密。

    可惜,这一次,蔡道向太后请旨,想要去南丰祭拜曾朱氏,顺便去探望一下曾巩。

    可朱太后怕蔡道这次去,一旦曾巩病逝,这小子肯定会籍此为曾巩守孝,在那里一呆又是好几年。进过上一次的事情,朱太后真得有些怕了。

    唯一个亲孙子,还是她亲自养着的。万一再有一个三长两短,让她如何跟儿子交代呢?

    朱太后这一次,还真猜对了。蔡道还真是这么打算的。

    蔡道与曾巩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可二人情同师徒。为曾巩守孝,既是偿清,也是避祸。

    眼见得,赵煦越来越贪恋女色,这就导致他年纪轻轻,身体却极不健康。而朱太后这个当娘的又不好相劝,劝得太多了,反而会引起赵煦的反感和逆反心理。

    可惜,蔡道的这个打算只能胎死腹中了。

    四曾和蔡京相继离朝,到了此时,朝堂之上,章惇虽然名为财相,只是个三司使,可是,他的确成为了大宋朝世上唯一个独相。

    而这个时期的赵煦却有点当年宋真宗的影子。

    新法在整个北方已经全面铺开,在民间的反响和效果也要大大好于当年先帝赵顼的熙宁和元丰变法。

    西夏国终于降服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82 元符年中

    (全本小说网,。)

    更准确的说,是被大宋国的西军和禁军联手打服了。

    之前,西夏国的小梁太后又趁机大举进犯横山,试图夺回兰州城,以及攻破泾源路的防线,可是,她的阴谋再次破灭。

    因此,就连西夏国的身后的大老板辽国皇帝影耶律洪基都怕了这个疯女人。他派使者,勾连西夏国中的反对派,用一杯毒酒毒死了小梁太后。

    于是,西夏国外戚梁氏家族专权西夏长达30余年的局面,终于落下了帷幕。至于史书中说小梁太后对辽使出言不逊,耶律洪基这才派人毒死的她,根本就是在骗鬼。

    这个时候,西夏国的形势已经危如累卵了,小梁太后肯定会求着辽国,那里敢再得罪这个宗主呢?之所以毒死她,也算是上应天心,下应民意。

    西夏国在她的治理下,每次兴兵都是大败而回。西夏国的领土也是越打越少,任何人都不会满意。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一直不能亲政的她的儿子李乾顺。

    一直希望与大宋和睦相处的李秉常终于可以瞑目了。因为,他的儿子不但与辽国合谋,葬送了梁氏一族,替他报了这个大仇,也终于向大宋请降,从此之后双方彻底罢兵。而且,即便有耶律洪基在其背后撑腰。

    李乾顺也知机地没有提出任何过份的要求,他只求两件事,

    第一、大宋国能够把每年的赐币照常发放给他;

    第二、希望大宋国能够在边境恢复互市。

    这件事,发生在曾肇还没有离开汴梁城的时候,赵煦询问重臣的意见,大多数大臣都希望不要就此罢兵,而应该一鼓作气,彻底覆灭西夏。

    这个时期,大宋国也的确是有这个能力做到这一点。

    可是,蔡道和曾肇私下里商量过此事,蔡道给出的主意却是,答应李乾顺的所有要求,包括在武将看来非常屈辱的赐币。

    赐币,这只是一种听起来还算好听的名字。

    其实质,同给大辽国的岁币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其数量和名称不同而已。大宋国仁宗朝当年做下的这件丑事,是对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最经典范例。

    不过,丑事做过之后,结果并不差。

    某种程度来说,大宋国虽然屈辱地送给大辽国和西夏国岁币和赐币,却用这些钱财和互市间接地掌控了这两国的经济走向。

    丝绸和铜钱,让辽国上层贵族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也让底层的士兵们失去了打草谷的欲望。

    用大宋国的铜钱获取大宋国的产品,而且,还是在和平的状态下发生的交易。凶猛的老虎渐渐被养成了失去野性的老虎,那么,李乾顺如果继续这样的国策的话,饿狼也有一天会被驯服为家犬的。

    况且,宋夏边境在开互市的话,西夏国就再也不能拿便宜的青盐来糊弄大宋的商人和老百姓了。因为如今,除了蜀中四路老百姓还依然依靠井盐生活外,在大宋朝其他各路的老百姓都吃上了干净更加便宜的海洋,连以往极为畅销的淮盐都被挤兑的退出了市场。

    那么西夏国还有什么能够和大宋国交易呢?

    马匹肯定不行,失去了大片领土,如果在失去机动力上优势的话,那么,西夏国还不如就此投降辽国算了。

    剩下的无非就是牛和羊。当然,西夏人可以通过河西走廊,走上陆上丝绸之路的老路,自己将大宋的货物贩卖到西州去。而西夏国的兵力也可以在这个方向上施展开来,以减少两国再次发生冲突。

    就怎样,曾肇被蔡道说服了。而曾肇也以这个理由说服了赵煦。

    最终的结果有些出人意料,以往锐意进取的赵煦居然全部同意了李乾顺的要求,而且,在当年就把赐币连同和平条约一起送回了西夏国。

    久违的和平,让西夏国君臣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而赐币也能让满身疮痍的西夏国修补好外表的疮疤。想要彻底治愈伤兵,不是现在的李乾顺和西夏国能够做到的。

    不过,赵煦在给李乾顺的回信中也言明了,想开互市,今年没有可能,大宋国内也需要时间准备货源。

    互市肯定会在明年开始。

    李乾顺自亲政之后,也一直再和自己亲信重臣,和国内那些掌兵的良将一起商议,西夏国以后的发展方向。

    失去了横山这道屏障,去了灵州城和夏州城这两座坚城之外,西夏国已经多少本钱继续和大宋国继续打下去。这点,即便是那些名将也没有了胆气。

    赵煦的确是变了,自从小皇子赵茂死后,他变得意志消沉,没人除了处理政务之外,便是忙着造人的大业。

    缓了几天之后,刘皇后也终于冷静了下来,除了每日照顾两个女儿之外,有时候会支开身边的所有人,一个独处很长时间。谁也不知道,她独处的时候,究竟在干些什么。

    还有,赵煦到刘皇后殿中的次数也减少了很多,到后来,除了看望两个女儿之外,便再也没有留宿在刘皇后的宫中。整个内宫当中,自那天起,除了郑梨儿一人之外,赵煦再也没有在同一个妃子的房内呆过两天。

    劝了不少次,朱太后也就懒得再劝了。

    每日里,朱太后必然会招蔡道进宫,连同十公主和简王,陪着小赵伴一起玩耍。

    也许,如今整个皇宫中,也只有这里,才能够看到生气,才能够让人觉得这里是个家。

    被关了那么久,简王赵似倒还是老样子,是个十足的受气包,他总是会被十公主和小赵伴两个孩子合起来整蛊,可即便遭了罪,他也顶多就是笑笑而已。

    可十公主对此事却相当的记恨,私下里向蔡道抱怨了很多次。

    也正是在这一年,曾巩还是病逝了。

    生老病死,什么时候都是无法避免的。

    可没有见到他老人家最后一面,没有听到他最后的教诲,蔡道还是非常失望,非常想念的。

    是不是应该把老蔡喜也接近京城呢?蔡道心中陡然升起了这个念头。(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83 蔡家的喜事

    (全本小说网,。)

    想了想,蔡道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先不说如今的朝局依然是波诡云谲,老蔡喜本就是南方人,这辈子,百分之九十还多的时间,一直都生活在南方,因此,他根本就不习惯北方干冷的天气。

    即便老管家年轻时数次入京,可呆的时间都不长,贸然让他进京,那根本是要害了他老人家。还不如让他继续呆在武当山。含饴弄孙的日子,也能够让老人家开心几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