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臣世家 >

第313章

奸臣世家-第313章

小说: 奸臣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地有增值和保值的作用,可它却有自身的局限,谁也无法从土地当中直接获得金钱。这一点,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尤为困难。

    地主们总是会在粮食收获的时候,故意压低粮食的价格,而在每年二三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却大大增加粮食卖出的价格。(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04 新的赋税制度2

    (全本小说网,。)

    如果常平仓监管不利的话,丰收之后谷贱伤农反而会变成常态。

    当初桑弘羊创造性的兴办这些常平仓,的确对于稳定各地粮食价格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可是,只要中央监管不力,地方官府便会肆意妄为。

    因此,蔡道新颁布的‘新均田制’,便是以均田制为骨,用曹魏实施的赋税制度为肉,取长补短。

    想法再好,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冒出来。

    不过,京畿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土地如今全部都分到了禁军和普通老百姓手中。

    当然,身份不同,所居住的地方不同,这些人具体能够分到手中的田亩数也不同。

    比如,禁军每户能够分到的土地就比较固定。

    为了以后迁都着想,蔡道将禁军屯田的地区并没有放在汴梁城周边,而是洛阳府周边。

    洛阳周边,每个禁军都能够得到耕田六十亩,如果娶妻的话,还可以得到荒田十亩。

    而开封汴梁周边的土地,则分配给了那些退伍的禁军或者那些新招纳进入禁军中士兵的家属。

    不过,禁军所要缴纳的土地税就要被百姓多一倍,也就是一亩六升。

    这是因为,这些土地的性质并不是永业田,而是屯田。

    而那些给禁军多出来的十亩荒田,是为了种植桑树、棉花、麻等这些经济作物用的,每个军户每年每亩只需缴纳出绢一匹、棉花一斤即可。

    而一般百姓分到手中的土地就要比禁军们少一些,各地跟均实际情况也略有不同。

    西北地区,除了永兴军路以外,其他地区,百姓们分到手中的土地,基本都有五十亩。而永兴军路和京畿地区,分到百姓手中的土地就要少了很多。

    长安府地区,每丁能够分到的耕地是三十亩,荒地十亩,而京畿地区就更少了,每丁只有耕地二十亩,荒地五亩。

    顺便提一下,蔡道在新的赋税制度中,做了严格的规定,男子只有年满十八岁之后,才会被认定为壮丁,这时才会在秋收之后授予其耕地,成婚之后才会授予其荒地。

    至于那些未满十八岁的半大小子,蔡道也将中小学制度开始向大宋朝境内逐步推广,第一年,先是在北方各州府县试行,等到后年,开始向各县下面的乡一级地方推广小学。

    乡一级的小学推广工作其实已经在京畿地区周边试点施行了

    开始的时候,也只需教那些小孩子认字识数也就够了。朝中的冗官那么多,除去极小的一部分不学无术的官员子弟以外,其他大多数冗官还是有能力胜任好这一全新的职务的。

    为此,蔡道又新设了两个官职——乡文学和乡数学,他本来还想在增加一个武学的官,可是,后来他经过再三的考虑之后,主动放弃了,因为大宋朝一贯性的重文轻武,如果他一起新设这三个官职,应聘的冗官便会很少。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有一些被赵煦留在汴梁城里一直修书的官员,主动参与到了这次试点当中。

    这些官员中,高级官员都是进士出身,可其他大多数却都是元佑八年那一年制科开科时被取中的制科生,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大专生,其待遇,升官的资格都要大大低于那些进士出身的同僚主官。

    何况,修书既是个苦差事,又是清水衙门。真正因此而成名的只有主编修。他们底层人员拿得俸禄又少,没有成名的机会,而且,这个官职还没有任何油水可捞。

    没钱、没利、还无法得到名声,在经过刚开始的兴奋之后,这些制科生中的大部分人也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人生。与其在故纸堆里慢慢混吃等死,不如到地方上当个小官。

    因此,蔡道新设立的这两个官职就给了这些人新的希望。这两个官职无论是待遇,还是官职的品级上甚至还要低于他们如今的处境,可是,其前景却大大的不同。在地方上虽然还是不入流的芝麻官,可一旦就任,也算是有了进身之阶。因为,如果有人干得出色,蔡道就一定会知道,那么,他们也就有了升官的可能性。

    而且,这两个官职别看它小,其中却大有油水可捞。其他先不提,凡是来小学入学的学生,蔡道虽然不收一文钱的学费,可是,他们的家长每年总得给这两个官员准备上一份束修吧!

    这一点,即便是蔡道明知道这是名面上的收受好处,他也无法阻止,也不能阻止。因为,这是古礼,孔子立下的规矩。

    如此比较起来,可比一直留在汴梁城中修书要强的多。

    因此,应募这两个新职位的冗官非常多,在京畿各乡也推广的极为顺利。

    新规定中,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规定,也是华夏史上第一明确规定了女子出嫁的最低年龄,各地女子必须年满十六岁才准出嫁,订婚不再此列。对于这一点,文官和武将都持反对意见,可是,真到了朝堂之上,谁也不敢站出来反对。

    有一个年纪大的老夫子得知这一规定之后,便在汴梁城里到处辱骂蔡道。可是,蔡道还没有来得及出手打击报复他,当天,宫中就传出两道懿旨,将这个老夫子全家贬到了宋辽边境上。

    那里成了官员们新的畏惧之地,现在,以前人人闻之色变的岭南和西北地区反倒成了风水宝地。人人都知道,蔡道的志向是收回幽云十六州,因此,宋辽之战势在必行。

    这些文武官员之所以都不敢说话,因为,他们都清楚,如今大宋朝真正掌权的人是宫中那两个女人。女人自然要向着女人,何况,蔡道的这个新法令也的确对女子生产有利。

    普通百姓分到手中的土地,其中耕地每亩只征收3升土地税,荒田每亩所需缴纳的实物税额却与禁军的相同。

    表面上看似禁军成为屯田兵比较吃亏。

    可是,不要忘了,这里是北方,耕地只能耕种一季粮食。(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05 新的赋税制度3

    (全本小说网,。)

    农闲的时候,如果百姓们想要获得额外的收入,必须靠手艺去赚钱,土里刨食得钱还是太少。

    可禁军中的士兵们便无需为此操心了。

    因为,他们在农闲的时候,就会被召集起来,进行军事操练,每日里包吃包住,还能够拿上不菲的俸禄。在蔡道出任三司使之后,不管是边军中,还是禁军中,所有的军官都不敢再喝兵血,虚报禁军名额,贪占、抽成这些禁军士兵那点低得可怜的军饷,也再不敢胡乱役使禁军为自己办理私事。

    有军官赶在私下里这么做吗?反正蔡道至今都没有查到。

    相较于平民百姓,禁军士兵只需要承担战争的风险即可,农闲的时候,有军饷可拿。

    可百姓们就要苦多了。

    特别是北方生活的百姓,手中的耕地一年不但只能耕种一季的粮食,如果如果没有足够的肥料的话,第二年就得休耕,或者换着耕种其他粮食作物。根据最新的《蔡氏齐民要术》记载,轮更的时候,去年种植过小麦的耕地,在第二年,可以选择耕种两种作物——大豆或者苜蓿。

    这两种经济作物都有不小的缺点,比如大豆的亩产产量过低,而苜蓿也不能直接当成粮食缴纳土地税。

    可是,在蔡道的大力推广下,大豆其自身的经济价值已经得到了深度的挖掘,使得大豆的价格要远高于小麦的价格,从这一点上,就抵消了其产量不足的缺点。而且,根据新颁布的赋税制度,大豆其实也能够当成粮食直接缴纳土地税,每亩只征收一升而已。

    大豆的经济价值有很多,而其中获利最大的,就是大豆可以榨油,如今用大豆油炒菜已经成为了汴梁城里整个饮食界的新风尚。

    大豆进过榨油之后,剩下的豆渣也制成豆饼,既可以给人食用,也可以给百姓家中饲养的牲口食用。

    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良,蔡道用这种豆饼调合其他东西植物或者矿物,将其制作成了优良饲料,可以用其作为饲养牛马的补充营养饲料,推广试验的效果非常好。

    还有豆皮、腐竹、豆筋、豆腐脑、豆浆等等,这些各种各样的豆制品如今已经成为了汴梁城里百姓餐盘里最爱的小食品,其价格比肉要便宜很多,可花样品种繁多,很多大豆制成的食物,吃起来的时候,让人感觉到像肉一样的质感。

    分到平民百姓和禁军士兵中的土地并不多,可是,这中间少了一层剥削,即地主阶级的剥削,其实三升的土地税还有实物化的丁税根本就不高。要知道,那些地主每年收取的地租基本上就是每亩收成的五六成,比朝廷征收的土地税要高很多。

    因此,不论是丁税,还是土地税,对于他们生存的压力非常小。而且,固定数额的土地税和丁税实物化,也极大增长了百姓们的投入巨大精力改善自有农田的积极性和对于先进种植技术的渴望。

    毕竟,无论是耕地还是荒地,只要是自己田里面多产出的粮食和丝棉,缴纳过丁税和土地税之后,剩下的可都是他们自己的。

    土地越少,想要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的百姓就越多。

    而《蔡氏齐民要术》,就是有蔡道自己找人编纂,其内容就是记录他自己种植农作物的经验。

    由朝廷出资购买,给地方上的乡长里长每人一本,让他们将之传授给所属地方上的百姓。以后,百姓识字的人多了,朝廷还会免费发放给他们。

    京畿地区又成了先行者,派驻到各地的乡文学和乡数学其中一条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将这本书交给每一个学生,以及那些想要学习的农民,来者不拒。

    而且,蔡道每年秋收的时候,还会派人到各地去询问地方上的种植高手,虽然他们大多数都是一些一个大字都不认识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可是,人家毕竟种地种了大半辈子,有些方面的经验还是要比蔡道丰富一些。

    赋税制度中,除了丁税和土地税之外,还有两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兵役和徭役。

    华夏历史上,让百姓们真正深恶痛绝的其实并不是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而正是无休止的兵役或者徭役。

    看看大宋之前的那些亡国之君,覆灭的王朝,其灭亡的理由都是使用民力太过,再加上天灾。

    大宋朝最让人诟病的,正是徭役,往往那些应徭役的老百姓都会因此而家破人亡,这也是王安石新法中唯一能够一直延续,而司马光强行将之废除的时候,也受到了保守派内部一些官员的反对。

    正是因为,徭役制度太民力了。

    司马光老是说什么祖宗礼法,师古法,却不提,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更赋。

    凡是不愿意或不能亲自去服役的人,可以出一笔钱雇人代替他去服役,或官府不需其亲身服役而命令他出钱代役,这种方式又叫‘过更’,这笔代役钱就被称作‘更赋’。

    其实,这就是大汉版的免役法。

    徭役,古代华夏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这里面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无偿二字,如果有偿,即便是强迫,百姓也还是能够是生存的。

    当然,随着募兵制的形成,百姓服兵役可不再是无偿的了。

    那么,就只剩下力役、杂役。

    各个地方官府兴修水利,修桥铺路都会免费征集百姓。

    韩非子·备内中,有这么一段,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

    其中的大致意思就是,徭役少了,百姓们自然就安定,百姓们安定了,执政者就不需要给予地方主官手太大的实权,他们手中实权被削弱,那么,就形不成权势过盛的地方大家族或者割据地方的军阀,百姓们还会因此而记住这是皇上的恩德。

    为了防止地方官员无休止的私自役使百姓,大兴徭役,蔡道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疏。(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06 徭役变雇役 民生不再苦

    (全本小说网,。)

    奏疏中的主旨,就是要朝廷收回各地官府自主修建各项工程的权利,利用工部的技术来管控地方各种设施的建设。

    以后各地官府若是想要兴建任何工程,能够自筹资金,不动用官库的,其主官只需上报,无须朝廷的允准,便可以自行处置。

    可若是动用了地方府库中的钱粮,或者还需要朝廷在增加财政支持的,那就必须要先上报给工部,再经过一整套流程,才能知道这项工程是否会被允准。

    朝堂上,工部尚书会同三司使和御史一起审核这个项目,首先,由工部派专门懂该项工程技术的官员微服私访,去视察当地的情况。由专家查探清楚之后,将鉴定的结果上报给工部,由工部尚书和两个侍郎根据这名专家的意见,这才决定这项工程是否被允准。

    如果专家的意见,这项工程或者得不偿失,或者根本无法完工,那地方官员便会接到工部明确的驳回命令。

    如果可以建设,工部便会上报给三司使和御史,三方一起签署同意文件,允许地方挂暖可以使用地方府库的钱粮,或者由三司使直接将钱粮拨付给地方。

    在此之后,工部再派另外一位官员监督整个工程的质量,三司使会派人监督地方钱粮使用的情况,而御史中丞还会暗中派出监察御史,着微服在暗中监督工部、三司使、以及地方官员是否勾连在一起,整项工程的完成过程中。

    在北方,之前一直在各地修建道路的工程并没有因为章惇的离任而停止,原本这就是蔡道最先发起的一项工程,因此,北方各地修路的工程还在不断的扩大。对于这件事,军队和商人获利最大,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