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臣世家 >

第318章

奸臣世家-第318章

小说: 奸臣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商业者在缴纳税赋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个省钱的小窍门。

    原来,户部在征收赋税的时候,如果缴税人需要缴纳的赋税是十贯一十文,只需缴纳二十枚麒麟银币便可,这其中实质上已经被减免了十文钱的税赋。

    当然,这对于大多数工人来说意义不大,因为不是所有工匠每个月都需要缴纳五百文的赋税的。可对于商人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福音。

    对于锱铢必较的商人,能够节省一文钱,他们都会想尽办法。机会摆在眼前,他们自然不会放过。

    就这样,蔡道在一年之内,便收回了大量的铜钱,发行了几千万的麒麟银币。今年收回来的粮食反而比往年还要多了三成,这是因为,农民已经存够了三年的粮储,如果再下去的话,只能放在几家的库房里生虫。

    秋收之后,蔡道真得兑现了对大宋境内整个北方,除了淮南两路之外的地区,不再征收任何农业税的诺言。

    于是,之前还在犹豫的南方百姓也看是纷纷携家带口跨过了长江,涌入了北方大地。

    不仅是他们,就连西夏国、和辽国的很多汉人得到这一确切消息之后,都偷偷地越过了边境,来到了宋境内。

    对此,西夏国和大辽国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应对此事。

    李乾顺一方面派使者到汴梁城,亲自向孟太后和小皇帝哭诉此事,一方面,他派出大军封锁了出互市以外的边境,堵住百姓逃离的通道。为了不引起误会,李乾顺还专门派人将这件事告知了蔡道。

    今日西夏国国主李乾德如此恭敬,蔡道也不得不卖给他一个面子,以前跑到宋境之内的百姓,双方都不得再继续追究。而蔡道也会派人写信告知章楶此事,让他派兵封锁住横山要冲。

    而大辽国国主耶律延禧的态度就强硬急了,他在书信里称呼战报为侄子,而他派来的使者,更是质问蔡道,让他立刻下命令给两路的州府县主官,将那些逃离家园,进入宋境之内的辽国百姓,全部如数过缓。不然,大辽不惜发动战争,来解决这次的争端。

    可是,这一次,蔡道根本再看到对方如此嚣张跋扈的态度之后,并没有理会。

    先不说如今的辽国究竟有无能力发动这次的战争,可是,蔡道却知道,进攻大辽国,拿下幽云十六州的时机已经来临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16 战前准备1

    (全本小说网,。)

    诸夏之礼,不伐丧吊之邦!

    对于蔡道来说,这并不是他当初没有趁着耶律洪基病逝的时候,出兵夺取幽云十六州的根本原因。

    辽国经历过耶律洪基四十六年昏庸的统治,自然是希望一位明君继位,让他们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耶律延禧本人就具备了这样的名望,因为,他是萧观音的亲孙子。

    负大辽国天下臣民之望,耶律延禧果然没有让蔡道失望,继位三年,仍然延续着其祖父的生活方式,而且对朝臣贵族的掌控能力更是不及其祖父。

    如今,三年过去了,整个辽国境内的百姓和有志之士都大失所望。特别是辽国南京辖内的汉人,屡屡听闻南边大宋国内惠民新法的实施,他们这些身处在异邦的汉人,再也不想以往那样对大宋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冷漠。

    向往!

    这才是那些处在辽国南京地区底层百姓最真实的心里。

    自蔡道上任后,从辽国边境逃到大宋境内的辽国汉人便逐渐多了起来。

    而以天佑四年尤甚。

    而且,蔡道也不准备再继续等下去了,因为,完颜部女真统一女真各部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这才是他之后需要正面面对的敌人。

    至于耶律大石,如今的他还没有考中辽国殿试第一,有能力,却没有名望,顶着和刘备一样的所谓皇室宗亲,一点用也没有。

    于是,蔡道在秋收之后,调动了汴梁城里十万常备禁军,乘船到密州,从这里出海。带队的军官是潘雄,除了他以外,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十万精兵是为了彻底拿下倭国。

    这事若是以前,站出来反对蔡道的文武大臣肯定会很多。

    可是,蔡道担任三司使之后,第一年被派出去征伐倭国的禁军,归来之后,不但每一个人都收获颇丰,那些家中没有老婆的,人人都从倭国带过来长相不错的老婆。这样的福利,也让之后历次派军都变成了顺理成章,每个常备禁军都想参与到这场盛宴当中。

    至于,那些战死沙场的禁军士兵,毕竟是少数,而且,比以往那些带禁军除外作战时死亡的士兵数字已经少了很多。

    这一次出征士兵人数虽然比往年多了一倍,可并没有引起其他的人怀疑,甚至是一直关注大宋兵力部署和变动的辽国密探张书生也是这么认为的。

    张书生在给上司的密信中,也分析,蔡道派兵到海外,虽然起到了练兵的作用,也从战争的掳掠当中为大宋朝积攒了财富,可从另外一个方面讲,起码,今明两年,辽国南京地区的边军可以松一口气了。反正,这十万精锐常备禁军是在一年之内无法归来的。

    可是,这些人又怎么会知道,这是十万人的船队并没有驶向倭国本岛,而是驶向非常靠近高丽国的蔡家的一个海外基地——耽罗岛。

    由于提前有了准备,因此,耽罗岛虽然不是很大,却足以让这十万禁军在这里很好地度过这个冬天。耽罗岛上不仅仅只有他们,明年倭国海解冻之后,蔡家的船队还会从倭国本岛的大宋控制区征集过来的十万工匠。

    为了这场必胜之战,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蔡道并没有准备太长的时间,可整个计划却在脑海里盘旋构思了十几年。

    战争,在古代冷兵器的战争中,需要考虑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当然是要准备好充足的战争物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诸葛亮北伐屡屡失败,除了第一次因为在使用马谡的问题上出了大篓子以外,其他几次都是因为蜀道运送军粮艰难,前线粮草不足才不得不撤兵的。

    其次,不在士兵,却在领军的将领。

    秦国大军独步天下,可还是被李牧和项燕所败,这里面固然有其他因素,可当时对阵双方的主将却起到了决定性的因此。

    大宋如今的文武大臣里,章楶无疑就是个非常好的统帅。可是,他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常年和西夏国作战,让他已经习惯了西夏国军队的作战方式,因此,蔡道并不敢茫然将他他作为征讨辽国的统帅。

    而张叔夜和宗泽已经到河北东西路担任边境知州十几年,已经熟知辽国南京的底细。何况,二人已经经过历史的证明,非常的知兵。因此,他们两个作为统帅是最好的人选。

    而蔡京,也许他并没有带兵打仗这个技能包,可是,作为一个能够在徽宗朝六上六下的丞相,其治政的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因此,如果战事展开,由他去负责招集民夫为前线运送军粮,他这个伯父便是不二的人选。

    接下来,就得由蔡道去亲自解决掉大宋国与大辽国开战之后,唯一的一个隐患——西夏国。

    李乾顺虽然对大宋国称臣,可他同样也对辽国称臣了。因此,蔡道特意写了一封私信派蔡樱花亲自出马,由她将信放在李乾顺的床头。

    心中说得很明白,蔡道给西夏国开出了最后通牒,限西夏国必须在一年内让出河套地区的西夏国领土,西夏国作为大宋的属国,可以持有兴庆府以及河西走廊这两处领地,至于更西边或者河西走廊南边的领地,若是西夏国自己有能力夺取的话,大宋国并不干涉。

    这个限期,就在明年的秋收之后,到时候,西夏国可以迁走河套内的百姓。

    至于,李乾顺是否愿意遵从这个最后通牒,并不重要。

    如果李乾顺不同意,蔡道便会命令西军从今年开始收缩防守,只谨守兰州黄河段,以及横山要冲,以防御为主。

    不过,蔡道便会立即停止了两国边境上的互市,从今年起,也会停止支付给西夏国的岁赐。

    虽然西夏国选择臣服,大宋国国力日益强盛,但是,蔡道并没有断掉每年给西夏国的岁赐,这可是一种间接控制西夏国经济的好办法。

    蔡道怎么舍得丢弃呢?

    何况这个条约又不是他签订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17 战前准备2

    (全本小说网,。)

    如果,李乾顺选择同意,这对双方都是好事情。

    虽然因此会失去很多领土,可西夏国以后的发展方向会更加明确,只能向西,去征服高昌回鹘。青藏高原也只有吐蕃人才能够适应那里恶劣的自然环境。

    第二天,当看到自己床头出现一个信封的时候,李乾顺着实吓了一大跳,全身上下都被冷汗浸透了。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好在还在身子上连着。

    等打开信封,拿出其中的信纸一看,他的心里更是凉了一大截。

    李乾顺也顾不得换下身上水湿水湿的衣服,立即招来朝臣们商量。

    西夏国臣服之后,原本打算将小梁太后屡次出兵环庆路的时候,掳掠来的宋朝大臣及子弟归还给大宋朝。结果,却被赵煦和章惇拒绝了。

    那些都是保守派文彦博、司马光等朔党官员以及子弟,他们这些人既然做西夏国的臣民做得那么开心,他们君臣二人也不好搅了这些人的雅兴。何况,真要接纳他们的话,如何安置也是一个大难题。

    因此,当其他西夏国大臣纷纷表示让李乾顺明确的拒绝大宋国,毕竟这只是蔡道的私信而已。

    唯独这些汉臣沉默不语。

    党项族的文武大臣们如此强硬的表态,可是却始终没有人能够提出一个应对的方法。

    可是,这封信虽然是蔡道的私信,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如今的大宋,是蔡家一党和孟太后相表里,独揽军政大权,他的话虽然不是圣旨,却近乎等同于圣旨。

    何况,蔡道的人都已经能够绕过戒备森严的西夏皇宫,把这封信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在他的床头,下一次,他这个西夏国主的脑袋也将不保了。

    越想越后怕,李乾顺忘了一眼朝堂上还未说一句话的几个汉臣,问道:“司马爱卿,文爱卿,你二人又是如何看待此事呢?你们不要有什么顾虑,但请直言!”

    李乾顺同他的父亲一样,都非常喜欢儒家问话,其内心当中其实也不愿意与大宋国为敌,因此,他对这些被大宋朝舍弃的名臣之后,非常好。

    故此,司马光的养子司马康回答道:“陛下,先不谈其他,您能从这封信中看出其他吗?”

    “你什么意思?你们这些汉人说话就爱之乎者也,弯弯绕绕,有话不能直说吗?”说话的正是西夏国的名将仁多保忠,他因为被李乾顺怀疑心怀异志,被解除了兵权,留在了兴庆府。

    不过,每当遇到军事上面的大问题的时候,李乾顺还是会征求他的意见。

    “陛下,司马兄其实是想说,蔡道这封信中,隐含了另外一个意思。大宋国要对大辽国动手了。因此,这封信就是对陛下的最后通牒。因此,短时期之内,大宋国也许不会对我国动手。”文彦博的六子文及甫连忙站出来为司马康解围道。

    司马康接着说道:“不错,如果,蔡道真得收回了幽云十六州。有了燕山重山之固,再有了榆关之险,辽国的铁骑再想入侵中原,那就比登天还难。那么,真到了那个时候,大宋国腾出手来,下一个要对付的可就是我大夏国了。”

    “放屁!危言耸听,你们两个汉狗,看来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肯为陛下效力也倒罢了,可你们居然如此蛊惑陛下,为自己的故国说话。区区宋朝岂能敌得过辽国的百万铁骑呢?”仁多保忠立刻指着二人的鼻子大骂道。

    “呵呵,这位将军,如果是没有蔡道的大宋,我二人一定不会这么想。可是,有了蔡道的大宋,我二人就不得不这么想。区区宋朝,您要是败给了章楶,我二人不会说什么,因为,败给他的人很多。可在下却记得非常清楚,您就是败给了那个区区大宋三司使的父亲——蔡卞,而且还不是一次。”文及甫可不是个好脾气,出言讽刺道。

    “仓啷啷!”仁多保忠被文及甫点出了痛脚,气急之下,拔出了腰间的佩剑。

    “够了!你们如果再吵,就出去吵个够!”李乾顺生气地怒喝道。

    “陛下,听他们二人此言,也许蔡道是真有此意。”晋王李察哥经过思量,也认同了两位汉臣的观点。

    “哦!皇弟,此话怎讲?”李察哥是他的庶弟,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李乾顺也素知这个弟弟监视非凡,所以,他一直很重视这个弟弟的意见。

    虽然深受李乾顺的信赖,可李察哥还是十分恭顺地解释道:“陛下,您忘了,秋收之后,大宋突然从汴梁城中抽调了十万名常备精锐禁军士兵出海,大家都以为,那是派兵征伐倭国。可关键就在这个数字上,这一次比前几年多了整整一倍。

    微臣虽然不知道倭国的底细,可就算是倭国国土再大,人口再多,经过这几年宋朝持续不断的征伐,如今肯定已经被打得无还手之力了,怎么还需要继续派兵呢?如此说来,蔡道这次用得就是瞒天过海之计,也让他瞒过了全天下的人。”

    文季甫急忙站出来,赞同地说道:“不错,晋王分析的非常准确。可是,晋王,陛下,你们都忽视了另外一个因素。辽国当今的皇帝,耶律洪基虽然是个昏君,可他能够主政四十六年,还是有一些本事的。不过,在他死后,却给继任者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可是,这位被人给予厚望的辽国新君,从这三年其执政情况来看,他却同他的祖父一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而且,对朝臣和贵族的掌控能力却差了很多。蔡道没有在三年前就立即进攻辽国,我想可能他早就查知耶耶律延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及甫的这么一番话,切中了重点,如果耶律洪基还活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