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臣世家 >

第51章

奸臣世家-第51章

小说: 奸臣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好不是十五,蔡道又过了一个无梦之夜,起身一看,自己脱下的衣物都不见了,自然明白昨晚花姐姐肯定到过他的房间。

    来到书桌前,蔡道拿起崭新的衣物一一穿上,还别说,这身衣服穿上以后还真挺合身的。

    他进京这几个月,虽然还受了不轻的伤,可身体生长的速度一点也没有拉下,身高比之前足足高了有半头。可花姐姐居然能够把衣服做得这么合适,她女工的本事看来又涨了一大截。

    摸了摸茶壶,里面的茶水还是温热的。书房里净是些书籍,自然不好在里面摆放蜂窝煤炉子,蔡道睡起来有些口渴,便摆好茶碗,提起茶壶倒满了茶碗,由于是一只手,只能一样样来了。

    好茶、好水、好茶器。

    即便蔡道这个不懂茶的外行人,也喝得出刚刚喝进的茶水是绝对的极品。

    看来自己走后,蔡喜爷爷没有净忙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些今年的春茶被炒制火候刚刚好,味道甘甜而又不失原味,蔡道实在喝不惯大宋人加香料的茶水。

    水自然不用说了,肯定是从新买的荒山里找到的泉水。不过,这也太奢侈了,新家离码头近,却离那些荒山很远。看来,以后要建议蔡喜爷爷,不要费时费力的去搞这样的噱头。蔡道本身就是个宅男,虽然也喜欢享受,就为了几口茶水

    便让人跑个几十里山路,他也于心不忍。

    茶器是景德镇的白瓷,说道景德镇,又不得不提到宋真宗。又是由于这位历史上毁誉参半的皇帝,才让景德镇的白瓷第一次闻名全国。

    收拾完毕,去吃了早饭,蔡道便带着蔡板、蔡桶和俩个新跟班张宝、王贵一起出发,去旁边的造船厂视察。

    蔡道的造船厂,其规模比当初又扩大了数倍,造船厂的四周都是大号青砖垒起来高约一丈的围墙。还特意把围墙周边的树木全都看了,种上了紫花苜蓿。

    不用说,这也会是公子大人他又一个古怪的要求。砍光周围的树木,大家还都理解,毕竟孝慈里蔡府和造船厂一直都没有断过奸细的刺探。可为什么一定要费时费力的种上这些草?蔡道自然是懒得和他们解释什么是环保,就跟他们一直在抱怨工作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带上棉制的口罩一样。

    来到厂子大门口,看守大门的两个老头子非常的尽职尽责,把蔡道和身边所有人的通行证都齐齐看了一遍,至于他们到底认不认得自,蔡道就不清楚了。

    蔡道对他们的态度很满意,造船厂是蔡道如今的产业中的第二个重心,也是他手中现在唯一的摇钱树,不容有失。所以,蔡道制订了严格的进出制度,进厂要带蔡府颁发的通行证,出场的时候,要搜身,片纸也不能带出去。有一次,蔡独臂就忘了带通行证,为此还跟这两个看门的老小子吵了一家。

    可谁让这两个老头手里面有蔡道给他们的‘尚方宝剑’呢?当他们取出蔡道的亲笔命令,蔡独臂也只能当场就给他们认了错。

    无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谁,都不能破坏蔡道亲自制定的规矩。

    不过,通行证虽然做不到百分之百的挡住奸细,但是也不是没有任何作用的。首先,通行证上都画着本人的人头画像。画像画的惟妙惟肖,和真人差别不大,而画师则是蔡道在民间找来的高手画师。

    众所周知,用毛笔是画不出来和本人太相像的人物肖像的。这位仁兄刚到蔡道手下,刚接触炭笔没有几天,便完全掌握了炭笔画画的秘诀,把蔡道这个半吊子的老师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后世点娘的有些大大牛拜的能制造出流水线,可蔡道没有这个本事。

    为了最大程度的防止泄密,蔡道的造船厂采取标准化,各自分工的形式造船。

    标准化,自然就是按照宋代度量衡中的‘度’,制作出标准的度量工具。

    造船厂里,大到大中型船只的龙骨,小到一根椽子,工匠和学徒们的每一件船只的零件都需要用制成的工具去测量,凡是不符合标准的,全部返工,而且还要扣除公分。

    什么时候制作的零件合格了,才能拿到工钱。

    开始的时候,不管是工匠,还是他们的学徒都非常不适应,这些人返工一两次还能够忍受,次数多了就受不了了,聚集在一起,开始了大宋朝、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罢工。

    整得蔡喜这个大管家没有脾气,开始考虑是不是废止蔡道的这个命令。

    最后还是蔡独臂有办法,造船厂里不止有外来的木匠和他们的学徒,还有孝慈里的。蔡独臂单独和他们进行了交流,一句话就让他们蔫了。

    “公子的话什么时候错过?”

    是呀,公子可是送财童子啊!

    他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事前也许不明白,可是结果完全分毫不差。

    当时,也许那些外乡人认为蔡道是个孩子,又不是木匠,纯粹是瞎指挥。可是,凡是住在孝慈里的人都亲眼见证了蔡道的神奇。

    你说蔡道不是木匠,可他又何尝是农夫、牧民、公子还不是做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还有,那艘拖网渔船的模型本就是公子亲手制作的。到现在,还不也是摆在金钱家里?

    蔡独臂看火候差不多了,便语重心长地开解道:“公子明知道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可临走之前,他还再三叮嘱洒家,让造船厂一定要将标准化坚持下去。不如,这样,你们再坚持一个月,你们的工钱,洒家负责。如果到时候还是如此,你们就停下,洒家亲自写信给公子解释这件事情。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效果明显,那我可要从你们的收入中连本带息多收一成,如何?”

    “独臂大叔,你的话可当真!”每次有事,都是蔡木匠出头说话。

    “废话!你这孩子竟说废话,洒家什么时候说过谎话?”蔡独臂一听立刻瞪起了一双牛眼,紧紧地盯着这个胆大的小子。

    这小子本名就叫蔡木匠。他是蔡独臂从小看着长大的。他爹和蔡喜一样,都是蔡家的家生子,由于从小天份不错,跟着家里那些临时招募的木匠学手,有经过自己的琢磨,还真让他学下了极为高超的木工手艺。

    他爹给他起这个名字,自然是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手艺。可惜的是,蔡木匠本身的天赋比他爹那就差的太远了,二十岁的人了,还有他爹在一旁手把手的教着,可到了现在顶多也就是二把刀的水平。即便是这样,蔡木匠也是造船厂孝慈里本地木匠中水平最高的了。

    他爹本来也在蔡道手下工作,不过因为他的身份,蔡喜并没有把他安排在造船厂。现在分了家,他爹自然要回归蔡福管理的蔡家。

    可是,蔡木匠和他爹不同,自打小时候,就忍受不了大家族的束缚,有此机会,便毅然决然的留在了这里。算是彻底摆脱了大家族的束缚。

    同样是给姓蔡的干活,为什么蔡木匠对两方势力的态度却决然不同呢?

    这个问题,即便那些外乡的木匠和学徒也能替蔡木匠回答。

    一个字,‘豪’!

    两个字,“大气”!

    三个字,超出了这些大字不是几个木匠的能力范围了。

    蔡道除了爱提出一些稀奇古怪地要求折腾他们以外,在家的时候,带着些工匠和学徒那是真得好,发自内心的将他们当成是自己的亲人。

    于是,事态终于平息下来,世界上第一次中等规模的罢工事件也就无疾而终了。

    在其他工匠和学徒停止了罢工,按照原来的步骤,生产船只的时候,蔡木匠带着孝慈里在本地雇佣的木匠和本地招收的学徒共同努力下,坚持了下来。

    本来,他们也以为自己顶多也就能坚持一个月。

    可是,仅仅过了七天,二把刀带着三把刀和一帮子菜鸟居然把产品的废品率降低到了五成以下。两周后,更是降低到了三成,而且,他们这些人造船的速度已经赶上了造船厂里效率最高的小组。

    三周以后,蔡木匠带领的孝慈里本地小组,不但已经能够一天造一艘中型的船只,还将废品率降低到了不足一成。

    蔡独臂和蔡木匠用实际行动再一次验证了公子最爱说得那句话——用结果说话。虽然有失偏颇,可是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蔡木匠这个榜样的示范下,整个造船厂里开始潜移默化的执行起了蔡道标准化工程。

    ……

    整个厂区很大,厂子的道路也非常平坦宽阔。由于靠近海边,蔡道为了防止造船厂在台风中损失过大,便让蔡喜全部用大青砖建造厂子的围墙和一切建筑。

    进入厂区,蔡道的马车和马都不能进入其中,他原本打算迈着小短腿到厂房里随便看看。

    可是,只跟了一小段路,蔡独臂就觉得烦了,用仅有的独臂将蔡道抱在怀里,飞快地向厂房里跑去。大人们还倒罢了,他们早就已经习惯蔡独臂这急脾气。可是,这下子就苦了蔡板、蔡桶,以及那两个小跟班。

    沙船、广船、福船和鸟船是中国古代四大船系,其中以前三种海船最为著名。

    蔡道虽然没有招募到能够独立建造这三种船系的大匠师。

    不过,他有拖网渔船垫底,再加上这些工匠或多或少的都参加过上述四种船舶的建造。

    所以,按照蔡道的规划,整个造船厂里已经兴建起了五间巨大厂房,其大小基本相同,从东至西,依次排开。

    第一间是造一些小型的船舶,比如蔡道的拖网渔船、鸟船。

    第二间和第三间是广船,不过,第二间主要是造商用型的广船,而第三间就是战斗用的广船了。

    以后,蔡道攻略的主要方向就是东南亚诸岛屿。所以,才会选取广船作为造船厂的主力产品。

    广船虽然用料珍贵,比如热带的铁力木和柚木,但是,坚固耐用,使用寿命极长,如果保养好的话,能在海上行使六十年都不成问题。

    大宋有丝绸和瓷器交换,自然不必花真金白银去换取这些珍贵的木头。所以,材料并不是问题。

    第六间和第八间都是蔡道专门设立的研究所。

    第六间目前正在研制更大型号的拖网渔船,有小渔船垫底,虽然越大的船舶要求越多,但是,这里面的木匠已经慢慢摸索到了经验,离具体成型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第八间则是研究大名鼎鼎的福船,也是八闽的主力船舶。

    福船的雏形兴起与唐宋,定型与元明,在永乐朝达到顶峰。

    由于本地善于建造福船的工匠都在泉州市舶司的船厂里,所以,大中型福船的研究速度非常慢。

    小型福船已经建造出样船,在海上已经试航了一个月,看样子还不错。可是,就是这艘小型的样船还是在蔡道的指导之下完成的。他走之后,第八的研究已经近乎限于停滞,靠这些半吊子还不知道研究到猴年马月去了。

    蔡道巡视了一遍,并没有说什么。(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088章 重要决定

    (全本小说网,。)

    工匠们都很努力,即便蔡道带着这么多人参观,大部分工匠和学徒还是在埋头苦干。

    蔡道也理解这些人的想法,在他们手中完成的每一个零件都是钱啊,耽误每一分钟就会给他们造成一分钟的损失。

    蔡道把五间厂房齐齐巡视了一遍,却并没有说什么。

    不是不想提意见,造船厂里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可是,如果一直依赖自己,那么这间造船厂以后根本就不可能有多大的发展。

    蔡道虽然也想留在孝慈里,但是,他必须要赶在冬小麦种植前回到京城。所以,对于造船厂来说,自己不是它的保姆,也做不成保姆,充其量只是它的一个引路人罢了。

    现在整个造船厂已经逐渐步入正轨,而第六和第八研究所现在成了造船厂的人才孵化器。

    里面聚集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轻人和半大的孩子。他们是边学习数学和认字,边从老师傅那里汲取木工的经验和认真苦练自己的技术。他们一旦学成,如果过几年,能够培养出一个思维敏锐,思想开阔的年轻人,那蔡道花费的精力和金钱就没有白费。

    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这里。

    回到家里,蔡道叫来蔡喜和蔡独臂,分别让他们将家中所有的管事、仆人,船队在家的船员、孝慈里百姓的头面任务以及收养的孩子都召集在蔡道府邸的大门前。

    半个时辰之后,蔡道有重大的事情要宣布。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蔡家所有的人都来了,孝慈里的百姓们本来在田里干了一早上,可是,家里的婆娘一听说送财童子有事要宣布,便马上去通知自己的丈夫、儿子,这些人听到后,立刻扔下手中的工具,丢下前来送信的老娘和媳妇,呼呼啦啦地赶到了蔡道的门前。

    人是越聚越多,本来,蔡道想要召集的人早就已经来气了。

    可是,他看到百姓们表现得如此积极,就按自己的原话,决定等上半个时辰。

    “我的家人们、孝慈里的百姓们。我,蔡道,今天在这里宣布,以后蔡喜就是蔡府的内管家,管理府内大小事物、以及农田、荒山牧场;蔡独臂为外管家,管理船队、造船厂和码头的防务、日常运转。”蔡道先是正式认命了他们二人,明确了他们主官的事物。

    由于之前进京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和蔡家闹得如此之僵,蔡喜爷爷替他独自建府后,两个人的权责一直不明晰,所以,俩人之间起了不少争执。

    说完,蔡道顿了顿,这件事与百姓们的关系并不大,便接着说道:“我有两件事要对乡亲们讲,第一、以后凡是孝慈里的男人,不论大小,都可以进入造船厂里学木工,赚取工分。

    “公子,照你这么说,我也能进造船厂去啦?”说话的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长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耕作,终年风吹日晒雨淋,比后世人会更快的衰老,所以,蔡道根本就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

    蔡道的话被打断,可他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的解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